英特尔工业控制白皮书2026版·负载整合特刊-英特尔英特尔工业控制白皮书 2026 版 负载整合特刊 软件定义自动化 驱动产业数智转型 前言 智能制造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工业自动化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为核心目标,而今天的制造业正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动态的挑战。市场个性化需求的 激增、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深刻变化,都在推动制造企业寻求更 加智能和自适应的解决方案。 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将感知、认知和执 的深度融合不再是概念验证,而是成为了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路径。在这一融合 过程中,负载整合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系统中 AI 处理和实 时控制相互独立的架构壁垒,实现了多种计算任务在统一平台上的协同优化。 新一代计算平台的异构架构优势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整合高性能 CPU、 GPU 和专用 AI 加速器,结合先进的负载整合技术,单一平台即可同时处理实时 控制任务和复杂 AI 推理, 推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计算效率和系统简化。这种技术创新 不仅消除了传统多系统架构的延迟和同步问题,更通过智能负载调度和资源动态 分配,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从智能质检到自适应加工,从协作 机器人到柔性产线,负载整合技术正在成为 AI 与控制融合的核心使能技术。 本白皮书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趋势如何重塑制造业格局,特别是负载整合技术在 推动 AI 与控制系统融合中的关键价值,以及英特尔如何携手产业伙伴,通过创新20 积分 | 48 页 | 25.02 MB | 12 天前3
数字政府县级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216页 WORD)网关.......................................................................................171 4.3.9 负载均衡........................................................................................176 4.3.10 SDN。网络资源池可以为应用提供功能至 少包括: 基于租户概念的网络分配 软件防火墙 软件路由器 采用网络虚拟化 VXLAN 协议进行设计,包含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的设计, 包括软件路由器、软件交换机、软件负载均衡、软件防火墙、物理网络架构、 网络部署、网络容量规划等设计内容,边界为数据中心核心物理交换机的内网 网络接口到物理机或虚拟机的网络接口。 3.3.4.1 整体架构设计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将 3)为提高链路可靠性,需支持手工链路聚合及 LACP 链路聚合,提 供不少于 11 种的负载分担算法,灵活实现对聚合组内业务流量的负 载分担。 4)支持智能 DNS 及 DNS Doctoring 功能,能够将来自内部网络的域 名解析请求定向到真实内网资源,提高访问效率,同时支持通过配 置多条 DNS Doctoring,实现内网资源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5)支持在一台物理设备上划分出 128 个相互独立的虚拟系统,可根40 积分 | 288 页 | 5.95 MB | 5 月前3
金融业AI大模型智算网络研究报告AI 智算网建 设演进划分为打造底座、构建系统、完善生态 3 个阶段,并给出 了新技术发展及创新方向,为金融机构开展 AI 大模型智算网络 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模型训练、智算网络、负载均衡、流控技术、拥 塞管理 IV 目 录 一、研究背景 ................................................. 1 (一)AI 大模型发展趋势及挑战 堵点,从而导致训练效率下降。以GPT3-175B大模型千卡并行训 练为例,训练期间网络中同时存在的流数目千条以内,ECMP选路 方式下,高负载链路利用率:低负载链路利用率达7:1,即流量 无法有效hash,高负载链路堵点概率极大。因此对网络负载均衡 4 调优、无损传输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也 对网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网络中断都可能导致训练 失败或推理错误,降低集群算力的效率。 一是以英伟达、华为为代表的AI芯片提供商通过网络和计算 联合调优,有效避免通信拥塞。英伟达在AI以太互联解决方案中, 通过Spectrum交换机和BlueField网卡的协同,完成逐包均衡以 缓解流量拥塞。华为提出网络级逐流负载均衡,通过网络控制器 的全局视角获取全网拓扑,与端侧配合获得计算任务信息,通过 对流量的主动干预、主动调度,从而达到近乎满吞吐的目标。此 外,英伟达在超节点组网中引入了超高速互联通信机制。以英伟10 积分 | 33 页 | 1.70 MB | 19 小时前3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增长表现亮眼。协作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上下料、螺丝锁付、组装、焊接、封装、质量检测、 搬运、清扫等工作。 负载方面,市场对大负载协作机器人需求有所增长,众多厂商推出大负载协作机器人产 品,在协作码垛场景中逐渐形成现象级应用,其他行业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如科研教育等 细分市场均同比増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负载的逐渐扩大,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边 界正逐渐模糊。 当前,协作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 31 第三节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 .............................. 33 第四节 超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发展概况分析 .......................... 34 第四章 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分析 ...................................... .............. 121 2025 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主要协作机器人厂商产品负载范围对比 ............................... 2 图表 2 协作机器人按轴数分类 .........................................20 积分 | 134 页 | 6.49 MB | 12 天前3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眼。协作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上下料、螺 丝锁付、组装、焊接、封装、质量检测、搬运、清扫等工作。 负载方面,市场对大负载协作机器人需求有所增长,众多厂商推出大负载协作机器人产品,在协作码垛场景中逐渐 形成现象级应用,其他行业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如科研教育等细分市场均同比増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负载的逐 渐扩大,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边界正逐渐模糊。 当前,协作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28 第一节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28 第二节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31 第三节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 33 第四节 超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发展概况分析 34 第四章 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分析 36 第一节 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36 第二节 协作机器人核心技术分析 117 附录 1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代表企业 118 附录 2 协作机器人产业链及周边配套厂商 121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主要协作机器人厂商产品负载范围对比 2 图表 2 协作机器人按轴数分类 3 图表 3 协作机器人主要厂商产品轴数范围对比 4 图表 4 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产品特点对比20 积分 | 141 页 | 4.30 MB | 19 小时前3
智慧交通云平台方案建议书(91页 WORD)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交管数据查询索引处理方案..................................41 2.6 交管数据处理集群的可靠性与负载均衡设计................................................42 2.6.1 负载均衡处理机的单点失效容错处理....................................................42 ...46 2.7 计算与存储集群的可靠性与负载均衡设计....................................................47 2.7.1 计算与存储集群 Master 单点失效容错处理...........................................47 2.7.2 计算与存储集群的负载均衡处理................... ..................................60 2.8 查询统计计算可靠性与负载均衡设计...........................................................62 2.8.1 基于 Zookeeper 的单点失效和负载均衡设计........................................62 2.9 系统安全性设计20 积分 | 142 页 | 6.86 MB | 20 小时前3
北塔BTSO智慧运维平台方案.....................................................................................51 2.3.8.3. 高负载设备定位.....................................................................................52 2.3.8.4 智慧运维平台建设方案 于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然而事实上,阀值管理很难对实际的运维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这是因 为由于各类设备都承载了各种业务,由于每个用户实际业务不同,即便完全相同的设备的运行指 标也呈现出不同的负载变化。另外运维管理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是“防患于未然”,采用固定阈值的 结果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设备故障了才告警,要么一堆告警而设备完全正常。这两种极端会导 致用户被动处理各种故障或者对故障提醒麻 的收集,经验积累,自动反 馈到相同故障的处置过程中。 通过系统提供的智能策略机制,将用户对于某些异常分析的人工方式自动化,比如对于主机 高负载原因的排查,一般的操作逻辑是确定主机负载超过风险阈值情况是偶发事件还是一直存在, 然后分析每一次出现高负载的进程是否一致,通过人工智能找到具体的异常进程,关闭该进程或 者卸载相关软件,同时对于该进程的设定预警,达到事前预警;智慧运维平台通过策略实现这一10 积分 | 70 页 | 12.52 MB | 6 月前3
英特尔-工业人工智能白皮书2025年版首款采用高性能混合架构的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 创新的芯片设计将专注于主要工作负载的 P-core(性能核)与专为多任务处理而建构的 E-core(能效核)相结合。英特尔® 硬件线程调度器可智能指示操作系统将适当的工作负载与合适的内核相匹配。 硬件加速核英特尔® 锐炬® X 显卡成就出色的 AI 功能 大量的图形 EU 同样便于 AI 推理,可提高 AI 工作负载常用数学运算的并行程度。该平台还通过英特尔® 深度学习加速技术 技术方案 主要特性 性能和效率 • 英特尔® 7 制程工艺 • 多达 14 个核心和 20 个线程,具有高性能混合架构 • Intel® Thread Director6 使您的核心与工作负载相匹配 • 高达 24 MB Intel® 智能缓存 确定性实时性 • 利用英特尔® TCC 进行实时计算 • 支持时间敏感型网络 (TSN) • 通过英特尔® PLL 锁相环技术,可锁单 个执行单元 (EU),便 于视觉识别、测量以及视觉引导等应用中高度并行的 AI 工作负载处理 • 通过在 CPU 上运行包含 VNNI 指令的英特尔® DLBoost 在 GPU 上运行 DP4a (int8) 指令,以及采用英特尔® 发 行版 OpenVINO™ 工具套件,加速 AI 推理工作负载 管理与安全 • 英特尔® vPro 平台适用于特定 SKU • 英特尔® 融合安全管理引擎0 积分 | 82 页 | 5.13 MB | 5 月前3
英特尔公有云和互联网创新实践用友采用第五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加速自然语言处理 (NLP) 应用 助力企业服务数智化转型 图 3. 第五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具备强大性能 为 AI 加速而生的处理器 以针对工作负载优化的性能实现业务增长和飞跃 以高效节能的计算助力降低成本与碳排放 值得信赖的优质解决方案和安全功能 21% 整体性能提升 42% 推理性能提升 2.7 倍 三级缓存提升 10 内存速度提升 用友的测试数据如图 4 所示,相较于第四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 处理器,第五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在 NLP (YonMaster Dialogue Bot) 工作负载中实现了 1.2 倍的代际吞吐性能提升 6。 收益 • 提升 NLP 应用的性能 显著化解 NLP 中频繁的向 72B 最大可支持参数规模 eRDMA 集群 batchsize>32 内存资源丰富 * 荣获第二届“华彩杯“算力大赛 2024 年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3 解决方案:基于第五代至强® 的 CPU 算力方案 为中国电信网络大模型提供高效能推理 CPU 在传统上被视为更适于 AI 负载中的通用计算,例如大 模型应用的前期数据准备、知识库的存储和处理等工作。随 着更多 AI 加速技术嵌入 CPU,以及围绕 CPU 平台的 AI 生 态逐步完善,CPU 平台所具备的多项优势使其能在满足大模10 积分 | 38 页 | 12.52 MB | 5 月前3
B400G以太网助力智算中心光互联(20页PPT-移动)将业务流拆分到不同“报文容器”转发,提供逐 “报文容器”负载均衡机制,提升带宽利用率 从被动拥塞控制,到基于“授权请求和响应机 制”的主动流控,最大限度避免网络拥塞产生 全局视野的转发调度机制,实现集中式管 理 运维、分布式控制转发,提高网络可用 性 当前:逐流负载,链路利用率低、发生拥塞被动降速 未来:逐报文容器转发,链路负载均衡,全局调度,避免拥塞 Spine Spine Spine vs • 逐流负载均衡 → 高时延 甚至 丢包 • 容器负载均衡 → 长尾时延低,网络利用率高 低时延 100 0 流量负载 ( % ) 报文 时延 非均匀到达模型下 时延 vs 负载 负载均衡和重排序 负载均衡方式 轮询 随机 基于拥塞感知 • 每个转发节点根据自身负载情况对 PKTC 进行负载均衡,且同 PKTC 内的报文转发路径相同,高精度负载均衡 方 式,消除网络微突发,获得转发低延迟30 积分 | 20 页 | 1.87 MB | 4 月前3
共 66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