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办法附件 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方法 第一部分 智能化井工煤矿 一、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分类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对智 能化建设条件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为:智能化建设条件Ⅰ类煤 矿、智能化建设条件Ⅱ类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Ⅲ类煤矿,分 类评价指标如下: 表 1-1-1 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分类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指标 单位 等级划分 指标得分 权重值 1 生产能力 年) 40 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对上表中的煤矿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指 标得分与权重值的乘积为该项指标的综合得分,将各项指标的 评分相加则为煤矿的综合得分。采用百分制原则对煤矿的智能 化建设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集:{智能化建设条 件Ⅰ类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Ⅱ类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Ⅲ类煤 矿}={100~85 分(含),85~70 分(含),<70 分},确定 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条件类别。 煤矿的智能化建设条件类别。 二、井工煤矿智能化评定 根据煤矿智能化建设条件分类结果,分别采用对应的分级 评价指标体系(智能化建设条件Ⅰ类煤矿评价指标体系、智能 化建设条件Ⅱ类煤矿评价指标体系、智能化建设条件Ⅲ类煤矿 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打分,每类评价结果分为:高级智能 化(综合评分值≥90 分)、中级智能化(综合评分值 75~90 分, 不含 90 分)、初级智能化(综合评分值 60~75 分,不含 7510 积分 | 61 页 | 1.56 MB | 1 天前3
新型智慧煤矿智慧大脑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20 积分 | 61 页 | 14.11 MB | 1 天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0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 (2025 年) 编写单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2025 年 4 月 1 前 言 推进煤矿智能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及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 展的必由之路。2020 年 2 矿安全监察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 见》,全面吹响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号角。此后,有关部门相继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引导煤矿智能化建设蓬勃发展并取得 了显著成效。当前煤矿发展智能化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和煤矿现实需 求,一批具有初级中级程度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相继建成,一 批技术先进、适应性强、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的智能化装备持续研发 推广。 诚然如此,煤矿智能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为推进煤矿智能化 诚然如此,煤矿智能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为推进煤矿智能化 建设由试点示范向规模推广、迭代升级迈进,2025 年 1 月至 3 月,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赴主要产煤地 区煤矿现场开展专门调研,系统了解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摸 清了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发展需求。基于调研结果,矿山智能化建设 专家委员会编制了《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总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矿山行业:2025年Q2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52页of Mining Industry 一、政策研究 1.1国家层面政策 1.2省市层面政策 二、云贵川非煤矿山行业发展现状 2.1云南省 2.2贵州省 2.3四川省 三、非煤矿山系统解决方案 3.1总体架构 3.2生产对象 3.3生产工具 3.4生产过程端 四、非煤矿山案例(重庆海螺水泥) 4.1矿山基本情况 4.2矿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情况 4.3取得成效 五、新设备及技术 直、突击夜查、杀回马枪” 等突击检查,要求执法台账闭环管理。 运用大数据比对(人员定位、用电量、涌水量等)识别隐蔽工作面,提升违 法发现能力。 非煤矿山专项治理:聚焦井工矿山灾害和露天矿山边坡风险,将关闭标准、 技防手段、人员资质与煤矿同等要求,消除监管差异。 执行保障机制 一是行刑衔接:对探放水造假、禁采区作业等行为按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中 介机构造假导致事故的列入失信名单。二是举报重奖:鼓励公众举报“七假 报重奖:鼓励公众举报“七假 五超三瞒”(如假图纸、超层越界、瞒报事故),形成社会监督网。 智能化改造倒逼:灾害严重矿井或较大事故矿井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否则 不得复产。 非煤矿山关键准入标准变化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 Insight Report o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dustry 指标类型 原政策 《硬措施》新要求 铁矿/铜矿10 积分 | 52 页 | 8.01 MB | 2 月前3
华为技术—智慧矿山2022年第4期 面向未来煤炭精准开采的一些思考 袁亮 院士 P4 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煤矿智能化向纵深发展 刘峰 理事长 P9 以工业互联网推进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 李新华 董事长 P12 扫描体验移动阅读 基于三个统一,实施七大转变 驶入智能矿山建设快车道 内部发行 免费赠阅 出版物准印证号 粤 B L019060003 索阅、投稿、建议和意见反馈,请联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着为行业找技术,短链条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初心,华为成立了煤矿军团,聚焦于矿山场景,探索数字技术与矿山行业融合 的实践之路。 一是架构融合,把工业互联网架构与煤炭行业的系统架构融合。以统一架构替代烟囱式的 多系统架构,不仅做到了存储、计算资源集约化,避免重复建设,还将各系统数据集中入湖,极 大地简化了应用开发。陕煤集团红柳林煤矿实现全矿2000多套设备数据统一入湖,每天入湖数 据1.7 案等,适应井下低功率、高可靠、易安装、易维护等综合需求。 三是创新融合,把不断突破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痛点难点融合。矿鸿操作系统实现一套系统 覆盖大大小小的煤矿设备,一套协议统一设备间的通信协议,解决了煤矿设备间互联互通难的问 题。此外,光纤传感、惯导等新材料新技术也在煤矿进行创新试验。 四是生态融合,把数字技术生态和传统行业生态进行融合。以军团的模式,打破技术边 界,开放式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矿企生产经验10 积分 | 58 页 | 18.86 MB | 6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数字赋能百年大计,创新引领教育铸魂 0 1 01 刊首语 观时代,通晓矿山热点 中国能源脊梁柱,煤炭为能源供应兜底 工业与信息融合,解放矿工于深邃矿井 智能化政策驱动,煤矿迈向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策频响应,智能化建设如火如荼 煤矿市场空间广,智慧化建设未来可期 序 言 04 06 07 12 17 28 32 05 02 看行业,布局方案蓝图 矿山行业数字化蓝图 综述:以智论矿,智慧定义矿山安全生产新模式 “差之毫厘,知于千里”,信息技术保障边坡安全 智慧巡检,无人机构建矿山安全新屏障 智慧洗煤厂篇 黑灯选煤厂,煤矿两化融合“至高境界” AI配煤专家系统,让知识无处不在 智慧调度中心篇 数字孪生,推进智能化采矿迈入新时代 “井下滴滴”,一场煤炭数字化变革 智慧经营中心篇 云上智慧,煤矿行业云应用场景 以柔应变,智能化与煤矿柔性供应体系 风云涌动下的能源安全与信息安全 智慧园区篇 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某集团以数据治理驱动多产业融合 黄陵矿业集团矿区零碳智慧园区建设 云锡华联锌铟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咨询实践 矿山AI大脑,助力陕煤集团柠条塔煤矿安全生产“少人化” 立足煤矿安全实际,提高安全监察手段,降低事故风险 03 洞蕴意,践行数字转型 157 04 附录 173 煤矿业务基础概述 非煤矿山业务知识概述 173 184 4 刊首语 4 在全球能源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始强化能源安全战略,八部委适时联合印发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亿欧智库 _ 2025年Q1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o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dustry 一、政策研究 1.1国家层面政策 1.2省市层面政策 二、智能化建设情况 2.1煤矿智能化建设情况 2.2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情况 2.3矿山智能化建设案例 三、Q4矿业招投标市场 3.1矿业集团招投标TOP20 3.2设备招投标TOP20 3.3省域/直辖市招投标TOP20 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重点实 o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dustry 一、政策研究 1.1国家层面政策 1.2省市层面政策 二、智能化建设情况 2.1煤矿智能化建设情况 2.2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情况 2.3矿山智能化建设案例 三、Q4矿业招投标市场 3.1矿业集团招投标TOP20 3.2设备招投标TOP20 3.3省域/直辖市招投标TOP20 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重点实 o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dustry 一、政策研究 1.1国家层面政策 1.2省市层面政策 二、智能化建设情况 2.1煤矿智能化建设情况 2.2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情况 2.3矿山智能化建设案例 三、Q4矿业招投标市场 3.1矿业集团招投标TOP20 3.2设备招投标TOP20 3.3省域/直辖市招投标TOP20 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重点实10 积分 | 54 页 | 9.01 MB | 5 月前3
新华三智慧矿山技术专刊(H3C)管理部、国家煤矿安监局、工业和信息化 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 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 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 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 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 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增强,如:“30、60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 实现碳中和”,作为能源行业中的中流砥柱,煤炭行业也是实现该目标的一个重点产业。 可以预见未来绿色矿山建设、数字化矿山建设也必将与煤炭智能化发展齐头并进。 针对“绿色矿山建设、矿山 融合安全、生产、决策、 调度、后勤、经营等六大 维度的能力中心 “一个平台”基于人工智能、 5G、区块链、大数据、工业 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边 缘计算等技术的一个数字化 业务能力平台(5IABCDE) 智能化煤矿信息基础设施(基础) 血液 骨骼 肌肉 大脑 掘进系统 机电系统 通风系统 采煤系统 运输系统 排水系统 监测监控 通讯联络 压风自救 人员定位 紧急避险 供水施救 一张图10 积分 | 37 页 | 8.26 MB | 6 月前3
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基础沉降、浮盘倾斜、底板泄漏等监测硬件、结果评价、系统软件等相关内容。 / 43 能源 20250043 瓦斯抽采钻孔水 泥基膨胀封孔材 料 产品 2027 年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 能源行业煤矿瓦斯 治理与利用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程中水泥基膨胀封孔材料的性能要求与 检验。 主要技术内容:主要 干湿一体化阻火 泄爆装置通用技 术要求 产品 2027 年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 能源行业煤矿瓦斯 治理与利用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山 东胜利职业学院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煤矿瓦斯管道输送干湿一体化阻火泄爆装置设计、产品定型 试验检验。 主要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煤矿瓦斯管道输送干湿一体化阻火泄爆装置的总体设 计、水封 20250045 露天煤矿甲烷逃 逸排放监测及核 算方法 方法 2027 年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 能源行业煤矿瓦斯 治理与利用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平安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 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 适用范围:适用于露天煤矿甲烷逃逸排放监测及核算方法。10 积分 | 80 页 | 1.06 MB | 1 天前3
智慧矿山综合解决方案布的国家标准《煤 炭工业智能化矿井 设计标 (GB/T51272-2018) 开始实施。 《煤矿机器人重点研 发目录》国家煤矿安 监局发表“第1号公 告”,重点研发应用 掘进、采煤运输、安 控和救援5类,38种 煤矿机器人。 国家煤安局发布《关于 加快推进煤矿安全风险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指 导意见》明确了监测预 警系统需采集煤矿企业 生产和安全相关数据, 要求企业要建设完善监 测、监控系统;开发生产 经营、安全管理信息系 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 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 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 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20〕283号) 其中提出,到 2035 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 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 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目前, 煤炭智能化 开采还处于示范阶段,适用于条件较好的工作面,随着技术 水平的提升,未来 10-20 年内或将大范围应用。 1.3 智慧矿山内涵 用 知 控 感 传 数据传输 智慧10 积分 | 32 页 | 1.81 MB | 6 月前3
共 44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