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办法50 8 煤层自燃 倾向 — 不易自燃 100 0.05 自燃 80 容易自燃 60 9 瓦斯等级 — 低瓦斯 100 0.10 高瓦斯 80 煤与瓦斯突出 60 10 矿井水文地质 条件 — 简单 100 0.10 中等 80 复杂 60 极复杂 40 11 冲击倾向 — 无冲击 100 0.02 弱冲击 80 强冲击 60 12 煤尘爆炸 危险性 — 处不符 合扣 1 分 3 (二)地质保障系统 1.必备指标 (1)具备完善的地质探测技术与装备,地质数据、工程 数据实现数据化存储与应用。 (2)建有地质信息数据库,能够为煤矿其他业务系统提 供地理信息服务。 2.评分指标 按表 1-3-2 评分,满分为 100 分。按照检查存在不符合要 求的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表 1-3-2 智能地质保障系统评分指标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器及设备,能最大程度降低人工作业量;地质探测 设备能够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上传与智能分析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4 分 20 能够对井巷工程、回采工作面等的煤系地层的岩性 结构、地质构造、富水性、煤层厚度(含变薄带、 无煤区)、陷落柱、顶底板岩性及顶板离层情况等 地质现象进行精准探测,并形成标准化资料成果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3 分 15 地质模型构建 与应用 (55 分) 地质数据的共享服务:具备地质空间数据库,能够10 积分 | 61 页 | 1.56 MB | 1 天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26 第四章 我国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方向与重点任务 ............ 28 (一)信息基础设施向网络综合承载与数据融合应用发展 .... 28 (二)地质保障向精准探测与隐蔽致灾精准防控方向发展 .... 29 (三)掘进系统向数智少人化方向发展 .................... 30 (四)综采智能化向高阶数智开采方向发展 ....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 17 部门 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研制矿山机 器人产品,推进智能采掘、灾害防治、巡检值守、井下救援、智能清 理、无人化运输、地质探测、危险作业等矿山场景应用。2024 年,应 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 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煤矿等重点场景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机器人研 制与应用,重点研制针 余处。单矿建设方面,形成 了包括采掘机运通、经营管理、井下地面全流程智能化的大型现代化 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智能防灾系统优先、其他系统同步建设的灾害 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以及重实用、求实效的地质条件复杂中小 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矿井群智能化建设方面,神东煤炭集团探索 出矿区整体规划、群矿一体化推进的智能化建设模式。宁夏煤业公司 依托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优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2025数字孪生与智能算法白皮书字孪生的核心 在于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精准映射与动态交互。白皮书提出四大关键 技术能力: 物理感知与数据融合。整合 LiDAR、无人机、物联网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高精度三 维地质模型与实时监测网络,支持黄河流域泥沙冲淤分析、城市内涝预警等场景。 高效建模与轻量化渲染。基于 3D Tiles 流式加载、ENU 坐标变换与 LRU 缓存技术, 实现大规模倾斜摄影模型的秒级加载,突破 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在于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融合与智能解析,其应用场景的拓展 高度依赖于复杂数据的高效处理能力。地理数据处理通过整合 DEM、LiDAR 等数据,构 建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结合 AI 算法实现地质灾害动态模拟(如滑坡预警、洪水淹没分 析),并应用于水利工程优化与城市规划决策。例如,黄河流域通过无人机测深技术实时 数字孪生世界企业联盟 DTWEA 数字孪生世界白皮书(2025) QGIS、ArcGIS)进行坐标系统一(如 WGS84)、格式标准化(如 GeoTIFF 转 GeoJSON) 与缺失值填补(如克里金插值),形成高精度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算法模型(如 LSTM、随机森林)与水文地质模型(如 SWMM、HEC-RAS)协同应用,实现从静态分 析到动态预测的跨越。 数字孪生世界企业联盟 DTWEA 数字孪生世界白皮书(2025) 14 2)技术难点 ①数据异构性与质量保障10 积分 | 180 页 | 16.97 MB | 5 月前3
【华为国土空间规划解决方案主打胶片V1.2自然资源厅建设建议 目录 Huawei Confidential 3 自然资源管理职能的变化: 大调查、大确权、大监管、大规划、大保护、大修复 大调查、大确权 大规划 大保护、大修复 大监管 土地 矿产 地质 测绘 海洋 森林 湿地 草原 水 自然保护区 ------ 空 间 规 划 用 途 管 制 生 态 修 复 调 查 监 测 确 权 登 记 开 发 利 用 资 产 管 理 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海政 海洋数据 海洋资源 海洋规划 海洋观测 …… 规划 发改 住建 主体功能区 规划 城乡规划 规划数据 规划红线 规划审批 …… 国土 国土数据 土地数据 矿产数据 地质数据 …… 不动产登记 矿政 地政 数 据 汇 聚 未来:部门整合、业务调整、数据融合 调 查 监 测 评 价 不 动 产 确 权 登 记 全 民 所 有 者 权 益 耕 地 保 产 资 源 管 理 海 洋 管 理 测 绘 地 理 管 理 防 灾 减 灾 现状数据 测绘、地质、地理国情普查、国 土调查、耕地、矿产、森林、湿 地、草原、水、海洋、气候、灾 害、交通、…… 规划数据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规划、土地利 用规划、城乡规划、矿产资源规划、 地质与灾害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 其它专项规划、…… 管理数据 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确 权登记、地政管理、矿政0 积分 | 35 页 | 3.23 MB | 5 月前3
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智能采煤工作面 地质保障通用技 术要求 基础 2027 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煤炭行业煤矿安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西安煤科透明地质科技有限公司、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井工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保障工作。主要技术内容:规定了 智能采煤工作面地质保障的相关技术及要求,涵盖资料收集、井下地质观测与 编录、综合地质探测与监测、地质数据综合解释、工作面地质建模、智能采煤 截割模板生成、回采地质分析及地质预报相关方法、技术与规范要求。 / 54 能源 20250054 井工煤矿立井提 升智能化通用技 术要求 工程 建设 2027 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煤炭行业煤矿安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立井提升设备及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制造。主要技术内容: 规定了井工煤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煤科透明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适用于智能化矿井建设中水害信息的透明化工作。主要技术内容: 规定了煤矿水害防治信息透明化的基本技术路线,包括数据库建设、水文地质 建模、采掘扰动、监测数据管理、监测信息三维显示、预警系统的构建、治理 工程的更新、治理效果的检验等。 / 59 能源 20250059 煤矿采掘工作面 瓦斯地质图编制 方法 方法 2027 年10 积分 | 80 页 | 1.06 MB | 1 天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工作面减人提效、综采工作面内少人或无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矿固定岗位的无人值 守与远程监控。 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 与标准体系,实现开拓设计、地质保障、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物流等系统 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 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 排、知碳、知路”,然后实现“治能、治污、治碳”,最终达到“绿能、绿产、绿碳”的 整体绿色矿山零碳操作体系。 矿山零碳治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碳行业管理,需要从“源、探、管、服”四个层面与矿山 生产控制、矿山地质信息、矿山安全应急、矿山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结合,以期实现 矿山零碳的整体数据协同与规划。 2、矿山数字能源应用前景分析 传统矿山生产中存在大量用功用电的场景,并且这些电力来源大多是来自于传统工业用 发展改革委、能 源局、应急部、 煤矿安监局、工 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科技部、 教育部 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 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实现开拓设计、地质保障、 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物流等系统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 化协同运行,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 作业和无人化运输。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 建多产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 Engineering Fronts 全球工程前沿 2024 的技术,它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于精密机器测量、机械手高精度运动定位 与控制、交通建筑变形沉降等地质灾害实时检测、飞船对接、危险环境的机械手自动化作业引导、目标在 空间的高精度定位等。 目前该领域主要技术方向包括:① 算法优化,进一步提升图像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的效率与准确性; ② 多传感器融 175 11.75 2022.1 3 俄罗斯科学院 127 8.53 2021.6 4 中国科技大学 112 7.52 2022.2 5 北京科技大学 103 6.92 2022.0 6 中国地质大学 87 5.84 2021.9 7 东北大学 86 5.78 2021.8 8 昆明理工大学 86 5.78 2022.0 9 江西理工大学 84 5.64 2021.9 10 鲁汶大学 5.1 工程研究前沿 5.1.1 Top 12 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 能源与矿业工程领域研判的 Top 12 工程研究前沿见表 5.1, 涵盖了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核科学 技术与工程、地质资源科学技术与工程、矿业科学技术与工程 4 个学科。其中,“二氧化碳捕集与原位转 化一体化技术”“高离子传导固态电解质研究”“电力系统运维大模型研究”属于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 工程领域;“紧凑型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应急体系解决方案(18页-铁塔)设计。 项目试点实景图 同时我公司正为全省各地市 环保局进行秸秆焚烧监控项 目。在黑龙江省农林区域多 为交叉式分布,铁塔公司对 于我省的森林防火应急预警 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国土地质灾害预警 n “浙江在线”在河道监控项目运行的第一天就做了全 面的报道,对该项对改善河道环境、提高河道管理部 门智慧化水平做出充分的肯定。 ü 满足监控需求:300万像素球机,360 度范围可见;夜视功能;30天存储容 平台,随时调用录像功能,手机APP、 网页多终端均可实时监控;可视化展 示功能,电子地图定位。 ü 满足扩展需求: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 发展,存储系统有良好的扩展性。平 台可拓展其他功能应用。 舟山河道监控——满足项目需求 国土地质灾害预警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在2016年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铁塔公司已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签署战略合作 协议。黑龙江省铁塔公司也于2018年9月份与省地震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全国多个省份(云南、河北、福建等 为期6个月的测试,云南省地震局对期间的 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并出具报告,表明 通信基站可良好的承载地震局的地震烈度 仪设备,并能够及时进行数据传输。 图 地震烈度仪安置于铁塔机房 国土地质灾害预警 p 基 于 国 土 资 源 检 测 存 在 的 手 段 单 一 、 成 本 高 的 现 状 , 陕 西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拟 建 设 备 具 备 地 籍 信 息 管 理 、 地 质10 积分 | 17 页 | 3.58 MB | 6 月前3
应急指挥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社会安全事件 1 水旱灾害 煤矿事故 传染病事件 群体性事件 2 气象灾害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事故 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刑事案件 3 地震灾害 建筑业事故 群体性中毒、感染事件 金融突发事件 4 地质灾害 危险化学品事故 病原微生物、菌毒株事件 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5 海洋灾害 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炸物事故 动物疫情事件 恐怖袭击事件 6 生物灾害 其他工矿商贸事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涉外事件 理咨询室、资料室、值班休息室、库房。。。 移动应急场所建设(现场指挥部标准化列装及展开流程) 典型的应急指挥场景示意图 危化品救援和工贸事故救援场景 煤矿事故救援场景 森林区域救援场景 地质灾害救援场景 大灾、巨灾场景(大型台风、大流域洪灾、破坏性地震、海啸等) 救援、处置全过程首脑随行保障 n 利用应急指挥车、气象侦测车、应急通信背包、便携式视频会议箱、便携式卫星、手持三防平板电脑进行随行保障 地铁公交安全专题 24 重大铁路事故专题 34 烟花爆竹专题 5 图像接入画面 15 森林、草原火灾专题 25 重大民用航空器安全事故 专题 35 重大核事故/放射性事故 专题 6 领导驾驶舱 16 地质灾害专题 26 重大农业有害生物专题 36 重大海洋灾害专题 7 城市火灾专题 17 洪涝灾害专题 27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专题 37 重大台风灾害专题 8 重大传染病疫情专题 18 破坏性地震专题30 积分 | 159 页 | 32.03 MB | 4 月前3
华为技术—智慧矿山我国煤矿开采正在以平均10~25m/年 的速度快速向深部延伸,深部煤岩体处于高 地应力、高瓦斯、高温与高渗透压的恶劣环 境中,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 更严重,并且有多重灾害耦合出现的趋势。 提高煤矿安全精准开采地质保障水平、研究 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温度场等耦合作用下 的煤炭开采和致灾机理势在必行。 图1 煤炭精准开采的科学内涵 煤炭精准开采 无人开采 多物理场测控 智能感知 自动巡航切割 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 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 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 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 能化运行。 我国煤矿分布地域广泛,地质条件差异较 大,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俱全,部 分煤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难度极大。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煤炭生产方式历经炮采、普通机 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开采,目前正在向智能 化开采发展。目前,全国各地智能化示范煤矿 基础相对薄弱,数字转型和智能发展的任务 仍然非常艰巨。 二、煤矿智能化正向智能系统化、 数字平台化、设备集群化方向发 展,并向全产业链和更高层次延伸 与传统制造业加工对象完全不同,矿山 开采时所开采的地质体的性质与结构尚不完 全明晰,生产过程中必须能够充分预测、预 判和预警,因此对智能化的要求有着显著的 差异。 煤矿丰富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包括隐蔽 致灾因素的探查、危险环境因素的预警,以及10 积分 | 58 页 | 18.86 MB | 6 月前3
共 7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