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智慧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响应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各相关方对标准指导的迫切需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 息中心联合国内近 30 家“产、学、研、用”单位于 2020 年 11 月开展了《体育场馆智 慧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制工作。指南初步明确了体育场馆 智慧化的定义与内涵,确立了体育场馆智慧化标准体系,拟定了重点标准明细表,概括 了体育场馆智慧化参考解决方案,介绍了体育场馆智慧化中代表性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 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 例。指南一方面为现阶段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参考,另一方面也能 作为智慧体育场馆标准化标准发展的蓝图,以标准助力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背景情况 第一章 背景情况 一、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需要体育场馆智慧化新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作出了科学研判,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体育10 积分 | 148 页 | 6.98 MB | 5 月前3
体育场项目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体育场项目智能化系统 解决方案 目 录 1 项目概况 2 朗瑞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XX 体育场项目是 XX 市十大惠民实事 之一。体育场总建筑面积 29411 平方 米,建筑层数为地上 3 层,建筑高度 45 米,场内设有 17500 个席位。 XX 体育场按全国性单项比赛丙类体育场标 准建设,建成后拥有竞赛周长 400 米 标准环形跑道、标准足球场和各项田赛 场地等比赛场地。 场地等比赛场地。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 XX 市文化体育服务承载功能,填补 XX 市公益性体育场的 空白,将成为 XX 市新城区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项目概况 3 智慧体育场建设的必要性 朗瑞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4 朗瑞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资源分散,缺乏有效、高效的整合途径,信息化推进的广度和深度滞后于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步伐, 难以满足体育事业对信息资源与技术的急切需求; 接入的数据越多,平台集中管理的难度加大 平台的操作性 平台服务的对象是管理者,是否拥有良好简洁的人机对话界面很重要 体育场面临现状 5 智慧体育场的功能与优势 朗瑞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6 朗瑞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慧体育场定义 数字化是基础 - 以数字的方式被实时感知及度量计算。 网络化是条件 - 把整个互联网整合,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20 积分 | 96 页 | 42.22 MB | 5 月前3
浙江省地标-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ICS 35.240.99 CCS L 67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305—2021 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diums 9 保障管理 ......................................................................... 13 附录 A (资料性) 体育场馆智慧化分级配置 ........................................... 15 DB33/T 2305—202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 2305—2021 1 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相关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业务应用及平台要求、 安全管理、保障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体育场馆的智慧化建设、改造以及日常管理,小型及其他类体育场馆可参照使 用。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标准中的“大中型体育场馆”简称为“场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0 积分 | 20 页 | 613.17 KB | 5 月前3
智慧场馆运营平台解决方案32.3 万场,社会教育需求旺盛。 • 数据显示, 2021 年我国体育场馆数量达 397.1 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34.1 亿平方米; • 截止到 2020 年底,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 2770 个,美术馆 618 个,公共图书馆 3212 个。 全国拥有规模化的文化类公共场馆上万家,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大中小型体育场馆,以及各类地质科普馆、生态科普馆、科技馆、会展中 心等诸多其他类型场馆尚未统计,初步估计, 0 的常 规模块,通过模块组合,可形成面向 体育场馆、文博场馆、演艺场馆 的专有场馆运营平台产品。 平台 无需安装客户端 ,基于网页端 WebGL 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渲染, 可实现跨平台应用( PC 端), 不依赖国外 Unity3d 、 UE (虚幻) 等 商业游戏引擎。 数字孪生运营大屏系统 - 体育场馆模块 综合态势感知 能对体育场馆内的比赛情况、比赛结果、环境情况、人员情况、 应急事件、观众分布、预约情况、观众分布情况等实施感知,并 在三维模型上动态交互。 工作人员追踪 能对体育场馆内各类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进行追踪展示,并能实时 获取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以动画形式展现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 (前提条件:场馆需建设室内定位系统)。 模型透视分析 能对分楼层的模型进行透视分析,能透过墙壁、设备、房屋等查 看背后的信息和内容。 赛事赛果分析 通过与赛事管理系统对接,能对当前的比赛结果进行实时统计,10 积分 | 29 页 | 7.70 MB | 3 月前3
中兴:2025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面向重要低空管制区域效预防机密信息窃取等行为。 能源基地 包括石油化工园区、大型油库等。石化基地低空安防需防止非法人员利用无人机等入侵,预防火灾事故等,有效预防机密信息窃取 等行为。 石化基地 主要包括大型体育场、集会广场等。大型活动场馆低空安防主要指重大活动期间防止黑飞无人机扰乱活动正常进行或者恶意破坏造 成的民众安全事件。 大型活动场馆 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 06 2.2 低空安防融合感知基本业务需求 重要活动场所低空安防综合解决方案 重要活动场所探测系统的总体性能要求如表4.4所示。 重要活动场所如体育场馆、城市广场等都是在密集城区,不适合部署低空雷达,低空安防方案以5G-A通感为主体结合 光电、频谱侦测等,构建固定性与临时性结合的智能化安防体系,如图4.11所示。站点规划按场景特性分两类策略: 固定性安防:在大型体育场馆制高点、观众席上方及会议中心核心区等永久重要区域,固定部署5G-A通感一体设备, 形成常态化空域监测基础网络。 测器、无线电侦测设备等,与固定设备协同构建动态监测网。 4.3.3 重要活动场所低空安防分阶段建设方案 重要活动场所低空安防可分两阶段建设,以 "固定为主、动态补充" 实现能力进阶: 基础构建阶段:在体育场馆、会议中心核心区部署 5G-A 通感基站与固定光电设备,形成“全域监测+精准识别”网 络,重大活动期间临时部署无线电侦测和便携式反制系统,实现固定与临时设备初步联动。 能力强化阶段:加密10 积分 | 43 页 | 5.52 MB | 1 天前3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镇江体育中心建筑面积 19 万平方米,由体育场、体育 会展馆以及综合训练馆三大建筑组成。搭建能耗监测平台 , 并完善出租计费等综合物业管理,总体计费及能源管理 点 3000 点以上。该项目为华东地区体育场馆代表性建筑,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使德易安产品进入文化体育场馆建 设行业。 其他体育场馆案例: 沁阳体育馆、海安体育馆、广州网羽中心、衢州城市展 览馆40 积分 | 46 页 | 17.67 MB | 5 月前3
5G_5G-A专网赋能垂直行业及智慧运营案例集-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联通二、精密仪器企业专网案例 4 三、高校校园专网案例 7 四、车联网专网案例 12 五、新能源车企专网案例 16 六、压铸工厂专网案例 19 七、旅游景区专网案例 21 八、核电站专网案例 25 九、体育场馆专网案例 30 十、矿山专网案例 40 十一、传媒专网案例 45 十二、建材科技生产企业专网案例 50 十三、5G/5G-A 专网前景展望 70 缩略语 71 参考文献 7320 积分 | 81 页 | 21.71 MB | 1 天前3
智慧校园·无限互联解决方案不同时期对网络的要求有所不同 智慧校园必须打造好两类网络——无线网和物联网! ① 锐捷全场景无线实力派 ② 物联应用点亮智慧校园 校园网无线全场景覆盖 教研室 阶梯教室 办公室 移动教学 体育场馆 室外操场 干扰严重 并发量大 带宽要求高 支持双2.4G/5.8G 支持11N 双 空间流 带机60人 第一代 AP3220-P 支持双2.4G/5.8G 支持11AC30 积分 | 30 页 | 29.02 MB | 1 天前3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嵌入的图文 LED 显示 区域上显示以下几种信息: ⒈ 前方路段发生的交通事件提示:事故、施工、交通管制等。 ⒉ 到达前方重要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及预计行程时间, 例如体育场馆、风景区 等。 ⒊ 交通安全宣传等公共信息显示。 三、智慧交通系统应用系统设计 3.3 交通诱导系统 1) 全可变图文 LED 显示屏等不同的发布方式 3.3.4 交通信息发布0 积分 | 50 页 | 4.44 MB | 5 月前3
地方城市低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指南白皮书过机器学习 训练,系统可提前 72 小时预测灾害发展趋势,灾情推演准确率达 85%以 上,为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地网:低空基础设施保障网络 立体化起降网络布局整合现有通用机场、体育场馆、高速公路服务区 等场地资源,按照"50 平方公里/基站"标准建设无人机起降点,配套氢能/ 充电设施与智能仓储系统。目标到 2025 年,重点灾害易发区实现起降点 密度提升至 30 平方公里/基站,确保救援装备10 积分 | 13 页 | 472.49 KB | 1 天前3
共 33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