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报告2025版(简版)起降场(个) 专用机场密度 单机服务人口 1 某区海防应用项目 海岸线监查 128km 电动 3 3 17.9 个/万 km² 5.7 万/机 2 某区环保应用项目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120km² 电动 5 5 29 个/万 km² 3.4 万/机 3 某区环保应用项目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388km² 电动 10 10 256 个/万 km² 41 万/机 4 某区应急抢险项目 应急巡检 388km² 388km² 电动 25 25 645 个/万 km² 16 万/机 5 某区应急管理项目 应急管理 168km² 电动 6 6 357 个/万 km² 10 万/机 6 某区低空经济示范项目 市政基础设施巡检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特种场景运输 518km² 多种 128 128 2500 个/万 km² 0.51 万/机 7 某县低空经济应用项目 森林、消防、公安、城 管等部门共用 1478km²10 积分 | 20 页 | 612.69 KB | 2 天前3
自然资源低空监管体系项目建设方案无人机、1 - 2 套固定机场)搭建小规模体系,避免初期大规 模资金投入的盲目性。若试点效果未达预期(如技术指标不 达标、业务流程不畅),可及时调整方向,减少资金浪费。 投入产出比:试点用实际成果(如某区县耕地监 管效率提升 40%)向上级展示项目价值,申请全域推广预 算更具说服力。且试点验证了 “技术投入 — 业务提升” 的明 确关联(如 AI 判图使人均巡查面积扩大 10 倍),确保全域 推广 在试点先行阶段,旨在精耕细作,为项目打造示 范样板点。综合设备成本、供应链、部署方式等因素评估, 建议建设周期控制在 3-6 个月左右。 主要建设内容 场景选择:聚焦耕地保护单一业务场景,选取 xx 市某区县(如 A 区)作为试点区域,该区域耕地面积适中、 类型多样,具备典型性。 设备部署:配置 5 架中小型无人机(如 Matrice 350RTK)、2 套 DJI DOCK3 固定监测机场,搭建基础的数 40%,如生态红线破坏线索 从发现到应急部门响应时间缩短至 1 小时内,输出《xx 市 自然资源低空监管体系全域推广验收报告》。 衔接方式 推广阶段末期,收集各区县使用反馈与典型案例 (如某区县通过多机协同快速处置重大项目周边违法建设) 评估现有体系在扩展性、兼容性等方面的不足,为迭代升级 提供需求清单,同时预留资金用于后续技术更新。 3.迭代升级 在迭代升级阶段,旨在将自然资源监管体系持续20 积分 | 191 页 | 33.51 MB | 4 月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