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3.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 65% A。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为 2.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 60% B。 (三)新型储能技术不断拓展应用 2024 年,各国持续开展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探索。电化学储能领 域,澳大利亚推动新型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应用;美国和日本布局 以铁 - 空气和锌 - 空气为代表的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研究,正在推动技 术示范。长时储能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多国正在推进绝热压缩 工程应用各环节标准日趋完善 2024 年,超过 20 项电化学储能标准发布实施,覆盖规划设计、 接入电网、运行控制、检修试验、后评价等多个环节。其中,《电力 系统新型储能电站规划设计技术导则》(NB/T 11681-2024)根据不 同时长需求对新型储能设备选型提出建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提出了 容量配置技术要求,对于新型储能电站系统接入、布局选址给出科学 指导。《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6547-2024)明 36547-2024)明 确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的总体要求,强化了对电化学储能电站 安全性的管控,尤其在消防安全、电气安全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 求。《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GB/T 44112-2024) 为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电化 学储能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电化学储能电站后评价导 026 2025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 积分 | 54 页 | 1.38 MB | 13 天前3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2025年科学智能白皮书行为)分散且标准缺失,跨领域数据整合困 难,阻碍大规模数据库构建与知识迁移。应 当建立“微观结构 - 宏观性能”标准化评价 系统,通过物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融合,提取 可迁移的结构特征描述符。搭建覆盖电化学 特性、催化活性等核心参数的多维度验证平 台,形成“计算预测 - 实验验证 - 模型迭代” 闭环研发链条。 4.3.2 模型黑箱限制机理认知 深度学习预测结果与微观机制脱节,难 以解析构效关系,制约新材料设计的理论指20 积分 | 29 页 | 2.74 MB | 5 月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