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八)对生活垃圾综合利用企业,按年度实行利用量补贴,补贴 标准为每利用 1 吨生活垃圾补贴 5 元,最高不超过 300 万元。 四、鼓励创新发展 (九)支持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创新投 入,扩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对获评省级、市级企业技术 `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中心的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企业,在现有奖励政策基础上再分别奖励 峰学科签订战略合作协 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70%。建立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相匹 配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支持推进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 程,“一校一策”改善办学条件。 (二)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推 进“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支持培育省级制造业中试 平台 10 个。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 1000 万元支持,对 于牵头承担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任务的,予以 五、支持企业招才引智 (八)在执行现有市级有关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大力引 进锂电新能源产业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对企业(含台企)聘请、 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及来榕就业的台 湾籍高校优秀毕业生,给予一次性人才奖励及住房补贴,单个企业奖 补总额不超过 1 亿元,分 10 年期兑现。 六、加强就业吸纳能力 (九)对企业(含台企)聘用员工达 3000 人以上的,给予一次 性补助,单个企业补助总额不超过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检测装备优秀应用场景。支持新材料急需关键仪器装备自主化,引导技 术能力强的新材料研发、检测单位应用创新检测仪器装备。梳理制定新 材料研制急需关键仪器装备目录。发布 20 项以上创新科研仪器重点产品 供给清单,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更新置换先进科研仪器设备。(责任单 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 各区政府) (四)医疗设备进医院。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研发,通过创新医疗器 械应用 党政部门组织或推荐确认的 EMBA、总裁班等研究生教育或高校高层次人 才培训学习,在取得学历学位或结业证书的,给予每人学费 50%补助, 最高不超过 5 万元(每人只能享受政策一次)。对参加由党政部门组织 或推荐赴国(境)外交流协作培训活动的,给予每人综合费用 50%补助, 每人次不超过 2 万元,每家企业每年限额 3 人次。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 建立“企业大学(学院)”,经经信部门认定给予费用 日,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残疾 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政策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继续实施用人单位招 用就业困难人员用工社保补贴、小微企业(社会组织)新招用高校毕业 生社保补贴、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 和岗位补贴等政策。对企业可享受的就业补贴政策,同等适用于符合条 件的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总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区域储能设施调度。 面向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检测认证、智能运维、安全预警、共性技 术研发、金融服务等需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第三方服务产业高地。 8.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结合新片区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技术中心和 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发资源,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设备制造、应用 布局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加速实现技术产品更新迭代。 (三)加强新型储能项目管理 9.规范备案管理 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 (二)加强人才保障 加大新型储能领域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引进,落实国家有 关税收优惠政策,在户籍、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创新创业等方 面给予支持。支持新片区有关高校强化储能技术、储能材料、储能管理 等学科专业建设,扩大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三)完善金融财政支持政策 积极推动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信贷等多种方式,支持储能 产业发展和应用项目建 2000 万元的,按 15%奖励;2000 万元(含)以上的,按 22%奖励;超 过 1 亿元(含)的,按照“一事一议”政策实施奖励。(责任单位:县 经济商务局、县财政局) 5.创新载体。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联合设立氢能装备创 新研究院,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支持氢能装备制造 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对首次认定为省重点企 业研究院、省企业研究院、省研发中心的企业,每家分别奖励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九)出台“算力券”。制定“算力券”管理办法,建立以“算力 券”为核心的用算结算补贴机制,基于一体化算力调度和监测平台开展 “算力券”申领、发放、兑付等业务。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 5000 万元的 “算力券”,用于支持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使用我省算力资源 及配套服务,对符合要求的申领主体,按照算力服务合同金额的 20%, 给予总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算力券”奖励,对牵头参与国家级重大项 目或开展大模型研发的用算主体,按照算力服务合同金额的 个优秀算力应用示 范场景予以授牌,并按照不超过关键设备和系统软件投入的 20%,给予 应用方最高 1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 (十二)支持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 合智算中心孵化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参数量不低于千亿、典型应 用场景不少于 5 个的大模型,给予不超过研发总投入 20%、最高 1000 万元的补贴。支持行业大模型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其他路径探索研究,按 强化绿色电力供给,鼓励数据中心集聚区和具备条件的数据中心建设自 发自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厂、参与绿电市场化交易等方式提升绿色能 源利用水平。各市做好能耗统筹工作,确保数据中心能耗全额保障。 (十六)加强人才支撑。鼓励高校开设算力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对依托相关领域国家级一流、省级一流专业成功创建教学实践培训基地 的,择优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补贴。 (十七)保障土地供应。对重点算力设施和算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选择弗劳恩霍夫研究 院作为研发主体机构。该研究院围绕IDS复杂研究需求,由院属十二个研究所共同推进研发工作,并通过联盟和网络的形式 组建若干科研联合组,灵活整合专家、企业、高校等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确保联合各方研发力量解决数据共享难题。二是打 造开源创新生态,加强IDS组件的开发维护。IDSA在GitHub上建立了IDS参考测试平台开源项目,测试平台为IDS开发和认 证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