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件的可再生能源实 现绿证核发全覆盖;表明绿证依托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规定相关交易规则 和收益归属;推进绿证应用、鼓励绿电消费。 2023年9月 发改委 能源局 明确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路径,包括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和正式运行的各个阶段。 规范电力现货市场机制设计,如市场准入、交易品种、交易时序等。 2023年11月 发改委 能源局 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 会碳排放达峰(2028/2030年我国全社会 碳排放将分别为109/102亿吨)。 根据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所发布《电力部门碳排放达峰路径与政策》,我国电力行 业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超40%。双碳目标下,能源生产的清洁化以及能源使用的 电气化将是碳达峰的主要路径。 表: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及构成 2028E 2030E 2035E 能源活动碳排放(亿吨) 102.3 96 2.5 碳中和的投资测算 发布时间 机构 报告/论坛 碳中和投资规模预测 2020/10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 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 2020/11 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 所 《零碳中国•绿色投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 标的投资机遇》 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安全高效流通的技术保障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的支撑底座 第四章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特征和建设路径 36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涵义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特征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 第五章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比较 44 隐私保护计算 区块链 可信数据空间 数场 数联网 数据元件 第六章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 准确性。 (2)AAS实现产品语义表达 在Azure数据空间中,系统自动为每个模拟产品样本创建AAS,并存储于开源AAS存储库中。这些AAS包含了详细的能 耗数据和碳强度信息,支持用户通过特定路径“AAS Environment > Objects > Submodels > CarbonFootprint > Product- CarbonFootprint > PCFCO2eq”访问到 、软件或服务提供者和治理监管机构,其中的每个角色 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此外,IDS架构从合规协作的角度明确了各个角色在数据治理方面的权责义务,以实现数据资源的 有序治理和安全运行。 3.建设路径 (1)加强政策引导 一是以前瞻项目为牵引,启动工业数据空间行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于2014年推动发起“工业数据空间行动”,并 提供500万欧元的项目资助,支持完成IDS架构搭建,并实施基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8),随着政务云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算力需求逐步由规划自 建转为云上统一运营,为了进一步提升算力应用效率、降低数据迁移 成本、助力底座资源便捷化扩展升级,存算分离模式已成为当前发展 阶段的重要技术路径。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半 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实时数据存储需求不断增长,部分地方探 索推进开展湖仓一体、流批一体及智能存储的实践,相关技术路线尚 处于发展初期,仍有待进一步迭代演进。 (3)推进落实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政务数据安全管理主体主要包括管理方、执行方和审计方三类, 负责安全制度建设、安全防护策略运行管理、第三方审计管理等职责。 安全风险监测与治理过程中,通常由安全管理方明确其所采用的技术 路径和风险处置方法,由安全执行方依托工具技术推进安全风险监测 管理,按照预置的安全防御策略开展安全防护,由安全审计方推进数 据库审计等相关事前风险识别、事中登记留痕、事后事件追溯等相关 工作。借助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建设厅、省电 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推动农 村用能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乡村示范引领,推动低碳乡 村培育试点,探索绿色低碳乡村培育路径、模式。鼓励采用装配式绿 色农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市探索开展绿 色能源示范村镇建设活动。因地制宜推广农村生物质能、太阳能、地 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拓宽农村绿色能源开发应用领域和场景,打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以培育壮大氢能产业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抓手,以健 全现代氢能产业体系为路径,以拓展多元场景应用示范为牵引,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力争到 2027 年,以武汉为核心的湖北氢能 产业布局初步成型,打造以电解槽、燃料电池等为核心的全国氢能装 备中心,成为全国重要氢能枢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形成氢能应用 移交数量、未按 时移交数量)。 (2)塔基建设交付佐证材料(供电公司应书面向属地区(市) 县、街道(镇)提出需求时间,并抄送市经信局,塔基交付后,双方 签字备查)。 (3)经规划部门认定的路径红线和塔基点位。 (4)其他材料(详见申报通知)。 7.申报渠道:线下文件申报。 (二)支持集中供能项目建设 1.事项内容:支持开发利用分布式燃机、冰蓄能、水蓄能、浅层 地热等建设集中供能项目,对设备总装机规模不低于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能制造先行区和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巩固国家级服务型 制造示范城市建设成果。 二、重点任务 (一)“点线面”结合,推进数字化改造。 1.“点”上持续培育。通过筛选建库、动态滚动、定向辅导等路径, 梯度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省级未来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 范工厂、世界“灯塔工厂”等智能制造企业群体。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创 新应用,实施“AI+未来工厂”创新引领行动,逐步推进 AI 大模型在工 质服务商助推我 市制造业“两化”改造。鼓励服务商做大做强,打造一批集诊断、改造、 咨询等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四)“融合化”发展,做强服务型制造。 1.明确发展路径。以“‘两化’协同改造+‘两业深度融合’”为 主线,充分发挥首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的优势资源和良好基础, 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以“两化”改造为基础,以服务型制造为切入 口,积极探索推动 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补。支持建 设一批数字化改造园区样板,每个样板最高奖补 2000 万元。(责任单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安全可控技术以及 通用人工智能其他路径探索的应用研究,单个项目最高给予 5000 万元补 助。对特别重大的项目,省市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责任单 位:省科技厅)新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 300 家以上,省级大数据产业园 不少于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并按照附 件 2《资金申请报告附件清单》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六、申报时间 自申报通知发布之日起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每年 6 月和 12 月最 后一天集中受理。 七、申报路径 申报单位将申报材料压缩打包命名为“XX 公司-XX 薄膜光伏示范 项目申报”,邮件发送至 sznyc@fgw.sz.gov.cn,无需提交纸质版申报 材料。 八、办理流程 项目申报-项目 十七、推行碳减排激励 鼓励氢能产业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碳普惠方法学,科学开展碳减 排效应核算和计算,用于清洁低碳制氢认证和其他相关认证。探索将清 洁低碳氢能相关减排量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科学路径。研 究支持将清洁低碳氢能终端应用相关减排量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市场的激励措施。(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 十八、开展多元化示范应用 因地制宜布局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建设固体氧化物燃料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业联 合智算中心孵化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参数量不低于千亿、典型应 用场景不少于 5 个的大模型,给予不超过研发总投入 20%、最高 1000 万元的补贴。支持行业大模型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其他路径探索研究,按 照不超过项目研发费用的 1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最高 500 万元。 (十三)支持大模型产业化应用。鼓励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围绕煤炭、 电力、医疗、金融、科研等领域需求,使用算力资源与行业用户联合研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共 7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