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年)》工作部署,把握氢能产业发展的关 键窗口期与机遇期,加快培育和发展北京市氢能产业,特制定以下措 施。 一、支持科技研发创新 1.支持基础共性技术研究。面向氢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大需求, 聚焦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兼顾氢能关联 技术,支持氢能企业及机构开展基础前瞻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 促进氢能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支持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 技术的战略储备应用基础研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技术的战略储备应用基础研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2.支持强链工程实施。鼓励领军企业牵头,围绕氢能产业链关键 环节,遴选研发合作单位和团队,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 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符合政策要求的 企业优先纳入“强链工程”支持范围,给予项目总投资一定比例的股 权支持或事前补助支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3.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氢能领域创新主体在京组建国家 级、市级氢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4.支持产业筑基工程实施。鼓励氢能领域重点企业参与“筑基工 程”,聚焦产业链卡点环节,创新组织模式开展揭榜攻关、样机研发、 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 题,分批给予攻关投资一定比例奖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5.支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将氢能领域新材料产品优先纳入北京 市重点新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4)加氢站、综合能源站加氢功能部分的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 费用,包括设备、施工等)相关合同、凭证、发票复印件。 (5)未发生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承诺书。 4.责任部门 区商务局 第五条 支持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 (四)支持新车型研发 1.支持标准 对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新车型,新开发并上市销售的单个车型给予 100 万元定额补贴,单 个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 500 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聚焦制、储、加、用等氢能产业链核心环节,根 据研发投入的 10%给予研发单位补贴,最高 500 万元;根据相应核心技 术成果产业化的实际销售额给予制造单位 10%补贴,最高 500 万元。 2.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为大东区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区内高 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2)项目需满足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在 100 万元以上或列入市级以上 (含市级)科技计划立项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等证明材料(已通过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立项的除外)。 (3)申报单位提供上一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及所得税纳税申 报表(全套)。 (4)证明上一年相应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际销售额合同协议、 发票凭证等。 4.责任部门 区科技局认定科技成果及产业化、区工信局认定销售额。 (六)支持技术装备首台(套)应用 1.支持标准 支持企业研发生产首台(套)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 氢能成套设备及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项目内容查重。同一研究团队,在技术研发同一个阶段得到过 其他各类市级科技计划资助的项目,不再支持。 2. 项目负责人限项查重。项目负责人同期主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 项目数不得超过 2 项。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24 年 7 月 31 日),已承 担有 2 项及以上未结题的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再支持。 3. 项目第一申报单位限项查重。企业获得市级技术研发类科技计 划项目资助不得超过 日), 已承担有 2 项及以上其他未结题的市级技术研发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企 业,不再支持。市级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一般项目、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创新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企业科 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帮扶、科普、“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科技金 融、补贴奖励等项目不纳入限项查重范围。为鼓励有一定基础的项目申 报单位加大研发力度,企业集团、转制院所和整编制引进的国家级科研 好 研究工作基础的项目。 2.项目第一承担单位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科技领军(培育) 企业、技术领先型企业或者“瞪羚”企业。 3.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具有完备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 体系和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较高;具有 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 4.参与市级重点工程科技创新的,资源环境、现代农业、城乡建设 及公共服务领域申报项目。 5.项目第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用,促进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助力新型储能技术革新、 产业升级,有效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储能发展新质 生产力。支持从材料器件研发、系统集成、高端制造等维度提升新型储 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聚协同发展。 规范管理、安全发展。强化标准的规范引领和安全保障作用,健全 完善储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对储能全产业链风险管控,规 务等优质企业在新片区成立区域功能总部,构建新片区“一湾一核多点” 储能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用锂电池技术攻关。重点支持 高性能电极和新型电解质、复合集流体等关键材料及组件研发,提升锂 电池容量密度,降低储能成本。加强固态锂电池等新一代锂基电池关键 技术开发。 提升退役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回收和利用水平,加强电池一致性 管理等关键技术突破,健全电池性能监测与评价体系,确保安全的前提 集成的工艺技术水 平,加强电堆长寿命技术攻关。 6.战略布局其他新型储能领域 提前做好战略性、前瞻性新型储能产业布局,积极招引钠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企业,支持其在新片区开展相关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项目应 用。探索布局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及超导储能等产业。 7.拓展新型储能产业配套服务 提高数字化能源管控水平。结合重要电力负荷用户实际需要,通过 虚拟电厂等手段支持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则”架构(业务/功能/流程/信息/系统层+安全/认证/治理),通过数据连接 器与双认证机制实现跨境安全流通。IDSA联合130余家企业构建生态,覆盖 供应链、制造优化等场景,推动海尔等企业数据互联。政府投入500万欧元支 持研发,整合GAIA-X云架构,开源GitHub测试平台。现已形成60+交通用 例,促成日荷供应链数据互通,部分标准获国际认可,加速全球工业数据可 信共享。 2022年5月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欧 健康数据的重复使用。 依托TEHDAS制定健康数据使用原则,推进能力建设,协同Horizon Europe开发 数据质量标签。 2023年上线,整合36类癌症影像,链接2万人20万图像,支持AI研发。 欧洲GDI项目基于“百万基因组”框架,拟2026年前实现15国基因组数据安全共 享,助力个性化医疗,2023年推出测试套件含2500+合成数据。 2022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数字金融战略”(The 欧盟已支持的文化遗产数据空间项目有:EUreka3D 平台、5Dculture、DE-BIAS、A14Europeana等。 1.总体情况 “工业数据空间行动”于2015年启动,由弗劳恩霍夫研究院承担基础研发工作,并通过成立工业数据空间协会(IDSA) 连接130多家成员公司,共同推动工业数据空间的行业应用和全球化推广。2017年,工业数据空间参考架构模型发布, 2019年4月,工业数据空间参考架构模型升级为国际数据空间参考架构模型3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代人工 智能的高质量数据集。数据集已成为大模型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资 源载体。 面向数据集高量低质、高安全性需求和易产生偏见伦理问题等重 难点问题,标准凝聚了业内先进做法,围绕技术工具、数据研发、数 31 据运营、数据安全等维度关注非结构化数据治理、合成数据治理、 AI 方法论体系建设、技术平台建设和标准体系建设等 5 方面关键问 题,助力相关单位构建“盘建研管运”一体的高质量数据工程化建设方 (2)平台工具:聚力推进数智平台能力建设 随着大模型应用落地需求的不断增长,以数据中台、知识中台、 智能中台为代表的“三中台”架构正在成为支撑政务数智化转型的核 心能力。在政务中台的构建过程中,模型开发和智能体开发作为大模 型研发进程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底层算力资源协调管理、模型全生命 周期管理等关键能力,平台建设的完善与否正在成为政府侧能否长期 持续深入推进政务大模型应用创新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广州为代表 等地方正在积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