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公共领域保障充电站项目。项目需满足:一是项目属于在公交、 城/乡际客运、机场专线、旅游专线等定点、定线运行公共服务领域 电动汽车停车场站新建的专用充电设施,或在机场、火车站、医院、 3A 及以上景区、开放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技类场馆等公共机 构新建的专用、公用充电设施。二是项目建设充电桩需为直流桩,单 枪功率不低于 60 千瓦,充电枪数量不低于 4 个。符合要求的项目按 照充电设备输出功率,直流设备给予 个周期,同一商业单位每个周期内可以享受一次。 获得市级及以上的各类节能低碳先进项目评定的商业场所运营 单位、旅游饭店,经认定,给予不超过 15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8.旅游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对本区内既有旅游饭店、A 级旅游 景区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取得 显著节能效果并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参照市相关 补贴办法给予不超过 1:1 的匹配,市区两级的补贴总额不超过项目投 资额 加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简化优化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 居家适老化改造等补贴申领程序,最大程度便利消费者。鼓励各地结 合实际,按国家政策规定合理增加消费品补贴品类。 (十三)持续做旺文体旅消费。打造千万级核心大景区 35 个以 上,丰富“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产品矩阵。支持打造 10 个以上 高品质消费聚集区,全年举办“浙里来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 2000 场以上,餐饮消费欢乐季活动 200 场以上,发放电影消费券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1.8 亿元专项资金, 支持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责任单位:省文化 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万场演艺进景区、进乡村旅游重点村、 进商文旅综合体等“六进”活动。积极推动文化符号鲜明的“徽字号” 文创产品发展,打造一批“徽字号”著名旅游景区、度假区。培育一批 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乡村民宿,打造安徽旅游民宿品牌。对新获评 的全国甲级民宿、乙级民宿分别奖励 15 万元和 3%。 (二)奖励对象 上一年度在生态环境部门获评国家级、省级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 (包括但不限于低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示范)创建的县(区、开 发区、管理局)、工业园区、社区、商场、学校、景区、企业及其他国 家、省文件明确的创建主体。除目前现有的低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 点示范创建形式外,如后续国家、省出台新的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创 建形式,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三)奖励标准 ) (四)“光伏+”商业 鼓励在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宾馆、餐饮、影院、大剧院、会展 中心、仓储物流园区、商务写字楼顶及车棚顶建设光伏设施。推动旅游 度假区、公园、游乐园、文博院馆等文化旅游景区利用游客集散中心屋 顶、管理用房屋顶、车棚顶建设光伏设施,打造具有光伏特色的旅游景 区。力争各类商业可利用的建筑屋顶安装比例达到 30%以上。(责任单 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贸促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大产能,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帮助企业开发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省工业 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作用,根据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分行业领域开展产 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活动。以闽江货船、港作拖轮、内河游船、沿海渔 船和景区船舶为重点,加快推动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推动 沿海内河船舶批量电气化改造,面向全国市场推出一批标准电动船型。 支持新型储能装备产品研发推广,推进“光储充检”新型充电基础设施 建设。支 管理局、市文广旅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支持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 有企业新购或更换公务用车时按一定比例优先选用氢燃料电池车辆。支 持公交、物流运输、旅游景区、港口矿山短倒等领域优先选用氢燃料电 池车辆。对购置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重卡、旅游观光车、市政 环卫用车、叉车等,参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补贴政策进 行补贴。(责任单位:市交通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体,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海钓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多元发展休闲海钓、 专业海钓,以海钓赛事为依托,延伸发展海钓装备销售、海钓专业服务 等产业。继续实行文旅市场疫后持续恢复提振措施,继续执行优惠发售 景区门票、免费开放文旅公共设施场馆,发放民宿消费券等措施。鼓励 旅游企业自主开展市场营销,支持符合条件的本地旅行社、疗休养基地 等积极承接 2023 年省内外职工疗休养业务,持续打响嵊泗“浙江省全域 批零住餐企业做大做强、新增上限,对新增限上商贸企业每家给予奖励 资金 3 万元。安排县级资金 30 万元,省市资金 18 万元。 38.提升公共消费平台品质。制定县级智慧商圈、高品质步行街、特 色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方案,依托村镇、景区、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集 聚区,打造消费新场景。支持县级商圈内智慧化改造提升,支持商业综 合体招引国内外知名连锁餐饮等;支持高品质步行街的业态提升、运管 模式创新、街区主体特色化建设;支持夜间经济集聚区内提升改造项目。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