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万元资金支持。对认定为 当年度“跨境电子商务企业 10 强、50 强”、“海外仓企业 20 强”的, 给予相应资金支持。(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加强企业国际产品认证和 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拓宽跨境电商结算渠道,丰 富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配套产品,降低经营主体业务办理成 本。(责任单位:人行安徽省分行) 9.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打造安徽特色外资招引品牌,持续举 办“海客 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 10%至 20%,大中型企业与小 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提高 至 4%至 6%。(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9.支持全市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外资企业拓宽跨境融资渠道, 在不超过等值 1000 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通过要素保障、重大外 资项目奖励等政策,推动外方债权人将债权转增注册资本。(牵头单位: 市商务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 10 终端,建 设能源在线监测与运行管理系统。对具备“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且 符合相关标准的示范项目,按实际投资的 20%给予最高不超过 1000 万元 支持。 (二)打造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稳步拓宽电网侧先进储能项目示范 应用,鼓励电网企业在新区关键节点合理布局储能项目,提升电力安全 保障水平和系统综合效率。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应用,推动新区企业 在数据中心、5G 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场景因地制宜布局用户侧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提升任务,耕地功能恢复 30 万亩。 (三十七)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完善山区海岛县分类动 态调整机制,谋划启动新一轮动态调整,跟踪落实首批调出县巩固发 展成果相关政策。创新山区海岛县富民增收机制,持续拓宽山海协作 富民项目类型,强化农优产品消费帮扶,有序推广共富市集。深化 `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1+1+1+1”新型山海协作结对机制,优化迭代山海协作产业合作模 村培育试点,探索绿色低碳乡村培育路径、模式。鼓励采用装配式绿 色农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市探索开展绿 色能源示范村镇建设活动。因地制宜推广农村生物质能、太阳能、地 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拓宽农村绿色能源开发应用领域和场景,打 造一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样板。积极支持农业农村领域生物天然 气开发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应用,增加农业农村绿色低碳能源 ` EESIATEL:010- 能力和 服务水平,对符合条件的建筑节能降碳企业给予担保增信。支持直接 融资奖补,对符合条件的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给 予最高 20 万元奖补,成功转板上市的补齐至 400 万元,拓宽建筑节 能降碳企业融资渠道。(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 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税务局、国家金融 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各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台功能,年内 汇聚 500 家左右优质服务商。(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 联、省国资委、省商务厅) 4.召开“2024 产业投融资大会”,加大信用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 款投放支持,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加强上市培育,优化应急转 贷服务体系,开展省级重点产业链投融资路演活动 12 场以上,促成投融 资合作 200 亿元以上。(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金融办、 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 偿范畴,给予风险补偿,与其他风险补偿政策不重复享受。鼓励和指导 银行机构积极参与试点工作,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信贷投放,稳步提高 绿色贷款支持的企业户数及贷款金额。鼓励金融机构采用提前审批、循 环贷款等方式,大幅增加无还本续贷。拓宽环境权益市场化融资渠道, 有效盘活企业 环境权益资产。 6.实施贷款贴息。对气候投融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对纳入湘潭市 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获得贷款的项目,贷款利率不高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 利率 (LPR) 龙华区投资建成且并网的薄膜光伏示范项目,按照市级核定的实际发电 量给予最高不超过 0.2 元/千瓦时的支持,每个项目支持期限不超过 3 年,同一项目累计支持不超过 200 万元。(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 (十六)拓宽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鼓励开展液态储氢、固态储氢、 氢燃料电池发电等创新技术的研究示范,支持在数据中心、工商业园区、 绿色建筑、无人机等应用场景布局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试点,对获市级 及以上资助的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在逐步成熟的同时,仍然面临可信管控能力弱、资源交互能力差、价值共创能力低等问题。未来三到 五年,可信数据空间将在以下三方面得到突破: 一是突破隐私计算性能瓶颈,增强可信管控能力。减少数据传输量和提高通信效率双管齐下,拓宽隐私计算应用范围, 提高数据持有主体对数据的控制能力。 二是统一跨行业数据格式,解决跨区域跨领域数据交互。数据标识与语义互通标准、联邦数据目录规范等国家标准贯标 实施,不同区域不同领域数据孤岛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