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同,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管理机 制、技术能力、运营水平、场景创新等方面存在差异。为凝聚产业共 识,CCSA TC601 依托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能力成熟度(GDMM) 评估调研成果及产业界先进实践共同研究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 设实践方法论。本文从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的概念内涵及政策要求 出发,明确建设目标、建设维度等总体视图,并从统筹管理一体化、 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DMM)................26 四、从政务数字化到政务数智化,政务数据应用边界持续拓展......................... 29 (一) 大模型助力政务行业数智化转型........................................................ 29 (二) 政务大模型应用能力成熟度概述..... .................................................27 图 13 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五大成熟度等级及其特征........................ 28 图 14 政务大模型应用能力成熟度总体架构........................................................ 30 表 目 录 表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还 未形成成熟的技术路线。《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充分考虑国内外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各地 方各行业具体探索实践,提出了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等六条技 术路线,选择了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城市围绕以上六条技术路线开展城市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试验, 并启动了11项数据基础设施国家标准研究制订。 目前,《指引》提出的六条技术路线成熟度还不高,还不能完全实现安全可信基础上的数据大规模流 八成左右是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国家秘密等不可流通数据。即使是在20%的可流通数据中,在万维网上真正流通起来的结构 化数据也只有4%,而其他16%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非结构化数据,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而不能在互联网上自由流通。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安全高效流通的技术保障 域数据,正在成为人工智能高价值数据集的重要数据源。传统意义上的不可流通数据,将在依托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控 制技 ,推进数据冷链的基础设施化,也使涉隐 涉密的高价值数据平民化,让普通数据企业实现“数据自由”。 实施路径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既面临需求迫切的要求,也面临技术不成熟的考验,需要从 技术、标准和应用三方面同时发力。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全国一体化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基座,实现行业、区域、企 业数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其次,应组织和出台国家级重大研发等相关政策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年,实现新型储能有效支撑新片区新型电力系统和综合智 慧能源系统发展需求。新片区新型储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大型骨干企 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一湾一核多点”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政策环境 基本健全,管理体系、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力争应用规模达 到 5 万千瓦时,产业规模达到 500 亿元。 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与新片区电力系统各环节及智慧能源系 统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 工业设计与 品牌推广等方向购买服务。单张服务券额度最高 5 万元,兑付比例不超 过购买服务额度的 30%。其中,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 军等优质企业以及开展 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认证服务的企业, 单张服务券额度可上浮至 10 万元;对开展数字化转型评测诊断试点的企 业补贴比例可提高至 100%,单张服务券额度最高 10 万元。(牵头单位: 市民营经济局、市财政局) 万元补助。对通过国家评定机构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 系贯标企业,按照市级资金补助的 50%给予最高不超过 25 万元一次性补 助。 (十一)鼓励智能化改造 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评价,对首次通过国家智能 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五级、四级、三级、二级的企业,分别给予 25 万元、 20 万元、15 万元、5 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为市级及以上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的,分别给予 50 万元、20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十)强化组织领导。各市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完善老旧客 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农业机械、非道路移动机械、个人消 费者乘用车、家电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或细 则,细化操作流程,成熟一批,出台一批。在本市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 实施工作机制统筹调度下,加强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专 项工作机制专项协调作用,定期对全市工作推进、项目实施等情况开展 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 换新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作用,明确工作要求,压实各方责任;市农业农 村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委等部门对照国家明确的 补贴标准和实施细则,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具体措 施并尽快组织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不等不靠,不搞齐步走,加快 推动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市发展改革委、市 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委等部 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关领域补贴标准和实施细则,优化补贴申请审核流程,缩短资金发放时 间,组织各市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领域支持政策。各市、各部门要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创造力,加大力度谋划储备设备更新项目,用 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工作节奏,成熟一类、启动一类,尽快形 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十九)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各市政府是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责任 主体,要严格管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地方预算、偿还 地方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发 展质量评价,提高“三新”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水平。(责任单位: 市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各县〈市〉区,园区) (十八)推进行业安全发展。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专项 行动,大力推广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成果和技术工艺,推动工 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在危险工序和环节广泛应用,提供工业本质安全保 障。强化工业安全生产专业评估,聚焦问题导向,紧盯重点行业领域, 组织专家团队、第三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