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适度发展天然气(沼气)制氢,对相关项目固投给予最高 10%,最多 100 万元的投资补贴。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零碳制氢,对相关项目固投给 予最高 30%,最多 500 万元的投资补贴。绿氢生产项目可不入化工园区。 本条的实施细则后续制定。 (二)支持完善氢气储运体系 1.支持标准(第一部分) 降低氢气储运企业成本,按企业购买使用车用氢气存储设备金额的 2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 500 万元。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开展工业企业“百一”行动, 通过推广节能高效产品、淘汰落后设备、优化节能管理等综合措施,实 现年节能量 1%。推动更新改造 300 万千瓦电机及其系统,加快推动本市 石化化工、钢铁行业流程优化和提质改造。到 2027 年累计节能量 50 万 吨标煤,新增光伏装机 50 万千瓦,储能应用规模 20 万千瓦。推动 2 万 个存量自用非智能充电桩升级替代。新建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 年,新增培育“上海标准”10 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 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二十一)推动标准国际化跃升。建立完善国际标准一致性跟踪转 化机制,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健全标准国际化工作机制,积极参 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支持重点行业标准走出去。支持国内机构和企业。 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到 2027 年,牵头 制定修订新的国际标准 50 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福州市数据局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西安市数据局 武汉市数据局 成都市数据局 苏州市数据局 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大连市数据局 上海数据交易所 赣州市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蚂蚁技术研究院 中国移动研究院 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高新数联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通,全国各地方各行业特别是开展试点示范的18个试点城市,对各条技术路线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适用 范围、应用情况、发展趋势等方面有迫切需求。非试点地区和行业也对数据基础设施的试点建设进展高度关 注。基于此,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上海市数据局、天津市数据局、重庆市大数 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福州市数据局、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西安市数据局、武汉市数据局、成都市数据 局、苏州市数据局、青岛市 数字对象)构建统一平台,由CEDCHE专家组协调27国推进。聚焦3D/XR技 术集成与数据集开发,部署EUreka3D(安全存储与互操作)和AI4Europea- na(多语言AI模型训练)等项目,提供数字化工具与培训,促进文化遗产资 源整合共享,强化科研与教育应用,加速欧洲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 CATENA-X汽车数据空间由宝马、SAP等联合发起,通过云网络整合全球汽车 产业链数据。聚焦供应链追溯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调峰调频、容量租赁等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 16.探索储能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在工业负荷集中区域,利用用户周边土地配置储能设施,探索试点 分布式能源在同一配电区域内的电力用户就近交易。 在新片区非化工用地,结合新能源项目及升压站场址探索建设电解 水制氢示范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本市能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强化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发挥新 型储能发展工作专班作用,协调推进新片区储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中 质数字化总承包商,推进“轻量化改造+SaaS 应用”,推广数字化改造 合同示范文本和工程监理验收制度,以高质量“打样做样”为关键,加 快同行业“仿样学样”复制推广。鼓励智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化工新 材料等新兴行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行动,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 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数字化,加快数据、标准和解决方案深化应用。 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供需对接活动,加强市级层面对各县(市、区)的 则高。(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市“两化”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统筹协 调,各地、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 强政策协同,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工作落实,提质提效 推进全市制造业“两化”改造工作。将“两化”改造工作纳入市委市政 府综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引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有关支持新型工业化、智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政策文件】工信部《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换、分配、利用等全过程进行计算,对能流、能效与损失等进行 分析,实现对能源流动全貌的查看、重点能耗环节的识别等。 能效平衡与优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结 合能效对标、能流分析等,优化工艺、设备等运行参数,实现能 源综合平衡与优化调度。 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对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 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行分析预测,实现用能和碳排放的全流程 管理和动态调整。 碳排放10 积分 | 7 页 | 169.17 K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七、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18.支持高端人才引进。依据本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支持氢能领 域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引进落户(市人才工作局)。加大氢能领域国 际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探索简化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流程(北 京海外学人中心、市公安局)。对引进的氢能领域高端人才,按人才 住房支持政策做好保障(各区政府)。在本市引进毕业生政策框架内, 对氢能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 政府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 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高质量发展。 各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和 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广泛开展建筑领域节能降 碳宣传教育,及时总结和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 工业和信息化厅应会 同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公司等单位, 成立工作专班,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市人民政府 应压实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分年度细化工作方案, 确保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省市联动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合力,建立健 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全过程管理体系,强化项目立项、设计、消防 审验、质量安全监督、并网接入、安全运行等各环节监管。 (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年以上(含)的乘用车,并在省内购买上户纳入《减免车辆 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和 2.0 升及以下排量燃 油乘用车,分别补贴个人消费者 1.2 万元和 1 万元。省商务厅会同省财 政厅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审批环节,指导各市提升审批效率。(省商务 厅牵头,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税务局配 合) (九)支持家电产品换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 2 级及以上能效或水 效 于引进的核心设备投资项目,当年设备实际投资额需达到 50 万元,给予 实际投资不超过 15%、最高 50 万元的补助;对于数字化应用与创新项目, 给予实际投资不超过 20%、最高 100 万元的补助;对列入市级智能化工 厂(数字化车间)示范试点的,按实际投资不超过 25%、最高 150 万元 的补助;对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配套补助 5 万元。支持 “首升规”“专精特新”等企业培育,“首升规”企业第一年给予配套 持政策有 效落地。充分发挥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政策效应,力争企业在 省级“专精特新”上实现零的突破。推动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支持重 点制造业项目、特色贻贝企业等我县重点企业。 18.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2023 年,确保全县出让工业用 地占出让土地总量稳中有升。健全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 年期出让等供应体系,在确保土地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推进工 业用地带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总体工作、数据治理、数据流通利用、全域数字化转型、数据技术、 数据基础设施等 6 个维度推进相关标准化建设工作。地方或行业可参 照国家标准化组织设立情况,分类推进数据采集、治理、应用、安全 和运营相关标准化工作,各业务单位可结合各自职责范围指导推进各 领域标准文件制定、贯标实施和监督评估工作。 (3)务实推进标准贯标实施应用评估 为推进相关标准落地实施,标准化组织依托标准化章程,建立标 准管理维 IRS 系统中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数字资源“生产线”,实现了政务信息 系统开发从“作坊式”到“工厂式”的转变。在这条“生产线”上,全省 数以千计的政务部门、开发单位,都可灵活复用各地各部门已开发 的数字化工具和组件,高效开发、集成信息系统。如宁波市充分利 用 IRS 系统中已有的电子运单、危险货物管理等模块,快速搭建本 地危化品跨部门的联合监管处置流程,预计节省建设费用 2/3,缩 减建设周期 6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共 7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