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低空经济政策规划,为低空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指引和保障。 技术革新与产业基础:我国航空器动力装置、机载系统等加快升级换代,现 代航空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通信感知一体化、北斗 +5G高精度导航定位、AI+ 大 模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产品研发进程加 速,彻底改变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国内有一定规模的无人机与 eVTOL 制造企业 超250家(截至2024年5月),工业无人机制造商达到1 、数据 链等综合接入;通过一体化融合服务平台,实现不同体制系统业务融合,满足数 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应用需求。 第三阶段(远期):天空地一体 基于6G移动通信网络打造天空地一体、安全内生、AI内生的通信能力,实现 全域无缝立体覆盖;依托专用切片技术,为中大型无人机、复杂地形/大范围远距 离应用、专用特殊作业场景等提供高实时、高可靠、高安全通信。 (2)低空导航 低空运行采用基于性能的综合定位授时导航 能监控、ADS-B、5G、WIFI、蓝 牙、数据链或北斗短报文等方式构建低空监视网,采用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 关联匹配和航迹融合等系列步骤,实现数据的初步融合,采用区域AI视频智能监 控,结合固定/移动光电设备与AI技术,实现重点区域内高清晰度实时监控与紧急 状况临机调配监控,为监管中心提供低空飞行的基础信息。但由于缺少对不同航 空器数据标准的统一管理、航空器组网管理存在阻碍、需建立传统监视网络与低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国联证券 2024-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 规模已达 443.58 亿元,预计 2022-2027 年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39%,到 2027 年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 达到 3138 亿元。结合 AI 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北斗导航等新一代通信和 信息技术,无人机产业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新引擎。 ➢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 面向无人机场景,利用基站通信功能实现信息回传和飞行控制;利用基站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 已达 443.58 亿元,预计 2022-2027 年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 (CAGR)为 39%,到 2027 年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3138 亿元。结合 AI 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北斗导航等新一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无人机产业成为推动 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新引擎。 图表3: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国联证券研究所 技术方向已经于 2022 年一季 度在 3GPP SA1 Rel-19 立项。5G-A 通感融合产生了多个潜在的增强方向以实现感知能 力。这些技术可以涉及到波形、多天线技术、时频域资源分配技术、AI、组网、信道 建模等六个方向。基于这六方面关键技术,5G-A 能够在蜂窝网络上轻量化的构建高 精度组网感知能力,辅助诸多行业进行更高效的管理和更安全的保障。 图表14:通感融合技术研究方向20 积分 | 12 页 | 1.10 MB | 4 月前3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41页- 36Kr 2024-9《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 36氪研究院 2024.09 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2 36Kr-2024年中国AI+制 造产业研究报告 (2024.07) 36Kr-2024年“AI+出行” 行业研究报告 (2024.06) 36Kr-2024年AI智能终端 行业研究报告 (2024.04) 36Kr-2023年中国智能网 联汽车行业洞察报告 (2023.06)10 积分 | 41 页 | 1.99 MB | 5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基于现有可适航的航电解决方案(分立设备为主) • 尽可能的低SWaP设计、低成本设计 • 综合化开放式体系结构,便于配置与扩展 • 综合模块IMA架构 • 飞管飞控一体化 • 可升级架构 • 基于多个高带宽传感器融合+AI算法的态势感知与规避系统 • 基于4D轨迹的运行TBO+J给予性能的导航PBN的飞行管理 • 软件控制飞行器,支持大型数据库 • 高性能互联(5G+V2X+SatCom) • 云边端智能算力协同 产品及其特点 配套客户 美国 Avidyne ·量子(Quantum)航空电子平台:是一个开放式架构平台能够与任何类型的飞 机配合使用,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全套可定制的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AI)处理器。 ·SkyDrive:2023年宣布已选择Avidyne的量子开放航电平台配套其首款生产飞机。 ·BETA:2021年合作制定Alia 250 eVTOL飞机航电计划。 ·VoltAero:公司产品Cassio 资料来源:狮尾智能,国联证券研究所 航电: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国内昂际航电处于领先地位 ◥昂际航电是国内飞控领域的引领者,与沃飞长空、览翌航空等主机合作。eVTOL航空器更强调高度自主化和自动化,与空管和 运控系统高度协调,应用AI、卫星数据链等新技术,吸引较多新兴企业加入。 航电/飞控供应商 市场空间 0.38 0.55 1.00 1.59 2.80 1.22 0 10 20 30 40 50 60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 锐仕方达 2024203,384 151,418 178,735 224,087 上位机软件工程师 177,852 209,237 263,639 201,416 238,950 303,004 AI 算法工程师 173,511 228,304 305,927 194,874 257,358 343,028 机器视觉算法工程师 192,433 243,586 304,483 221 1-3 年 通飞研究院飞控工程师 10,000-20,000 硕士 1-3 年 基于 AI 自主飞行策略与控制律技术 39,000-48,000 博士 在校生 / 应届生 飞控设计岗 15,000-30,000 硕士 经验不限 飞机动力环控设计 16,000-2,3000 硕士 在校生 / 应届生 AI 自主飞行策略与控制律技术 40,000-60,000 博士 在校生 / 应届生 总体相关岗位10 积分 | 62 页 | 3.47 MB | 5 月前3
2024年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并可远程控制修改前端设备 参数,查看设备状态等,可为保护区的监测设施提供很好的网络通讯 保障。 4. 应用成效 采用无线自组网进行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科研 监测工作效率,实时进行物种采集、AI 识别,快速掌握自然保护区 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在森林防火方面通过自组网将无人机与高点防火 视频进行结合,高点防火视频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高点视频监测火点 后系统自动将火点经纬度发送到无人机,无人机自动起飞进行火点验 的节点进行处理;在数据层面,低空智联算力网作为数据整合与流通 的枢纽,汇聚各独立主体手中的数据,消除结构差异,转化为可用于 模型训练的高质量数据集;在算法层面,低空智联算力网利用充足的 算力资源支持对新型传感器融合算法和更先进的 AI 架构进行大规模 的实验与训练,加速算法的迭代升级。 (三)赋能多维度立体化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低空智 联算力网 城市大脑与低空智联算力网的融合发展是构建智慧城市低空智 能体系的关键路10 积分 | 39 页 | 6.24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团体、国家、企业、行业等多层级的标准体系。例如,民用无人机商用适航标准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为行业安全发 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地方层面,《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融合航空、 交通、AI 多领域标准,构建场景化应用规范。这些标准不仅推动了低空经济规 模化应用,也为全球低空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然而,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仍显不足。尽管星逻智能等企业积极 参与 IEEE、ISO 围绕技术与基建打造安全底座都亟需管控制度的保障,防止“安全不足—管制约 束—需求疲软”的恶性循环。 一方面,夯实技术安全感知基座。借助低空经济试点城市的机会,通过全域 部署智能感知网络,融合雷达、5G-A 与 AI 识别技术,实现无人机全时全域的追 踪与溯源,强制推行飞行器电子标识系统,从根本上破解“人机分离”难题。 另一方面,加快低空新基建布局。在重点城市群加密智能起降点、通导基站 和飞行服务站,推动0 积分 | 32 页 | 1.17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并在部分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果。2024年12月,莱斯信 息成功落实“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为公司率先落地的国内首个省级、也是首个军民地三 方协同的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标杆项目。 AI进展方面,2025年2月,莱斯信息自研“天牧”系 列低空产品与国产大模型DeepSeek完成深度技术融合, 首次将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决策能力引入低空管理领域。 2024年起公司在民航及低空领域落地多个重大订单及合作10 积分 | 40 页 | 3.29 MB | 5 月前3
共 8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