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低空智联算力网 应用实践研究报告 算网云协同系统工作委员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2024 年 12 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 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编制说明 编写单位:算网云协同系统工作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 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 司、浪潮电子信 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 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华 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编写组:黄天昊、周丹颖、雷昊、刘如明、马龙飞、邢鑫雨、张 志宏、孙小霞、郝文杰、卢红金、闫亚旗、马鸿泰、李涣暾、梁煌浩、 谢培新、杨海明、刘蒎、赵涵、宋杰、刘振亚、蒙宏星、于勇 引 言 低空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 年是低空经济发展元年,作为全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低空 经济的崛起推动了传统交通网和地面互联网向立体空间拓展,实现了 数字经济布局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数字经济形态, 将催生万亿产业新空间。 低空智联算力网是低空应用场景面向算力应用与调度需求进行 能力增强和系统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以云、边、 端协同的低空算力网为核心,以低空云平台为载体,为无人机等低空 飞行器以及其他低空经济活动提供算力支撑、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10 积分 | 39 页 | 6.24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建相关项目扮演主要角色,比如:湖北荆州经开区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8.80亿)、广东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5.18亿)、四川“智慧巴中”低空数字综合应用系统建设(1.20亿)、天津北辰低空空域信息网系统工程(1.06亿)等。 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全方位保障低空飞行安全。低空经济中的低空飞行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和高复杂度等特性,传统基础设施 并不能完全满足低空飞行需求,本文我们主要对低空经 正在为低空经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认为国内运营商将在通过5G-A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低空监视方面, 未来低空感知网将综合运用雷达、光电、ADS-B、5G-A通感一体等多种技术,相控阵雷达有助于提升气象探测精度,建议关注掌握 ADS-B、雷达核心技术的领先公司。低空导航方面,未来低空导航网以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为基础,融合多种辅助定位手段,实 现高精度定位导航体系,建议关注北斗高精度导航领域领先公司。 供服务与秩序保障 二、起降场地构成低空飞行底层支撑,低空基建规划至关重要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4 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低空司成立预示顶层架构进一步完善 资料来源:各部门官网,新华社,央广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自2024年初“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层面不断强化低空经济相关政策,随后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 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支持低10 积分 | 40 页 | 3.29 MB | 5 月前3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国联证券 2024-4)1 行 业 报 告 │ 行 业 专 题 研 究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国联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之: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 ➢ 产业政策引导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 能敏捷、绿色低 我们认为实现通感一体化功能,基站需要具备足够大的发射功率和波束增 益才能对其进行远距离的有效探测和跟踪,需要采用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 提升方位向的位置精度和波束增益。包括天线、射频、滤波器等领域的企 业均有望受益低空经济和 5.5G 通感一体互相促进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需求 增长、技术进度等产业机会。 风险提示:1)低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风险、2)低空经济发展不及 预期风险、3)通感一体化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 8 图表 10: 通感一体工作模式 ........................................... 8 图表 11: 算网融合服务示意图 ......................................... 9 图表 12: 通感一体三层架构 ...............................20 积分 | 12 页 | 1.10 MB | 4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人机等,eVTOL具有起飞无需跑道、高安全性、低噪音、零 排放、易维护、规模运营化后低成本等优势,将成为城市 空中交通的主要运行航空器类型。 资料来源:《2024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 ,无人机网,澎湃新闻,中华网,中国航空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类比新能源汽车发展,eVTOL沿着早期验证版本→高端公务版本→纯电大众版本趋势迭代 性能颠覆,填补空白 高端体验,商务出行 较低价格,日常使用 2G:观光旅游&公共服务 2023年TC 早期验证版本 2027年TC 高端公务版本 2032年TC 纯电大众版本 2035年TC 体系联通 基础建设 飞机类型 应用场景 动力类型 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无人机 网,追梦空天,国联证券研究所 ◥ 我们认为,eVTOL的本质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属性是新能源+航空+人工智能,是类比PC、手机、智能汽车、机器人一样颠覆性地改变人类生 活的智能产品。产业发展趋 城际及城市空中出行 国内外代 表厂商 亿航 Volocopte 峰飞航空 EVE 时的科技 Joby 主要eVTOL技术路线对比 资料来源:《2024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航空产业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eVTOL构型商业化进程或将历经三大阶段,倾转构型有望成为主流 eVTOL构型分阶段变化预测 资料来源: CCID赛迪四川微信公众号,国联证券研究所 第一阶段: 2030年之前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崭露头 角,有望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劲新动能。伴随应用市 场的多元化拓展以及市场主体的持续丰富,在技术创新的有力推动下,趋向于产 业融合发展的低空经济格局正逐步开启。 中国电科基于自身在空域管理体系与运行、通导监气象系统和装备等方面的 特有优势,首次提出低空航行系统(LAAS)的概念。低空航行系统,是低空空 域大规模开放后, 键支撑,为 国家统筹全局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引 言 INTRODUCTION 2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 划纲要》;2023 年,《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 年)》出台,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 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发布;2024 亿元,同比增速 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低空经济 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4 空域管理模式挑战:低空航行对安全和效率的追求将引起空域管理方式、业 务服务流程的体系性变化。管理模式,以管制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管理对象, 从管航空驾驶员向管无人机操作员再到管低空航行系统转变;管理主体,从行业 部门专业化管理向多部门联合管理转变。 低空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航空学会 2025它将对中国经济全局以及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发展低空经济要以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的深度融合 引领产业升级,要持之以恒长期培育耐心经济,从 而催生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布局发 展低空经济可以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服务 业、文旅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 中国航空学会 今天的技术基础和全新的应用场景,正在双向驱动 低空航空器向完全区别于传统航空器的形态进化。 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的颠覆。只有积极 近一年来主要宏观政策变化 eVTOL 应用场景与客户需求 运营商视角下的商业化运营成本测算 商业化路径发展之思 中国市场未来可期 09 11 14 17 21 0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eVTOL 主机厂的制胜之道 25 不同构型设计带来的商业化机遇与挑战 非倾转构型与倾转构型之比较 开放式螺旋桨与涵道风扇之比较 纯电、增程与氢能能源路线之比较 中国及世界主要 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推动航空业互补发 展乃至国防军事领域都将拥有无可比拟的巨 大潜力。 诚然目前低空产业仍处于早期探索和市场培 育阶段,但纵观历史我们相信,未来 eVTOL 的发展路径将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存在相 似性,蕴含丰富的早期投资机会。我们认为 当前 eVTOL 所处阶段或类似于新能源汽车 2010-2013 年期间,此时新能源汽车处第一 轮推广应用阶段。该阶段国家战略层面提出 汽车业电动化技术转型战略,明确新能源汽0 积分 | 48 页 | 5.66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 锐仕方达 2024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目前公司在全球 70 多座城市设有 200+ 直营分支,全职团队近 4000 人,长期为数千家芯片、半导体、高端装备、生物制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企业提供快速、精准猎聘服务; 助力数百家新能源、制造业、电商客户出海欧洲、中东、东南亚。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RNSS 系统”(Risfond Network Search System),每年为上万家高速增长中的企业提 供优秀人才寻猎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 协同发展。 未来,锐仕方达将继续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引才聚智企业服务体系,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做好产 业与人才的精准定位与对接,迎接时代的考验,坚持科技引领人才,专业成就未来,赋能各行业客户,在推动企 业搭建人才高地、促进人才就业创业、助力国家招才引智工作方面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报告不同于往期标准行业下的各项薪酬数据、招聘趋势等人才市场洞察与分析,而着重关 直到 2021 年起,我国低空经济才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传统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在 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下实现较快发展。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 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 图 1.1 低空经济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2006 年前 发展阶段 2006 年 -2020 年 应用阶段 2020 年 - 至今 18 世纪10 积分 | 62 页 | 3.47 MB | 5 月前3
2025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它将对中国经济全局以及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发展低空经济要以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的深度融合 引领产业升级,要持之以恒长期培育耐心经济,从 而催生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布局发 展低空经济可以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服务 业、文旅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 中国航空学会 今天的技术基础和全新的应用场景,正在双向驱动 低空航空器向完全区别于传统航空器的形态进化。 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的颠覆。只有积极 近一年来主要宏观政策变化 eVTOL 应用场景与客户需求 运营商视角下的商业化运营成本测算 商业化路径发展之思 中国市场未来可期 09 11 14 17 21 0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eVTOL 主机厂的制胜之道 25 不同构型设计带来的商业化机遇与挑战 非倾转构型与倾转构型之比较 开放式螺旋桨与涵道风扇之比较 纯电、增程与氢能能源路线之比较 中国及世界主要 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推动航空业互补发 展乃至国防军事领域都将拥有无可比拟的巨 大潜力。 诚然目前低空产业仍处于早期探索和市场培 育阶段,但纵观历史我们相信,未来 eVTOL 的发展路径将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存在相 似性,蕴含丰富的早期投资机会。我们认为 当前 eVTOL 所处阶段或类似于新能源汽车 2010-2013 年期间,此时新能源汽车处第一 轮推广应用阶段。该阶段国家战略层面提出 汽车业电动化技术转型战略,明确新能源汽10 积分 | 50 页 | 5.61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框架报告(2024)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 ■ 新领域的拓展:城市空中交通 (UAM) 、 先进空中交通 (AAM) 、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eVTOL) 等新应用场景。这 体现了“将传统交通网从地面向低空空域延伸,创造全新的低空交通数字空间,形成新型三维立体化交通物流体系”。 ■ 数字低空:根据《数字低空发展建设研究报告》 . 实现低空空域和互联网活动的融合 . 催生出新型互联网应用,开拓 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海上油田平台的监测,标志着无人机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 规范化发展阶段 2016 NASA 与 FAA 合作推进美国 UTM( 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 ) 建设。同年 FAA 发布第 107 号法规,规定了商 业用途 的小型无人机的运营规则。 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院 (SESAR) 提出发展 U-Space 的概念。 2018 欧盟修订《第 2018/1139 号法规》 , 将欧盟管理权限扩展至所有的无人机。 能。 基础设施层的概念:指服务于低空应用的通信、导航、监视网络 (CNS) 以及辅助飞行的气象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 负责低空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等功能,由通信网、导航网、感知网、气象网、算力网五张网组成。 通过结合差分定位、视觉定位等多种技术,形成多传感器融合导航定位网络,为低空飞行器提供三维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数 字化空间层:指通过对低空空域自然环境20 积分 | 49 页 | 8.69 MB | 4 月前3
2024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打开蓝海市场分析师 联系人 李珍妮 登记编号:S1220523080002 王雪尼 “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打开蓝海市场 社 会 服 务 团 队 • 行 业 专 题 报 告 证券研究报告 | 旅游及景区 | 2024年06月18日 报告摘要 ➢ 低空经济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坐拥万亿级蓝海市场。低空经济为依托1000米以下空域、以eVTOL、无人机、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等产 品为牵引的 产品涵盖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等,eVTOL产品仍待大规模商业化;2)景区的服务 运营,改善游客体验,提升复游率。到2030年,低空旅游经济规模有望达2000亿元以上,其发展增量空间巨大,将成为旅游业的重 要增长点。 ➢ 国内旅游景气度向上,新疆作为长途游目的地显著受益。2023年初以来,国内旅游出行景气度维持高位,各节假日国内出游人次较 19年恢复良好,客单价受宏观消费环境及出游方式变化(自驾 先后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均保持积极的支持态度。 ➢ 2021年至今,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连续高频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并规范行业发展。202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 纲要》,“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 “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2024年,“低空经济”在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0 积分 | 28 页 | 2.24 MB | 5 月前3
共 15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