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了良好的依据,也为地方政府加 快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拥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 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绿色化和低碳化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共性 诉求。2022-2024 年,国家先后两批公布了 80 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覆 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含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机 装备、安全 服装、食品、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依托集群产业链供应链建立统一 完善的区域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体系,依托集群内企业供应链耦合关系,联合 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针对共性工艺环节探索建立高标准绿色工厂、零碳工厂, 系统性提升集群绿色发展水平;集群可以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过程用能特点, 9 建设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能源综合供应系统,实现集群规模化应用绿 电、绿氢、绿色甲醇等, 应用于数据 中心供电,是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的有效途径。一些公司甚至考虑在小型核电站 内部署数据中心,以直接采购清洁能源。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以来, 在全国 8 个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稳步推进。宁夏、甘肃、河北、内 蒙古、贵州、广东等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充分利用地域能源的差异化优势,积极 推动智算中心引入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协同发展绿色供能和绿色算力。 然而,风能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碳排放强度受到电网清洁度影响大。因此部分园 5.1 电子信息类园区:优化能源管理 区总产值 50% 以上),3 个园区的评估指数排名 居于前 10%。另一指数排名靠后的园区于 2012 年开工建设,仍处于发展早期,产业集群构建与 区域能效管理尚不成熟,经济表现与碳排放表现 并不亮眼。 区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开展对园区能源的综合管 理,或已将碳资产管理事宜提上日程,进程领先 于其他行业园区。此外,由于产品供应链是电子 理、落实材料减排是汽车产业面向未来的行动前 沿,是以车企为行动主体降低所属园区产业集群 平均排放强度或范围三排放的重要路径。 • • • • • • • • • • 图 5-6. 汽车产业园区低碳发展策略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形成较强的产业基础,汽车及高端装备和信息技术都已形成千亿级产 业集群,化工新材料和医药健康两大产业规模均已过五百亿。同时,天津经开区是中国首批生 态 响力的储 能材料产业集群。截至 2021 年,全区引进项目累计 280 个,园区内储能材料产业产值达 200 亿元。近两年,宁乡高新区业已跻身成为国家级高新区的一员。此外,宁乡高新区先后 获批国家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首批 低碳示范园区。 宁乡高新区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储能材料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一特”产业集群。 其储能产业在园区中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购置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突出;受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防爆要求 高等因素制约,当前研发阶段的作业类机器人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煤 矿井下,精准定位、自主感知与决策、精准导航、自主避障、机器人 26 集群管控与续航管理、轻型防爆材料等相关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尚未获 得突破。 7.煤矿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板 凸显,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煤矿智能化建设要求;煤矿现场工 调控成套装备,支持通风设施本安动力驱动下无极调控等颠覆式技术 34 创新,推进大流量高风压通风动力变频调速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提 升通风装备故障自诊断能力,结合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单 体设备故障自诊断和设备集群区域协同联控。建设通防灾害严重矿井 智能通风示范工程,推动高瓦斯突出、自然发火等通防灾害严重矿井 的智能通风建设进程,促进通防灾害严重矿井智能通风“减人、增安、 提效”赋能。 3.持续提升 权 机制,开发多源异构数据治理工具,推动产业链技术规范统一,实现 设计、生产、运维全链条数据互通,构建开放共享的技术生态云平台, 促进产学研用多方资源高效配置与价值共创。 2.实现智能装备集群研发与自主化发展。推动露天矿装备向大型 化、成套化、连续化、智能化方向革新,攻克环境三维感知、多机协 同路径规划、自主避障等核心技术,突破装备群性能极限与自主决策 瓶颈,构建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多机协同的闭环控制体系,提升工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能源业务”的技术总成单位,聚焦综合智慧能源、储能、氢能、绿电交通等新 兴能源产业板块,着力将传统能源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产业服务等深度融合, 围绕楼宇集群、产业园区、智慧城市、美丽乡村等四大类别开展综合智慧能源 定制化服务。 楼宇集群型:面向医院、学校、综合体、交通枢纽、数据中心等提供电热冷气水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完成北京宝之谷、五凌电力办公区、天门医院、山东省委党校、云南空港城等200余项。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聚焦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 和跨产业融合,与产业伙伴共创绿色数能产业生态。 公司先后落地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合盈数据 ( 廊坊 ) 临空经济区大数据产业园, 做实“国家八大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用实践打通绿色能 源与数字经济创新融合的发展路径。 项目概述 合盈数据依托“京津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践行张家口“源网荷储”碳中和一体 化示范项目,投资规模达 出综合的能源电源工程,全面提升电能 质量及稳定性。通过践行“源网荷储”一体化,充分获取“新型算力基础设施 + 绿色能源”联 动模式优势,构建创新的绿色数能产业生态,以跨产业融合能力打造新型绿色算力集群,赋能 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探索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电力模块、液冷等不同节能技术 的示范应用。项目在国内率先实践在节能、节水、减碳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大规模应用。 管理创新:基于 伏发电系统,用于数据中心的日常办公、公共设施等非关键设施的用电。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 容量可达到 3MW,全年运行可发电 360 万度,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880 吨。 GED 3 新型绿色算力集群 GED 3 新型绿色算力集群 41 碳中和·零碳中国 42 零碳案例篇 五、零碳岛屿 零碳岛屿是指通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能源清洁化、产业低碳化、建 筑低碳化、交通绿色化、管理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船舶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与迭代技术 船岸可靠数据传输与同步技术 智能船舶应用开发与服务技术 船舶数字化协同研发技术 船舶孪生数据处理与管理模块 船岸数据传输与同步模块 以船舶数字孪生系统为基础, 推进船舶智能化、无人化、 集群化 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数字化研发体系 船舶数字孪生智能应用服务平台 18 全球工程前沿 Engineering Fronts 全球工程前沿 2024 表 2.7 “海洋漂浮式光伏发电”工程研究前沿中核心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 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及电气设备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方向(表 2.15)。其中,属于传统研究 深入的有:深远海水下通信定位技术、低空无人飞行器综合探测技术、无人舰艇集群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 具身智能技术机器人、氢燃料航空发动机。新兴前沿则包括: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的一体化控制技术、 基于图像特征的高精度距离识别技术、连续陶瓷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模块化先进武装机器人系统、 24 29 42 57 2 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的一体化控制技术 35 51 54 115 203 270 3 低空无人飞行器综合探测技术 57 62 82 145 184 246 4 无人舰艇集群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 35 49 66 98 111 184 5 基于图像特征的高精度距离识别技术 24 42 93 123 202 241 6 具身智能技术机器人 0 0 0 0 1 3 7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生产消 纳能力。同时,陕西省作为光伏产业大省,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完整的产业体系、明 显的集群优势,省内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发挥带头作用,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创新和政策 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扩大省内配套,扶持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 发展,推动硅基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集群。 19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五) 完善分布式光伏、风电项目参 与绿电、绿证交易和碳市场相关规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综合 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标识解析、产融合作等平台能 力。支持五金制品、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眼镜等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群加快 5G、工 业光网、IPv6 等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集群内和产业链资源 高效配置。依据网络安全有关标准开展分级分类防护。 4.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 展数 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安全与共享、评估评价等共性应用标准,消费端重点研制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技术标准。鼓励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等深入开展贯标活动,推动数 字化转型标准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积极跟踪 ISO、IEC 等国际标准化动态,支持智能 家电等优势领域制定国际标准路线图,加快国际标准布局。持续开展先进适用国际标准转 化,提升一致性水平。 专栏 2 标准研制工程 1.家电 领域国家标准立项,开展一批国家标准宣贯和应用推广工作。推动出台重点排放单位碳计 量审查规范,加强碳足迹相关计量技术研究。 29.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提升平台赋能水平,推动平台进园区、进基地、进 集群,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动工业操作系统转型升级,加快生产控制类工业软 件在重点行业应用。 30.发挥投资助力作用,引导支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创新,在能源电力、工 业制造、汽车电子、交通航运等领域助力产业链协同创新。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矿山行业:2025年Q2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52页风险,但智能化投入( 如5G基站、监测系统)可能加剧经营负担; 长期转型价值:一是安全效益,外包队伍规范化+井下定员管理,减少人为 失误事故。二是产业升级,推动磷矿、铝土矿等优势资源向高端制造集群集 聚,支撑贵州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战略产业。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 Insight Report o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dustry10 积分 | 52 页 | 8.01 MB | 2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管理区域内的分布式能源,尤其是分布式新 能源个体具有分布分散、规模小、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极端灾害天气、用能企业系统故障、计 划维护等)等特性,通过微电网技术构建以终端用能企业为单位的分布式能源集群集中调控,通 过气象预测技术、系统故障健康预测性运维及用能企业计划联动等手段,以预告时间维度的用能 企业发用电信息数据进行拟合,并以短期、中期、中长期的计划策略报备给主动配电网管理平台 ADM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