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中国储能研究报告 2025 泽平宏观研究报告 行业 专题报告 2025/3/6 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 研究员:喻楷文 导读: 本文为新基建、新能源研究系列。 我们在 2021 年提出“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 20 年前没买房”。 新能源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和锂电,下半场是智能化, 储能、氢能和智能驾驶。 为什么储能如此重 发电快速装机,但发电仍不稳定,且存在上网困难。怎么解决?需要大 量的储能。 目前,储能行业呈现两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长时储能是下一个风口。随着风光发电占比的进一步增加至 50%-80%,储能时长的需求将扩展至 10 小时以上,且长时储能将会成为 “成本最低的灵活性解决方案”。 趋势二:新型储能进入高速增长。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 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 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 5%/147.5%。预计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超过 50GW。 当前各新型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储能、氢储 能、混合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路线各有什么优缺点?未来哪种储 能的技术路线会成为主流? 泽平宏观研究报告 2 目录 1 储能未来有望发展,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一环 .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维科网: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10 积分 | 72 页 | 22.71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前 言 随着全球碳中和的推进,储能产业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在世界能源体系中占据 着重要地位。作为全球能源革命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自身 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更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2024 年,中国储能产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与蓬勃的发展活力。尽管面临着“产能过剩”、“价格内卷” 等严峻挑战,但行业内部的积极变 等严峻挑战,但行业内部的积极变 革从未停歇。这一年,储能行业正在从价格竞争逐步迈向价值竞争的新赛道,技术创新成果 斐然;这一年,储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源网荷储、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等项目层出不 穷,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各领域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行至中流,更需奋楫。新的一年,必将是中国储能产业应变思变、革故鼎新的一年。强 制配储落幕,储能行业发展如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仍需思考;储能项目规模持续扩 大,但系统 大,但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仍是难题;储能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但部分技术距大规 模商用的理想成本仍有差距;储能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但在电力系统中的多元价值仍待挖 掘。为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潜心攻关、精研产品、协同创新,共推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 变革。 储能领跑者联盟作为致力于深度赋能行业的平台,将在本次白皮书中全面展示碳中和背 景下的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储能技术在这个变革节点上的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2025年含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的现货市场出清模型研究报告10 积分 | 32 页 | 8.65 MB | 5 月前3
2025中国储能行业全球化市场布局与高价值商业模式研究报印尼政府设定了到2025年实现23%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为应 对电网稳定性问题,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需求大幅提升。 20% 印尼政府大力推动电动汽车项目的发展,计划2025年有20%的电动汽 车在本土生产,对储能产品需求大增。 23% 印尼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分别占总发电量 的23%和31%。这也对储能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需求。 31% 印尼减排目标是到2030年自行减排31 or�55��������够��������������������������� ��� �研��������EqualOcean������研 4.1������������� 主要国家储能装机预测 ��哥���哥����哥������ ���2025������� 120�GWh�2030����� 250�GWh� ���2025������� 90�GWh�2030��� 220�GWh�0 积分 | 65 页 | 4.34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远景“五新战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26 3.2 远景智能物联平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7 3.3 基于智能物联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应用 30 3.3.1 智慧新能源 30 3.3.2 智慧储能 31 3.3.3 智慧电网 32 3.3.4 智慧园区 34 3.3.5 碳管理 35 结语与展望 37 作者 38 远景智能 39 德勤办事处地址 40 目录 2 驱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还将孕育出如 虚拟电厂和共享储能等创新业态,深刻 影响工业进程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德勤中国和远景智能携手 撰写了本报告。凭借我们在电力领域多 年的研究与实践,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未 来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碳、 数”六大核心要素,并详细解析相关的 业务需求、关键数字技术与场景案例。 此外我们还针对新能源运营、储能、 电网、园区和碳管理这五类重点场景, 其有效运营。长久以来,数字化工具主要作为能源管理的辅助 工具,但随着能源系统的规模扩大和复杂性提升,以人工智能 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为能源体系运转的核心引擎。例 如,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能源预测、能耗优化、智能电网管理或 储能系统管理,以其快速响应、精准预测、情景优化的能力,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助力打破能 源清洁、经济、安全的“不可能三角”。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协会(GSMA)估算,到2050年,仅通过构建智慧化能源体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远景“五新战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26 3.2 远景智能物联平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7 3.3 基于智能物联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应用 30 3.3.1 智慧新能源 30 3.3.2 智慧储能 31 3.3.3 智慧电网 32 3.3.4 智慧园区 34 3.3.5 碳管理 35 结语与展望 37 作者 38 远景智能 39 德勤办事处地址 40 目录 2 驱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还将孕育出如 虚拟电厂和共享储能等创新业态,深刻 影响工业进程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德勤中国和远景智能携手 撰写了本报告。凭借我们在电力领域多 年的研究与实践,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未 来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碳、 数”六大核心要素,并详细解析相关的 业务需求、关键数字技术与场景案例。 此外我们还针对新能源运营、储能、 电网、园区和碳管理这五类重点场景, 其有效运营。长久以来,数字化工具主要作为能源管理的辅助 工具,但随着能源系统的规模扩大和复杂性提升,以人工智能 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为能源体系运转的核心引擎。例 如,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能源预测、能耗优化、智能电网管理或 储能系统管理,以其快速响应、精准预测、情景优化的能力,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助力打破能 源清洁、经济、安全的“不可能三角”。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协会(GSMA)估算,到2050年,仅通过构建智慧化能源体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四)相关认识与思考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7 (二)用户侧融合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14 “源侧” “网侧” “荷侧”/”用户侧” 大电网 传 统 模 式 新 型 模 式 用户 电厂 新能源占比 逐步提高 新能源车/换电重卡 氢能大巴 绿 电 分布式智能电网 •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 智能微网 提供示范引领与支撑作用。 成熟模式 持续拓展 • 分布式光伏 • 清洁供暖(热) • 储能 • 绿能零碳交通 单 一 形 态 复 合 形 态 (三)创新实践与布局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14 存量现状 融合提升 价值放大 光伏 + 储能 + 充电桩 + 可调负荷 单一分布式光伏(TO G or TO B&G ) 容量规模扩大 • 盈利能力提升 • 抗风险能力强化 光 伏 光 伏 储能 储能 对已签订能源管理协议或开展绿电交易 存量客户,有需求企业进行融合升级。 130MW 400MW 20MW/20MWh 200MW/ 360MWh 光伏 5.5MW 储能 5MW/10MWh 可调负荷 3MW 光储充车棚 300kW光伏+50kW储 能+20 台充电桩 分布式 光伏 2.61MW 接 入 需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4 月前3
4. 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发展与展望源 安全战略 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Ø 新型能源体系主要特征 • 新的供给消费体系——从化石能源为主体逐步过渡到新能源为主体 • 新的供需平衡模式——从源随荷动到源网荷储互动 • 传统电力系统: • 新型电力系统: 供需双侧波动,新能源出力不稳定, 用电需求尖峰化 以煤电为主,发电出力稳定控制 发 电 用 电 实时平衡 Ø 新型电力系统演进趋势 消一体化发展需求下,需求侧资源将 逐渐提升至与供给侧同等地位,在促进电力供需平衡、支撑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需求侧资源 对电力系统 的调节方式 直接削峰 工厂调整耗电设备负 荷、调整空调温度等 缓解电力供应紧张 移峰填谷 采用蓄能技术,如安装 蓄冷空调等 缓解局部短缺,提 高电力系统效率 填谷 以新增的谷段电力,替 代其他形式的能源 提高系统经济性,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 千瓦时。 • 欧洲:以分布式电源、储能资源为主,主要针对实现 分布式电源可靠并网和电力市场运营 • 案例一德国Next Kraftwerke欧洲最大虚拟电厂:聚 合资源包括沼气电厂、热电联产厂、水电光伏、电 池储能、电动汽车、工业负荷等。截至2022年底, 聚合规模约为1230万千瓦,聚合单元超过15000个, 通过调控各类分布式电源、用户和储能系统,参与 电力市场交易为电网提供平衡服务。20 积分 | 23 页 | 1.90 MB | 4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界人士理解、学习、借鉴与创新零碳实践经 验的权威工具书,为高质量迈向零碳中国提供知识支撑与实践参照。 2024年5月 Ⅰ . 零碳案例篇 一、零碳工厂 1. 西子洁能崇贤制造基地零碳智慧光储项目………………………………………………… 3 2.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样板间项目……………………………………………………………… 5 3. 负碳厂区综合能源耦合技术示范验证项目………………………………………………… 湄洲岛“零碳岛”综合示范项目 ……………………………………………………… 43 18. 宁德霞浦西洋岛“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 ………………………………………… 45 19. 舟山凤凰岛 10KW 氨氢发电项目 ……………………………………………………… 47 目 录 Ⅱ . 零碳技术及解决方案篇 20. 新型零碳模块化重力储能技术 ………………………………………………………… 51 21. 风光电源全自动碳电极水解离制氢技术 风光电源全自动碳电极水解离制氢技术 ……………………………………………… 53 22. 绿电熔盐储能技术 ……………………………………………………………………… 55 23. 光储直柔系统技术 ……………………………………………………………………… 57 24. 电动矿卡电能回收、势能发电技术 …………………………………………………… 59 25. 长治滨湖零碳文旅解决方案 ……………………………………………………………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共 35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