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 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系统观念、综 合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数字化转型场景培育为牵引,以数字技术创新 应用为驱动,以数字化标准和人才建设为支撑,促进轻工业梯次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和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到 2027 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 化率达到 75%左右,打造 100 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 60 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 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强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 融服务,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领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 设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四个面向”,从科技创新金融需求出发,聚焦银行业保险业支 持科技创新的堵点、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22 (一) 欧盟碳市场推出创新基金和现代化基金................................................................22 (二) 我国碳金融市场最新进展............... 万吨标煤当量。同时,还与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合作,推动红树 林蓝碳项目的跨境核证,首批 5 万吨碳汇已获法国能源集团预购。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22 二、国内外碳市场与碳金融的最新进展 (一)欧盟碳市场推出创新基金和现代化基金 作为最成熟的碳市场,欧盟碳市场已进入第四阶段。为实现第四阶段碳减排 目标,欧盟碳市场推出了创新基金,主要来源于 2020—2030 年配额拍卖收入以 及欧盟 NER300 项目(是指欧盟境内的 23 与创新基金类似,现代化基金也主要来自 2021 年—2030 年配额拍卖收入 (2%左右),基金规模约 140 亿欧元(取决于碳价格)。但与创新基金目的不 同,现代化基金主要为欧盟 10 个较低收入国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 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提供碳中 和转型所需资金计划,帮助这些国家实现能源系统现代化并提升能源效率,支持 投资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共建共享的零碳能源未来-全球农村能源合作社的经验与探索报告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培育农村能源 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合作社在我国拥 有较长的历史和庞大的基础,长期以来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2025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包括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 密联合与合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从全球视角来看,2025 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农村能源体系覆盖了超过 一半的中国人口;截至 2023 年末,仍有近 1/3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图表 2) 9。因此清洁、可靠和可负担的农村 能源供应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也是推进乡村 全面振兴、实现乡村宜业宜居和建设和美中国的重点环节。此外,乡村地区有其独特的能源需求和挑战,在实现 国家能源转型目标和多个可持续 态 环境、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强化农村社区福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等多重战略目标。 图表 6 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促进作用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村福祉 影响 · 提高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质量 · 创新产业模式,吸纳清洁技术投 融资 ·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改善 · 强化农村地区清洁能源获取 · 加速供暖、烹饪等生活方式清洁10 积分 | 64 页 | 10.44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 2025 年 3 月,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煤 矿 66 处、省级(央企级)示范煤矿 200 余处。单矿建设方面,形成 了包括采掘机运通、经营管理、井下地面全流程智能化的大型现代化 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智能防灾系统优先、其他系统同步建设的灾害 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以及重实用、求实效的地质条件复杂中小 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矿井群智能化建设方面,神东煤炭集团探索 出 以陕蒙地区为代表的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由于煤层厚度大、地质条件相对简单、资源赋存稳定, 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较快,各种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充分推广应用,形 成“意愿强技术强、大投入大见效”的现代化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 成为全国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引领标杆。例如,黄陵矿业围绕“智能矿 井、智慧矿区”建设目标,研发了煤与油型气共生矿井安全保障及智 能开采配套技术与装备,实现 4 对矿井 6 个工作面全部常态化有人巡 同步对架空乘人、轨道机车等多种辅助运输进行智能化改造,突出实 用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工人从危险繁重的生产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 进行远程控制,减人增安效果良好。 (二)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正逐步 11 重塑传统煤矿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将智能化建设与安全生产全要素的 深度融合,构建形成“感知-预警-决策-控制”的全链条防控体系。 通过协同智能监测系统、自动化装备、数字化平台,有效推动煤矿安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国环境服务认证 - 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一级认证”,综合运营能力位于全国前列。 项目概述 广州净水公司深度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大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质 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公司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采取“地上建园, 地下建厂”的创新模式,建设了 9 座花园式地埋净水处理厂。作为本次优秀案例的沥滘厂占地 面积约 29 公顷,污水处理规模 75 万吨 / 日,初雨处理规模 及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先导性技术、交叉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露天煤矿始建于 1981 年 6 月,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 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煤炭可开采储量为 13.8 亿吨,核定年生产能力为 1800 万吨。 项目概述 以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煤矿为落地示范区,引入云、大、物、移、智、5G、VR 技术等新兴技术, 打造具备 、 智慧双轮驱动,以建设、运营两阶段协同,融合江南园林美学元素,致力于打造“高效、清新、 充满温度的零碳科技园区”,同时也是具备基建数智化、运行低碳化、管理高效化、运营生态化“四 化”能力的现代化园区。 朗新集团绿色智慧产业园 项目 零碳创新点 1、构建能碳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决策。针对零碳园区在数据支撑和长期运营方面的 挑战,建立能碳综合管理平台(能碳大脑),通过整合多源数据,为园区提供精准的能源管理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理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2024 年政府工 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任务要求,《中 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建产品碳 足迹管理体系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联合 14 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的实施方案》,编绘并推动落实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 提出建 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任务要求,开展顶层谋篇布局,对碳足迹工作提出新部署 和新任务。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部署相关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建产品碳足迹管 理体系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 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从加大绿色产品供给、积极扩大绿色消费、 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推动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 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 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 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 型工业化”。 能源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涉 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经济带动性强等特点,工业互联网作 机器 人,顾客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快速完成加油, 并根据个人需求获得商品推荐和即时信息查询,机器人还可实 31 时与顾客互动,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推动加油站向更加智 能、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六、能源化工企业实施策略 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将为能源化工行业带来巨大 的发展机遇,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 展。企业应明确战略策略定位,结合自身需求,聚焦重点场景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本末电碳:2025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不⻅的电⼚"协同⼯作,智能地平衡着每⼀刻的供需,并充分利⽤每⼀分清洁能源。这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标意 义重⼤。可以预⻅,虚拟电⼚的⽣存与发展不仅关乎企业商业成败,更关乎能源体系的现代化升级和可持续未来。 综上所述,我国虚拟电⼚正处于从⽰范⾛向规模化的关键阶段。只要政策、技术、市场合⼒推动,国内各类主体共同努⼒,虚拟电⼚完全可以在中国这⽚沃⼟上茁壮成⻓,成为助⼒能源⾰命和电⼒体制10 积分 | 16 页 | 15.51 MB | 5 月前3
2024重新思考关于AI的能源使用报告-ITIFCOP27 ) 美国发起了 “净零政府倡议 ” , 该倡议承诺 各国政府将为其实现净零碳排放 到 2050 年运营。80 加快政府对 AI 的使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总统应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 指导技术现代化基金 - 相对较新的资金 联邦政府 IT 项目的系统 - 包括环境 影响作为项目资金的核心优先投资领域之一。在 此外 , 美国应邀请并分享使用的最佳做法 属于 Net - Zero 的其他国家的政府中的10 积分 | 22 页 | 536.52 K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侧,进行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的建设。这一模式非常有效,但是瓶颈越来越明显:发电侧 出力的波动性和需求侧负荷的刚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正因为此,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 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 需求侧用能企业的用能实践转型,可以有效地助力中国的能源转型。首先,用能企业的节能 改造,能够直接降低能源消耗的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