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个产煤省(区、市)和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中国煤 炭科工等 6 家中央企业。2023 年 12 月,对第一阶段 47 座通过验收 的智能化示范煤矿进行公示,达到了示范建设预期效果。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已有 66 座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顺利通过验收。 (三)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煤矿智能化落地政策 一是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径方法。各地结合区域煤矿产业特征, 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化建设示范,采煤工作面采用“三六”生产 组织模式,取消夜班生产,综采工区减人 62 人,深部复杂条件生产 班 9 人以内,固定岗位、矸石分选岗位减人 96 人,实现了显著的“减 人提效保安”效果。 4.以东北、西南地区为代表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且产能较低的煤 矿智能化建设取得较好进展。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多样、产量低、地质 条件复杂,该地区形成了“重实用、求实效”的地质条件极复杂中小 吨/工;青海能源鱼卡煤矿重点突破大倾角综放智能化工作面建设, 同步对架空乘人、轨道机车等多种辅助运输进行智能化改造,突出实 用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工人从危险繁重的生产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 进行远程控制,减人增安效果良好。 (二)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正逐步 11 重塑传统煤矿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将智能化建设与安全生产全要素的 深度融合,构建形成“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式。培养农民低碳意识,改善农村 环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管理,提升能源效率,打造零碳村样板。至 2024 年,新星村将 新星零碳乡村示范项目 实现低碳能源自给,清洁能源占比达 100%,减排效果显著。未来,新星村将继续从污水处理、 科普宣传、多能互补、绿证及碳交易等方面推进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零碳创新点 1. 技术创新:多能互补与碳排放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远程和组态软件技术,开发低成本、 ,通过科学确定“新 能源 + 重力储能”的优化组合,将有效推动当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如东 100MWh 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夜景鸟瞰图 中国天楹新能源产业链 如东 100MWh 重力储能示范项目效果图 53 碳中和·零碳中国 54 零碳技术及解决方案篇 申报单位 ◆天津锦美氢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专业从事于绿氢高端装备制造,公司产品 96 吨, 减排二氧化硫 39.67 吨,减排氮化物 18.03 吨,减排粉尘 30.65 吨,环境效益巨大。 长沙格力光储直柔零碳工厂光伏现场照片 长沙格力光储直柔零碳工厂效果图 长沙格力光储直柔零碳工厂储能效果图 59 碳中和·零碳中国 60 零碳技术及解决方案篇 申报单位 ◆四川开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开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0 年,隶属于四川金顶集团,主攻新能源数字物流。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较经济和现实的手段之一,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比如通过技 术改造实行减排二氧化碳,每吨的成本一般约要100美元;而通过林业 碳汇,每吨的成本大概10美元。作为交易对象,林业碳汇相对其他碳 减排方法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效果真实可见。相比于一些所谓低碳 工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新的二氧化碳,林业碳汇是实实在在的吸 碳和减排。交易的购买方只要知道林木的蓄积量、增加量,就大概可 以测算出碳汇量。此外,实现林业碳汇交易对于创新林业发展机制、 酒店要做到对会议过程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同时采用节能环保材 料。 威斯汀管理层的一个共识是:这样的客户要求已经越来越成为一 种国际潮流。 总之,绿色客房的推出,不仅使威斯汀达到了低碳节能的效果, 而且还使商业模式得以创新,把低碳引入到商业模式当中,赢得了潜 在客户,征服了高端客户,带来了持久赢利的能力。 在低碳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创新中,威斯汀大酒店所展示的,并非 是单纯的设备创新,而 于软水中 滋生微生物容易堵住水嘴,所以,50年来该公司一直使用直径1.2 mm 的 水嘴来保障水流的畅通。 企业员工在2006年“为‘低碳企业’献计献力”活动中提出“能否缩小 水嘴直径,达到节水效果”,公司采纳了这一建议,并组织技术人员进 行技术攻关。经过一系列实验和改造,将50年来一直使用的直径 1.2mm的水嘴缩小到1.0mm,不仅用水量减少,而且提高了去酸的均 一性,产品年平均优异率从改造前的2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4 氢储能:储存起来的氢能可以转化为电,也能再用到冶金、交通等诸多领域 ................................. 13 4.5 混合储能:融合多种储能,实现“1+1>2”的效果 ................................................................................... 15 4.6 其他新型储能:百舸争流,都有机会 15 4.5 混合储能:融合多种储能,实现“1+1>2”的效果 混合储能系统,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储能技术巧妙融合于一体。旨 在博采众长,充分发挥各类储能技术的独特优势,进而达成更为高效、 灵活的能源存储与精细管理目标。 混合储能通过互补性能强、功能多、风险分散和综合效率高等优 势,能够实现“1+1>2”的效果,因此备受业内关注。2022 年,国家发 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到,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带动商贸领域就业。 利用相关引导基金,促进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扩大就业。 (三)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跟踪政府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城市 更新,加大城市更新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带动就业效果。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增加以 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吸纳更多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务工。深入挖掘交通、水利、 农业农村、林草生态、灾后重建等领域重点工程项目用工潜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施 以工代赈方式,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 位挖潜扩容调度机制,各部门、各地区岗位开发和方案实施情况请于每季度结束后次月 10 日前提供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按季度开展工作调度,适时向领 导小组报告。对工作进展慢、效果不明显的,及时督促提醒。 (五)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 统阐释党和政府关心重视就业的政策举措,提高知晓度和参与度。广泛挖掘选树一批积极 吸纳就业的 字技术开发和融合应用等方 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三)深化研究评价 推动行业协会、联盟组织等编制轻工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和工业互联网融合 应用参考实施指南,加大行业和地区推广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估,发布行业、区域、产业集 群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组织开展不同行业典型场景、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建设的实施 路径研究,编制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集,宣传推广一批优秀成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 织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识别是较为有效的方 法,但其致命问题在于难以探测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或使用非常规频段的无人机。在声波探测方面,尽管 近年来无人机在各种环境下的音频数据正在快速扩充,但在闹市区等复杂环境下,该方法的效果仍然不够 理想。此外,其探测距离非常有限。光电探测易受天气影响,且难以分辨较远处的飞行目标。随着高清 / 超高清摄像机的出现,虽然拉长了探测距离,但同时也增大了该方法的计算量。 为满足复杂环境 治疗需发展微纳机器人回收技术或机器人自身具有生物降解特性。其次,微纳机器人在实时定位和显微视 觉伺服控制方面仍面临挑战,需紧密结合医疗领域的最新影像技术和新型成像设备。最后,微纳机器人靶 向递药效果需从多方面加以验证,同时要加快从大动物实验到临床实验的进程。 (7)工业超分辨光学显微镜 工业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克服了传统光学显微技术的局限性,能够超越传统光学衍射极限,实现纳米级 分辨率,为人 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用于 相似元素分离的主要方法有溶剂萃取、离子交换、选择性沉淀、分步结晶、熔盐精馏、熔盐萃取等。首先, 在复杂体系中相似元素分离时,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深度分离的效果;即使处理相同的体系, 随着相似元素含量的变化,所采用的分离手段也有差别。多尺度的分离方法,也对应了复杂的分离过程和 新的分离机制,原位表征技术则可以为复杂的分离动力学过程和元素迁移过程提供有力数据。其次,由于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组织可持续性信息披露准则为代表的全球性信 息披露标准等,均要求或建议企业可持续相关信息的披露范围与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一致。采用一致的披露范围, 一方面有利于与同业开展基于公开产量、经济数据的碳排放强度对比,体现企业的减碳效果,为气候风险定量分 析提供基准数据;另一方面支持其他数据使用方进行二次处理,如投资者结合企业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投融资 机构运用标的数据计算范围三排放等。 15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十问十答 subject 25 24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 HSBC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企业依据相关方法学,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经过第三方的审定和核查,依据其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效果所获 得签发的减排量。一般情况下,一个碳信用额度等于一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企业排放。 【来源:《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来源:《碳金融产品》】 排放源 Emission source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工程建设等,而忽视了后期运营阶段的重要性,对微网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不够重视; 仅关注单次项目的投资额与回报率,这种投资导向的决策机制使得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更倾 向于追求短期的建设成果或示范效应,而在前期忽视了微电网投入运行后的长期运营效果,导致 微电网可能面临运营期的综合效益不理想、维护成本过高或者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现状二:重源轻配 即部分项目参与者和决策者认为只要发电源足够多,就能保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所以对各 种发电 匙解决方案”包括新能源设施的安装、系统集成和调试,避免光伏和储能投资商从各自利益出发 保守或者过度投资和新能源波动性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等; y 可持续:对实施能效优化措施来说,意味着定期监测和评估其效果,这包括提升能源管 理和能效监督追踪的数字化能力,收集、分析和展示新的能源数据,与改进前的性能进行对比、 优化;而新能源建设后的可持续则是指运营维护,如保障提供有竞争力的电价折扣和调度算法的 持续响应和优化等。 initiaux Travaux financé par les économiess réalisées Engagement de résultats Années 实时追踪 改造后运行数据追踪 节能效果评估 性能对比 4 节能性能跟踪 1-Analyses, consommation mesurée,... 2-Mise en ceuvre de so lutions déffocacité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能停 送电等。 (4)智能管理与决策要求 42 智能管理包括生产管理、机电管理、经营管理、安全与职业 健康管理、节能与环保管理、协同管理等。智能决策包括生产情 况分析、经营情况分析、工艺效果评价、生产指标预测、产品结 构优化、经济效益预测、设备运行分析、生产组织决策、综合辅 助决策及不同管理层面的统计分析。 2.分类重点建设内容 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应根据选煤厂的类别、服务年限、煤质特 相关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推进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运营模式 的创新与应用,建立健全智能化煤矿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制度 和奖惩措施。建立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评价机制,地方煤炭行业 管理部门和煤矿生产企业应定期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效果评估等 工作。根据煤矿智能化发展水平与建设情况,及时修改安全管理、 监管的相关法规。 44 (三)技术保障 鼓励和支持煤炭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合作,加 强智能化煤矿核心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研发应用,遴选推广一批先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55%;J,22%) 。 其主要买家 是 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 采用化石能源替代等方式实现的碳减排,如风电、 光 伏、垃圾焚烧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为 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排效果,如林业 碳 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等项目 03× 碳嵌入机制 1 罗戈研究 碳抵消:核查后产生的减排量可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CCER 是碳抵消机制之一 碳抵消机制是一种减排活动项目 其收到的数据 (SC) 将数据 转移至 (FF) 的账户 (SC) 将航程信息在 登记处认购 示数据注销情况 ● 实载:奋电动车营运能力范围内提供实际电动车服务,达成减排 效果 ● 拟载:在技术条件限制无法使用电动车的情况下,根据质量平衡 概念 (Mass Balance) 和“先预定,后结算” (Book and Claim Process) 帮助客人实现减排目 数字化 ESG 管理体系搭建 ■ 数字化能源和碳管理体系搭建 推动技术应用落地, 高效实现节能、减碳、降本 综合服务 ■ 节能诊断与节能策略 ■ 节能技术改造实施 ■ 减碳方案评估和效果量化 软件产 · 数字北能源和碳管理系统 将 ESG 融入管理体系, 实现常态化绿色运营 综合服务 ■ 园区绿色与科技运营体系建设 ■ 运营碳排放及服务碳足迹核算 ■ 气候变化物理风险评估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共 21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