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全保障、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新建煤矿及生产煤矿 应根据矿井建设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 造方案,明确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总体架构、技术路径、主要任务 与目标。 智能化煤矿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思路,采用一套标 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据传输通道、 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井 工煤矿、露天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可参考图 1 所示技术架构。 4 生产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生产煤矿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制定 科学合理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可以按照“基础系统高容量—采 5 掘系统高可靠—感知系统全覆盖—保障系统高适应”的思路,自下 而上逐步实现智能化改造。 生产煤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可以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 煤矿实际情况与建设需求,对具体业务系统进行技术与装备升级, 提高单个设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并逐步实现核心装备 成,实现基于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3.新建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与建设目标,按照“基础系统全兼容—业 务系统全关联—装备系统高可靠—数据应用多场景”的思路,在矿 井设计中对煤矿智能化进行专题设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 水平进行智能化煤矿建设,应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系 统、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等,明确阶段任 务目标及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rmi.org / 4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引言 全球能源危机与“双碳”背景下,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破浪前行 ...6 第一章 2015年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展 .......................9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建立和完善输配电价体系,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 9 循序渐进:省级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五个组成部分 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读者提供兼顾广度与深度的阶段性洞察,并助力电力市场多方参与者更好地建设电力 市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本报告的各章节,将按照电力市场的组成部分,按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 量市场、输配电价的思路,细化回顾近期市场建设进展,并展望未来一至三年内电力市场化发展趋势。此外,我 们近期也发布了《企业绿色电力采购机制中国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进展、分析与展望》,更侧重于从企业采购 绿电的角度来解读机制变化。 增量配网进展速度不及预期,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项目或将成为配电业务发展改革新 渠道 rmi.org / 9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第一章 2015年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 体思路和进展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在2002年“电改”实现“管办分开、厂网分开”的基础 上,2015年“9号文”开启的新一轮电改,将推进电价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体系等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八年以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区碳排放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2.1 在产业上通过结构调整和增进协同,解决化工材料等上游产业降碳难度高的问题 础上优化结构、实现低碳转型是一个很实际的命 题。 考虑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减碳难度高,园区减排 有两种思路:一是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主导转向多 产业平衡发展,二是在园区内强化不同产业链的连 接。囿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成本,过程排放和部分 高能耗难以避免;在大量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受替 代材料、技术和经济目标的限制,部分传统高碳排 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 业过程的集合。 6 例如,在某样本园区中,造纸企业在某省级园区中仅贡献了 10% 的经济产值,却占园区能源总消费的 80% 园区减排有两种思路: 一是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主导转向多产业平衡发展;二是在园区内强化不同产业链的连接 表现力洞察 I 绿色之星 — 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 8 各领域的能源消费是园区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的 形成广泛的强制机制或者激励模式,也未出台统一 行动标准,园区的碳盘查行动缺少动力与依据。同 时,市场机制还在形成过程中,我国的碳交易价格 与欧美市场相比价格较低,难以产生有效的市场推 动作用。园区的管理思路也在从目前的能源管理向 碳资产管理进行转变。随着近期二十多个省、市的 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渐次展开,园区层面的 碳盘查与排放管理工作或将迎来新局面,盘查或将 由企业的分散行动发展成众多园区的统一部署。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政策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精讲舒服服地阅读 LHJ+FHX 。 学习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2 版)》 《 指 南 ( 2 0 2 2 版 ) 》 的 主 要 内 容 《指南》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以及组织实施等 4 个部分。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统筹规划、协调配套;稳步推进,急用先行;加强 协同、注重实施”等基本原则。到 2025 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 以上石化行业重点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石化关键应用技术等标准;对于 原油加工等石化细分行业,优先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特有场景应用的标准,推动智 能制造标准在石化行业的广泛应用。 二是建设思路,本指南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1 版)》协调配套,根据石化行业特 点及其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给出了由“ A 基础共性”、“ B 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 C 石化关键应用技 成工作组,形成由石化行业智能制造专家、行业专家、标准化专家等组成的编制工作组,开展《指南》研 究论证工作。围绕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和理论研究,编制组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交流和研讨, 明确了《指南》的建设思想、建设范围和建设思路,形成了编制方案和编制大纲。 2020 年 3 月,编制组在前期研究论证基础上,分领域分专业开展编制工作并形成了《指南》草稿,并 于 3 月 28 日组织召开《指南》编制工作会,广泛听取各领域的专家意见,初步形成了《指南》。10 积分 | 67 页 | 10.60 MB | 5 月前3
雪迪龙、海康威视等智慧环保标杆案例业务领域涉足水环境、气环境、环境信用、 环保大数据等 33 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行业领先的环境大数据和智慧环保 解决方案提供商 • 1998 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环境信息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是国内最早、行业领先的环境大数据和智 慧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总部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全国设有 20 余个分支机构,作为国家高新科技 企业、北京市重点软件企业,我们成立了思路智慧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并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环境管10 积分 | 44 页 | 9.37 MB | 5 月前3
2024年欧洲低碳政策新趋势:企业转型策略与实践报告造纸业 电力和热力 10 ETS2覆盖范围 第二碳市场ETS2将于2027年正式启动, 覆盖陆路交通、建筑物及一些小型工 业,预期初始配额总量约为10亿吨。 ETS2政策框架 ETS2设计思路与ETS1类似,包括配额 总量Cap的线性递减、配额拍卖、市场 稳定储备机制等。 第二碳市场 EU ETS2 ETS2监管对象 EU ETS2的监管对象是燃料供应商,而 不是燃料的最终用户(如汽车车主或0 积分 | 15 页 | 2.48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一)分类分级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并按照“分类建设、分 级达标”的基本原则和“采矿工艺为基础、技术标准为先导、先进装 备为核心、工业互联网为平台、人工智能为先锋”的发展思路积极稳 妥推进,首批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示范牵引和辐 射带动作用明显,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矿智能化建设 新方案新样板新模式,显著提高了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为 能化建设指南及评价办法,并配备了煤矿智能化建设解决方案及解读、 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实现了“5 个 100%”;华能 煤业开展了煤炭产业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形成建优示范矿、带动重 点矿、全面建设智能矿“三步走”思路,建成伊敏露天矿、砚北煤矿、 核桃峪煤矿等 3 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和 5 处省级智能化煤矿,智 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 66%。 2.以陕蒙地区为代表的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取 立起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为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标准指引。 20 1.标准技术架构引领煤矿智能化建设系统推进。《煤矿智能化建 设指南(2021 年版)》提出了智能化煤矿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 设思路,采用一套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 数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 需服务,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路线参考,规范了煤矿智能化 建设遵循的范式。煤矿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如图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各层级现货市场和各类型电力市场衔接将更加紧密 在各层级电力市场衔接上,国家电网区域和南方电网区域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 运行期间,五省区按区域现货出清结果执行、按区域出清价格结算,广东现货市场出清结果仅作为备用。这体现 了南方区域和各省内现货市场“全电量集中竞争、统一出清”的设计思路,有助于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区域的最优 化配置。但在过渡阶段,《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第一次全域结算试运行实施方案》引入了“省间利益平衡临时 平体现了对标准固定成本(如煤电)或个体固定成本(如抽 蓄)的部分或全部回收。而此次广东气电容量电价和河北独立储能临时容量电价,与煤电容量电价水平之间有明显 的相关性,这表现了容量电价定价的一个新思路:在提供系统充裕度方面具有相似价值的发电或储能技术,其价 格结构与收益模式也趋于一致。 未来价格趋势方面,短期(1-2年)内,发电侧主体的煤电容量电价将维持在当前水平;中期(3-5年)尺度下,按照政 有形成统一设计和建设标准,主流的2小时系统的配 置方式不足以支撑电力系统容量需求,锂电池储能容量衰减、使用寿命短、运行可靠性较差等问题也带来行业的质 疑。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总体思路中也明确提出:逐步构建起有效反映各类电源电量价值和容 量价值的两部制电价机制,由于新型储能在调节性能和零碳属性方面优于煤电,我们判断在新型储能电站满足本质 安全、具备稳定的长时储能特性后,容量电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新能源货运不应被视为孤立的“环保项目”,而应成为企业整体战略 的一部分。建议企业结合业务布局,系统性评估新能源货运的应用场 景与协同潜力,以“绿色战略支撑业务发展,业务布局反哺绿色落地” 的思路,规划路径,明确阶段性目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形象。 推动绿色效益数据化、价值化。建议企业不止于新能源车辆应用,而 要主动开展绿色效益核算与碳绩效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核算与披露 能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识和模型进行显性化、模型化、数字 化、系统化、智能化的软件定义,构 建标准的工业知识库,并以组件的方 式开放给各工业应用,实现工业知 识的沉淀、转化与复用。 — 模型化数据底座:通过采用模型驱 动的设计思路,平台以模型为中心, 通过“模型+数据+服务+工具”的方 式,统一数据体系,实现工业应用的 模型化、组态化开发和部署。通过对 象模型对各工业要素进行刻画和描 述,并高效组织和管理数据,创建的 模型实例通过接口形式对外提供服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共 24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