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储能行业全球化市场布局与高价值商业模式研究报0 积分 | 65 页 | 4.34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二)用户侧融合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CONTENTS 目 (一)虚拟电厂发展面临的问题 录 (三)创新实践与布局 (四)相关认识与思考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5 (一)虚拟电厂发展面临的问题 缺乏国家层面的专项政 策和统筹规划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二)用户侧融合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CONTENTS 目 (一)虚拟电厂发展面临的问题 录 (三)创新实践与布局 (四)相关认识与思考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7 (二)用户侧融合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14 “源侧” “网侧”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11 (二)用户侧融合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CONTENTS 目 (一)虚拟电厂发展面临的问题 录 (三)创新实践与布局 (四)相关认识与思考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12 1.0 3.0 4.0 智慧能源、县域开发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效应倍增 ........................................................... 59 (四) 碳治理国际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 60 (五) 产业低碳转型正从局部优化升维至全链重构 ...... 双碳政策加码实施促进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国际能源署(IEA)《2024 年全球能源投资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突破 2.4 万亿美元(约 为化石能源投资的 2.5 倍),技术突破与地缘博弈双重驱动下,各国竞速布局未 来能源主权:美国以《通胀削减法案》升级版为杠杆,向 18 个州的 32 个新能源 项目追加 50 亿美元拨款,重点支持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构建本土化供应链并创造 1.8 提出了“323”总体框架,指出要发挥政 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类主体作用,加 快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以数字技术 赋能九个重点领域的绿色化转型的两大 发力方向,要积极开展双化协同基础能 力、融合技术体系、融合产业体系三方 面布局。 3 部委形成政策合力,系统部署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协同增效是积极稳妥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任务举措,2024 年初,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推动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战略部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点应用向网络化 协同迈进。 本报告综合了从北美、欧洲、中国到亚太各区域的全球量子科技产业 发展现状与趋势,系统梳理了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核心领 域的核心技术进展、产业融合以及政策布局情况,深入剖析了当前技术理 想与商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挑战。报告不仅关注单独硬件的提升,更强调 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及各产业应用的深度耦合,以及探讨各机 构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在安全中推动发展,在伦理中寻求创新平衡。 2024产业发展概览 01 01 02 03 04 05 01 2024产业发展概览 目录 政策:全球布局,竞逐先机 技术进展:多点突破,蓄势待发 投融资:资本回流,产业升温 产业规模:规模扩张,未来可期 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应用拓展,深度融合 6 01 7 政策:全球布局,竞逐先机 8 图表 全球主要国家的量子政策 • 2023.06 科学和 信息通信技术 部《量子科学技 和地区,具有数量级的优势。其次是英国的2.30亿美元、加拿大的1.75亿美元。中 国2024年的融资规模为1.0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位,为美国的6.59%,反映出中 国资本在量子科技产业的布局相对谨慎。 从投资交易笔数来看,美国以22笔交易保持最高活跃度,中国以12笔位列第二, 英国以8笔位列第三。表明美国在量子科技产业同时具备资金规模和资本活跃度的双 重优势,而中国虽交易数量排名靠前,但单笔融资体量较小。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相 关,而离子阱、中性原子等技术路线所用设备多为成熟度相对较低的光子学设备。 从国家分布来看,美国、中国的量子机构的技术更为活跃,主要原因在于美国、 中国更为深刻地意识到量子计算的重要性并加快布局量子计算产业,颁布了相应的 激励政策并配备了对应的资金。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开展量子计算研 发以及量子相关人才培养。 此外,也应留意到,美国Atom Computing、芬兰IQM和法国Pasqal等企业未能 量子计算在复杂分子模拟、新药研发、材料设计中展现出了广 阔的应用前景。例如,腾讯量子实验室与苏州医图生科开发了 一种为解决真正的药物设计问题而量身定制且不同于传统研究 的混合量子计算管道。 量子计算的战略价值引发各国军方的深度布局。美国空军率先 启动量子军事化应用探索,与Quantum Research Sciences签 订为空军开发量子软件的合同。 16 教育科研 生化环材 国防军工 第一章 2024产业发展概览 94亿美元、以色列的0.71亿美元、德国的0.58亿美元。中国2024年的融 资规模为0.47亿美元,仅位居全球第七位,为美国的3.7%,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 也有明显差距,反映出中国资本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布局相对谨慎。 从投资交易笔数来看,美国以17笔交易保持最高活跃度,中国以6笔位列第二, 英国和澳大利亚各4笔并列第三。表明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同时具备资金规模和资本 活跃度的双重优势,而中国虽交易数量排名靠前,但单笔融资体量较小。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零碳案例篇 Ⅰ . 零碳案例篇 一、零碳工厂 零碳工厂是指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碳交易等多种手段,使得评价期内工厂 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总量与吸收自我平衡,且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现场布局合理,运行管 理智能高效的工厂。 引自《“零碳工厂”评价标准》T\AIAC003-2023 3 碳中和·零碳中国 4 零碳案例篇 申报单位 ◆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1MW/4MWh,年供电约 600 万 kWh,具有安全性高、标准化高等特点,能有效 降低园区高峰时段用电负荷。 西子洁能崇贤制造基地 零碳智慧光储项目 零碳创新点 电源侧配备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布局了单体较大的全钒液流电池电站,同时投 运了成熟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能有效协同,解决园区有序用电;磷酸铁锂储能和全钒液流电 池储能项目被评定为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项目效益概况 及能效管理、碳管理、绿电交易等智慧增值服务,并依托智慧能源生态平台,实现“源网荷储” 一体化和能源管理数智化升级,全面打造零碳智慧园区、低碳工厂,助力企业 ESG 管理。目前, 已在全国 23 省、自治区、直辖市布局超过 1000 个智慧能源项目,落实发展 124 个零碳智慧园 区项目。 国际精密集团零碳工厂项目 项目概述 国际精密是世界级一流的高精密金属组件和全自动机械臂制造商,业务遍布全球,在国内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政策加持下, 储能产业蓄势待发;11 月,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 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 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 长时储能技术。 3 储能新趋势之二:锂电储能超预期建设 24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 50%。 根据 CNESA 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4 子电池储能在内的绝大多数储能类型均属于短时储能。 图表: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截至 2024 年 9 月) 资料来源:CNESA,泽平宏观 当下,国家政策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已跳出锂电技术局限,全力助 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迈向产业化征程。2024 年初,国家能源局公示新 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涵盖了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 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众多技术路线。压缩空气、全 年将聚合物体系的全固态 电池成本降至 2.00 元/Wh。目前来看,固态电池成的本较高,未来 3-5 年的下降空间还未可预知。 在技术路线上,硫化物路线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极具发展潜力,头 部电池厂商纷纷重点布局。其中,前驱体硫化锂成为把控成本的关键一 环。 作为全固态电池性能的核心要素,固态电解质里的硫化物凭借高电 导率与出色加工性能崭露头角。特别是锂磷硫氯,凭借成本优势脱颖而 出,已成量产主流之选,当下市场价格处于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气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都相对较差,还有很多问题需 要解决。 Ccnpowdef.com.cr 公众号粉体网 E中国粉体网扫体大致据研究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本、韩国、欧 州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来 看“中国的企业最多,其次是日本,日本的企业数量 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耕耘多年, 实力很强。美国则主要分布着一些创业企业欧盟国 家的企业主要是与美国的创业企业合作。韩国企业数 运用到主流电动汽车。 cenpnoe.comen 公众号粉怀校 儿E中国粉体网丨担体大教摄相究 》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硫化物/卤化物 国轩高科表示公司全力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同时 也在布局卤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半固态电池方面, 国轩高科拥有圆柱、方形、软包等产品体系,具体产 品型号和性能指标配套不同客户的开发和生产,全固 态电池方面,国轩高科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开发为 主,已实现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制备。 400Wh/Kg高比能量的全固态电池 CrcnpowderEomicn 公众号粉网 三中国粉体网丨指体大教服行究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硫化物 早在2012年,华为公司已经开始全固态电池领域的专 利布局据华为消息,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 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据消息,湖南临武久森安高 固态电池中试线期项日总投资20亿元,将建成 15GWh产能的动力固态电池生产线,自前已与华为达 成初步战略合作协议。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中国新型储能应用概况 中国新型储能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在电源侧,储能系统与风电、光 伏等可再生能源配套,通过“风光+储能”模式平抑发电波动性,提升并网友好性,减少弃风弃光现 象。电网侧重点布局调峰调频服务,利用储能的快速响应特性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并通过配电网侧储 能增强电网韧性。用户侧以工商业储能为主,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实现峰谷套利,同时与分布式光伏、 充电桩形成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降低 成化设计理念在此类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体化储能柜普遍采用“All-in-One”高度集成化设计, 通过将电池Pack、双向变流器(PCS)、EMS、配电、温控系统、消防系统等集成于单个机柜内,实 现紧凑化布局和快速部署。同时支持多机并联和灵活扩容,满足了工商储的复杂应用场景以及提升了 投资商的资产灵活性,已经成为工商储场景下的主流技术。 在产品设计方面,一体化储能柜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产品设计,可大幅节省设备、时间、运维等 投资大;压缩空气储能装机容量 大、清洁环保且寿命长,但效率低且选址要求严格;飞轮储能瞬时响应快,能精准跟踪负荷变化,但 能量密度有限,静态损失较大……在众多储能形式中,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凭借布局灵活、建设 周期短、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和高能量效率等优势成为目前综合性能最好、性价比最高 的主流储能形式。 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迅速增长,储能市场迎来了广阔发展,锂电储能作为当前最主流的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以上(无工业过程排放的园区)。所以,能源 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一直是园区推动低碳发展的重 要手段。 整体上,园区层面的电气化、气代煤等能源清洁替 代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有近 1/3 的园区几乎实现 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是工业领域碳达峰 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未来园区将进一步打通产 2.2 在能源上,推动清洁替代和能源微网建设 了完全的电气化和气代煤改造(电力及其它清洁能 源消费占比 90% 以上);另有过半数量的园区电 2%。目前园区经济产值与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11,因此在未 来的一段时期内,园区的碳排放总量将会持续上涨。 未来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上涨的解耦,有赖 于合理的低碳政策支持及绿色低碳技术的布局。 大部分园区现有的减排策略仍侧重于能源体系优化 和生产过程干涉等具体方面,而对园区整体的低碳 发展政策、行业转型指导、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鲜 发展力洞察 : 园区缺乏整体低碳政策,低碳技术创 碳发展力得分的 3 个四分位点。 发展力洞察 I 绿色之星 — 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 0.2 1.5 1.9 0 5 0 5 指标名称 分数分布 低碳发展力 创新载体建设 低碳技术布局 整体低碳规划 15 图 3-2. 出台不同领域政策的园区数量占比 低碳政策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低碳 政策要发挥引导传统产业低碳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低 碳升级、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推动园区朝着绿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共 33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