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以上,极端天气经济损失年均超 3000 亿美元,迫使各国进入减碳政策“超频升级”周期。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 案》明确 2040 年减排 90%目标,并计划在 2025 年审议是否提升至 95%,同步要 求航运业 2030 年使用可持续燃料占比达 6%;日本修订《绿色转型推进战略》, 计划通过碳循环冶金技术实现钢铁业 2050 年碳中和,并发行 20 万亿日元转型债 券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加拿大《碳管理战略》计划 100%绿电目标落空), 转而通过《煤电应急法案》延长 12 座燃煤电厂运营至 2038 年,荷兰批准新建 4 座 LNG 接收站并放宽天然气田开采限制;英国将燃气锅炉淘汰期限从 2035 年延 至 2040 年,同步削减电动汽车购置补贴;澳大利亚发布《关键矿产战略》大幅 放宽煤矿审批,2024 年煤炭出口量逆势增长 8.2%,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跌至能 源总预算的 19%。这种集体性政策倒退已产生连锁反应——全球碳价体系出现割 5%,实现供应链碳足迹透明化管理。中国移动则通过基站深度休眠技术降低设备 满载功耗 20%,并与华为联合打造“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在湖南华菱湘钢 “5G+智慧工厂”中,依托云网融合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 30%、良品率与能效同步 优化;广西柳钢智慧钢铁、四川攀钢智慧矿山等案例进一步验证数字技术对传统 产业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 (七)我国新能源企业产能先进峥嵘初现,海外发展瞩目 我国新能源企业强链补链延链投资带来产业竞争优势和全产业链成本优势。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2024年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77.2GW, 风电新增装机79.3GW。随着新能源大基地配储需求的增加以及产业链降本的持续,2024年源网侧储 能新增装机同步上涨。据EESA统计,2024年中国源网侧储能新增装机38.8GW/98.9GWh,同比增长 113%,在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结构中占92.3%(装机能量口径),居主导地位。 2.2源网侧储能 2025 ,因此保守情况下预计2025源 网侧储能新增装机106.4GWh,同比增长8%。另外,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风光大基 地建设有望加速推进,叠加老旧储能电站改造拉动源网侧储能需求同步上涨,因此乐观场景下预计可 达到160.2GWh,同比增长62%。 图15 2025年中国源网侧储能新增装机预测(GWh) 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 用户侧储能是指用户关口表后(如家庭、工厂 决方案的完善,不仅依赖电芯技术的突破,还需配套产品的协同发展以及新技术的研发适配,每个环 节都需要时间来逐步完善和适应。一方面,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及周边配套电气类产品等也需 要与电芯技术同步突破和研制。另一方面,产品的认证和行业规范的完善也是一个逐步适应和发展的 过程,需要行业各方参与者共同努力,以确保新技术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应用。 图23 PotisBank-L5MWh液冷储能系统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集的。 表与表之间通过外键连接, 可以实现级联更新 和删除。 各个表之间的外键连接关系如数据表关系详见 图 3。 3.2 同步更新数据库 计量数据表设计好后, 可以通过主界面 “系统” 菜 单里的 “更新数据库” 选项来将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能源 消耗基础数据库里的数据同步到本软件数据库。 此功能 通过 ADO.NET 技术实现。 本软件同时连接到重型装备 制造企业数据库和本软件数据库, 从重型装备制造企业20 积分 | 3 页 | 408.64 K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月,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煤 矿 66 处、省级(央企级)示范煤矿 200 余处。单矿建设方面,形成 了包括采掘机运通、经营管理、井下地面全流程智能化的大型现代化 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智能防灾系统优先、其他系统同步建设的灾害 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以及重实用、求实效的地质条件复杂中小 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矿井群智能化建设方面,神东煤炭集团探索 出矿区整体规划、群矿一体化推进的智能化建设模式。宁夏煤业公司 为复杂的煤矿智 10 能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由于条件复杂多样,尤其是大量矿井深部开 采,冲击地压、水害等灾害事故频发,对矿井安全管理造成极大压力, 该地区形成了“智能防灾系统优先、其他系统同步建设”的煤矿智能 化建设模式。例如,徐州张双楼煤矿按照“1+3+N”的模式,建设一个 智能调度控制中心,构建一张图(“GIS”地图)、一张网(万兆环网 +5G)和一朵云(私有云)以及智能采煤、掘进、防冲等“N”个控制 控制工作面自动跟机率高达 95%,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检修时间同 比下降 80%,单日生产人员从原 63 人减至 8 人,人均工效提升至 406 吨/工;青海能源鱼卡煤矿重点突破大倾角综放智能化工作面建设, 同步对架空乘人、轨道机车等多种辅助运输进行智能化改造,突出实 用化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工人从危险繁重的生产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 进行远程控制,减人增安效果良好。 (二)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煤矿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按需生产并减少浪费。智能传感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借助人工 智能技术在工艺参数优化中降低设备负载压力,同时开展预测 性维护,保障设备高可用性,两者协同减少人工干预,使生产 效率、资源利用率与设备综合效能同步提升。生产系统通过深 度学习技术持续自我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在降低能耗的同时 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助力设备的精细 化监控,为资源的精准调度与配置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 撑。 Modeling(BIM)三维建模、虚 拟现实(VR)及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设计全环节可视化 协同。利用参数化建模工具自动生成三维构件模型,结合仿真 工具验证设计性能,并通过云端数据平台集成设计工具链,实 时同步多专业数据。部署轻量化渲染引擎快速生成高精度三维 可视化模型,支持 VR 沉浸式评审与 AR 现场叠加比对,同时引 入 AI 算法自动识别设计冲突并推荐优化方案。中国石化(亦庄) 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利用 2、通过产业链全环节研发数据互联,提高协同研发效率 针对信息孤岛、沟通不畅等问题,通过数据互联打通跨部 门、跨地域研发资源,提高协同研发效率,针对流程行业研发 链条长、实验数据分散、跨地域协作受限等问题,通过实时数 据同步、智能分析与远程仿真,打破信息壁垒。巴斯夫打造 BASF Research Network(BRN)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巴斯夫 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无缝连接,实现跨部 门、跨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具有满足煤矿智能化应用的 CPU、GPU 等算力。 10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 要求或功能 1 处扣 5 分。 ③ 使用云平台构建算力中心。基于开源云平台框架, 统一运营运维,版本持续迭代演进,可持续同步公有 云创新能力,具备软件定义网络能力,提供软 SDN 网络实现网络自动化及云平台网络大规模扩展能力。 10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 要求或功能扣 10 分。 ④ 采用符合 ITIL 规范的 IT 求的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表 3-8 智能安全管控系统考核评分表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标准 分值 评分方法 得分 瓦斯灾害 ① 具有通风监测演示功能,并可与矿井监 测监控系统同步,实现矿井通风系统在线 监测和数据共享。 4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要求 或功能的 1 处扣 1 分。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标准 分值 评分方法 得分 瓦斯灾害 ② 应实现对瓦斯抽采作业全过程的相关参 具有针对主要含水层的井上下水文智能 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动态观测和水害的预 测预警分析。 4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要求 或功能的 1 处扣 2 分。 ② 具有水害智能仿真系统,并与矿井监测 监控系统同步,实现水害的实时监测仿 真,及避灾路线的智能规划。 4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要求 或功能的 1 处扣 2 分。 ③ 应实现对探放水作业全过程的相关参数 数据进行智能感知、分析、验收功能。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将就业影响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范围,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出台前开展就业影 响评估,提升经济发展就业带动力。要强化岗位协同,建立部门间岗位挖潜扩容会商机制, 推动岗位开发、技能提升、服务匹配同步开展,更好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三)强化资金保障。各地要做好就业资金保障,统筹使用各类相关资金,确保各项 政策落实。要完善资金监管机制,推动政策网上申领、网上审核、网上发放、直补个人, 对违规使用、骗取套取资金的依法依规严惩。 (三)组织开展服务。中标服务机构应按照工业企业和重点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等 相关要求,高质量开展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不得向企业收取费用。请于 2025 年 11 月底前 完成相关工作,并将节能降碳诊断报告等材料报送推荐单位,同步上传至工业节能诊断服 政策法规汇编 4 月刊 — 48 — 务平台(www.gmpsp.org.cn)。 (四)报送工作总结。请推荐单位从诊断数量、完成质量、数据分析、企业反馈等方 面对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进行总结,于 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 究中,根据项目实际增加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专章。鼓励交通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同步开发、 同步招商。对同一投资主体依托同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清洁能源开发项目,相关项目核 准(备案)主管机关可以依法统一办理核准(备案)手续。新改扩建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 源开发利用项目,可在主体工程建设中同步办理涉路施工许可。 四、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五)安全有序发展铁路基础设施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系统的冲击 难题; 2. 创新设计重力储能专用刚性框架结构,消除储能块运动中的变形和挠曲现象,确保储能 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首次提出重载质量块高速传输及高精度定位系统,实现装备具备同步速度误差< 5%, 能量转换效率> 85%。 自主研发动机构能量反馈与电机驱动一体化的重力储能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能量的高 效利用,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超过 2.9%。 项目效益概况 重力 可广泛用于工业园区、建筑楼宇、大型场馆等场景,实现移峰 填谷经济运行、减容增配、电能质量改善、应急供电及电力调度运行;光伏直流离心机系统功 能高度集成 , 具有突出的节能性、智能性和经济性,空调负荷具有很强的气候同步性,光伏空 调可消减气候同步性叠加急增,可根据客 / 用户需求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项目效益概况 光储直柔系统每年的经济收益约为 683.33 万元,其中光伏系统投入使用周期内(以 25 年 计算)累计发电量约 零碳创新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转变效率 20%,光热转变效率 50%- 60%。太阳光照射在光伏电池板产生直流电时会产生大量余 热,温度过高时会降低发电效率。“光热复合热泵系统”可 以发电产热同步进行,阳光照射光伏发电板发电,光伏板下 层 PVT 吸热板吸收太阳热能,透过集热器中排管中液体的 流动带走热量供热泵机组进行进一步利用。太阳能热泵技术 路线的推广与应用可以加速低碳节能减排和循环绿色经济发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工业设计在石油行业的信创共研与实践“实体-曲面对象”混合建模 支持各种几何及建模算法 几何算法:求交、投影、分割、合并、延伸、偏移等 建模算法:拉伸、旋转、扫掠、放样、布尔、圆角、抽壳、拔模等 同步建模技术 支持容差模型 数据交互,支持模型诊断与修复 可 信 赖 的 A l l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自主内核 安全可靠20 积分 | 31 页 | 7.63 MB | 4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助服务品种:新能源的出力波动性问题,可能带来某些时段电力系统发用电严重不平衡,如黄昏时段光伏整体快 速降出力导致电网发电不足,需要配套爬坡辅助服务品种,以激励各主体快速升出力;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常 规同步电源,电力电子设备并网比例进一步增加,将降低电网同步转动惯量,带来频率稳定性下降问题,需要建 立惯量辅助服务品种,支持新能源渗透率较高的时段,具有转动惯量的主体尽可能并网运行,以提供响应系统频 率变化率的快速正阻尼。 rmi 市场并轨前)适用于常规电源、新型储能、可控负荷等主体;调频辅助服务适用于常规电源、新型储能,也要求新 能源配置调节装置后参与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爬坡辅助服务适用于常规电源、新型储能等;转动惯量适用于常 规同步电源以及具有惯量能力的飞轮、压缩空气储能等。 专栏3 各区域辅助服务参与主体 南方区域,包括风电(大于10MW)、光伏(大于10MW)、新型储能(10MW/1小时以上)和直控型可调节负荷(不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共 24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