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生物学等前沿科技,开发、优化和改造食品生产中 的微生物,旨在提升食品的营养价值、风味和安全性。这一技术不局限于传统发酵,还包括基因改造、代 谢调控和人工微生物群落构建等手段,用于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及功能性食品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发酵技术创新,通过多菌种共发酵和控制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升发 酵食品的口感和功能性;② 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应用 CRISPR 等工具定向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 色生产体系的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未来,食品微生物技术将向精准优化发展,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深度解析微生物功能, 实现精准应用;个性化食品将成为趋势,根据个体微生态特征开发定制化功能食品;智能发酵技术结合人 工智能将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同时,绿色微生物技术将进一步整合,助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生态转型。 (9)纳米绿色印刷技术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记录着人类文明的 互作用,影响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饲料转化效率。肠道微生物组与饲料营养之间的相互作用主 要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肠道微生物组能够分解复杂的饲料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非淀粉多糖, 发酵分解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不仅能为畜禽提供能量,还能调节肠道环境,促进肠道健康。其次,肠道微生物 组可以合成某些宿主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营养物质,如维生素 K 和一些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对畜禽的生长 发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结合的现代化农村能源开发和新农村 建设的典范,打造万里长江第一零碳岛。 零碳创新点 采用高空混塔 +5MW 以上大功率风机技术,布局内陆大功率风电样板;利用棉船 3 万吨秸 秆,开展“厌氧发酵 + 户用沼气 + 沼气发电 + 秸秆有机肥”产业;开展可移动式零碳民宿方仓 和植物工厂方仓、建设江西省首个电站零碳主控楼;利用分布式光伏、微风风机、锂电和燃料 电池,建设离网式 5G 基站综合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以及电能,完全能够满足室内照明和取暖所需要的能量。此外,它还 对风能有所利用,离住宅不远的地方有用于风能发电的设备。 生活污水以及雨水会被收集储存起来,在一个化粪坑内进行发 酵,用以生产沼气,发酵后的产物还可用于庭院绿化,主要是花园施 肥。 这样一套低碳环保住宅价值不菲,造价要比普通住宅高很多,但 是,高出的价值绝不会白费。因为这种低碳住宅能够节省大量的采暖 和用电费用,两相一抵,业主会欣然发现,原来很超值。 用作景观用水,节约了大量自来水。据统计,2011年全校水电净用量 较上年减少7.5万吨和105万千瓦时,节约近100万元。 南京工业大学将沼气应用装备搬到学校,校园成了小型的实验基 地。沼气站专门用来处理粪便水,将粪便发酵后变成沼气,沼气进一 步提炼为纯度99%以上的甲烷,给校际班车充气,并输送给校区食堂 和家属区作为生活用气。而沼液用来培养油藻新型生物能源,沼渣作 为肥料运到学校的土山上滋养森林。据了解,仅沼气站项目,年消耗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