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36 (十一)煤矿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方向发展 .................. 37 (十二)选煤厂智能化向全流程智能协同方向迈进 .......... 38 (十三)露天矿向采剥作业链全流程智能协同迈进 .......... 39 第五章 煤矿智能化发展目标愿景与政策措施建议 ............ 40 (一)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凝聚行业共识 ..........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 17 部门 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研制矿山机 器人产品,推进智能采掘、灾害防治、巡检值守、井下救援、智能清 理、无人化运输、地质探测、危险作业等矿山场景应用。2024 年,应 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 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煤矿等重点场景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机器人研 制与应用,重点研制针对井工矿透水、火灾、瓦斯、顶板冒落等事故 应对向主动治理的转变。例如,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建立的新 型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创新融合了三维地质建模、随掘随探、动态更新 等技术,形成“矿井地质-透明地质保障系统-采掘生产”的平台化、 标准化、流程化作业新模式,在智能回采、智能掘进、灾害预警等多 场景应用,实现了“地质辅助生产”到“地质指导生产”的转变,对 推动全国煤矿智能化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4.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提升了煤炭开采设备的安全保障能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对于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煤矿,应全面进行智能化 升级改造,重点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掘进工作面减人提 效和远程控制、智能安全生产水平,井下水泵房、变电所等固定 2 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 化管控;对于中东部矿区等建设基础较薄弱的生产煤矿,重点进 行基础信息系统、机械化+智能化的采掘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智 能预警系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 术装 备先进合理。优先以主要工艺环节、重要装备、安全防护为升级 改造对象。鼓励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5G 等技术 与现有选煤厂生产、运维的逐步融合,实现节能降耗、生产过程 优化、作业条件改善等。 (四)井工煤矿、露天煤矿和选煤厂建设要求 1.数据规范 鼓励建立统一标准规范的数据体系,规范主数据、数据索引 格式、元数据格式、数据表结构、布局方式、存放格式、精度要 求、时 、 分析、挖掘、融合处理等功能,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融合 共享和时空分析。 (3)智能掘进系统 根据矿井掘进地质条件与工艺要求,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掘 进技术与装备,配套高效的辅助作业系统,逐步实现掘支平行作 业;鼓励应用智能探测、自动定向及导航、巷道断面自动截割成 形、自动锚护、高效除尘等先进技术与装备,使掘进工作面生产 系统具有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实现掘进迎头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第二条 本验收办法适用于全区所有合法生产、建设煤矿。 第三条 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分步建设、 统筹推进,以智能平台建设为先导,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 加快提升煤矿各生产系统智能化作业能力,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 通过减人、降耗、提效,实现煤炭生产安全高效。 第四条 煤矿智能化项目验收评估执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 智能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以下简称《评分 方法》)。 网络优先采用有线网络或 5G 网络,分别布设井下与地面环网, 网络设备支持 Ethemet/IP、PROFINET、MODBUS—RTPS、EPA 等工业以太网协议;矿井服务器应能够满足井上下协同作业要 求,重要的数据与应用类服务器应采用冗余配置;智能化矿井 应建设大数据中心与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具备数据分类、分析、 挖掘、融合处理等功能,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与融 合共享,解决“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问题。 10 查现场和资料。不 符合要求或 功 能 的 1 处 扣 2 分。 合计:得分+加分= 3.掘进系统 巷道掘进应采用掘进、支护、运输“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 技术体系,实现全机械自动化作业,具备快速掘进能力;煤层 条件适宜的掘进工作面,应优先采用掘、支、锚、运、破碎一 体化成套技术与装备,通过掘进工作面远程集控平台,实现基 于感知信息对掘进工作面进行远程集中控制。 按表 3-3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赋能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025年)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数 据,并通过边缘计算和云平台完成数据融合、建模和优化分析, 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形成可追溯的全链条信息流。 中石油工程建设西南分公司数字化作业平台成功打通了总承包 项目的一体化数据链,覆盖了项目设计、采购、仓储、施工、 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项目各阶段关键数据得以无缝连接 和共享,以数字化协同设计为基础打造施工焊缝管理系统,实 采 22 集的运行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和历史趋势对潜在风险进行 预警,提高设备维护的前瞻性和精准性。远程运维则依托云边 协同计算,实现专家在线诊断、智能工单调度与远程故障处置, 降低现场作业频次,提高维护效率。国家管网集团上线工程一 体化管控平台,实现对管网工程建设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 周期的线上管理,数字化协同全面嵌入油气储运各类设计规则、 算法,支持在二、三维设计无缝转换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算法对 震数据,提高作业效率和速度,增加产量和勘探成功率。人工 智能方式可将勘探时间从 9 个月缩短至不到 9 天,使用比常规 更少的地震数据扫描来生成地下图像,加快勘探工作流程,节 26 省高性能计算成本。哈里伯顿通过与 Core Lab 合作,实现地质 数据可视化,在岩样分析过程中,进行切片等处理后,借助 AI 进行分析,将岩样分析所需时间从 90 天缩短至约 1 周,大幅缩 短勘探作业工期,降低作业成本。0 积分 | 37 页 | 2.03 MB | 5 月前3
矿山行业:2025年Q2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52页提升违 法发现能力。 非煤矿山专项治理:聚焦井工矿山灾害和露天矿山边坡风险,将关闭标准、 技防手段、人员资质与煤矿同等要求,消除监管差异。 执行保障机制 一是行刑衔接:对探放水造假、禁采区作业等行为按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中 介机构造假导致事故的列入失信名单。二是举报重奖:鼓励公众举报“七假 五超三瞒”(如假图纸、超层越界、瞒报事故),形成社会监督网。 智能化改造倒逼:灾害严重矿井或较大事故矿井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否则 (如云南露天采石场过渡期至2026年)。二是规模准入,执行铁矿、铜矿等 矿种全国统一最低开采规模,推动集约化生产(如安徽要求大中型矿山占比 65%)。三是技术倒逼,充填采矿法强制应用(新建地下矿山原则上采用), 机械化撬毛作业普及深井矿山。 灾害防治与科技赋能:一是普查制度化,建立区域性连片普查机制(如青阳 县2025年完成南阳方解石矿区普查)。二是监测全覆盖,边坡位移、浸润线 等参数实时联网国家平台,露天矿高陡边坡监测率100%。三是装备革新,推 准入端“做减法”:通过90万吨煤矿产能门槛、尾矿库禁建区等硬约束,淘 汰落后产能,从源头压缩高风险矿山数量。 技术端“做加法”:首创非煤矿山智能化分级标准,避免“一刀切”投入。 强制推广AI视频监控(“无视频不作业”)和高精度定位,将人防升级为技 防。 治理端“强责任”:一是政企责任捆绑,实行市县级领导包保矿山制,专业 监管人员比例≥75%;二是事故责任溯源,执行“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 ”倒查机制,严打瞒报事故。10 积分 | 52 页 | 8.01 MB | 2 月前3
亿欧智库 _ 2025年Q1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获 取 更 多 维 度 报 告 数 据 , 请 访 问 亿 矿 通 官 网 (mine.iyiou.com) mine.iyiou.com 行洛坑钨矿无人矿卡作业现场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 Insight Report o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Industry 一、政策研究 1.1国家层面政策 1 (mine.iyiou.com) mine.iyiou.com 煤矿用钻屑法冲击地压监测装置是由煤科院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集煤粉自动 称量、检测作业远程控制、钻采参数实时采集、图表展示预警分析等多项功 能于一体的煤矿用钻屑法智能装备,具有便捷挪移、适应性强、远程作业、 智能化数据管理的特点。该装置配套有长度1.7米的小型履带平台、大扭矩 高转速动力主机、“三位五通”比例阀组、数据采集器、远程控制器及上位 及上位 机钻屑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通过搭载转速、风压、扭矩、位移等10余项传 感器,能够智能化精准判识卡钻、顶钻等动力现象,实现“钻-采-测-录” 一键式高效安全作业,达到了“减人增效”的目标。 该产品已入选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第三批首台(套)重 大技术装备目录,被列为“特色智能专用装备-高端仪器和传感器-煤炭工业 控制装备”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10 积分 | 54 页 | 9.01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即产生排放的活动 ) 都发生在这些分 包商身上。 物流企业范围三排放主要来源于其外包的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与其他服务 大多数物流企业采取“轻资产、重整合”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将核心物流作业及其伴随的碳排放外包给专业服务商。这导致其自身的直接排放 ( 范 围一 、二 ) 微乎其微,而价值链排放 ( 范围三 ) 成为其碳足迹的绝对主体和核心来源。 ■ 物流企业碳排放构成 ( 业务视角 GResearch LOG 2025 中 国 低 碳 供 应 链 & 物 流 创 新 发 展 报 告 / 61 04×Book &Claim 罗戈研究 4 √ 采取「一个大气层」思维简化燃油更换作业,因为可持续船用燃油不一 定要用在要减排的货柜所在的船只。 ·Book&Claim 机制通过透明的计算和对其供需的持续监控,使客户 可以确保生物燃料得到了使用。 · 在流程结束时,客户会收到一份证书 包装制造人工成本高 拆包人工复杂,工时多 废弃拆箱人工高 场地 空箱堆叠仅 3 层,占地面积大 空箱占地面积大 空箱暂存及处理占地 品质安全 手工制作,木箱质量不可控 环境影响易坍塌变形 人员作业 / 零件安全风险 人员作业安全风险 田 : 研 运输 出口海关 海运 装箱生产 装柜发运 GResearch /LO G2025 中 国 低 碳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德勤:2025年趋势追踪报告-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转型变革入了新市场,携手东芝和 Volkswagen Truck & Bus生产由铌锂离子电池驱动、具有超快速充电能力的电动巴士原型车。 CBMM此次对工业运输的重新定义体现在:开发能够彻底改变全球采矿作业的电动卡车( 其特点是充电速度超快,仅需10分钟就能充满)。这类卡车不仅能够提高铌锂离子电池的 能源效率,还能提供安全保障。20 15 趋势 2:塑造关键矿产供应链 引言 趋势 1: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步入新时代 以此推动跨地域和不同类别大宗商品(包括贵金属、贱金属、有色金属,以及锂和钴等 关键金属)的勘探活动。6 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应用成本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开始利用 公益性地学数据来扩充自身的数据资源库并提升勘探作业效率。目前,上市公司成为公 益性地学数据的主要使用者,原因在于其能利用这些数据降低与勘探相关的风险和成本 ,并提高成功发现矿藏的概率。图1展示了在价值链各环节中,这些数据所能带来的诸 多益处。7 图1:公益性地学数据及其分析的价值链 环境破坏的风险。 Louis Kruger,德勤非洲能源、资源与工业行业主管合伙人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和赞比亚已 经引入竞争性招标制度,以提升透明度。同时,政府可以在测绘作业之 前划定环境禁入区,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例如,肯尼亚曾在2019年至 2023年期间暂停颁发采矿许可证,旨在对该国的矿藏进行大规模测绘。 ” 15 缩短发现矿藏到投产开发的时间 近年来发现新矿藏10 积分 | 80 页 | 18.85 MB | 5 月前3
政策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精讲器人的统一标识及互联互通、信息安全等通用技术标准;石化专用机器人与人、环境、系统及其他装备 间的通信、接口、协同标准。主要用于规定石化专用机器人的系统集成、人机协同等通用要求,确保工 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规范性、协同作业的安全性、通信接口的通用性。 把 PowerPoint 当作字处理软件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太多的演讲者站在那里,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演讲者忘记了他们的听众绝大部分是有文化的,完全可 环节质量的全方位监管以及质量检验业务集成和质量问题追溯。 ( 6 )生产优化标准 主要包括基于线性规划技术、盈利分析模型的生产方案设计与优化、生产计划编制与优化等计划优化标准;基于调 度优化模型的调度作业计划编制等调度排产优化标准;从基准模型开发、评价、优化、管理的角度规范以常规生产过程 如单元设备、生产装置、总加工流程、公用工程为基础的装置优化标准;以生产过程常规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比例 - 积分 - 《 指 南 ( 2 0 2 2 版 ) 》 的 全 文 学 习 ( 1 )安全管控标准 主要包括基于风险知识库的风险和隐患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等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标准;基于物联网 的作业许可、作业过程监控等现场作业管理标准;基于事故知识库的事故统计分析、基于设备三维模型及 事故模型的事故仿真模拟,基于危化品知识库、风险分级模型、结构化应急预案库的应急指挥等事故与应 急管理标准;基于三维可视化10 积分 | 67 页 | 10.60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色彩通道关联的深度图像修正技术、高层语义特征引导的语义分割技术等是该 方面的发展趋势。 总之,基于深度图像的场景解析技术在深度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空间感知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 研究价值,对保障自动驾驶道路安全、提高机器人作业感知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该前沿中核心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中,核心论文发表量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篇均被引频次排在第一 位的是德国(表 2.11),中国与新加坡存在合作(图 2.7)。在核心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中,核心论文发文 网系统智能调 控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光电量子等多源异构信号融合技术和惯性导航与长短基线协同定位技术等。 (2)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的一体化控制技术 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的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在作业任务或场景中,将无人机、无人船艇、水下潜器 表 2.16 机械与运载工程领域 Top 10 工程开发前沿核心专利逐年公开量 序号 工程开发前沿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博弈等核心技术为支撑,实现异构系统在时间、空间、模式等多维度上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在风浪 流等环境载荷扰动和立体空间条件约束影响下,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需要维持稳定的通信链路、具备自 抗扰的协同控制能力。 为有效应对复杂动态作业环境,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逐步形成,涵盖了海空跨域通信、多源数据融合 感知、海空无人协同控制等系列无人系统关键技术。未来,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的一体化控制技术将进 一步聚焦于低时延跨域组网通信技术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共 21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