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分支技术之间的关联关系;继续在重点前沿解读过 程中利用发展路线图工具,研判重点工程前沿未来 5~10 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本书为 2024 年度全球工程前沿研究项目的成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说明研究采用的数据和 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十章为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和工程管理 9 个领域报告,分别描述与分析各 个工程开发前沿。各领域前沿数量分布如表 1.1 所示。 工程前沿研究基本流程包括三步:数据对接、数据分析和专家研判。数据对接,主要是领域专家和图 书情报专家依据各领域的技术体系,制定论文和专利数据检索式,明确数据挖掘的范围;数据分析,主要 是通过共被引聚类形成文献聚类主题、共词聚类形成专利地图,获得前沿主题;专家研判,主要是通过前 沿主题筛选、前沿名称修订、专家研讨等方法逐步筛选确定前沿。同时,为弥补因数据挖掘算法局限性或 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列表。经领域专家审核与修订后,确定本年度重点分析的 9 个领域共计 12 758 本学术 期刊和 62 407 个学术会议。此外,针对 82 种综合性国际学术期刊,采用单篇文章归类的方法,即根据文 章参考文献的主要归属学科来确定相关期刊中单篇文章的研究领域。 针对每个领域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参照 Web of Science 高被引论文确定方法,综合考虑期刊论文 和会议论文差别、出版年等因素,筛选出 2018—2023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政策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精讲舒舒服服地阅读 LHJ+FHX 。 3 3 —— 《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2 版)》—— 目 录 《指南( 2022 版)》的编制背景 一 《指南( 2022 版)》的主要内容 二 《指南( 2022 版)》的编制过程 三 《指南( 2022 版)》的全文学习 四 把 PowerPoint 当作字处理软件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太多的演讲者站在那里,读幻灯片上的内容。 片带回去,在他们自己的办公室、家里、船上、甚至盥洗室里舒舒服服地阅读 LHJ+FHX 。 6 6 —— 《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2 版)》—— 《指南( 2022 版)》的主要内容 二 把 PowerPoint 当作字处理软件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太多的演讲者站在那里,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演讲者忘记了他们的听众绝大部分是有文化的,完全可以自己阅读。如果你 、船上、甚至盥洗室里舒舒服服地阅读 LHJ+FHX 。 学习解读《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2 版)》 《 指 南 ( 2 0 2 2 版 ) 》 的 主 要 内 容 《指南》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以及组织实施等 4 个部分。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统筹规划、协调配套;稳步推进,急用先行;加强 协同、注重实施”等基本原则。到 202510 积分 | 67 页 | 10.60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展现出国内储能市场持续增长的态势及广阔的发展潜力。集采框采方面,各大能源集团在2024年的集 采需求远高于2023年,整体规模高达29.9GW/122.6GWh,招标内容主要是储能系统、电池系统和电 芯;项目招标方面,招标规模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整体规模高达96.2GW/245.7GWh,招标内容主要是 储能EPC、储能系统和综合EPC。 1.1 招中标概况 图1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招标情况¹ 中标方面,2024年我国新 储能项目,此批项目自愿承诺确保在2024年7月15日 前建成并网。 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 2025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第二章 中国新型储能应用概况 中国新型储能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在电源侧,储能系统与风电、光 伏等可再生能源配套,通过“风光+储能”模式平抑发电波动性,提升并网友好性,减少弃风弃光现 象。电网侧重点布局调峰调频服务,利 60.0%(装机能量口 径),较2023年增加7.6%;其中独立储能占57.6%,是最主要的装机应用场景,随着各地配建储能转 独立储能政策的推进,预计2025年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将会持续增高。电源侧储能占比32.3%,其 中光伏及风电配储合计占比30.9%。用户侧储能占比7.7%,其中工厂配储是最主要的场景,此外储能 在园区配储、光储充等场景下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 2.1 应用场景分布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已建选煤厂应进行基础设施升级,以主要工艺环节、重要装备、 3 安全防控智能化为建设重点,开展无人操作设备、无人值守系统的 研发与应用,提高洗选工艺过程的智能化水平。鼓励新建选煤厂开 展基于 BIM 技术的数字化设计与施工管理,建设选煤专家知识库, 开展重点生产单元、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形成完善的洗选过程智能 感知、智能控制、智能管理与智能决策,主要工艺环节、主要操作 岗位及重要设备实现智能无人操控,建成安全、节能、环保的智能 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 全保障、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新建煤矿及生产煤矿 应根据矿井建设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 造方案,明确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总体架构、技术路径、主要任务 与目标。 智能化煤矿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思路,采用一套标 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据传输通道、 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井 工煤矿、露天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可参考图 智能化选煤厂可参考图 2 所示技术架构,划分为设备层、控制 层、执行层、决策层四层。设备层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及检测仪表、 保护装置等;控制层主要包括生产集中控制系统、设备状态监测 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调度通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执行层 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机电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节能与环 保管理、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等;决策层主要包括:智能控制、 智能管理、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 8 图 2 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9 (三) XD宝光工业园区项目 ...........................................................11 ◎ 第三章 陕西省微电网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2 (一) 隔墙售电 ................................................... 建议。 1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第一章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背景 及意义 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五省(区)。在能源转型大趋势的推动下,西北地区面临着从大规模高比例传统能源为 依托的高耗能产业向以新能源为主要支撑的产业逐渐过渡的挑战。在西北五省(区)当 中,陕西省拥有最高的 GDP 和最大的人口规模、最高的火电装机和发电占比、相对偏弱 2690 万千瓦,超过“十二五”“十三五”建设规模总和。 5 一、陕西省微电网发展背景及意义 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五省(区)。在能源转型大趋势的推动下,西北地区面临着从大规模高比 例传统能源为依托的高耗能产业向以新能源为主要支撑的产业逐渐过渡的挑战。 在西北五省(区)当中,陕西省拥有最高的 GDP 和最大的人口规模、最高的火 电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 •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 在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给出了自 己迈向碳中和的承诺。园区是中国产业和经济 发展的重要承载形式,在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头之 一。因此,科学地评估园区的低碳发展水平成 为了“双碳”战略下一个重要的话题。对此, 我们建立并使用了中国园区低碳发展进程评估 框架(PDI),从表现力、发展力和影响力来 全方位衡量园区低碳发展的成效,希望可以为 基于对 32 个园区的调研,我们发现园区在低 碳发展上普遍面临的三方面挑战: • 驱动力不足:当前,园区对自身碳排放的掌 握情况差异较大,碳盘查动力多源自政策压 力或政府激励。园区的低碳发展主要由产业 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循环经济三方面 进行驱动。 • 缺乏整体政策和创新抓手:大部分园区现有 的减排策略仍侧重于能源体系优化和生产过 程干涉等方面,而对园区低碳发展的整体规 划、行业转型指导、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鲜 园区:作为工业降碳前沿,需要系统 性评估低碳发展进程 - 04 发展力洞察:园区缺乏整体低碳政策, 低碳技术创新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 15 行业案例分析 - 26 表现力洞察: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与循 环经济是推动降碳的主要抓手,而碳盘 查与数字化监管尚缺位,园区难以精准 科学地推动降碳 - 07 影响力洞察: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社会 行动等低碳软实力还未获得充分的重视 - 20 园区低碳发展建议 - 32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17 03 优先发电电源逐步入市,与煤电机组同场竞争,资产经营风险增加 ......................... 19 04 多年合约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逐渐成为可再生项目主要风控手段之一 ................. 20 05 作为与现货市场衔接的必然手段,中长期分时段交易将进一步推广 ....................... 21 第三章 现货电力交易 辅助服务供给主体扩维,服务成本开始向下游传导 .............................................. 35 16 辅助服务市场利好新型储能,但难以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 36 第六章 容量市场与容量补偿机制 . . . . . . . . . . . . . . . . . . . 02 煤电继续发挥价格基石作用,未来电价将持续反映新能源占比的变化 03 优先发电电源逐步入市,与煤电机组同场竞争,资产经营风险增加 04 多年合约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逐渐成为可再生项目主要风控手段之一 05 作为与现货市场衔接的必然手段,中长期分时段交易将进一步推广 现货市场 06 现货市场加速推进,预期十四五期间省级市场全面建成 07 现货市场限价将逐步放松,但其对中长期价格传导作用仍然受限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E中国粉体网! 粉体大数据研究 WDERBIGDATARESEARCH 公介号:粉网 1、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 目 2、国内18家固态电池企业 cnp 录 3、国外22家固态电池企业 公众号·粉体网 中国粉体网丨邮粉体大数据研究 》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 自前,全球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分为氧化物、硫化 物、聚合物、卤化物等。每一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势, 但自前还没有能够满足全固态电池所有性能要求的技 com.cr 公众号粉体网 E中国粉体网扫体大致据研究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本、韩国、欧 州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来 看“中国的企业最多,其次是日本,日本的企业数量 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耕耘多年, 实力很强。美国则主要分布着一些创业企业欧盟国 家的企业主要是与美国的创业企业合作。韩国企业数 量也不多但是持续投入研发,实力较强, 公众号粉网 儿三中国粉体网招体大级银行究 》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复 合物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6月,由中科院院上、清华大 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创办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 生产装备的研发生产建设国内第一条固态锂电池产 线。2024年,清陶能源第代光年固态电池成功应用 公众号粉限网 F中国粉体网超体大教馨扫究 》 于智已L6车型在工信部最新发布的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 的目标,确 定将新能源重型货运作为未来行业低碳转型的 主要发力方向。 新能源货运行业目前正处于规模化推广与产业 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进程中,政策体系的 精准优化与有效实施必须以对市场现状的深度 洞察为基础——包括企业发展新能源货运的核 心驱动力、当前面临的主要瓶颈、实际应用情 况和运营痛点,以及促进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 路径。基于此,本次调研聚焦上述关键议题展 共识、深化探索,共同推进中国物流行业的绿 色低碳变革。 中文507.indd 3-4 中文507.indd 3-4 2025/5/7 10:37 2025/5/7 10:37 6 5 本次市场调研围绕新能源重卡(主要聚焦电动重卡)的市场驱动力、应用情况、面临的挑战及政策需求展开, 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相关方提供信息支持,以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并为未来试点项目的 设计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 具体目标包括: 1. 分析电动重卡的市场驱动力 研究货主以及物流服务提供商和承运商(以下统 称为物流运输商)发展新能源货运的核心动因、 对新能源货运的接受意愿以及对绿色溢价的态度, 以识别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探究电动重卡的推进与应用情况 了解电动重卡的应用现状、推进阻碍以及成本认 知等情况,分析新能源货运的实施现状与进展。 Objectives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此外,本次调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技术在卫星通信、无源导航、金融、化工、材料、能源电力、基础 科研、生命科学等多个重点行业的潜在变革性应用,为行业赋能提 供战略参考。 05 地区与政策差异化分析:本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开展了区域比较 分析,重点评估全球各主要科技国家和地区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政策 扶持、创新生态、人才集聚及技术商业化等能力。基于差异化定位, 揭示了区域之间的竞争优势与互补性,为全球量子科技协同发展提 供洞见支持。 本研究报告基于系统 感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公司给予技术和素材的支持: 致谢 4 1. 2024产业发展概览 2. 上游核心设备与器件 3. 硬件整机 4. 软件算法 5. 云平台 6. 下游应用 7. 主要国家现状与分析 8. 投融资分析 9. 供应商评价 10.产业分析与预测 11.产业展望 12.附件 8 24 42 62 75 83 93 103 111 134 144 机的研发、制造、应用及生态构 建形成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当前,量子计算正处于技术攻坚和应用探索的关键时期,各技术路线均处于快速进展阶段,哪 条技术路线能最终胜出仍未有定论,技术路线未收敛。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半导体、金刚石色心、拓扑等技术路 线各有千秋,核心差异在于:物理载体(电路/离子/光子)、操控能标(微波/光频/静电)、环境 需求(低温/真空/磁场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共 47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