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2024 年 06 月 11 日 中控技术 (688777) ——控制系统 Nyx 与 AI 大模型 TPT 发布,中控“1+2+N” 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 报告原因:强调原有的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投资要点: ⚫ 6 月 5 日,中控技术在新加坡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通用控制系统 Nyx 及流程工业首款 AI 时序大模型 TPT。为何说这两款产品是颠覆性的,到底有哪些创新性, 智能机器人项目,沙特阿美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与中控技术的合作充分 体现了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领域的深厚实力。 图 12:中控技术与沙特阿美在机器人方面的合作 资料来源:中控技术新品发布会、申万宏源研究 公司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17页 共25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天然气加工过程优化、天然气使用峰谷预测、新装置投资与运营、智能营销、 预测性维护等覆盖企业运营全生命周期当中将带来显著应用价值。 图 13:中控技术与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全方位合作 资料来源:中控技术新品发布会、申万宏源研究 3.3 万华化学 中控技术与万华化学的合作始于 1998 年,2021 年双方正式签订“智能制造战略合作” 协议,形成了坚固的伙伴关系,2023 年万华化学蓬莱基地率先使用中控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智启工业未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2022-11~2023-02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了ChatGPT,标志着大模型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迈向通用大模型AGI 阶段 大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启动期 2023-03~2023-12 2023年3月、OpenAI推出GPT-4;Anthropic推出大模型产品Claude;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大模 型; 2023年4月,云计算巨头AWS发布Ti大模型; 2023年5月,Google推出PaLM2大模型; 同年,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下半年各自发布了同意前文和混元大模型,加入大模型的队伍; 国内外企业持续更新发展大模型产品 高速发展期 2023-06~2024-08 2023年6月,中工互联发布了中国首个工业大模型产品——智工·工业大模型; 2023年9月,卡奥斯推出工业大模型COSMO-GPT; 2023年9月,羚羊工业互联网公司发布羚羊大模型; 2023年11月5日,思谋科技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IndustryGPT 模型IndustryGPT V1.0 2024年6月,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5.0,在工业设计等应用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 2024年7月,网易伏羲大模型基于AOP理论思想及自研工业大模型,推出国内首台无人装载机器人和 挖掘机器人,参与到矿山、铁路等一线场景的建设; 大模型逐步应用于工业领域并获得广泛认可 [4] 1:https://www.thepa… 2:https://www.thepa…0 积分 | 24 页 | 6.60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它 概述了园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深厚积淀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园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展示 了园区在推动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和卓越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此报告覆盖时间范围至2023年12月31日。 报告框架依据 本报告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 披 露一般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 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就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的函》,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发布的《工业园区国际指南》,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GRI 标准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 在中国标准协会 立项通过。该评价通则旨在指导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升区域ESG治理水平、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为国内外经济开发区ESG表现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报告发布 白皮书以PDF电子文件形式发布,欢迎登录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官方网站 http://www.sipac.gov.cn/ 获取电 子版报告。 03 厚积薄发: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历程 01 园区概况 02 发展历程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绿色和平1 中国工业园区 污水处理管理研究 2 知识产权声明: 本报告由绿色和平和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 研究院共同发布,知识产权归双方共有。 编者: 袁增伟、邓婷婷、郭治鑫、薛乐平 顾问: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 董战峰 鸣谢(A-Z): 保航、江卓珊、刘文杰、徐婧寒、郑名扬 2019 年 5 月 3 专家荐语 专家荐语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 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等差异化的管理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张力小教授 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明确提出各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时,环境保护部、 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要求国家生态工业园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因此,在建 设完成后,如何确保工业园区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该报告围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管 2)。根 据国务院 2015 年 4 月出台的《水污染 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 要求,各工业园区应于 2017 年底前建 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15 年 12 月, 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生态工业 示范园区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国家生 态工业园需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这一系列政策意味着工业园区集中进 行污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治计划至关重 要的策略,污水处理厂能否达标排放10 积分 | 28 页 | 17.18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30 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4 家企业获评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开展绿色服务支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化绿色低碳服务,开 设 “工业节能云课堂”和 “益企能”专栏,发布《园区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和《园区主导 行业节能减碳共性技术清单》,为区域工业低碳转型提供新思路,挖掘新亮点。 建筑领域。新建建筑实施全过程低碳管理,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100%,新建居 国土空 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交通运输、电力等专项规划的衔接。 建立健全双碳基础制度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紧密跟踪衔接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和标准编制工作,充分贯彻已发布的国 家、省级核算标准。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持续深化核算方法研究,加强与上级 核算单位的数据衔接。探索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试算研究,摸清工业园区碳排放“家底”。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数 企业、社区、园区、建筑等不同尺度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监测手段,提高碳排放监测的时 效性,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排放源,逐步建立全面、立体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对重点工 业企业、公共建筑等,依托监测数据形成常态化的碳排放评价机制,发布碳排放白皮书、 碳排放评价年报等。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试点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工作。 建立碳排放核查审计机制 规范核查审计工作程序,根据规定的核查规则、技术标准和程序要求,对纳入配额管理的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5 月前3
AI+智慧厂区解决方案(智慧工厂)、数据检测平台 6 、运维管理平台 01 02 03 04 05 06 设计、开发、运维、管理一体化 “1+6+7” 架构体系 » 产品概述 » 一个云应用服务市场 所有应用的功能统一 发布到云应用服务市 场,由该平台统一对 外服务 OA 案件 审批 项目管理 认证中心 authen 为各类服务与应用提供统一 认证与授权,以用户为中心,以 应用与服务为分类,实现用户关 置与管理,将数据的调用与处 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转换为 对外服务能力,包括服务的定 义、业务逻辑的数据流配置、 数据输出的格式化处理等方面 ,为目前以数据价值为核心的 信息化过程建设提供一种快速 发布与订阅的解决方案。 数据服务平台 daas 数据检测平台 dbgov 提供数据治理能力,以数 据为核心,围绕数据的可识别 、可分析和可展示等方面实现 对数据的综合管理。解决业务 定义、流程管理、过程监控等 功能,为政企打破信息孤岛、 提升数据价值提供完整应用服 务。 数据融合平台 exch » 七个平台 » 在线开发平台 数据设计 数据服务 工作流 鉴权 发布包 服务关联 生成服务包 文件服务 界面设计 前端开发 数据库工程师 UI 工程师 实施人员 项目经理 » 七个平台 » 数据服务平台 DB 页 面 业务系统 卓讯数据服务平台0 积分 | 39 页 | 3.88 MB | 5 月前3
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时宽带通信能力,探索面向虚拟现实业务的云网边端算力协同架构,加快研究端 到端、精细化、差异化网络传输运维与体验质量评估体系。” 国家政策大力提倡光纤下沉,提升对 XR 等高带宽业务的支撑能力。2022 年 7 月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建城〔2022〕57 号),提到构建信息通信网络基础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某些前瞻性较强的省市开始考虑未来园区业务的演进,已不满足于千兆光 网的建设,前瞻性提出了万兆光网的要求,如 2023 年 9 月数字北京建设暨 2023 (第二十届)北京互联网大会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 合发布《“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在全国率先以政 策文件形式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万兆光网”方向演进升级。提出北京将大力推动 光通信技术发展应用,在当前千兆网络基础上新增光感知与可视化、实时韧性联 析网络威胁, 并对威胁自动响应及秒级处理。如未来园区可通过 AI 摄像机的多模态图像识别, 自动锁定可疑人物或行为,并通过分析算法判断安全风险等级,自动调度相关资 源解决问题。 国家近年陆续发布多部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进一步细化数据分类 分级、数据安全评估等制度,将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数据安全规范和标准体系。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13 13 1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 质量特征。精细化工是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 2024 年 7 月 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 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 (简称“方 案”),《方案》将精细化学品与化工新材料统一纳入精细化工范畴。为 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案》提出了三 国产化 进程,提升产业化效率。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注重技术创新,并已从传统的模仿跟随转向核 心技术突破。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 业协作组、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等联合发布“2024 年度中国精细化 工创新发展企业二十强”,化工材料国产替代技术涵盖食品、军工、日 化、半导体、医药、农业等多个行业。我国精细化工企业平均研发强 度在 3%左右。其中研发强度在 10%以上的企业均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2030 年市场规模可达到 150 亿美元, 2024-2030 年 CAGR 将超过 57%,全球销量将从 1.19 万台增长至 60.57 万台。根据 2024 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 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 2025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 53 亿 元,同比 2024 年实现翻倍增长;到 2029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 模或将达到 750 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0 积分 | 19 页 | 1.20 MB | 5 月前3
从英伟达GTC看AI工厂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芯片,这次大会上, 公司推出针对大模型优化过的新训练芯片 H100 NVL,和过去的 A100 相比, 训练速度提高 10 倍,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目前,AI 推理上,一般采用 2018 年发布的 T4 芯片,这次公司发布出面向视频生成和图像生成的新推理芯片 L4 和 L40,其中 L40 推理性能是 T4 的 10 倍。受美国出口管制限制,中国 目前只能采购实测性能比 A100 低 1/3 的 A800,因此训练同一个体量的模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电子 从 GTC2023 看英伟达 AI 算力基础设施 英伟达 GTC2023 中,为了满足 AI 市场的需求,英伟达不仅发布了 L4 Tensor Core GPU、 L40 GPU、H100 NVL GPU 和 Grace Hopper 等超级芯片,还进一步推出 NVIDIA DGX 超 级计算机,成为大语言模型实现突破背后的引擎。英伟达在 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为“华泰”)对该等信息的准确 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 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以往表现 并不能指引未来,未来回报并不能0 积分 | 16 页 | 1.37 MB | 5 月前3
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2025日本:《能源基本计划》《氢能源 基本战略》 p 韩国:《国家战略技术培育方案》 p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 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 的关键时期。 p 国家和地方近年来加快布局 未来产业,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发布30余份未来产 业政策。 4 2 2 5 2. 2 2.1 国外未来产业赛道布局 量子科技: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中继器、量子 模拟、随机数生成器、量子密码学、优化算法、量子 互联网 人 万亿元。 þ 拥有众多的大模型创新主体,有超过120家大模型相关创新主体, 居全国首位。 上海将进一步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 广模式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应 用场景 上海 þ 上海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支撑 大模型的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力等四方面加速大模型 发展。 þ “模速空间”2023年9月投入运营,已集聚100余家大模型企业 带动周边落地200多家AI企业。 市场上碱性电解槽的出 货量占95%以上,2022年发布碱性电解槽新品的企业共有19家,2023 年增加至27家,未来10—20年碱性电解槽还会占据主导地位。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综合服务、膜电极、其他(建筑领域、 发电领域等)、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空压机、液态储氢等 行业细分领域融资热度较高。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氢能 源市场的报告中预测,中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0 积分 | 24 页 | 3.67 MB | 5 月前3
共 36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