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于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场景的冷却系统智能调优技术报告在国家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和 2035 目标纲要》、工信部印 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 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背景下,数据中心数 字化转型速度加快,节能降碳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统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大多依靠经验设定运行参数,采用人工 调优和局部反馈调节方法实现控制;存在着设定值固定,不随负载、 环境条件变化;各设备之间缺乏信息沟通,运行参数不协同;未考 基于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场景的冷却系统智能调优技术报告(ODCC-2025-06005) 1 一、概述 在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和节能降碳的背景下,通过预制化方舱快 速建设方式,数据中心预制模块化的应用不仅缩短了建设周期,还提 高了建设效率,同时兼顾了低碳节能和绿色发展的需求,为新型数据 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传统的数据中心存在着数据多样性,现场数据采集比较困难,需 要改 充分考虑冷却系统的运行原理,利用融入物理机理的 AI 算法,实现 基于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场景的冷却系统智能调优技术报告(ODCC-2025-06005) 2 节能降碳的目标,通过冷却系统智能调优技术,能够对冷却系统进行 运行节能优化控制,优化后的冷却系统节能率可达 15%以上。 二、术语、定义、缩略词 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 Prefabricated Modular Data Center 预制模块化20 积分 | 33 页 | 3.74 MB | 1 天前3
西门子:Smart 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据,结合内嵌的建筑、典型能源系统用能模型和业务应 用,实现能源系统数据可视化、能源分析与对标、能源 预测与优化、碳盘查、碳减排规划等功能。帮助用户直 观的了解能源系统运行态势、提高能源系统运行效率。 平台也将帮助客户科学的进行节能改造、减排项目规 划,轻松完成日常能源系统运维工作。平台搭载多种先 进的能源系统优化算法,也支持与客户共同开发专属 优化策略,是客户身边的能源和低碳专家。 身边的专业能源和低碳管理专家 西门子智慧能碳管理平台 光伏、储能、汽车充电桩等新型能源设备没有统 一的SCADA监控系统,运维管理难 能源管理者对碳管理缺乏经验,需要一套能源管 理和碳管理的整合工具 减排和业务发展难以协调,亟需区分减排的 重点,节能减排方案收益难以量化 缺乏低成本节能减排方案,传统节能项目成本 高、周期长、影响生产 各下属企业上报数据质量低, 统计维度混乱,难以进行统一 的分析和展示 能耗和碳排放KPI下发流程繁 琐,时效性差 园区管委会和大型集团能源、碳管理部门 审核机构要求提供核查数据包;提供完整碳管理业务功能,从 盘查、分析、减排规划到落地方案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 3.内嵌碳管理行业经验,运行阶段全链路碳管理 2.软硬结合的策略和算法帮助客户节能降碳,提高负荷柔性 现场能源子网 供给侧 趋势:低碳可再生能源 去中心化能源市场 需求侧 趋势:能源效率提升 直流配电和柔性负载 从分析到减排帮助企业达成碳中和 碳中和咨询0 积分 | 10 页 | 1.33 MB | 5 月前3
CAICT算力: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展。软件层面,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 相对不足,存在兼容性、安全性和效能发挥等问题。此外,软硬件 的协同适配性也有待提升。三是节能降碳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算 力中心的高速发展,带动我国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进一步攀升。在“双 碳”战略背景驱动下,亟待加强算力中心“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提升 节能降碳水平。四是产业生态亟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算力产业生态 建设虽有进展,但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算力应用深度广度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处理器、加速器等产品不断涌现,为算力设 备性能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计算架构方面,异构计算架构成为主流 模式,多样化、跨体系处理器协同成为提升计算并行度和能效的重 要手段。绿色节能方面,一是我国积极推进绿色节能技术创新,研 发节能技术与设备,如高效能服务器、液冷系统等;二是优化算力 中心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与可再生能源,降低算力中心能耗。 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算力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在自 为河北省、浙江省、 青海省、江苏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河南省、 甘肃省、辽宁省,具体情况详见图 8。河北凭借环京区位优势,积 极承接北京外溢算力需求,算力中心上架率较高,且加速推广绿色 节能技术应用,PUE 和 CUE 表现良好,算力业务收入位于全国前列, 算力质效全国领先。浙江算力需求旺盛且多样化,上架率高,注重 综合算力指数 19 算力设施高效运营与技术创新,算力业务收入较高,算力质效表现20 积分 | 54 页 | 4.38 MB | 1 天前3
2025年智算中心冷板式液冷云舱技术白皮书-中讯邮电渗透率的加速提升。 这一增长主要由数据中心对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驱动:一方面,人工智能服 务器和高密度计算部署(如 AI 大模型应用)导致功率密度骤增,形成液冷的刚性需 求;另一方面,绿色节能政策成为关键推动力。从行业应用来看,电信运营商和互联 网厂商是推动液冷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领域因 AI 部署推动液冷需求,电信 运营商则基于《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的要求积极推广。同时,国家“碳达峰·碳 冷却介质的降温,服务于多台机柜的冷量分配单元。 5) 水氟双冷源列间空调 Dual Cooling Row 一种结合水冷与压缩机制冷双冷源系统的列间空调设备,通过两套冷源系统 协同工作灵活运行,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实现高效节能。 6) 解耦型液冷机柜 Decoupling liquid cabinet 用于放置计算节点及交换节点,并提供节点运行所需的供电、冷却等环境条 件的柜体。由机柜主体、分集液器、供电系统等组成,可按需配置盲插或快插型 动,智算需求增长趋 势明显,功率密度持续上升,制冷系统由单一制冷方案演变为多元化制冷方案,液冷 技术需求旺盛。算力需求高速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带来的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变 化,因此需要更为高效节能、灵活快速、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应对市场变化 的不确定性,加快完善数据中心领域的建设布局。 智算中心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商业模式有别于现有数据中心建设模式,需要结合 业界前沿,打造出适应高性能10 积分 | 25 页 | 1.11 MB | 1 天前3
2025中国ESG最佳企业实践报告ESG 实践已进入深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 始将 ESG 理念融入到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之中,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履行到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全方位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保护 方面,上市公司加大节能减排投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减少碳排放, 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在社会责任履行上,企业更加注重员工 权益保障、社区发展以及公益事业参与,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提升 企业社会形象。 15 ESG独立报告 “爱心井”, 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响应国家低碳战略,推 动自身运营与业务的低 碳转型。华林证券通过 绿色金融业务引导资金 流向低碳领域,参与绿 色电力证书交易,探索 林草碳汇开发;在运营 中通过节能设备、绿色 出行等措施降低碳足迹。 建立健全 ESG 治理体系, 保障稳健运营。华林证 券设立战略规划与 ESG 委员会,统筹乡村振兴、 绿色转型等核心议题; 天阳科技通过 ISO 37001 响应 “双碳” 目标,推动自身运营及业务领域的碳减排,参与绿色能源项目、 开发碳汇资源、引导资金流向低碳领域,助力区域清洁能源转型。 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脆弱性的矛盾,将绿色理念融入运营全流程,推行节能降 耗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干扰,探索低碳发展模式。 中国企业ESG发展现状概览(西藏专题) 31 生态是西藏最大的优势,绿色是西藏最鲜明的底色。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西藏20 积分 | 128 页 | 12.54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算力负荷的时空可转移特性(如“东数西算”工程中的冷数据处理西 迁)和灵活调节潜力(如 AI 训练任务的错峰调度)为电力系统提供 了新的调节手段。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调度,全国数据中心可提供约 3000 万千瓦的灵活调节能力,相当于 30 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 此外,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算力产业的绿色转型需求迫切,但目 前绿电使用率仅 22%左右,亟需建立更高效的算电协同机制。 算电协同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前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 训练任务迁移至内蒙古数据中心,节省电费支出 15%,减少 碳排放 20%。2024 年初,腾讯联合英特尔开发出智能负载调节系统, 可根据电网频率波动在 10 毫秒内完成服务器功耗调整,单数据中心 可提供最大 20%的瞬时调节能力。南方电网研发的“驭电”智能仿真 大模型,通过融合气象、负荷、设备等多维数据,将新能源预测准确 率提升至 95%以上。华为在贵安建设的绿色数据中心采用“分布式光 伏+液冷”技术,年均 PUE “源-网-荷-储-算”一体化协调控制架构,通过 融合可再生能源功率预测与算力负载预测,建立基于绿电友好性的算 力调度模型,动态匹配任务类型与可用清洁电力资源。在此基础上, 结合碳价、电价、负荷调节能力等多源信号,引导算力任务向新能源 出力高峰区域与时段迁移,通过算力任务的集中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 的即使消纳水平,同时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演 进,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智能算力网络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1 天前3
智算+人工智能赋能钢铁行业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系 统 烟 囱 林 立 、 数 据 孤 岛 现 象 普 遍。 安全生产可视化 监管 •针对高风险、高能耗产 业,需要定向精准可视 化监管; •安全规范管理缺乏主动 预防措施。 绿色节能可持续 运营 •在产业升级转型时,确 保园区的生态环境; •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提 前感知并预防污染。 以人为本智慧化 体验 •缺乏用户体验关注,监 管大于服务; •智能化联动、可视化界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智慧园区建设运营 01 计算力就是生产力 · 智算力就是创新力 4 智慧园 区 以人为本 产业生态 高速互联 智慧运营 全面感知 精准 服务 协同 办公 节能 环保 高效 管理 增值 创收 生态 融合 数字化技术 利用新一代 ICT 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控制、整合园区各个关键环节的资源,实现对各种需求做出智慧响应,使园区整体运行具备自 我组织、自我运行、自我优化的能力。 供热管理系统 电锅炉 供热站 燃气热泵 水表 电表 气表 热量表 重点设备监控系统 机床 变压器 空压机 安全预警系统 无功补偿系统 能源管理云 平台 故障 预警 运营 管理 远程监控 节能 决策 能效 分析 集抄 费控 智慧 用能 备品 配件 数据 交换 能源双碳解决方案 能源双碳解决方案 能源双碳解决方案 能源双碳解决方案 产业能耗对比 掌控整体能耗 优化能源结构10 积分 | 11 页 | 9.98 MB | 5 月前3
英特尔-工业人工智能白皮书2025年版............................................................................47 3.2 美的楼宇科技美控:楼宇 AI 节能解决方案 ............................................................................49 3.3 利珀:晶硅电池隐裂检测产品 楼宇 AI 节能解决方案 背景与挑战 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建筑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据《2023 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 研究报告》显示,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占据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21.9%,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据了建筑能耗的近半壁 江山。而在暖通空调系统能耗中,基于暖通空调业务数据测算,制冷机房系统能耗占据 60%,仍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 目前,常见的制冷机房节能改造措施包括更换高效设备如主机、水泵、冷却塔,以及优化系统设计。此外,通过升级或优化 制冷机房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尽管许多机房已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但节能潜力仍然巨大。这主要是 因为现有的自控系统采用基于规则的简单逻辑控制,难以适应暖通空调系统的动态和非线性特性,以及设备间的相互影响, 导致系统无法持续高效运行。因此,如何在确保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0 积分 | 82 页 | 5.13 MB | 5 月前3
2025年数据中心末端配电母线联合解决方案白皮书-西门子市场需求加速增长 1.2 电气容量需求飙升 传统的数据中心机房配电架构及的挑战及应对 2.1 智能机房配电母线特点 2.2 机架配电母线的典型应用场景 2.3 智能母线系统逐渐普及 2.4 绿色节能及主动运维的需求凸显 数据中心机房配电母线的优势 3.1 新型数据中心机房配电机构 3.2 新型智能监控机房配电母线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配电母线分类 4.1 固定式机房配电母线 4.2 2.1.3 更高系统可靠性 数据中心智能末端配电母线的经济性体现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一方面可大幅降低运维与 安装成本;另一方面节能特性突出,以 400A 规格为例,年用电成本较电缆方案节约 10%,若计 入电流发热对空调系统的影响,产生的额外电能损耗,综合节能率可达 20% 以上。在 400kW 以 上电流的机房配电场景中(即630A数据中心末端配电母线),其直接投资成本已低于传统配电柜 + 数,以及环境数据,母线各节点的温升,以便更早发现潜在风险,确保算力设备的健康运行。 对比于传统列头柜,数据中心末端母线测量点更接近IT负荷,可以更真实的反馈IT设备实际 运行情况。 2.4 绿色节能及主动运维的需求凸显 新型智算中心对数据监控有更高的要求,AI服务器的价格相较传统通算服务器有了大幅度提 高,客户需要实时检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以及配电设备的全面情况,包括母线的所有电气参 数,30 积分 | 26 页 | 20.11 MB | 1 天前3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出,竞争力更强。在新能源汽车、锂电和光伏 行业的需求驱动下,众多厂商纷纷布局大负载产品,例如法 奥机器人 的 FR30 协作机器人,负载达 30kg;遨博智 能推出的 AUBO- 协作机器人,负载达 ;华盛控推出的节能型六轴多关节机器人, 负载达 60kg。 当前,随着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加、产品负载能力持续突破,叠加下游细分场景需求的逐步释放,超大负载 协作机器人已进入快速放量阶段。根据 GGII 调研,华盛 电机:协作机器人电机后续发展必然是向高扭矩、大中空、高功率密度等方向发展。核心零部件重量轻,功率密度 高将成为主要特点,使得协作机器人关节更加轻量化,负载力更高。 伺服驱动:机器人伺服驱动正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集成化、节能化方向加速发展,在形态上要求更小的体积, 在功能上需具备自适应控制、故障预测等智能化能力,在性能上则要满足高动态响应、高精度控制、力控及抖动抑制 等要求,同时要求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编码 度加速度最优规划算法,能够根据作业任务和环境约束, 自动生成平滑、高效的运动轨迹,避免运动过程中的急停、急启,减少对机械结构的冲击,同时提升作业效率。力控 技术则让机器人具备了对接触力的感知与调节能力,使其在装配、打磨等需要与工件紧密交互的场景中,能精准控制 作用力,保证作业质量。振动抑制算法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在高速运动或负载变化时产生的振动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运 动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与此20 积分 | 141 页 | 4.30 MB | 1 天前3
共 47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