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光电融合网络技术与产业应用白皮书网络在带宽、时延、能耗方面的根本性瓶颈。 (1)带宽升级 网络带宽演进是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从早期低速拨号上网, 到如今的千兆、万兆光纤入户,以及数据中心的超高带宽网络,经历 了多个阶段,以太网的速率也经历了从 10Mb/s,逐渐提升到 400Gb/s。 未来光电融合网络需要支持 800Gb/s、1.6Tb/s,甚至 100Tb/s,从而 支撑数据的速率增长。 (2)确定性低时延 与光层在物理层 面具备深度融合的可行性,为构建统一架构、弹性调度、低时延、绿 色高效的新型网络形态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初的 ZR 相干光通信主要解决数据中心间光互连的问题,为数 据中心之间的以太网业务信号在 80 公里到 120 公里这样的场景中提 供了支持相干收发以及 DWDM 功能的光互连能力。为了实现数据中 心在多供应商互联互通方面的需求,光互联论坛(OIF)经过 2016 年到 等不同的光接口方案在典型的 ZR 标准接口基础上被陆续提出,并在 国际电联(ITU)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组织进行标准化, 将 ZR 类型的相干光接口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覆盖短距到长距的不 同场景,支持以太网业务信号直接使用相干光接口传输。图 2 展示 了几个主要标准组织面向不同场景定义的相干光接口标准。 图 2. 不同标准组织所规范的 ZR/ZR+以及其他相干光信号接口 相干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在性能、效率和20 积分 | 95 页 | 2.94 MB | 2 天前3
2025年超节点发展报告-华为&中国信通院练、后训练、逻辑推理的全流程,其参数与集群 规模实现“双万” 跨越,行业模型落地需求专业化。 传统的服务器集群架构在这场变革中瓶颈愈发明显。千亿级模型一次梯度同步产生的 TB 级数据 让传统以太网带宽难以承受;同时,伴随算力规模扩大,万级处理器带来的故障常态化,对自动化 运维与 RAS 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节点的出现成为了面向大模型未来发展的必 然趋势。 超节点并非简 ,跨服务器节点的通信带 宽成为决定整体训练效率的核心瓶颈。 正是这种瓶颈的演变,最终凸显了传统服务器集群架构面临的三重系统性挑战。首先是通信墙, 千亿级模型一次梯度同步即 TB 级数据,传统以太网难以承受。其次是功耗与散热墙,为破通信墙 而提升密度,促使液冷、48V 供电成为标配。第三是复杂度墙:万级处理器带来故障常态化,从业 界模型 GPT-3 (175B) 到 GPT-4 (1.9T) 锦上添花的技术选项,而是决定 AI 规模化发展能否持续的战略性挑战。 2.4 小结 超节点发展报告 12 超节点的出现与演进 3.0 过去的计算集群主要采用“横向扩展”(Scale-Out)架构,即通过通用以太网连接大量标准化 服务器,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适配松耦合的计算负载。然而,大模型分布式训练对系统提出了截然不 同的要求 。其高频次的 All-Reduce、All-to-All 等集合通信操作,使得跨服务器的带宽与时延成为20 积分 | 31 页 | 4.79 MB | 2 天前3
2025年智启未来·险见新机-人保寿险大模型探索及实践(33页 PPT)DeepSeek 为代表的大模型 ,夯实寿险大模型基础建设 ,深度挖掘高价值应用场景 , 赋能外勤销售、 助力内勤经营 管理 人保 DeepSeek 场景应用布局 算 CPU GPU AI 芯片 L. 以太网 RoCE TCP HDD HHD SSD 力 报告生成 制度问答 会议纪要 智能写作 文档对比 指标问答 数据模型 业绩分析 指标分析 ChatBI10 积分 | 33 页 | 2.82 MB | 2 天前3
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2025直接基于光纤或标准以太网局域网(LAN)的互联网 连接总数。连接直接延伸到驻地,且无需依赖数字用 户线(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等其他技术。此类连 接包括无源光网络和点对点以太网连接,但不包括互 联网专线。互联网专线属于专用互联网接入,提供独 享带宽且上下行速率对称。此场景下的网络支出由家 庭或住宅用户支付。 计算 :人均 企业光纤覆盖 直接基于光纤或标准以太网局域网(LAN)的互联网 互联网 连接总数。连接直接延伸到驻地,且无需依赖数字用 户线(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等其他技术。此类连 接包括无源光网络和点对点以太网连接,但不包括互 联网专线。互联网专线属于专用互联网接入,提供独 享带宽且上下行速率对称。此场景下的网络支出由企 业或政府组织支付。 计算口径 :GDP 占比 国际互联网带宽 指以每秒兆比特(Mbit/s)计算的已使用的国际互联 网带宽总量。已使用的国际互联网带宽是指用于承载 该指标衡量的是万兆以太网交换机的出货量占全国以 太网交换机总出货量的比例。衡量一国的企业无线网 络带宽是企业数字化的重要评估指标。我们根据以太 网交换机的外形规格(固定和模块化)和速度(100 Mb、1,000 Mb、2.5 GE、5 GE、10 GE、25 GE、40 GE、50 GE、100 GE、200 GE 和 400 GE)对这些交 换机进行了分类。 计算口径 :占以太网交换机总出货量的比例10 积分 | 142 页 | 10.11 M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面向Web3.0的数字实体互联白皮书每一层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同时屏蔽下层的实现细节。这种设计使得网络各组件 可以独立发展和优化,而不影响整体架构。 面向 Web3.0 的数字实体互联白皮书 6 在网络分层架构中,各层的处理对象有所差异:“数据链路层”(如以太网、 Wi-Fi)负责物理设备间的数据帧传输;“网络层”(如 IP)负责主机到主机的 数据包路由;“传输层”(如 TCP、UDP)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应用层” (如 HTTP、FTP)则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10 积分 | 38 页 | 1.25 M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12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算电协同系统的物理承载基础,包括计算基础设施 (如边缘节点、云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网络基础设施(如确定 性以太网、广域传输链路)以及能源基础设施(如光伏阵列、储能设 备、电力监测终端)。本层负责算电任务的运行支撑与能量供给,要 求具备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与绿色化能力。 (2)数据接入层 数据接入层在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 天前3
2025年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的“WB3000” 型号的交换机基于国产先进的 12.8T 交换芯片及国产 CPU 打造。经过不断迭代优化,成功适配了国内外多 款主流 GPU/NPU 算力卡,提供了单端口最高 400G 无 损以太网接入能力。其中核心部件实现了全国产化, 非核心部件可国产化替代,大幅削减了复杂供应链的 潜在隐患,为金融服务的稳定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基于 SONiC 社区版本的开放性,微众银行从自身 需求出发,布局40 积分 | 85 页 | 42.28 MB | 20 天前3
共 7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