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热点名词释义推广至存在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同时认为将 Grid 6 Forming 与现有新能源并网变流器控制技术(Grid Following)及其改 进技术相结合,可以提升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 进一步提高未来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接入比例极限。 在 2020 年,奥尔堡大学王雄飞教授将基于检测电压实现并网同 步的控制定义为跟网型控制技术,而将采用功率同步机制的电压源型 控制定义为构网型控制技术。 压的响应和支撑。此外,顾名思义,电压源型构网控制通常也具备建 立电压和构建电网的能力,在能量供给充足时,可以独立地为负荷供 电。 在 2022 年末,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詹长江总工在《构网型变 流器稳定性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通过借鉴同步发电机的物理机理, 不同学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构网型(grid-forming)变流器 的概念。尽管在不同文献中,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架构的具体实现在细 3586-3595 [8] 秦世耀,齐琛,李少林,等. 电压源型构网风电机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 电机工程学报,2023,43(04): 1314-1334. [9] 詹长江,吴恒,王雄飞,等. 构网型变流器稳定性研究综述. 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2023,43(06): 2339-2359. [10] 刘辉,于思奇,孙大卫,等.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技术及原理综述[J/OL].中国电机 工程学报:1-16[2024-05-17]10 积分 | 55 页 | 2.25 MB | 6 月前3
2025智能电网:多源电力系统的高效选型白皮书管理潮流的能力,为日益增长的效率问题和可持续性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然而,电网现代化也伴随着重大技术挑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现有基础设施的过载以及 系统复杂性的增加。这些障碍需要创新方法来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弹性。 引言 02 在此背景下,电网的智能选型成为优先事项。通过精确分析和优化基础设施,选型软件在应对智 能电网挑战中发挥着战略作用。这些适应多源电网特性的先进工具有以下优势: |多源电网中选型软件的关键作用 智能电网的关键特性包括: 1 整合可再生能源 智能电网能够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储能系统和智能能源管理补偿其波动性。 2 运行自动化 使用传感器和通信网络持续监控电网状态,检测异常并自动调整以保持稳定性。 3 优化电力能量流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智能电网优化负载分配,减少能量损耗并提高整体效率。 4 以用户为中心 智能电网将消费者纳入其运行中,允许他们生产和消费自己的能源,并激励他们根 严格符合标准 实时计算界面 自定义和 可设置的界面 识别标准偏差和 不合规项警告 第二部分 潮流计算: 优化潮流与预防低效 07 08 理解潮流计算 1. 潮流计算是分析电网性能和稳定性的基本方法。 它是理解电力如何在系统中流动、识别网络中不同支路的负荷、电压和电流分布的重要工具。 | 什么是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是一种数学分析,用于: • 确定网络中电力负载的分布,即通过系统中任意点的能量。10 积分 | 42 页 | 17.40 MB | 3 月前3
pwc -能源新纪元系列:虚拟电厂行业趋势洞察篇 2024合”能力使其能够整合不同种类能源的特 性,如将经济性高但稳定性低的风光能源与 经济性低但稳定性高的调节型能源(如煤 电、气电、小水电、生物质发电)相结合, 打造既经济又稳定的能源产品,从而在电力 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 国家电网,普华永道分析 传统电源 高可控性 风电 光伏 火电/气电 经济性+++ 稳定性--- 经济性- 稳定性+++ 经济性++ 稳定性+++ 聚合电力产品 新能源电源 新能源电源 低可控性 虚拟电厂的进阶模式 虚拟电厂组合各类能源提供经济稳定性俱佳的产品 我国虚拟电厂发展目前正处于早期邀约型阶 段,相关机构组织用户侧参与需求响应,有 电网引导各方参与共同完成邀约、响应和激 励流程实现可调节负荷的有序用电,主要遵 从计划机制。随着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 场的基本成型,虚拟电厂将迈向市场性阶段, 虚拟电厂聚合商将以类似于实体电厂的模式 主动响应市场价格信号,通过整合调度源、 调频 其他辅助服务 电能量市场 中长期市场 现货市场 应用场景 邀约型阶段 市场性阶段 聚合对象 大工业、工商业企业 • 分布式发电 • 灵活机组(成本低,稳定性差):风电、光伏 • 调节机组(成本高,稳定性强):气电、煤电、生物质发电 • 储能 风光发电占比高 省份 累计分布式 风光能源 (MW) 平均峰谷价 差(元/度) 是否开展电力 现货市场 电力市场成熟程度10 积分 | 27 页 | 4.34 MB | 1 天前3
AI+质量管理方案(23页 PPT)图形 1 AI+ 质量管理方案 背景 最大的挑战 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缺乏 检测效率低下 综合成本大 质量稳定性、准确性差 • 人工判读:依赖经验,标准难以统一;新 员工经验不足、重复性疲劳等易导致漏检 误判; • 精度受限:产线上难以根除的微小缺陷。 人力:大量质检人员的需求,培训和运营成本高。 物料:废品损失成本大,提高生产成本; 客户满意度:质量问题容易引起客户投诉,影响品 结合 FMEA 的分析结果 ,快速定位导致质量异常的可能原因。 2 、 SPC 统计过程控制: • 利用 SPC 软件对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 监控生产 过 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 结合 FMEA 实施改进-数据恢复正常 ,则说明纠正措施有效。 此时, 更新 FMEA 和 SPC 的相关设置 , 以便更好地监控未来的生产过程。 3 、 质量预测 , 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最 大化。 形成闭 环 , 持 续 改进 AI+ 质量管理——架构蓝图 ① 生产过程透明化( SPC 全流程 监控,保障设备生产过程工艺稳 定可靠):快速定位稳定性不足 的环节,为后续预测与优化提供 数据基础; ② 生产过程可预测( AI 驱动优化, 实现预测性维护与分析):构建 AI 模型实现质量预测、工艺调优 与故障预判,形成主动式管控闭 环。 ③ 知识经验可关联可沉淀20 积分 | 23 页 | 3.32 MB | 13 天前3
2025年欧洲vpp与储能发展白皮书-卓阳数能表后灵活性,通常来源于智能恒温器、热泵、具有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筑以 及电池等储能设备所提供的可削减容量,通过 VPP 聚合后能够产生显著的系统 效益和客户利益。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 VPP 能够平衡电力供需,并提供公用事业级的电网服务。它们通过负 载削减和转移提供运营备用,从而辅助电力系统运行。 4 VPP 在应对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等紧迫的电网挑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的控制过程涵盖了市场相关问题(商业 CVPP)、性能和功能问题 (技术 TVPP)以及两者的结合。具体包括网络状态、发电/需求信息 和预测、出价、电价、故障排除、发电/需求控制、能量平衡管理、电 价更新、客户控制、网络稳定性控制、与其他 VPP 的通信(OpenADR) 以及气象站和 BESS 储能控制等。 VPP 尤其活跃于平衡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包括自动辅助频率调节 (aFRR)和手动频率调节(mFRR)等。 英国电力市场灵活性的介绍 不断演变的能源格局背景 英国电力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朝着智能和灵活的能源系统迈进。 这一演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整合日益增长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管理电网拥堵 以及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模式正逐步让位于更为 分散的系统,这要求引入新的市场机制,以在接近实时的时间内高效平衡供需。 聚合商在英国批发市场中的作用 聚合商在这一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将小型、分散式能源资源10 积分 | 86 页 | 4.00 MB | 1 天前3
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备数据定 时更新 ,只更新 设 备的 当前数据 ,更新时间间隔可以进行 调 节。 》 2.2 应用系统——传感感知系 统 技术特点 : l 专业性 :针对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设 计 , 增设 采动应力监测、爆破 振动监测。 l 复用性 :针对临时性边坡监测 ,监测终端一体化组合拆卸 ,可回收重复使用。 l 适用性 :适用矿山现 场环境 ,监测终 端太阳能供电 ,数据采集无线传输。 可以及时直观的掌握井下深层地压安全参数的实际动态。 》 2.2 应用系统——传感感知系 统 地压监测子系统 通过研究岩体微震活动的 特点 ,在井下安装拾振器 ,采 集以弹性波形式传播的微震能 量 ,对岩体稳定性进行 监测 以巷道断面为单位在巷道 内壁安装巷道收敛仪 ,监测巷 道围岩收敛位移和收敛面积 , 反映巷道受力变形特征 在巷道围岩以巷道断面为 单位布设钻孔应力计 ,通过监 测钻孔残余应力变化来表现巷 ,以方便与其它厂家设 备的互通。 工业 环网技术 本 系统支持工业 环网技术 ,具备 毫秒级解环 ,单个设 备或 某一段线路出现故障时 ,系统会自动切换数据 链路 ,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通过监控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 ,能够方便显示通讯链路中设 备 情况及故 障位置报警 ,及时通知维护 ,从而避免因单个设 备或 某一段线路出现故障而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自动检测10 积分 | 54 页 | 7.56 MB | 6 月前3
2025年工商业储能全方位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白皮书业储能系统(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C&I ESS)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其核心驱动力包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应对电网不稳定性、实现 碳中和目标以及政策激励(如税收抵免和补贴)。技术进步推动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同时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 池、钠离子电池)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储能效率与经济性;然而,行业仍需克服高初始投资、供 全方位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白皮书 1 2 思格解决方案,PACK级消防 SigenStack在电池包级别的设计上采用了6重安全防护: SigenStack在选用电芯方面,侧重于安全方面的 保护考量,正极材料热稳定性高,使用阻燃电解液并且 内部阻抗低的电芯供应商应当优先选择, 选用的电芯, 均符合各种电芯级别的国际安全标准。 运输安全:UN38.3认证保障电池在航空、海运等运输 中的安全。 电 气 性 际标准,其模组级别(Module Level)评估的核心目的是确 保电池模组在电气安全、机械可靠性、热管理等方面的综 合性能,防止因设计缺陷或运行异常导致的安全事故(如 短路、过热、结构失效等),并提升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其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电池包级别 4.2 15 过充/过放测试:在 25 °C ± 5 °C 的环境温度下,对电池进行过充/过放,测 试样品不得起火或爆炸。 热失控触发测试 机械可靠性测试20 积分 | 20 页 | 19.72 MB | 4 月前3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前景预测(29页 PPT)分析和处理,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 。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电压波动 、 电流过载、设备故障等,能够及 时发 出警报,并对故障进行诊断和 定位, 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排除故障 , 提高 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储能设备的优化控制: 对于电池储能、抽水蓄能等储能设备, AI 大模型可以根据能源 需求和供应的变化情况,优化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例如,在电价低谷时段,控制储能 设备充电,储存 况,为电力企 业的规划和投资提供依据。 2 、供应分析:对于能源的供应端, Deepseek 可以分析能源生产 企业的产能、设备运行状况、资源储备等信息,预测能源的供应 能力和供应稳定性。例如,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模型可以根据 油田的产量数据、设备的维护情况以及新的勘探开发计划,预测 未来的油气供应情况,帮助交易商和供应商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3 、供需平衡分析: 综合考虑能源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 容量保障: -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有效容量较低,难以应对电力供应的短时缺口和负荷的快速增长。 - 需要通过完善容量保障机制、激励发电侧投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案例 --2024 年国网电力市场发展状 况 Te n c e n 腾 讯 n 国网市场存在问题: 9. 省间省内市场衔接: - 省间与省内市场、中长期与现货市场、电能量市场与10 积分 | 29 页 | 5.49 MB | 1 天前3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时序生产模拟平台TEAP重载 率 系统 调频 综合场景一 综合场景二 综合场景三综合场景四 多个分场景协同考虑,共同作用,效果累加 储能容量及布局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以及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愈发明显, 储能容量和布点规划的意义显得至关重要。TEAP支持储能规划布局计算,考虑储能促进新能源 消纳、调峰调频、提供备用、抑制N-1越限率、降低通道重过载等。 步骤一:通过协同规划功能,计算储能容量配置。 逐线路/主变计算 网损统计 结束 XX省2023年电网220千伏以及上网损率: 实际测量0.69% 计算结果0.71% 32 9.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计算 面对当下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带给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挑战,电力负荷的多样化和不确 定性对能源供应的深度影响,TEAP可支持对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计算,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 置,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新能源消 纳率 新能源电 量占比20 积分 | 38 页 | 5.69 MB | 13 天前3
2025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中国南方电网信, 提升全网有效时隙利用率。 2)灵活性:区域通路结构灵活,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设备接入需求。 3)多样性:支持多种设备类型和应用场景,包括微网控制、随器计量等电表后端设备的接入。 4)稳定性:区域通路不需要复杂的逻辑和算法,确保运行稳定,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5)高效性:区域通路速率可以采取多种技术融合,结合 PLC 高速 TMI 并有效利用 HRF 在本地网络高速的传 输特性,实 主干网络节点数量减少, 可大幅减少网络维护报文的开销,减少网络风暴,提升通信成功率,降低时延。 (4)减少维护,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当前分层结构按照功能划分,主干通路专注于提升通信速率和路由算法, 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子网设计保证设备灵活高效的接入。分层设计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满足各种设备的灵活接入,减 少运维成本及人工参与。 4.2.1.4 需要付出的代价 新一代网络设计在实现高性能、 34 - - 35 - 新一代载波解决方案 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 技术白皮书 1) 对主干通路系统性能要求提升,同时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复杂高效的路由算法并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增加了 装置的开发难度。 2) 为解决成本,需要区分主干通路三相模块和区域通路单相模块,分别进行资产管理和采购,现有流程已满足。 而三相模块,当前是“非三相能力的模块”,全三相 MIMO 模块能力全面提升,成本稍有增加(<10 积分 | 24 页 | 4.88 MB | 1 天前3
共 8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