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及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报告-加速电力智能化我们认为,当前电力行业的普遍趋势是前端(包括场站和线路 等)无人化、少人化;业务侧集约化、集控化;集团侧平台化、专 业化。数字化转型聚焦“发、输、变、配、用”多维度场景化解决 方案,亟需明确目标架构。星火架构是一个开放、可演进的参考架 构,通过数据协同、应用协同、智能协同和运维协同,确保业务管 理一致性、运维运营服务一致性。星火架构包括前端(包括海量的 场站和线路等)、后云及云边协同。前端做好算力化、标准化和系 电力公司,打造 了智慧配电解决方案。 一方面,我们帮助国网陕西电力构建了“云-管-边-管- 端” 协同的配电数字底座,让陕西公司从过去一个台区、一个 配电房的单点数字化,走向有架构支撑的、可演进的、开放的、 体系性的智能化。 在数字底座中,有四大关键的技术: ·一是边侧的边缘计算单元(ECU, Edge Computing Unit),在配电台区实现多终端合一,成为边缘智能大脑。 实时动态平衡,实现“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 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知易行难的变革,需要明确目 标架构,方能行稳致远。对此,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创新性地提 出一体化架构框架体系——星火架构。 星火架构是一个开放的、可演进的参考架构,包括前端(包 括海量的场站和线路等)、后云及云边协同。在前端做好算力化、 标准化和系列化,让复杂的业务向云汇聚,最后云边协同实现海 量的业务交互,通过数据协同、应用协同、智能协同和运维协同,10 积分 | 51 页 | 15.20 MB | 3 月前3
智慧电力案例集(2025)-华为的多层次体系,打造开放的,可演进的体系性的数字化架构。对业务场景数字化实现“北 向五使能”, 支撑业界能力快速为业务所用,提升业务数字化效率; 面向云边业务高效实时互动,提出“南向四协同”, 通过应用协同、数据协同、运维协同、智能协同,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支撑软件定义业务。构建三层OS(云侧OS、边 侧OS、鸿蒙OS),超越“七国八制”,支撑业务数字化带着历史走向未来开放的、可演进的数字化;通信建设以目标通 PON为代表技术的光纤网;在低压通信方面,陕西等电力公司 则采用算力和物联网联接等技术实现400V透明化。 主网通信:需考虑智算协同和代际演进,全双平 面组网,支持99.9999%的可靠性 引入fgOTN平滑替代SDH网络,实现通信网的代际演进。 电网有丰富的光纤资源,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挑战的战略 资产。一方面,电力行业智能化的发展,会带来网络联接数量 百倍级增长,带宽十倍级增长,和不断提升的网络安全性、可 0V通信和中 压回传两个世界级难题,兼顾安全、可靠、灵活和性价比。架构 从信息化的“纵向条块分割”走向数字化的“水平分层解耦”的 云边端三层架构,支撑从单点的数字化走向有架构支撑、开放、 可演进、体系性的数字化。企业操作系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根能力”,要实现跨云边端、跨厂家异构部署、屏蔽差异,让 海量端侧设备灵活接入,让复杂的业务能在各层敏捷运行和跨层 互动。边端设备软硬件解耦,如同手机从过去多台功能机走向一10 积分 | 53 页 | 13.67 MB | 1 天前3
华为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华为管控中心 MEC 生产区 — 场站网络(IP+光+Wi-Fi 6)— • 简架构 极简架构,多业务一纤承载 • 智运维 业务一键开通,一套网管统一管理 • 高安全,长演进 数据加密,业务隔离;带宽平滑演进 • Wi-Fi 6无损漫游+UWB精准定位 场站百兆无损漫游,网络和定位二合一 核心路由器 汇聚 交换机 工业 交换机 Wi-Fi Wi-Fi OLT 工业ONU Wi-Fi 提供数字化架构下新型运维体系的建设服务: 运维咨询、运维管理、日常运维服务以及内置 行业场景资产,配套华为全球运维服务,众多 的生态伙伴 • 保护现网投资,极简架构,实现业务超融合 • 光纤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平滑演进 • 全业务物理隔离,高可靠性、确定性低时延保 证生产安全 ... 汇聚层 MS OTN 分公司 总部云 油田 汇聚层 MS OTN 作业区 处理厂 骨干层:100G OTN 联合站 场站办公室 大屏展示 数据中心 生产系统 37 智慧勘探开发 / 智慧油气田 / 智慧管网 方案价值 主要产品及优势 基于MS-OTN架构,具备向OSU OTN,第五代NHP传送技术平滑演进能力。 • 多业务接入:包括PCM,PDH、SDH、OTN、以太网、SAN、视频等 • 多重保护,可靠性高:五层保护(光线路/板内/SNCP/客户侧/设备 1+1);电层ASON抗多次断纤20 积分 | 48 页 | 20.00 MB | 1 天前3
2025年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报告-IEA国际能源署 (1)规划和运行带来的新挑战,呼吁人们重新关注配电网。本报告借鉴了澳大利亚、 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在分布式能源融合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国际视角审视了中 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通过跨国比较,本报告提炼出了与中国不断演进的电力行 业和监管环境相关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并深入探讨了政策、监管、市场设计、 数字基础设施和体制框架在充分释放分布式能源潜力方面发挥的作用。 本报告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指导,旨在支持中国的政策决策者为 ........... 22 第 2 章. 国际经验 .............................................................. 30 不断演进的配电业务实践 ...................................................... 30 释放分布式能源价值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 直倾向于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不是基于分布式能源的解决方案。此外,分布 式能源参与各种电力市场的资格可能受到限制,现有的投标门槛过高或缺乏聚合 途径都使其无法获得额外的收入来源。 电价结构和市场机制也与不断演进的系统需求脱节。目前全球通行的固定电价和 净计量电价未能反映电力和电网服务的实时价值,造成价格信号失真。这会导致 分布式能源运行效率低下,并限制这些资源为系统优化做出贡献的潜力。 最后,输配10 积分 | 70 页 | 4.06 MB | 1 天前3
2025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中国南方电网时监控和优 化调整,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总之,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发展需求,配电网低压台区的技术发展需要实现在 400V 电压等级面向多业务多 场景的统一高速通信网。结合 5G+ 通信技术的演进趋势,通信、感知、计算、控制一体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并对低 压台区的业务的云边协同控制、空间和电气拓扑识别、多维感知、就地决策具有重大的价值,需要提前布局。为推动实 现“有电就有网,支撑 400V 随着业务功能不断增加,南方电网低压电力通信技术已历经三次重大迭代:从早期窄带载波(通信速率仅 50kbps)到宽带载波(速率提升至 1Mbps),再演进至当前主流的宽带双模通信技术(最高速率达 1.5Mbps),新 一代载波的通信速率需要提升至 3.9Mbps 以上。载波通信的技术演进路线详见图 2-1。 2.2.3 多业务承载 电力载波通信业务正从单一计量领域向电网全业务生态拓展,包括规划、调度、输配电、新兴业务等相关部门的 ����� ����� ����� ����� ������ ������ �������� �������� ������� ����� ������� 图 2-1 电力载波技术演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积分 | 24 页 | 4.88 MB | 1 天前3
本末电碳: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年启动电⼒现货市场试运⾏。借 助 这⼀优势 ,⼴州、深圳的虚拟电⼚也尝试参与市场竞价交易。 六、⼴东省的政策实践与典型项⽬ ⾯向未来 ,虚拟电⼚将在技术进步和市场演进的双重驱动下迎来更加⼴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的趋势包括以下⼏个⽅⾯: 1. 技术演进: AI 赋能调度与数字孪⽣应⽤ 。⼈⼯智能和⼤数据将在虚拟电⼚调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电⾏为和分布式电源出⼒的深⼊分析 ,虚拟电⼚可以实现更精确 理⻛险。虚拟电⼚有望成为新型电⼒系统中举⾜轻重的⻆⾊ ,与常规电源共同承担起平衡供需、⽀撑电⽹的重任。 市场机制创新 负荷⾦融化和灵活性资源交易 新型商业模式 源荷互动和共享能源⽹络 技术演进 AI 赋能调度与数字孪⽣应 ⽤ 政策激励持续加强 资⾦⽀持与法规完善 七、未来趋势预测 虚拟电⼚作为能源转型时期的创新产物 ,正在我国从概念⾛向实践 ,并展现出⼴阔的发展前景。本报告通10 积分 | 16 页 | 1.74 MB | 1 天前3
3万字全文!零碳园区研究综述及展望值得指出的是,零碳园区并不是指完全不排放 温室气体,而是实现了净碳排放为零的园区(净碳 排放是指在一定周期内,园区产生的碳排量与园 区内碳汇吸收的碳排量之差)[5]。零碳园区是所有 园区迭代升级的最终目标,而其演进过程一般可 分为 3 个阶段: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和零碳园 区。低碳园区是指在园区界限内,通过绿色规划、 节能以及固碳等技术,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争 取使得园区碳排放量小于其碳配额量(即达到国家 设零碳园区集成基础设施,规划发展方向,并协调 系统低碳运行;园区低碳经济体系是“油门与刹 车”,为零碳园区提供经济动力,维持长期发展, 并控制建设进度。“表盘”、“方向盘”、“油门 与刹车”构成了园区向零碳方向演进的“操作系 统”,三者共同支撑园区转型升级。 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园区碳减排能力量化分析 园区低碳核算技术 园区碳排放核算系统研究 园区低碳经济体系 碳减排贡献评估 碳收益分配 作用机理,即要从更深、更广的层次研究在保证经 济发展和践行“双碳”的前提下,科学发展、绿色发 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与现实路径,从而为园 区的碳中和演进做好顶层设计。这不仅是突破零碳 园区的形态模式、路径优化和关键技术需解决的首 要问题,也是能源领域实现碳中和需解决的首要问 题,更是中国乃至全球碳中和演进在理论上的首要 问题。 5508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44 卷 园区碳核算技术0 积分 | 22 页 | 1.34 MB | 3 月前3
新华三智慧矿山技术专刊(H3C)的由来已久。从之前的“伐薪烧炭”发展到之后欧洲煤炭工业化革命,从18世纪开始,煤炭产业开始逐步得到社会的 重视,成为到目前为止人类最主要的能源来源。 煤炭的开采利用从肩挑手刨,到了炮采,又到了机器化开采、后续又逐渐演进成为自动化开采,机器化和智能化的 技术手段不断的被应用到煤炭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信息化的技术与煤炭生产工业化一直都在融合 汇通,随着国家提出加速煤炭智能化建设,煤炭装备制造、矿山安 变煤矿工人的作 业方式和条件,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倒逼煤炭企业要进行智能化建设。 在数字化经济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煤炭用户已经认识到IT已经从内部运营支撑工具逐步演进为企业的核心竞争 手段。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保证IT系统能够持续、稳定、高效地运行。传统的监、管、控运维方式已 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采用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的运维方式才能适应客户数字化转型发展。新一 挖掘&业务洞察 价值诉求 能力诉求 SDx基础架构考验全 面的自动化运维能力 运维可视化,端到端更高 质量的业务&体验保障 运维管理组织及人员 转型,人员价值释放, 提升效率 统一运维 持续演进 U-center 智能运维平台 用户导向 User-Oriented Unlimited 可扩展 全场景 Universal 定制化 Unique 一体化 Unified 应用视角10 积分 | 37 页 | 8.26 MB | 6 月前3
基于MES的智能制造建设应用方案e-Manufacturing ·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相互协力,协作 · 信息共有及交换,计划及决定协作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Value Chain Integration 制造型企业管理演进 ◎ 计划系统和生产现场的实际信息的差异 ◎ 在生产现场作业中必要的信息提供及收集的界 限 ◎ 对现场的瞬间性变化,弹性应对能力的需要 ◎ 多品种少量生产体制的适用系统需要 为生产活动把资材10 积分 | 19 页 | 20.93 MB | 6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办法评分方法 标准 分值 主干网络 (30 分) 有线主干网络:采用矿用 10000Mbps 及以上以太网 通信网络,采用冗余结构,新建或改扩建矿井有线 主干网络采用自主可控技术与装备,宜具备向高带 宽平滑演进能力,网络自愈时间小于 50ms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1 分 5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评分方法 标准 分值 核心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具备路由、冗余功能; 新购核心设备采用自主可控技术与装备 求的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表 2-2-1 信息基础设施评分指标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评分方法 标准 分值 主干网络 (45 分) 满足井下掘进工作面 10000Mbps 及以上有线网络 接入,宜具备向高带宽平滑演进能力,采用冗余环 形网络,新建或改扩建矿井有线主干网络采用自主 可控技术与装备 现场查验,1 处不符合 扣 3 分 9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评分方法 标准 分值 核心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具备路由、冗余功能, 求的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表 3-2-1 信息基础设施评分指标 项目名称 基本要求 评分方法 标准 分值 主干网络 (45 分) 满足井下综采工作面10000Mbps 及以上有线网络 接入,宜具备向高带宽平滑演进能力,采用冗余 环形网络,新建或改扩建矿井有线主干网络采用 自主可控技术与装备 现场查验,1 处不符 合扣 3 分 9 核心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具备路由、冗余功能, 新建或改扩建矿井核心设备采用自主可控技术与10 积分 | 61 页 | 1.56 MB | 1 天前3
共 39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