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与大模型使能钢铁行业智能化方案重复建设:某钢厂过去几年建设 30+ 应用系统 • 重复数采:多个应用系统反复读取 OT 设备数据 …… 低代码 /零代码 逻辑数据湖 海量算法 /模型库 AI 使能 应用使能 数据使能 工业承载网络 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平台 云基础设施 计算 | 存储 | 网络 | 安全 公有云 混合云 AI 算力中心 统一架构 | 统一标准 | 统一数据规范 平台开放、架构解耦,向下统一接入各种装备,向上使能应用创新 智能应用 控制网 园区网 监测网 联合行业客户定义 并实践技术架构 2 3 1 IoT • 统一的云计算和数字平台:数据统 一入湖,使能 AI 模型训练,逐步人 工智能替代人 • 工业承载网络:满足工业控制和场 景的高可靠低时延需求 • 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统一接入各种 装备,海量数据得以采集,并统一 格式 视频网 轧钢数字孪生 焦化配煤 作业数字化 废钢判级 智慧配矿 合金加料预测 系统繁多、协议不统一 生产相关设备有 1000 多个厂家 几十种多种操作系统 上百种多种通信协议,设备现有接口 协议“不统一” 数据采集难、装备协作难 钢厂装备痛点 智能物联 工业承载 人工智能 工业环网 钢厂云 统一协议 工控系统 统一协议 综合分站 统一协议 软总线,跨系统联动 数字平台 智能 OS 智能 OS 智能 OS 智能 OS 基于鸿蒙的智能物联10 积分 | 15 页 | 27.84 MB | 6 月前3
华为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华为新建有光纤 传统有光纤 IP 近郊无光纤 5G 偏远高产井 4G专网 偏远低产井 公网4G IP+光+Wi-Fi 6 中心站/联合站 5G 净化厂/处理厂 统一运维 油田承载网 MS-OTN 华为智慧油气解决方案 22 主要产品及优势 — 井场回传网 — — 场站网络(5G)— 工业PON方案 即插即用 网络扁平 IP交换机方案 组网灵活 兼容性强 企业拥有 运营商资源 运营商拥有 基站 公网用户 5G核心网 现场 / 边缘 管控中心 MEC 生产区 — 场站网络(IP+光+Wi-Fi 6)— • 简架构 极简架构,多业务一纤承载 • 智运维 业务一键开通,一套网管统一管理 • 高安全,长演进 数据加密,业务隔离;带宽平滑演进 • Wi-Fi 6无损漫游+UWB精准定位 场站百兆无损漫游,网络和定位二合一 核心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 汇聚 交换机 工业 交换机 Wi-Fi Wi-Fi OLT 工业ONU Wi-Fi Wi-Fi 分光器 23 智慧勘探开发 / 智慧油气田 / 智慧管网 — 油田骨干承载网 — — 统一运维 — 一体化展示,智能化运维 • 解决数字化架构下的新运维痛点:通过全局的、 跨域的、跨系统的运维数据采集,支撑快速多维 的运维分析,以及智能化运维能力建设 • 聚焦于用户业务可用性,提供两种运维视角,20 积分 | 48 页 | 20.00 MB | 1 天前3
2025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中国南方电网动性、间歇 性特点,系统调节资源需求大,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系统呈现高度电力电子化特征,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 系统在持续可靠供电、电网安全稳定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将面临重大挑战: 一是电网承载与消纳能力不足、反向重过载问题突出,部分台区在午间光伏出力高峰时段出现反向过载,需紧急 切负荷或限功率运行。 二是调峰资源结构性短缺、煤电灵活性改造进度滞后,2025 年南方区域煤电调峰能力仅 45%,难以匹配光伏日 年起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截止目前南方电网区 域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 5600 万千瓦。大部分分布式光伏未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电力电量预测准确率低,可参 与调控的装机占比不足 5%。可观、可测能力的不足,难以精准开展电网承载力评估,同时也难以实时监视和预测分布 式光伏对系统平衡及配网安全的影响;可调、可控能力的缺乏,导致系统在其他调节手段用尽后,电力电量平衡及安全 稳定运行裕度不足。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不足已成为 低压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概念的提出,低压台区“源网荷储”多类型、强互动业 务高速发展,对低压台区通信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向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多业务承载方 向发展。 未来,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以下简称“新一代载波”)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高性能、多功能化和标准化。 一方面,借鉴 5G 通信技术,通过改进调制技术和优化信号处理算法,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10 积分 | 24 页 | 4.88 MB | 1 天前3
华为技术—智慧矿山续画面,达到看得全、看得清的目的,同时通 过AI技术识别危险的环境、行为,让设备及时 做出响应。 部分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采取两层云的架 构,处于中心位置的集团云,承载公司级生产 和安全监管、全局态势及应急指挥等业务;各 个煤矿的边缘云承载了煤矿和选煤厂生产、监 控类业务。两层云将集团和煤矿应用实现了分 离,边缘部署提供了极高的可靠性,为采掘、 煤流、通风、排水等业务提供智能化控制,而 中 组 网 。 联 合 组 网 主要分为两个维度:第一是无线网络和有线 网络的融合,保障设备的高在线率,实现煤 矿的全面感知,智能联动;第二是专网的融 合,就是井下的多种业务系统使用一张网来 承载,在保障各个系统能够稳定独立地运行 前提下,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按需灵活 交互。 当前,煤矿井下环网的数量众多,有瓦 斯监控专网,还有有线调度通信专网、广播 通信专网、机电控制专网、视频监控专网等 & 工程厂商 + 装备厂商) 网络优化 (运营商 + 华为 + 终端 & 工程厂商) 隔爆 5G AR 隔爆 5G CPE 链路 2 隔爆 RRU 隔爆 BBU 5G 无线 5G 承载网 5GC MEC 隔爆 5G AR 运营商核心网 采煤机 控制台 链路 1 图8 AR双发选收原理图 PLC 流 5 5 5 4 4 3 3 2 2 1 110 积分 | 58 页 | 18.86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报告-IEA国际能源署 (1)国成功下调并维持了较低的弃电率,但也出现了局部的电网容量约束。2024 年, 有 11 个省份报告了阻塞和并网限制情况,这些省份因为需求较低或配电网投资有 限,导致分布式光伏注入超过了当地的承载力。系统灵活性有限、跨时间和跨地 域的供需不匹配,以及缺乏用户侧资产的运营可视性,都加剧了这些制约因素。 其他分布式能源(如电池储能和需求响应)虽然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但时至今 日,中国的市场 • 加强技术标准和电网接入规则,确保新增分布式能源能够提升系统可靠性 和需求响应能力,包括对智能逆变器和标准化通信协议做出要求。 • 实施缓解电网阻塞和指导新项目选址的机制,如透明的电网承载力评估 (以国家能源局的试点计划为基础)以及网络电价中的位置信号。对于阻塞 最严重的地区,可尝试灵活接入协议(FCA);而在电力市场较发达的省 份,可考虑进行本地灵活性采购试点。 • 投 在系统规划中改善输配网络之间的协调,确保省级和国家级电网规划中反映出 本地分布式能源的部署和融合。这包括使用共享的预测工具、联合成本效益分 析和明确的绩效指标。 明确配电层面分布式能源管理的运行责任,特别是管理承载力、采购本地灵活 性服务和收集数据的责任。 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 导言 国际经验启示 11 IEA. CC BY 4.0. 导言 分布式能源的增长正使配电网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中心10 积分 | 70 页 | 4.06 MB | 1 天前3
新华三智慧矿山技术专刊(H3C)一个融合安全管控平台工程 伴随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逐步成熟,业务系统对于底层平台数据基座要求也将从原 来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进一步向着业务数据赋能、应用数据业务承载、综合数据利用的角 度进行整体业务平台的选择。新华三通过云边端的平台协同和业务数据承载提供数字化技术 基座。 一个融合业务支撑平台工程 传统企业将领导驾驶舱和安全管控平台分开独立建设,两套平台分别从不同的维度,阐述煤 炭企业关心的不 经营 智慧化矿山 三条 主线 四个 工程 八大 能力 煤机装备及生产智能化主线 矿山安全风险监控智能化主线 矿山生产经营管理智能化主线 有线传输网络系统 煤矿双重预防体系 基于智能云化承载平台 经营决策管理中心 无线传输网络系统 安全避险系统 监管/装备/生产/研究 安全运营指挥中心 一张融合通信网络 一个融合安全管控平台 一个融合支撑平台 一个融合能力中心 新华三 智慧矿山 新华三矿山5G通信方案采用5G SA独立组网架构,整个5G专网系统主要由5G核心网、5G承载网(IPRAN方式、 工业以太网方式)、5G矿用基站设备及综合管理平台组成。 面对日益增多的煤炭智能化应用需求,传统煤矿无线组网方式在性能上已经无法到达煤炭生产工业控制要求。 传统4G无线网络由于带宽和时延不能满足工业控制要求,不适合作为煤矿未来智能化建设的主要承载无线网络 系统。 传统4G组网方式中,传输延时达到百余毫秒10 积分 | 37 页 | 8.26 MB | 6 月前3
智慧管网产品解决方案(38页 PPT)建立城市设施设备整 体管理系统,完成城 市排水能力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城 市内涝风险预测、设 施设备预警功能,及 时处理突发事件 完善管网维保体系, 实现智慧巡查科学维 保,延长设施设备使 用寿命并保证承载能 力 完善调度体系,系统 提供调度相关数据支 持,实现合理调度提 高响应效率 CONTENTS Part one 管网背景 Part two 现状分析 Part three 行业发展机遇 工绘制片区管理 功能,方便灵 活。添加片区 时,管理人员随 机指定签到地 点,保证巡查工 作真实有效完整 的执行。 清淤是管道保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定 期对管网管道清淤可以实现维持管道承载 能力,降低出现城市内涝风险几率延长管 道使用寿命。清淤主要包括管道清淤以及 检查井清淤,清淤计划执行可以参考历史 清淤结果以及巡查结果,便于制定出比较 科学合理清淤计划 六、维保系统——管道保养 。通过管网历史健康信息评估管网使用 寿命以及承载能力,为后期制定升级重建提供数据支撑。 A 检查井内部安装井盖监测传感器,监测井盖是否丢失或移 动,若出现上述情况,传感器秒送监测数据至后台,并通 过后台系统转发给相关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井盖监测 C 在管道重要位置安装相关设备监测管道液位 深度以及流量,以此来分析管道的承载压力, 为城市内涝预警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管道液位及流量监测10 积分 | 38 页 | 3.82 MB | 1 天前3
2025异网异构边缘算力系统总体架构研究报告-中国铁塔两侧的位置提供数据处理能力,大幅缩短原始数据传输距离,从物理 层减少延迟产生的因素,最终大幅降低端到端延迟。人工智能的训练 和推理过程需要大量算力,鉴于各领域终端设备自身算力较低,智算 中心实时性较差,边缘算力成为未来承载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载体。 边缘算力系统是一种依托多种网络连接技术将多元边缘算力整 合为有机整体的算力基础设施。异网异构边缘算力系统的核心目的是 通过边缘侧的算网编排与调度整合分散在各地的边缘算力机房,构建 大模型推理的弹 性调度,算力管控平台可动态匹配任务与算力资源。 靠近用户提供服务,支撑全域实时响应。单一边缘节点的覆盖范 围有限,若实时应用需跨区域协同或复杂度过高,可能超出单个节点 的算力承载能力。边缘算力系统通过“就近节点联动”打破这一局限, 通过多样化的网络互连邻近节点,进而采用算网一体化资源调度支撑 计算任务协同。一方面,将跨区域实时任务分解至相邻边缘节点,各 节点并行处理本 运营商、运营商和私 网之间的网络连接,面向异网异构的边缘算力系统应支持不同区域异 网环境下的跨域交互。 异网由不同运营商公网或企业私有网络构成。作为“网络传输中 枢”,异网承担两大任务:一是承载云中心与区域层的双向通信;二 是通过 Underlay 与 Overlay 协同架构实现跨网互联。Underlay 作为 物理传输基础,依托 5G、光传输、MPLS 等网络技术,为各类网络提 供底层连接,域内采用0 积分 | 23 页 | 645.11 KB | 1 天前3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及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报告-加速电力智能化华为电力FTTM环网解决方案基于光纤链路,采用最新的 原生硬管道技术OSU(Optical Service Unit,光业务单元), 为电力配网打造一张超高品质、极简运维的通信网络,可实现 一网承载多分区业务,如配网自动化/计量等业务一网承载,并 满足生产系统业务之间物理隔离的要求。 华为电力工业交换机环网解决方案基于光纤链路,采用为 CloudEngine S5735I-S-V2 DIN 系列交换机,基于“有 劣的配电网络户外机柜环境,并支持导轨安装,安装便捷,大 大节省了时间和空间。 华为电力无线专网解决方案采用3GPP主流频谱,具备低 时延、广覆盖、一网多业务、易部署易维护、开放合作、面向 5G演进等优势,用于承载配电自动化、精准负荷控制、站/所 环境监测、电能质量监测、智慧安防等业务,满足电力智能化 通信网络在安全性、可靠性、时延,以及接入容量等方面的需 求。 华为电力无线公网解决方案采用面向工业应用场景设计的 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3月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 指导意见》指出,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 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 负荷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著。 配 为进一步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应对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 网等带来的挑战,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 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2020年3月,国网陕西10 积分 | 51 页 | 15.20 MB | 3 月前3
智慧电力案例集(2025)-华为在此架构之上,系统进一步构建了多层网络: ·通信骨干与传输层:基于Meralco现有IP-MPLS(互联网 协议-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搭建; ·主备回传网络:主回传网采用无线专网(WPN),备用网 络通过公共电信系统承载,双网协同确保超高可靠性; ·最后一公里接入:高密度住宅区部署射频Mesh网络,高层 住宅采用高速电力线通信(HPLC),其他区域覆盖窄带物 联网(NB-IoT)或蜂窝网络。整个接入层由高级量测体系 DA设备,预计十年内实现用户全覆盖,总投资规模达数百亿 资金。 Geluz表示:“Meralco选择与华为合作,共同建设低时 延、高带宽的DA设备与AMI网络。华为还为我们搭建了基于 私有LTE技术的统一WPN,全面承载智能电表及DA业务的回 传需求。” 这一升级将凭借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彻底革新公司全域 的现场通信体验。华为方案可实现2.6兆比特的传输吞吐量, 达到现有系统的42倍,往返时延仅21毫秒。 讨论中的一个关键主题是将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电网中,随 着各国增加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这一挑战日益突出。 Moustafa博士概述了配电系统运营商(DSO)在新连接规划 阶段的保守做法,即进行承载能力研究,以确保电网能够在不 影响其稳定性的情况下容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公用事业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管理太阳能发电的间 歇 性 , 这 可 能 导 致 电 网 不 稳 定 。 为 了 应10 积分 | 53 页 | 13.67 MB | 1 天前3
共 54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