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仓库大方案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是对进入库房或内部关键部位的人员或事件进行 实时观察录像;对设备、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重要场所严密监视, 防止事故发生。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安防体系,消除"摆设"现象,对不规范 的行为“看得见”、“抓得住”,对库房实况进行视频监视。 ① 实现功能 库房实况视频监控。 ② 工作流程 杭州咸亨国际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图 4 视频系统+温湿度管控+烟雾报警+其他附加系统 环境以适合仓库内各种设备良好运行。 漏水及水位探测:库房里所里有大量的设备仪器及电缆,所以要绝对保证 安全,一旦发生漏水或水位超标情况应及时报警。漏水检测系统监控库房内的 漏水情况,控制器监视传感器的状态,发现水情立即将信息上传给监控 PC。 具体实现为,线检测使用测漏绳,将水患部位围绕起来,漏水发生后,水接 触到检测线发出报警。 ① 实现功能 1、温湿度管控,包括库房温湿度智能调整; 门禁、监控等安防单元提供了后备电源。 UPS 包含备用电源与监控单元两部分。 由 UPS 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及智能通讯接口对 UPS 内部整流器、逆变器、 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一旦有部件发生故障, 仓库动力仓库环境监控系统将自动报警。系统中对于 UPS 的监控一律采用只监 视,不控制的模式。 图 8 UPS 监控单元 设备列表 编号 名称 1 UPS 监控单元0 积分 | 16 页 | 1.48 MB | 5 月前3
红桥物流园区现代化信息建设技术方案忽等因素造成的隐患。 因此,网络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 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一切 情况;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声音内容同时传送到监控中心,使被监控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 同时,网络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防范技术体系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 特别是近几年来,多媒 图像文件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监控系统在实现 影像报警、自动跟踪、实时处理等方面更有了长足发展,从而使网络监控系统在整个安全防范技术 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监控系统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及声音全部或 部分地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 1.1 应用技术分析 1.1.1 模拟视频监控现状 视频安防监控技术经历了从第一代百分之百的模拟系统(V 少的存在报警精确度差、误报和漏报现象多、报警响应时间长、录像数据分析困难等缺陷, 从而 导致整个系统在安全性和实用性的降低。 第一代视频监视系统指的是以VCR (Video Cassette Recorders)为代表的传统CCTV监控系统。系 统主要由模拟摄像机、专用电缆、视频切换矩阵、模拟监视器 模拟录像设备和盒式录像带等构成。 第一代系统存在很多明显的缺点,例如维护工作繁琐、无法进行远程访问 无法与其他安防系统(如10 积分 | 123 页 | 6.44 MB | 6 月前3
【标准】SZSD08 0005—2024内河智慧港口 信息化建设指南监控范围确保能够清晰监控货物进出、自动传 输和装卸的作业过程。 6.3.3 宜设置广角或云台摄像头,满足对区域全景式监控要求。所配置的视频监控摄像头能显示人员 的活动情况,面部特征的有效画面不少于监视显示画面的 1/60,能有效识别寄递物品的主要特征,实 现移动侦测。 SDSZ08 0005—2024 4 6.3.4 宜在生产用房与外相通的出入口、生产指挥调度中心、中心计算机房及设备控制机房处设置出 交互。 7.2.2 视频汇聚平台宜具备基于视频的事件检测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入侵检测、交通拥堵、火灾检测 等。 7.3 物联网平台 宜建设智慧化设备信息互联的物联网平台,并搭建集感知、采集和监视于一体的感知监控系统,提 供对港区内各专项管理的数据共享服务,满足港区内安全高效生产、绿色运营监控、应急管理、封闭化 管理、运输车辆管理、智能水平运输、能源管理、环境管理等的要求。 7.4 数据服务平台 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宜包括图像采集设备、触发器、图像处理设备和软件;采用射频识别方式 的集装箱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宜设置电子码板和信息读取设备。 b) 采用视频技术的集装箱残损检查系统宜包括图像采集设备、触发器、图像监视器和图像存储设 备。 c) 车辆牌号自动识别系统可采用 OCR 识别方式、射频识别方式或 IC 卡方式。采用 OCR 识别方式 的车辆牌号自动识别系统宜包括图像采集设备、触发器、图像处理设备和软件;采用射频识别20 积分 | 15 页 | 740.27 KB | 2 天前3
智慧工地建设解决方案(110页-WORD)一天的视频占用空间约为 — 8— 11G, — 8— 200m 工作区 ③ 塔 吊 重点监视区 出入口区 50m 宿舍 8m 办公室 生活区 NVR 的硬盘可根据路数和天数来计算,并保留一定的余量。 3.1.4.工地模型场景方案 根据上述的工地模型,工地分为工作区、出入口区、重点监视区、生活 区。 办公室靠近出入口区,宿舍在生活区。 在设定的工地模型中,部署 4 个视频监控点,分别为: CAM4: 枪机,安装在重点监视区(包括料场、库房、危险区),主要对物 料存放区/危险区进行监控,可疑人员进入后可报警。 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不同,本方案将工地模型分为两个场景来实现。两个 场 景分析是按照标准工地模型完成,各地在发展实际业务时,可根据工地实际 情况 将两个场景的解决方案混合使用。 — 9— 200 m 200m ③ 塔吊 ④ 重点监视区 出入口区 50m 3 CAM3 办公室 路由器 交换机 空外 AP DVR 、 网桥 2 宿舍 CAM1 CAM2 网桥 4 室外 AP 室外 AP 排 网 桥 1 (·)- cAM4 重点监视区 (100 米内 ) 出入口 完成工地光缆接入,开通 100M 互联网专线。 工地现场的视频监控信号本地存储在工地现场办公室的 DVR 中,DVR 中 的 视频信号通过 100 M 互联网光纤回传至后台视频监控平台。5 积分 | 130 页 | 4.09 MB | 20 天前3
智慧物联网云平台智慧园区解决方案(44页 PPT)号可以联动报 警 区域视频 监控相关的 摄像机, 将图像切换到控制室的监视器上,并进行录像。 视频 与巡更联动策略 当巡更地点出现状况时,该区域摄像机信号实时切换到控制 室监视器上,观察现场情况是否误报 。 视频 与消 防 联动策略 消 防 报 警 系统出现火警 信 号时, 该区域摄像机信 号 切换到 控制室监视器上,观察是否误报 或 火情大小。 视频 与停 车场 联动策略 当车辆进出停10 积分 | 44 页 | 4.74 MB | 2 天前3
智慧工地塔机吊钩可视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15页PPT)高清球形摄像机完成塔吊吊钩图像信息 的捕捉,视频信息直接显示在液晶显示 器供塔吊司机查看吊钩及所吊物品的状 态。此外,还可根据设备选配的情况, 视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 本地项目组监视平台供项目组人员监视 塔吊吊钩的实际工作状态和网上异地调 取塔机吊钩工作过程的录像,用于回放 查询。 塔吊安全监控防碰撞系统 + 吊钩可 视化系统、是基于塔吊作业行业需求, 根据实际工况,该引导系统能实时以高30 积分 | 15 页 | 28.17 MB | 20 天前3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对突发快速移动、人员聚集等的报警, 提醒异常状况; ? 园区的清园及外地游客滞留报警,根据 定位信息进行人员救助。 视频内容分析技术通过对可视的监视摄像机视频图像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人类活动的模型,借助计 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使用各种过滤器,排除监视场景中非人类的干扰因素,准确判断人类在视频监 视图像中的各种活动。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1、园区管理:物业管理——停车场管理10 积分 | 20 页 | 44.06 MB | 6 月前3
智慧工地解决方案(58页 PPT)俯览整个工地,监视施工实时状态 出入口监控与门禁 对出入车物进行监控 工地活动区监控 保证工人人身财产安全 设定 200m*200m 的工地模型中, 可部署 4 个 视频监控点: CAM1 、 2 :安装在出入口,主要 对进出工地的人员及车辆进行监管 CAM3 :安装在塔吊上,主要对工 地的整体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CAM4 :枪机,安装在重点监视区 主要对物料存放区 主要对物料存放区 / 危险区进行监 控,可疑人员进入后可报警 出入口区 生活区 重点监视 区 工作区 宿舍 200m 200m 50m 8m 塔吊 办公室 ② ③ ④ ① 视频监控部署 视频监控功能 主要功能: 实时监控:实时远程监控工地现场; 存储回放:录像存储,历史录像回放为特殊 事件提供有力证据; 远程控制:可远程控制摄像头,调整监控画 面;20 积分 | 58 页 | 19.83 MB | 20 天前3
低碳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管控解决方案(49页 PPT)专家诊断报告 能耗分析和管理 能耗数据可视化 监测分析诊断 数据采集监视 园区能效管理智慧化: 可视、 可控、 可优 化 节能优化运维 多样化分析手段 节能控制、技术 改造、运维服务 照明、空调 等节能控制 水电气计量 表计 技术改造、 运维服务 机电设 备监视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基础 ,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 , 因外部环境问题10 积分 | 49 页 | 10.45 MB | 20 天前3
智慧园区信息安全规划体系建设方案在到达主机前被拒 绝; 4)利用防火墙使用 IP 与 MAC 地址绑定功能,加强终端用户的访问认证,同时 在不影响用户正常访问的基础上将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5)利用防火墙全面监视对服务器的访问,及时发现和阻止非法操作; 6)利用防火墙及服务器上的审计记录,形成一个完善的审计体系,建立第二条 15 防线; 7)根据需要设置流量控制规则,实现网络流量控制,并设置基于时间段的访问 。 (3)入侵检测系统技术 通过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我们可以做到: 1)对网络边界点的数据进行检测,防止黑客的入侵; 2)对服务器的数据流量进行检测,防止入侵者的蓄意破坏和篡改; 3)监视内部用户和系统的运行状况,查找非法用户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 4)对用户的非正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入侵行为的规律; 5)实时对检测到的入侵行为进行报警、阻断,能够与防火墙/系统联动; 6) 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b)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 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5) 入侵防范(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 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b) 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 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10 积分 | 123 页 | 925.54 KB | 6 月前3
共 36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