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5年广域物联——中国蜂窝&卫星物联产业研究白皮书 VIP文档

41.17 MB 85 页 0 下载 3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3 IOTE2025 上海站:6 月 18-20 日 深圳站:8 月 27-29 日 海外展:IOTSWC 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展 5 月 13-15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展联系:18676385933 姓名:露西 职位:AIoT 星图产业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个人简介:从事物联网媒体与市场调研工作超 7 年,现为 AIoT 星图研究院分析师,曾主导撰写《中 国智能人居产业研究报告(2022)》、《中国蓝牙物联网产业研究报告(2023)》、《中国 Wi-Fi 物 联网产业研究报告(2023)》、《中国物联网平台产业研究报告及案例集(2023)》,研究侧重于无 线连接技术、物联网平台、云计算、企业服务等领域,热爱倾听、发现数字化浪潮下的商业故事。 杨先生 13530533040(微信同号) 本报告是 AIoT 星图研究院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的调研与研究成果。本报告内观点、结论的版权属 AIoT 星图研究院和深圳市 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拥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经授权和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全文或部分形式(包含纸制、电子等)引用、复制和传播。 不可断章取义或增删、曲解本报告内容。 AIoT 星图研究院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拥有对本报告的解释权。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仅供相关单位和公司参考,所有根据本报 告做出的具体行为与决策,以及其产生的后果,AIoT 星图研究院和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概不负责。 AIoT 星图研究院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领域的市场调研机构。以一线 AIoT 企业经营信息为基础,致力于将复杂的物联网产业输出为 简洁、清晰的可视化数据信息。 AIoT 星图研究院立足于物联传媒与 IOTE 物联网展近 20 年的专业积累、8000+ 客户与 20W+ 用户资源,将专业经验与接地气的行 业调研结合,为 AIoT 产业界等带来最可信的信息情报、最全面的调研、最真实的趋势、最权威的解读、最专业的洞见。 关于 AIoT 星图研究院 分析师介绍 商务合作联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 5 IOTE2025 上海站:6 月 18-20 日 深圳站:8 月 27-29 日 海外展:IOTSWC 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展 5 月 13-15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展联系:18676385933 前言 若考虑设备通信距离的远近,物联网连接技术方案可分为短距物联和广域物联。短距物联技术包括了 Wi-Fi、蓝牙、2.4G 私有协议及新推出的星闪;广域物联技术则以蜂窝物联网连接量最集中,卫星物联是新兴的广域连接方式。 其中 2025 年及以后,中国及全球范围内采用蜂窝物联网连接方案的设备量仍将持续增多,这得益于 4G 网络充分被 应用、5G 及 5G RedCap 在物联网领域规模上量。 另外,产业界仍然对以蜂窝物联、卫星物联为代表的广域物联技术存在很多好奇与思考,比如:4G LTE 还有多长生 命周期? 5G RedCap 是不是将先通过穿戴设备实现大规模应用? NB-IoT 会迎来退网结局吗?蜂窝物联网持续价格战可能 性有多大?端侧 AI 的机遇如何?卫星物联应用市场的机会在哪里、实际有多大……这些问题大家都希望找到解答的方向。 针对短距物联产业,2024 年物联传媒旗下 AIoT 星图研究院推出了《2024 短距物联——中国 Wi-Fi& 蓝牙 & 星闪产 业研究白皮书》,获得了广泛认可与传播。 为了进一步构建关于物联网连接的全局思考,AIoT 星图研究院又接着策划了广域物联产业的调研工作,最终历经数月 编撰,于 2025 年初决定正式发布《2025 广域物联——中国蜂窝 & 卫星物联产业研究白皮书》。 本白皮书内容由多渠道调研综合得出,话题覆盖蜂窝物联网与卫星物联网技术演进、产品创新、市场动态、关键玩家、 应用方向、未来趋势等不同角度,期待能为行业提供一份深度且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指南。 特别感谢:新加坡电信有限公司(Singtel)、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芯翼信息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高新兴瑞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亿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等企业专家为报告做出的无私分享和专业指导! PART 01 蜂窝物联网政策和主要技术概述 1 PART 02 蜂窝物联网产业现状拆解:4G 与 5G 如何 长期共存? 5 2.1 4G Cat.1 产业分析 ��������������������������� 5 2.1.1 Cat.1 产业规模现状及预测 ��������������������������� 5 2.1.2 Cat.1 主要应用场景及出货量分布 ��������������������� 6 2.1.3 Cat.1 市场格局现状及预测 ��������������������������� 8 2.2 4G Cat.4 产业分析 ��������������������������� 9 2.3 5G NB-IoT 产业分析 ������������������������� 11 2.3.1 NB-IoT 产业规模现状及预测 �������������������������11 2.3.2 NB-IoT 主要应用场景及出货量分布 ������������������11 2.3.3 NB-IoT 市场格局现状及预测 ������������������������12 2.4 5G RedCap/eRedCap 产业分析 ������������� 13 2.4.1 RedCap 技术特征与主要应用场景 ������������������� 13 2.4.2 RedCap 产业规模现状与趋势 ���������������������� 14 2.4.3 RedCap 市场格局现状及预测 ���������������������� 16 2.5 5G eMBB(5G R15 及以上)产业分析 ��������18 2.5.1 5G eMBB 技术特征与应用场景 ��������������������� 18 2.5.2 5G eMBB 产业规模现状与趋势 ��������������������� 18 2.5.3 5G eMBB 市场格局现状及预测 ��������������������� 19 2.6 5G-A 产业分析 ������������������������������22 2.7 6G 产业分析 ��������������������������������23 PART 03 卫星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现状 ���������� 25 PART 04 蜂窝物联网新兴应用市场介绍 28 4.1 FWA/MBB 设备 -CPE/MiFi/Dongle ���������28 4.2 金融支付设备 -POS 机 / 支付宝“碰一下” �������29 4.3 车载通信终端 T-BOX ������������������������ 31 4.4 车载行驶记录仪 ������������������������������36 4.5 车载定位器 Tracker �������������������������37 4.6 可穿戴设备 - 智能手表 ������������������������38 4.7 电子学生证 ����������������������������������39 4.8 共享电单车 / 共享单车 ������������������������42 4.9 电动两轮车 ����������������������������������42 4.10 视频监控设备 -IPC ��������������������������44 4.11 AI 玩具 /AI 眼镜 ����������������������������45 PART 05 蜂窝物联网“出海”现状及趋势分析 ����� 47 5.1 蜂窝物联网企业出海现状 ����������������������47 5.2 蜂窝物联网产品及应用出海现状 ����������������48 5.2.1 中国蜂窝模组产品出口现状 ������������������������� 48 5.2.2 中国汽车及智能车载终端出口现状 ������������������ 49 5.3 中国物联网企业“出海”挑战分析 ���������������� 51 5.4 新加坡电信“多国连接”典型案例介绍 ������������53 PART 06 中国蜂窝物联产业图谱 56 PART 07 广域物联关键问题探讨 57 7.1 NB-IoT 会迎来退网结局吗? �������������������57 7.2 5G RedCap 何时大规模商用? ����������������58 7.3 4G LTE 还有多长生命周期? ������������������59 7.4 蜂窝物联网产业格局现状 ���������������������� 61 7.5 蜂窝物联网持续价格战可能性 ������������������63 7.6 蜂窝物联网芯片公司产品类型 ������������������64 7.7 蜂窝物联网模组企业经营状况 ����������������� 68 7.8 端侧 AI 浪潮开启蜂窝物联网价值战 �������������69 目录 1 IOTE2025 上海站:6 月 18-20 日 深圳站:8 月 27-29 日 海外展:IOTSWC 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展 5 月 13-15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展联系:18676385933 PART 01 蜂窝物联网政策和主要 技术概述 参考工信部数据,2022 年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 18.45 亿,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16.83 亿。此 后蜂窝物联网用户数继续增长,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放缓,二者间的差距便不断拉大。依照 2024 年 9 月工信部《关于推 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预计到 2027 年底,国内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突破 36 亿,对比 2023 年蜂窝物 联网连接数为 23.23 亿,需要 2024-2027 年间蜂窝物联网连接数的年复合增长率约 7.17%。 图表 1:2018-2027 年国内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 数据来源:工信部 制图:AIoT 星图研究院 数据来源:工信部 制图:AIoT 星图研究院 拥有海量物联网连接设备的运营商,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依旧包含加快增设 5G 基站数量、稳步关闭 2G/3G 网络。 截止 2024 年,我国 5G 基站建设数量为 425.1 万个,移动电话基站总数为 1265 万个,5G 基站总数占移动基站总数 的 33%(三分之一)。当然,截止 2024 年底,三大运营商加起来的 2G/3G 基站仍有 100 多万个。结合多项政策或通知来看, 未来 2G/3G 基站数量仍要持续减少,具体在不同运营商、不同省市,2G/3G 的实际退网进度略有不同。而且产业也清楚 认识到,“退网”需要兼顾存量客户体验,整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图表 2:2019-2024 年我国移动基站数量及种类分布 2 IOTE2025 上海站:6 月 18-20 日 深圳站:8 月 27-29 日 海外展:IOTSWC 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展 5 月 13-15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展联系:18676385933 性能指标 Cat.1 Cat.1 bis Cat.4 NB-IoT eMTC RedCap eRedCap 3GPP 标准 R8 R13 R8 R13 R13 R17 R18 带宽 20MHz 20MHz 20MHz 180KHz 1.4MHz 20MHz 5-20MHz 下行速率 10Mbps 10Mbps 150Mbps 127Kbps 300 Kbps 220Mbps 10Mbps 上行速率 5Mbps 5Mbps 50Mbps 159Kbps 375 Kbps 120Mbps 10Mbps RF 收发 1T2R 1T1R 1T2R 1T1R 1T1R 1T2R 或 1T1R 1T1R 发射功率 23dBm 23dBm 23dBm 14/20/23dBm 20/23dBm 20/23/26/29dBm 23dBm 是否支持语音 支持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待定 而以上这些技术,其实都属于 4G 和 5G 的范围。面向中远期,我国将建成 4G 和 5G 网络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 合生态体系,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如此。 根据研究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数据,2022 年 4G 仍然占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的大部分份额,粗略占比为 72%;预 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值将下降至 49% 左右,此时 5G 物联网连接占比为 47% 左右,4G 与 5G 占蜂窝物联网连接总和为 94%。对照工信部提出的 2027 年底,4G/5G 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 95% 这一预测,两项数据可以算是差异不大。 随着 2G/3G 关频退网,一大批物联网终端需要考虑使用新的网络,新的蜂窝技术获得市场空间。而物联网应用场景 和需求丰富,有的需要高速数据传输;有的对传输速率要求不是很高,但需要语音和移动性;有的无其他额外需求,只需 确保低功耗连接;更普遍的是大多数物联网应用对功耗和成本敏感。 因此网络迁移最普遍的趋势是:原 2G 用户有过半迁移到 NB-IoT,剩余的迁移到 4G Cat.1(因行业发展态势,若无特 殊说明,本篇报告中 Cat.1 均指 Cat.1 bis);3G 用户完全迁移到 4G Cat.1;约有 35% 的 4G Cat.4 用户迁移到 4G Cat.1, 约有 25% 的 4G Cat.4 用户将迁移至 5G 或 5G RedCap;4G Cat.6 以上的高速用户将逐步迁移到 5G Sub-6GHz 网络。此外, 2024 年 R18 标准冻结,eRedCap 技术被提出,到成功商用时又会是另一轮升级替换,即后续 eRedCap 将逐渐分走 Cat.1 市场份额。 各技术的简单介绍: Cat.1 是 4G 通信 LTE 网络下用户终端类别的一个标准,是 4G 网络的一部分,现全球 4G 基站均支持 Cat.1 网络能力。 不同于 Cat.4、Cat.6 乃至更高级别标准拥有更高速率,Cat.1 上行速率峰值为 5Mbit/s,下行速率峰值为 10Mbit/s,属于 一种中等速率的通信协议,但 Cat.1 的优势在于实现了物联网应用在速率、成本和功耗之间更好的平衡与兼顾。具体来说, Cat.1 相对 NB-IoT 和 2G,在网络覆盖、速度、时延、可移动性、语音通话能力上具有优势;Cat.1 相对 Cat.4,在成本、功耗、 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 NB-IoT 是一类为实现大连接、广覆盖、低功耗等要求而设计的窄带蜂窝通信技术,2020 年 ITU 正式接纳 NB-IoT 成 为 5G 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关键组成部分,意味着 NB-IoT 成为 5G 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 R16 标准的 NB-IoT 设备与网络可以接入 5G 核心网),NB-IoT 的技术生命周期得到扩展,成为支撑 5G 低速领域的关键。 5G RedCap 是 3GPP R17 提出的一种 5G“轻量化”技术,通过对 5G 功能进行裁剪,大幅降低了终端的复杂度和成本, 为一些需要 5G 特性但不需要 5G 超高速率大带宽的应用场景带来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5G eRedCap 相对 RedCap 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功能简化,是针对广泛物联网应用而推出的中速率 5G 技术。 图表 3:蜂窝物联网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对比 3 IOTE2025 上海站:6 月 18-20 日 深圳站:8 月 27-29 日 海外展:IOTSWC 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展 5 月 13-15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展联系:18676385933 图表 4:中国及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亿) 年份 中国 全球 中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在全球的占比 2022 18 28 64% 2023 23 35 66% 2024 27 42 64% 2027E 36 55 65% 注:“中国”数据来源于工信部;“全球”数据来源于 IoT Analytics 图表 5: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按网络制式分布情况(单位:万片) 来源: AIoT 星图研究院 来源: AIoT 星图研究院 图表 6: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按网络制式分布占比 25700 27500 33000 36000 38000 39000 40000 9000 10000 9200 8500 8200 7600 7000 4500 4600 3500 2000 1200 1100 1000 6700 5600 5000 4600 4000 3000 2500 4000 6000 9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100 800 2500 5000 8000 10000 12000 0 0 0 100 1500 4000 6000 4500 3500 3000 2700 2500 2400 20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2024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按网络制式分布(单位:万片) 其他 5G eRedCap 5G RedCap 5G NB-IoT 4G 其他 Cat.4 Cat.1 47% 47% 51% 51% 49% 47% 45% 17% 17% 14% 12% 11% 9% 8% 8% 8% 5% 3% 2% 1% 1% 12% 10% 8% 6% 5% 4% 3% 7% 10% 14% 17% 18% 19% 20% 0% 1% 4% 7% 10% 12% 14% 0% 0% 0% 0% 2% 5% 7% 8% 6% 5% 4% 3% 3% 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24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按网络制式分布占比 其他 5G eRedCap 5G RedCap 5G NB-IoT 4G 其他 Cat.4 Cat.1 4 IOTE2025 上海站:6 月 18-20 日 深圳站:8 月 27-29 日 海外展:IOTSWC 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展 5 月 13-15 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展联系:18676385933 图表说明: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8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