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5年IPv6网络安全白皮书-中国联通 VIP文档

1.27 MB 34 页 0 下载 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中国联通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5 年 08 月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并受法 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 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目录 前 言......................................................................................................................................- 1 - 一、 IPv6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 2 - 二、 IPv6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 3 - (一) IPv6 缓解的 IPv4 安全风险........................................................................................- 3 - (二) IPv6 继承的 IPv4 安全风险........................................................................................- 5 - (三) IPv6 引入的安全风险.................................................................................................. - 7 - (四) IPv6+引入的安全风险.................................................................................................- 7 - 三、 IPv6 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8 - (一) IPv6 基础协议的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8 - 1. 扩展报头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8 - 2. 巨型帧攻击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10 - 3. 邻居发现协议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11 - 4.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2 - (二) IPv6 过渡技术的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3 - 1. 双栈技术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14 - 2. 隧道技术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 14 - 3.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64)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5 - 四、 IPv6+演进技术的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6 -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一) SRv6 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6 - (二) APN 协议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8 - (三) 网络切片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20 - (四) SRv6 SFC 网络安全风险和安全机制........................................................................- 21 - 五、 IPv6 网络安全实践.................................................................................................. - 22 - (一) SAVNET:源地址验证应用实践............................................................................. - 22 - (二) APN:威胁溯源应用实践.........................................................................................- 24 - (三) SRv6 SFC:服务功能链应用实践.............................................................................- 26 - 六、 结语............................................................................................................................- 28 -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1 - 前 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正驱动下一代互 联网核心协议——IPv6 在全球范围加速部署。IPv6 不仅有效解决了 IPv4 地址资源枯竭的问题,更凭借其协议内嵌的安全特性,为构建 更安全、高效、可靠的网络环境提供了关键基础。然而,IPv6 的大 规模应用也引入了新的安全挑战,保障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亟需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 本白皮书全面阐述 IPv6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IPv6 安全风险及相 应防护技术、IPv6+演进技术的安全风险及相应防护技术。同时,我 们将分享业界领先的 IPv6 网络安全实践案例,为产业落地提供参考。 本白皮书旨在为 IPv6 网络安全提供共识性框架和发展指引,激 发创新与实践,促进产业链协同。我们期待与各方合作,共同构建开 放、安全的 IPv6 网络生态,积极应对未来网络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联合编写单位:(排序不分先后)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 编写组成员:(排序不分先后) 唐雄燕,叶晓煜,曹畅,郑涛,徐雷,佟恬,王南,赵菁,张小梅, 庞冉,傅瑜,黎宇,周婧莹,秦壮壮,朱敏晓,成明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2 - 一、 IPv6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驱动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协议的 IPv6 进入部署与应用高速发展期。据《2024 全球 IPv6 支持度白皮 书》统计,全球 IPv6 整体部署率已达 39.4%,亚洲与美洲地区更达 到 45%。然而,伴随规模部署,IPv6 网络安全风险同步凸显。据 ZayoGroup 报告,2023 至 2024 年 DDoS 攻击数量从 9 万起飙升 至 16.5 万起,增幅高达 82%。在此背景下,IPv6 网络安全在政策 与产业双重驱动下,迈入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 政策方面,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有力牵引 IPv6 安全能力建 设。2021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办公厅印发《IPv6 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强调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建设,加强 IPv6 安全管理与产品服务发展。 2023 年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推进 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强化安全防护、加快安全技术创新、推动安全应用三大任务。 2024 年 4 月,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深入推进 IPv6 规模部署 和应用 2024 年工作安排》,将“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列为重点任务, 要求加快 IPv6 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应用、加强 IPv6 网络安全防护和管 理监督。2025 年 5 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 化部联合印发《2025 年深入推进 IPv6 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要点》,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3 - 再次明确“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作为 9 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加 强 IPv6 网络安全防护和管理监督、提升 IPv6 安全风险研判及技术实 践能力、推动 IPv6 安全产品研发应用。 产业方面,我国 IPv6 规模部署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运营商 率先实现 IPv6 全域覆盖,ICP、ISP、IDC、CDN、DNS 等互联网基 础设施也正加速完成 IPv6 升级适配,支撑网络生态转型。政府、金 融、教育、卫生、医疗、电力等关键领域也在加速推进 IPv4/IPv6 双 栈网络改造。同时,物联网产业依托 IPv6 海量地址资源进入规模化 部署阶段。技术标准体系也逐步成型,2025 年 2 月实施的《IPv6 网络安全设备技术要求》国标,规范防火墙、IPS 等设备全生命周期 安全要求。 然而,随着技术升级的深入推进,IPv6 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足 的问题愈发突出,网络演进过程中暴露的安全风险也已成为产业健康 发展的关键瓶颈,亟需系统性解决方案支撑产业安全升级。 二、 IPv6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一) IPv6 缓解的 IPv4 安全风险 IPv4 在互联网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限于早期设计 理念,存在诸多安全短板。IPv6 通过对协议的重新架构与优化,有 效规避和缓解了部分典型风险。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4 - 降低广播相关攻击风险。在 IPv4 体系里,广播机制被广泛应用, 主机可向广播地址发送数据包,网络内所有设备都会接收并处理。 Smurf 攻击便是基于广播通信机制,攻击者伪造受害者 IP,向目标 网络的广播地址发送 ICMP 请求(如 Ping),该网络内所有主机均 会回复受害者,导致受害者流量激增甚至瘫痪,如图 1 所示。IPv6 取消了广播地址,仅采用多播和任播机制。多播基于组播地址实现一 对多通信,设备仅接收所属组的数据包;任播则让一个地址对应多个 接口,流量被路由至最近节点。IPv6 协议在根源上消除了依赖广播 机制的 Smurf 攻击的可能。 图 1 smurf 攻击示意图 削弱 IP 地址欺骗攻击可能。IPv4 缺乏网络层强制认证机制,导 致恶意设备可轻易接入网络,伪造 IP 地址并发起网络攻击。IPv6 引 入了网络层强制认证机制,如 DHCPv6 认证和邻居发现协议(NDP) 安全扩展,强制校验设备身份,可在第一跳阻断恶意设备接入。此外, IPv6 具备端到端鉴别机制,如 ICMPv6 安全选项、基于公钥密码学 的直接身份验证等,可验证通信双方身份,使攻击者无法通过伪造源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5 - IP 冒充合法节点,最大限度预防中间人攻击,从根本上提升了对 IP 地址欺骗攻击的抵御能力。 增强分片攻击防护能力。IPv4 允许中间路由器对数据包进行分 片,攻击者易利用中间节点生成携带恶意数据的分片;允许分片重叠, 攻击者通过构造重叠分片可发起“泪滴攻击”,导致内存溢出或系统 崩溃,如图 2 所示;未强制规定最小 MTU 值,攻击者可利用极小分 片规避防火墙检测;分片 ID 按固定规则生成,攻击者可预测 ID 规律 实施注入攻击或误导数据重组。IPv6 将分片功能限定在源主机,明 确禁止分片数据包的内容重叠,要求数据包不得小于路径的最小 MTU(除非为最后一个分片包),并且对分片 ID 的生成机制引入随 机性或加密约束,大大增强了对已知碎片攻击的防护能力。 图 2 “泪滴攻击”示意图 (二) IPv6 继承的 IPv4 安全风险 尽管 IPv6 在网络层带来了诸多安全改进,但传输层和应用层的 攻击模式并未因底层协议的更迭而改变。 应用层攻击的核心逻辑是利用软件或业务逻辑漏洞,与底层网络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6 - 协议无关,因此在 IPv6 环境中依然普遍存在。例如:  注入类攻击:包括 SQL 注入、命令注入等,攻击者通过构造 恶意输入数据绕过应用层验证机制,执行非法指令;  代码执行漏洞:如缓冲区溢出、远程代码执行(RCE)等,攻 击者利用程序内存管理缺陷实现攻击;  访问控制风险:弱密码、未授权访问、多因素认证(MFA) 缺失等安全问题,与协议无关且持续存在。 TCP、UDP 等传输层协议在 IPv4 和 IPv6 中逻辑一致,因此在 IPv6 环境中,攻击者依然可以利用传输层协议的设计缺陷发起攻击。 例如:  TCP 会话劫持:攻击者通过监听流量获取序列号,伪造合法 数据包接管通信会话;  UDP 反射攻击:攻击者利用开放服务(如 DNS、NTP)伪造 源 IP 发送请求,诱导服务器向目标返回大量响应,形成流量 放大;  端口扫描与服务枚举:攻击者通过扫描工具探测开放端口,发 现可攻击的服务(如未授权的 SSH、HTTP 接口)。 通过识别这些共性风险,可在 IPv6 环境中复用 IPv4 的成熟防护 经验,构建“分层防御、协同共治”的安全体系。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7 - (三) IPv6 引入的安全风险 IPv6 在提升网络性能的同时,也引入了若干 IPv4 中不存在的新 型安全风险。邻居发现协议(NDP)虽承担着 IPv6 地址解析、路由 器发现等重要功能,但缺乏加密认证机制,易被攻击者伪造报文,篡 改主机默认网关、DNS 服务器地址或邻居缓存表,进而实施中间人 攻击。IPv6 的扩展报头(如逐跳选项头、路由头、分段头)为协议 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被攻击者利用构造异常报头,消耗设备资源或 绕过防护。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虽便捷,但基于 EUI-64 格式的地址可被攻击者通过 MAC 地址推导,用于扫描存活设备。详 细内容参见本白皮书第三章。 (四) IPv6+引入的安全风险 IPv6+在IPv6的基础上引入了SRv6(Segment Routing IPv6)、 网络切片、IFIT(随流检测)、BIERv6(基于 IPv6 的位索引编码转 发)等核心技术,在提升网络性能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隐患。SRv6 源路由机制中,攻击者可篡改段列表,将流量劫持至恶意节点或构造 超长段列表耗尽节点资源;网络切片机制中,若切片标识认证薄弱, 攻击者可利用共享物理设备漏洞实现跨切片渗透;IFIT 检测机制可能 被攻击者注入非法报文干扰监测,或分析其携带的路径信息推测网络 拓扑;BIERv6 组播转发缺乏源认证,攻击者可伪造组播源注入虚假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8 - 数据或篡改组播路径实施流量劫持。这些 IPv6+特有的安全风险,需 通过针对性的防护策略来保障网络安全。详细内容参见本白皮书第四 章。 三、 IPv6 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一) IPv6 基础协议的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1. 扩展报头安全风险与防护技术 IPv6 的扩展报头是 IPv6 协议灵活性的核心体现。在 IPv6 数据 包结构中,分为固定报头和扩展报头。固定报头包含版本、流量类别、 流标签等基本信息,用于完成基础的路由转发;扩展报头紧跟固定报 头之后,通过一系列可选的头部实现多样化功能。扩展报头主要包括 逐跳选项头(Hop-by-Hop Options Header)、路由头(Routing Header)、分段头(Fragment Header)、认证头(Authentication Header,AH)和封装安全载荷头(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ESP)等。逐跳选项头允许数据包在传输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进行处 理,常用于携带需中间节点处理的特殊信息;路由头可指定数据包的 转发路径,实现源路由功能;分段头负责数据包的分片与重组;认证 头提供数据完整性验证和身份认证;封装安全载荷头则用于数据加密 和部分认证。 IPv6 的扩展报头机制在提升协议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 IPv6 网络安全白皮书 - 9 - 隐患。攻击者可在逐跳选项头中插入超大尺寸的未知选项,如利用“巨 型净荷选项”(Jumbo Payload Option)构造超过 64KB 的数据包, 导致中间设备处理时内存耗尽出现服务崩溃。通过篡改路由头中的地 址列表,将流量重定向至恶意节点,实现流量劫持。利用分段头构造 大量小尺寸分片数据包,使目标设备在重组数据包时消耗大量计算资 源,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图 3 IPv6 扩展报头防护体系 为应对扩展报头带来的安全风险,需构建多维度防护体系,如图 3 所示。一方面,在网络边界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上配置扩展 报头过滤策略,禁止未知类型的扩展报头通过。对于已知类型的扩展 报头深度进行检查,例如限制路由头的跳数不超过合理范围,防止恶 意构造超长路径;验证分段头的“分片偏移”和“更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34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