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创&同济大学:2025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白皮书——聚氨酯与聚碳酸酯篇20 积分 | 61 页 | 46.31 MB | 5 月前3
3万字全文!零碳园区研究综述及展望需求响应机制 碳商品-能源耦合交易市场机制 传统优化模型 不确定性模型 博弈模型 模 型 园区低碳管控技术研究体系 设备 研发 及规 划 储能技术 建筑材料 CCUS技术 图 5 园区低碳管控技术研究体系 Fig. 5 Research system of low carb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trading,ET)等发达国家间的交易市场,考虑市场变 化同样是零碳园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6.1.2 面向零碳园区的若干关键技术及装置研发 面向零碳园区的关键技术及装置研发至关重 要,本节对面向零碳园区的储能技术、建筑材料及 碳汇技术及相关装置进行分析介绍。 1)储能技术。 零碳园区的建设需要对传统园区内各环节进 行变革,这对园区的储能技术有了新的要求: ①园区储能需有效控制电压、频率稳定,平衡 陈艳波等:零碳园区研究综述及展望 5505 混合超级电容器结合了锂电池的存储能力和超级 电容器的功率性能,验证了混合储能有望解决可再 生能源的普及和应用问题。 2)建筑材料。 园区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所在地,其内部分 布有大量建筑物,因而研究建筑材料的节能保温作 用对建设零碳园区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建筑外墙材料是决定建筑节能水平的关 键因素,分为有机、无机和复合保温材料。有机保 温材料抗压性好,导热系数低,但该类材料燃点较0 积分 | 22 页 | 1.34 MB | 3 月前3
2025零碳园区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冷热电联产) CHP (热电联产) P2G (电转气) 碳捕集技术 CCS (碳捕集与封存) CCUS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碳捕集电厂 (FCCPP) 园区低碳关键技术:储能、建筑材料与CCUS 这些关键技术是构建零碳园区的重要支撑,需持续研发和推广应用 13 / 18 储能技术 零碳园区储能需求 有效控制电压、频率稳定,平衡电力电量波 动 电动汽车等再电气化装置对电池性能要求高 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但面临延长使用寿 命挑战 钠硫电池:寿命长、效率高,可用于削峰填 谷 超级电容器:短期存储,电压平滑 热储能:自放电率低,环境友好 氢储能:转化形式广,可大规模存储 机械储能:压缩空气、飞轮储能 建筑材料 外墙材料 有机保温材料: 抗压性好,导热系数低, 但燃点较低 无机保温材料: 保温性好,但吸水后性能 降低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强度高、保湿隔声性 能高且耐火性好,但成本较高 门窗材料10 积分 | 18 页 | 8.96 MB | 3 月前3
智慧工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78 23 3 江苏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178 23 湖南带德商方漫凝土有限公司 111 18 4 湖南常德南方港艇土有限公司 111 18 5 常德中水建筑材科编告有限公司 39 1 5 德市源水建筑材料售有限公司 1 本期超负差比TOP5 累计超负差比TOP5 排名 供应障 超负塑/过磅材料 超负热比 排名 供应商 超负差过材料 超负整比 数 1 商事昆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谷里分公司 379/53910 积分 | 43 页 | 6.35 MB | 1 天前3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始就已经确定,即电力和热力的供应。任何翻新改造 也是使用阶段的一部分,这也与建筑材料息息相关。 4.废弃阶段:生命周期的终点,包括所有用于拆除、废 弃或回收的过程。 加上各阶段之间的运输和翻新,全生命周期可总结为如 图2所示。 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定义使得界定能源平衡成为可 能。一般情况下只考虑建筑或产品的使用阶段。对于建 筑产品来说,建筑材料中所“约束”的能源(即从生产 到投入使用所需要的能源)通常被称为 凝土模块的回收共降低了34%的二氧化碳排放、34%的 内含(灰色)能源和95%的原材料。 每个建筑的材料护照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通过它来 显示所使用材料的特点,以帮助后续的规划设计人员重 新配置建筑材料。荷兰政府最近对为其建筑注册材料护 照的开发商实行了税收优惠,并考虑将其作为所有新项 目的强制性要求,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循环经济。 2.2 能源园区的能源需求特点 在对空间划分和系统边界进行了定义之后,能源需求的 LBBW组织的。 要纳入绿色债券的范围,必须满足欧盟的分类标准。最终 能源需求、二氧化碳排放、所有生命周期的废物处理等, 都被认为是必要的绩效指标。这种方法导致了一些创新, 例如通过铁路而不是公路运输来提供建筑材料。关于数 据收集,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的认证很有帮 助,因为许多性能指标已经在那里收集和调整。 该园区是一个生活、商业和办公的混合区,其土地已从以 前的铁路用地转变为现在的土地。建筑标准KfW-��(节20 积分 | 72 页 | 23.72 MB | 4 月前3
黄陵县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方案带地区可采用开放式入口,寒冷地区应考虑保温需 求,宜设置过渡空间。厕所设大门时,门扇与门框应防夹手。材质坚固耐用,与厕所建筑风格一 致。 c)装饰材料宜根据地区特点就地取材,建筑主体材料应选用环保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应符合防火要求。 3 建筑室内 布局及装 饰 建筑室内布局及装饰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筑面积根据人流设定; b)厕所公共空间室内高度不低于2.5米,厕位间的净高度不低于1.9米; 建议使用颜色: 7.2 建筑风貌引导 黄陵县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阿党镇丁村村 104 建筑风貌引导 在建筑材料使用上,建议采取的控制原则与风格类似, 以使用原生地方自然材料为主。根据对规划区和周边也相 关地方建筑材料的考察研究,总结出地方乡土建筑常用的 代表性建筑材料: A .砖,以本地产的粘土烧结青砖、红砖以及浅灰色沙砖 为主,可以适量使用灰色混凝土砌块、水泥砖、仿砖石面30 积分 | 161 页 | 38.42 MB | 5 月前3
雄安新区零碳园区设计标准6 环卫设施 7.6.1 园区应进行垃圾减量化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鼓励减少生活垃圾产生,推广日常生活使用绿色 包装与可降解材料; 2 应控制园区内建筑材料消耗和建筑垃圾产生,园区建设宜选用建筑垃圾 再生产品和可再循环材料; 3 应强化园林景观废弃物源头管控,规范园林景观垃圾就地处理,促进园 林景观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7.6.2 园区垃圾处理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全装修指建筑功能空间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装修同步完成,达到建筑 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建筑全装修交付在能够确保建筑结构安全、降低 整体成本、节约项目时间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拆除浪费,节约建筑材料,降 低建筑碳排放。 5.2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5.2.8 透光围护结构是节能的薄弱部位,与保温直接相关的 K 值,与太阳辐射 相关的 SHGC 值都是节能降碳的重要参数,因此需要在应用之初就进行系统化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应统 筹工程策划、设计、施工等阶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垃 圾的产生,有效减少工程全寿命期的建筑垃圾排放。从设计角度进行建筑整体 优化,用较少的建筑材料和能源投入达到园区开发建设目的,进而达到从源头 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放。再生骨料等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可以制作混凝土砌 块、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构件、水泥制品、配制再生混凝土等可再循环材料, 建0 积分 | 67 页 | 675.15 KB | 3 月前3
零碳建筑定制化解决方案 -帮助资产运营方实现减排2025来源: https://gresb.com/path-to-net-zero/ 场外可再生能源 ‒ 虚拟购电协议 可再生能源信贷 碳补偿 ‒ ‒ 隐含碳 ‒ 建筑材料的隐含碳 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隐含碳 ‒ 循环经济 ‒ 闭环系统 再生模型 自然生态系统循环 ‒ ‒ 电网电气化 ‒ 电动汽车充电站 建筑系统 ���% 使用电力10 积分 | 20 页 | 15.24 MB | 1 天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OECD)碳减排方法包容性论坛高官会技术层会和非正式讨论。 不断提升国际衔接能力。积极推动相关机构加入亚洲碳足迹网络(ACFN) 等组织,加强与日本可持续性经营推进机构(SuMPO)交流,推动食品、日用品、 服装、办公用品、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碳标签合作,相关机构与携手可持续发 展(TfS)倡议成员、德国南德、莱茵等国际机构合作,就碳足迹核算系统、 碳足迹数据库以及相关认证等情况进行详细交流,为衔接互认奠定基础。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标准】GBT39217-2020 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是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 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 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6. 2. 40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量(危险废物产生量-贮存量+上年贮存量)占的比率。计算 公式见式(12):0 积分 | 24 页 | 529.49 KB | 1 天前3
共 38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