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33页用于私人购买、 周末短途自驾游、长途自驾游、低空观光、租赁等场景。当前主流产品以1–2人座 机型为主,续航半径100公里以内,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小时。 ○ 出行eVTOL:定位为中长距离的空中出行工具,主要用于私人购买、商务包机、 机场与高铁接驳等场景。当前主流产品以4–6人座机型为主,续航半径在70–500 公里之间,时速可达130–300公里/小时。 • 载物/货运eVTOL: 一公里”急件 配送(如医疗物资、高价值电商包裹)与特殊地区物资运输(如海岛、山区)。 个人飞行eVTOL 出行eVTOL 载物/货运eVTOL 应用场景 近期主流 产品特征 产品用途 长距离空中出行 • 以1–2人座机型为主 • 最大起飞重量: 500–1,000公斤 • 续航半径:20–100公里 • 时速:0–100公里/小时 • 以4–6人座机型为主 • 最大起飞重量:2–3吨 最大起飞重量:2–3吨 • 续航半径:70–500公里 • 时速:130–300公里/小时 • 载重量:2–3吨 • 续航半径:70–300公里 • 时速:130–200公里/小时 个人飞行 货物运输 城市空中快线 低空观光 航校飞行培训 私人购买 按需租赁 商务包机 私人购买 本研究未涵盖 来源:专家访谈;案头研究;BCG分析。 图2 | 主流eVTOL分类及特征 波士顿咨询公司 2025年9月20 积分 | 33 页 | 5.03 MB | 1 天前3
城市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报告2025版(简版)据,推动相关政策制定的精 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促进技术产品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2 低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2.1 低空基础设施范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 理规则》 《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对低空空域划设的相关规定,非管制空域的 G 类空域包括 B、C 类空域以外真高 300 米以下空域(W 类空域除外)和平均海 平面高度低于 6000 米且对民航公共运输飞行无影响的空域。W 规则。 欧盟积极布局先进空中交通,发布多项战略指南,重点列出起降点、充电站、 4 维修设施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等低空基础设施。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制定 顶层设计文件,从监管角度定义了低空飞行运行要求等措施。欧洲通过 SESAR 项 目开发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英法德等多国出台政策支持无人机应用并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将低空经济称为 “下一代空中交通”,制定多项政策推动无人机、飞 万/机 8 某县低空经济示范项目 市政设施巡检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测绘 特种场景运输 1967km² 多种 13 13 66 个/万 km² 2 万/机 9 某县低空经济示范项目 城市空中交通 灾害救援与物质投送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工农业应用 特种场景运输 消防与文旅 673km² 多种 18 18 270 个/万 km² 1.5 万/机 9 2.4.2 产业链构成与发展10 积分 | 20 页 | 612.69 KB | 1 天前3
2025中国低空空域管理与安全体系演进趋势研究:“规则的天空”-艾瑞咨询-50页社会之困:从“公众疑虑”到“信任缺失” .................................................................... 21 第五章 未来空管蓝图:构建智慧空中交通的数字底座 ........................................................... 24 5.1 国际对标:U-SPACE/UTM 理念、教训与中国路径选择 涵盖了基础设施(起降场、通信网络)、运营服务、飞行保障、金融租赁、检验检测、人 才培训等海量服务业态。 它的发展将有力带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并催生出空中通勤、 即时物流、应急救援、空中测绘、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海量新业态,形成“低空+”产业集 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市场对低空经济的潜力抱有极高期望。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测算,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 元。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则预测,到 2026 年,中国低空 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 10664.6 亿元。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则预测,全球 UAM(城 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在 2040 年将达到 1 万亿美元,到 2050 年更是高达 9 万亿美元,并 强调中国市场凭借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城市密度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将占据全球近四分之 一的份额。 110 积分 | 50 页 | 2.45 MB | 1 天前3
汽车智能网联化解决方案(32页 PPT)整车网络设计 校核 & 验 证 信息娱乐 系统 空中下载 V2X 仿真 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研发解决方案 网联化系统研发方案 确保协同、数字化的持续性、多领域的追溯性以及功能安全 人、车以及外部世界的互联研发 驾驶员 信息系统 ECU 通讯开发 车载终端 T-Box 整车网络设计 校核 & 验 证 信息娱乐 系统 空中下载 V2X 仿真 ConnectedOSTM 车规等级 确保协同、数字化的持续性、多领域的追溯性以及功能安全 人、车以及外部世界的互联研发 驾驶员 信息系统 ECU 通讯开发 车载终端 T-Box 整车网络设计 校核 & 验 证 信息娱乐 系统 空中下载 V2X 仿真 车辆网联化解决方案 整车网络设计 In-Vehicle- Network design VNA Capital System AUTOSAR VSA COM 整车网络架构设计,报文打包,时序分析 确保协同、数字化的持续性、多领域的追溯性以及功能安全 人、车以及外部世界的互联研发 驾驶员 信息系统 ECU 通讯开发 车载终端 T-Box 整车网络设计 校核 & 验 证 信息娱乐 系统 空中下载 V2X 仿真 ECU andMCAL Configuration Implement CAN and LIN bas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基于传统或者 AUTOSAR10 积分 | 32 页 | 2.42 MB | 1 天前3
2025年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信科140 项地方 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当前低空经济呈现出活动范围扩大、运行密度增加、任务范畴拓展等趋势,传统通航 管理及运营模式难以适应其快速发展需求,未经审批的黑飞、违飞行为频发,增加了空中 交通安全风险,阻碍了低空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亟需依托低空智联网实现全域感知、 动态调度、智能决策和闭环管理,全面提升低空运行的安全性、效率与服务质量。 低空智联网以 5G 增强(Fifth 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 低空智联网是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底座,指服务于低空应用的网络、终端、平 台、安全等端到端信息化系统,负责低空数据传输和处理、低空飞行器感知和定位、路径 规划计算等功能,是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城市治理等应用的基础载体。低空智联网依托 5G-A 和卫星互联网,融合 A2X 通信与自组织网络,在现有的空、天、地等各类信息通信 设施和机场停机坪等物理设施之上,向航空器和各应用系统提供通信、导航、监视、信息 版本逐步加强了对无人驾驶航空系统(Unmanned 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 2 Aircraft System, UAS)、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和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 UAM)的支持,特别是在低空网络覆盖能力、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通信层面取 得了重要突破,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低空通信需求。自 2024 年 6 月,3GPP10 积分 | 57 页 | 3.12 MB | 1 天前3
毕马威:2025年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报告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带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低空经济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包括从上游的原材料研发与生产,到中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 无人机等航空器整机组装以及高端装备及配套产品的生产,再到下游的地面与空中保障、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修和行业应用等多个环节。 此外,低空经济创新要素集中,是先进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体现,5G-A/6G、人工智 能、低空通信感知、高精度导航等先进技术统筹融合、协同发展难度大。 域间的市场需 求特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广州重点发展智能航空器和城市先进空中交通等核心技术*,成 都则侧重于发展工业无人机产业**。 另一方面,各地区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亦存在差异,比如,北京受空域管制影响,市场 应用场景需求相对薄弱;深圳作为世界领先的无人机产业聚集地,应用场景涵盖无人机配送、 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多领域,消费需求则更为多元化和高端化。 若企业发展方向与区域规划不 提出2024-2027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技术创 新、标准政策、低空安全、应用需求等领域 形成全国引领示范 深圳 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 示范区(中国民航局已 正式批复支持) 无人机、低空制造、低空 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 构建“条例+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的低空政 策体系,提出建立产业发展和低空飞行协同 机制 上海 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 示范引领区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VTOL)、工业级无人10 积分 | 44 页 | 1.93 MB | 1 天前3
大疆&农民日报: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作为农业大国的巴西,民航局为当地农 户做出了很多友好的服务,如开发了用户友好的无人机注册和飞行授权系统,降低农业无人机的使用政策门槛等。 除巴西民航局外,巴西的无人机监管体系还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局、国家电信局、农业部和国防部。各部门之间协作,确 保无人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具备协调性和一致性。 2. 农业管理 巴西农业部作为巴西农业机械的主管单位,对农业无人机持开 html#def4 2 见:https://www.parlament.gv.at/gegenstand/XXVIII/EU/5516 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西班牙和瑞典的支持。 “与使用专业的空中或地面设备相比,无人机有望在特定条件 下实现植物保护中农药的精准施用,提高农药使用的效率和精 准度,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有可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 环境的风险。 鉴于近年来精准农业工具领域的技术进步,必须认识到无人机 量 的采样点,每个试验设置了近 300 个采样点,整个试验数据集 共设置了约 10,000 个采样点。 2022 年开展的 T40 试验和 2023 年开展的 T50 试验均设立了地面和空中采样点,空中采样点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具体如下: 地面雾滴沉积收集器:为收集农业无人机作业区域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在无人机作业区域中心放置 PVC 卡支架,用于收集沉积的雾滴。 雾滴收集带与无人机飞行方向垂直,收集宽度为20 积分 | 65 页 | 31.59 MB | 1 天前3
地方城市低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指南白皮书25%。 协同层:空地一体化作业网络 机器人编队协同技术开发空地机器人协同控制协议,实现无人机与地 面救援机器人的动态组网。例如,无人机可作为"空中中继站",为地面机 器人扩展通信覆盖范围;在山地救援中,无人机群与地面攀爬机器人配 合,形成"空中侦察—地面破障"的立体救援链路,物资投送与伤员转运效 率提升 50%。 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军地、政企、区域间的常态化协同演练机 制,通过统 通感算一体化网络 通感算协同架构:在 5G-A 基站内置边缘计算节点,实现"感知数据采 集—AI 算法分析—指令实时下发"闭环,时延从传统方案的 500ms 压缩至 80ms,支撑无人机群实时规避空中障碍物(如飞鸟)。 数字孪生决策重构:将灾害现场数字孪生模型与指挥系统深度融合, 13 指挥中心可通过 VR 设备"沉浸式"推演救援方案,某地震模拟中,指挥员 决策效率提升 60%,路径规划合理性优化10 积分 | 13 页 | 472.49 KB | 1 天前3
2025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趋势、未来机遇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报告一、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天然契合 1.1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天然契合 卫星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 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其特点在于广覆盖、低延时、低成本、全天候。 目前,卫星互联网主要作用于通信、导航和遥感领域,与低空经济天然契合,两者在技术层面的高度互补与协同。传统地面移动网络在垂直覆盖上的局限 精准定位与导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导航增强系统相 结合,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中国移动的“双频通感立 体网络”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实现了低空飞行器的精准起降和航线跟踪, 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在卫星信号受 遮挡的环境下,通感一体化系统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 实现辅助导航,形成卫星与地面感知的互补机制。 遥感与动态三维航图:卫星互联网结合地面基站和传感器,实现对地球表 星座对低空飞行器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实时通信和智能调度,有效提升了仓储运作效能、 规避地面交通拥堵、克服复杂地形障碍以及缩减运输开支。 • 城市空中交通(UAM) 深圳、广州等城市已开通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示范航线,亿航、小鹏汇天等企业 推动“空中出租车”票价逼近高端网约车水平。 卫星通信为飞行器提供精准导航,并与城市交通系统联动,形成“低空交通网”雏形。 中国电信展示的“低空领航者”10 积分 | 34 页 | 13.56 MB | 1 天前3
中兴:2025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面向重要低空管制区域慢小”目标的精确探测及跟踪,低空监测雷达采用了脉冲多普勒体 制、有源相控阵技术、抗杂波处理、目标识别等关键技术,其主要工作频段是X波段/Ku波段,基本性能指标如表3.2所示。 低空监测雷达通过向空中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实现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探测、定位、跟踪和识 别,基本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其典型设备形态如图3.6所示。 低空监测雷达技术 图3.6 低空监测雷达设备 针对不便于采用电磁压制或者电磁压制不起作用的黑飞无人机抓捕; 主要用于城市重点管制区域或重大活动安保中,通过抓捕无人机避免隐私泄露与安全威胁。 无人机网捕的优点: 机械式精准抓捕,安全环保,避免造成空中电磁干扰。 可完整抓捕无人机,获取证据做取证分析等; 无人机网捕的缺点: 非自动反制,反制时间最长; 实施抓捕的飞行员及无人机要求高,人力成本高。 表3.11 典型无人机网捕设备性能 基本性能指标 络系统等;“接口的外部设施”虚线框图表示的是与平台有接 口交互的设施系统。 表3.12 低空反制技术对比 指标 电磁压制 激光摧毁 无人机网捕 反制模式 驱离/迫降/诱导 地面精准击毁 空中抓捕 反制范围 >3km >2km 视距范围内机动抓捕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可自动化,可察打诱一体 定向打击避免大范围干扰, 可避免坠机造成伤害 自动化,可察打一体 没有电磁干扰10 积分 | 43 页 | 5.52 MB | 1 天前3
共 47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