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内虚拟电厂发展现状Platform 国内外 对比项 国外 Overseas 国内 Domestic 聚合资源类型 Aggregated Resource Types 类型丰富,含源、荷、储等各类资源。欧洲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负荷侧资 源占比小。 Diverse in type, encompassing various resources such as generation, load on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with a smaller share of demand-side resources 以负荷侧资源调节为主。未发挥国内可再生能源资源富足优势, 难以实现规 模效益。 Mainly focused on load-side resource regulation. It has not fully leveraged 协调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更加成熟,可实现对各种可再生能源及负荷的灵活控制。 Core technologies such as coordinated control have become more mature, enabling flexible control of various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loads.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尚不可控 ,且协调控制策略有待完善。0 积分 | 17 页 | 426.04 KB | 2 天前3
RMI&百度智能云:数智碳中和白皮书、独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智库。我们与政府部门、企 业、科研机构及创业者协作,推动全球能源变革,以创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落基山 研究所致力于借助经济可行的市场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 源结构转变。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国科罗拉多州巴索尔特和博尔德、纽约市及华盛顿特区 设有办事处。 百度智能云 百度智能云是基于百度多年技术沉淀打造的智能云计算品牌,以“云计算为基础,人工智能为引 将加速全社会绿 色转型,新的发展模式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多元清洁的能源转型目标带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电 力系统快速发展。碳中和目标将倒逼能源供应由高碳主导 向多元清洁的综合能源体系转型,带动能源体系发生系统 性改革。在能源生产环节,可再生能源将迎来重要的发展 机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基本取 代化石能源发电,新型储能技术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的调度能力。在能源输送环节, 能源进口风险也将持续威胁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确保 能源安全,任务艰巨且富有挑战。 可再生能源电力快速增长,给电力的稳定供应带来 挑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形成了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可再生新能源技术日益成 熟,过去十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在2010年 到2020年十年间,太阳能光伏发电(PV)、陆上风电场和 海上风电场的成本分别下降了85%、45%、48%10 积分 | 46 页 | 15.24 M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4.1 电力侧发展与绿色转型 ..................................................................... 33 4.1.1 优化可再生能源供给体系..................................................... 33 4.1.2 完善供需动态平衡机制................... 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 8 个地区布局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明确要求西部节点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低于 65%。2022 年 2 月,“东 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规划建设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展望“十 五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到 2030 年, 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 15 亿吨标煤以上。 2023 年 10 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表 1-1 算电协同国家政策演进表(2021-2025) 时间 政策名称 关键指标与要求 2021.05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 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 西部节点可再生能源使 用率≥65% • 布局 8 大国家算力枢纽 节点 2023.10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 划》 • 算力规模≥300EFLOPS • 智能算力占比 35% • 新建数据中心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 天前3
2025年福建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问题研究报告网,为福建 省构建一个兼顾经济、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参考。 课题组研究发现,尽管福建省在清洁能源总量上具有优势,但其能源结构依赖核电, 导致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清洁能源优势下的可再生能源短板”。 此外,系统性制约因素包括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协同不足,体制机制与市场体系改革 的滞后,以及跨部门协调机制的欠缺。 海上风电方面,其大规模开发面临多重制约,包括繁琐且耗时的审批流程、恶劣自然 2,而扣除核电后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比重与发电量比重则较低于全国水平,其中风光电的比重偏低。2025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了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定可再生能源消费 最低比重目标。因此,在福建省层面可再生能源利用不足的现状下,结合国家确立的可再 生能源开发利用导向,当下福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问题的重点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特别 是可再生能源的供给与消纳。 大、新能源消纳问 题突出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缺乏统筹等体制机制障碍。在此基础上,自然资源保护协 会支持课题组深入开展研究,本期课题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四大要素, 采取了“全面识别与重点突破”的思路,系统性地识别了各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并聚焦作 为“电源供给侧”增量主力的海上风电,以及作为“需求消纳侧”关键抓手的智能微电网, 旨在实现可再生能源供需两侧的双向发力,为福建省构建一个兼顾经济、安全、高效的新0 积分 | 36 页 | 841.03 KB | 2 天前3
2025年欧洲vpp与储能发展白皮书-卓阳数能书 序言 在 2022 年至 2025 年期间,欧洲电力市场正经历一场由多重因素驱动的深 刻变革,包括电力需求的激增、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以及 2022 年能源危 机带来的教训。面对这些挑战,欧盟和英国的政策制定者正积极通过一系列指 令、法规和指南,旨在构建一个更智能、更灵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电力系统。 这些政策的核心在于强化负荷管理、需求响应(DR)和能源储存的作用,以确 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员国将定期评估和报告灵活性 需求(自 2025 年起每两年一次),并设定到 2026 年实现非化石能源灵活性 (需求响应、储能)的国家目标。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利用需求侧响应和储能来 容纳更多可再生能源,标志着市场向更加灵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参考 链接 需求侧灵活性网络规范(2022-2025) 欧盟正在制定专门的网络规范,以协调各成员国的需求侧响应。2022 年底, 监管机构 政策和技 术细节提供建议。该规范将阐明聚合器、智能充电(车辆到电网)和其他灵活 性提供商如何向输电和配电运营商提供服务。参考链接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指令(2023 年) 7 欧盟“Fitfor55”(适应 55 年)立法更新包括对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和 能源效率指令(EED)的修订,这些修订将对负荷管理产生影响。修订后的 RED(2023 年)要求新的电力消费资产支持智能控制:例如,电动汽车(EV)10 积分 | 86 页 | 4.00 MB | 2 天前3
碳中和实战指南: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409页DP。另一方 面,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预测,即使仅在2℃路径 下,绿色经济相关行业,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垃圾 处理等行业到2030年也能够为中国带来约0.3%的就业率提升。可 以说,低碳减排并非与经济增长背道而驰,而是对其有正向刺激 作用。 3.国家能源安全性 通过进一步发展关键绿色能源和绿色科技,中国能够大幅减 少对进口及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风能、光伏等可再生 it will impact you,BCG,2021-7-15。 [14] 美国和土耳其以小型电弧炉工艺初步估算,中国以高炉和氧气顶吹转炉工 艺初步估算。 [15] 资料来源:《中国各省可再生能源竞争力报告》,伍德·麦肯兹,2019 年。 第三节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碳中和是人类如今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关乎着我们赖以生 存的地球家园的存亡。达成碳中和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政 二、脱碳减排举措的四大类别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各个行业脱碳减排的举措不胜枚举。 在此,我们将中国的脱碳减排举措大致归纳为能源结构转型、模 式升级、能效提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四大类。 (一)能源结构转型: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 替代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比率高达60%。丰富的煤矿 资源使得煤炭供能的成本较为低廉。正是煤炭的普遍应用和煤矿 的大量兴建助力了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将继续支撑接10 积分 | 409 页 | 12.41 MB | 2 天前3
2025年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报告-IEA国际能源署 (1)Europe)、Jiang Qingguo(中国能源研究会)、 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 致谢 国际经验启示 5 IEA. CC BY 4.0. Maya Resnick(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署)、Dai Siyuan(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Shijun Tian(国网能源研究院)、Kevin Tu(博众智合能源转型)、Ming Yin (Agora)、Zhang Yongping(能源基金会中国)、Li 要释放分布式能源的全部价值,不仅需要将其并入电网,还需要将其融入电力市 场(直接融合、通过聚合商融合,或基于市场价格融合),以便充分利用其灵活 性来满足系统需求。在中国,决策者越来越多地转向市场机制,以调动灵活性并 支持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但各省在电力市场改革方面的进展并不均衡。即使在有 电力市场的地方,大多数分布式能源仍在市场框架之外运行,无法获得反映系统 状况的实时价格信号,而且往往无法就其提供的服务获得适当报偿。 具体实例 满足日益增长的电 力需求 2024 年,屋顶太阳能发电量占澳大利亚总发电量的 12%以上,而这一 年澳大利亚整体电力需求增长了 3.2% 减排 在荷兰,屋顶太阳能光伏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 55%. 2024 年太阳 能可减少了 10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该国 2030 年碳预算的 10% 韧性 2023 年波多黎各(美国)启动了一项国家基金,以提高电网抵御频繁10 积分 | 70 页 | 4.06 MB | 2 天前3
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2025Token 消耗 以及业务连续性能力 » 数据应用 :企业数字化、人工智能应用、电子 商务和数字政府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使用 » 数字能源 :支持数字系统的可持续能源基础设 施,包括可再生能源投资和绿色发电的经济效率 » 政策 :支撑数智经济增长的国家监管、法律、 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框架 » 人才与生态 :涵盖 ICT 人才、STEM 毕业生、 初创企业、开源贡献者以及在线社区参与度的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度融入 能源转型进程,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力 量。以电力行业为例,新一代 AI 技术(如大模型) 与电力系统加速融合,依托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 算法,可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精度、优化 需求侧灵活性资源调度、实现电网故障智能预警与 诊断,全方位增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 然而,电力数智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当前各国发 展水平差异显著 :部分国家已启动面向未来的新型 于数据生成规模,更在于其数据的高效存储、 保护与使用。 6. 发展人工智能是系统工程 :人工智能开发不仅 依赖于算力的提升,更是一项围绕统一战略, 统筹计算、存储、数据和算法的系统性工程。 7. 可再生能源驱动可持续的数字增长 :以可再生能 源驱动的智能系统是可持续数智经济增长的关键。 8. 重视人才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变 :随着 重心从数字接入转向能力建设,推动初创企业 和知识产权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更大的价值。10 积分 | 142 页 | 10.11 MB | 2 天前3
2025年江西低碳转型中长期展望报告-基于EPS模型构建“双碳”路径1568.5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6%,其中,火电占 比 83.8%,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为 16.2% 4,远低于国家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28.2%) 5,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突破 50% 6。 从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来 看, 江 西 省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以 煤 炭 为 主。2022 年 全 省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较 2019 年 39_4375396.html 5 中国统计年鉴 2023 https://www.stats.gov.cn/sj/ndsj/2023/indexch.htm 6 江西省新能源发展风生水起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半壁江山 . https://www.ndrc.gov.cn/xwdt/dt/dfdt/202307/t20230714_1358390.html 图 3 2022 年江西省能源相关 CO2 熟料产能比例需超过 30% / 《江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水泥原料替代率 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加 快水泥行业非碳酸盐原料替代 / 《江西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有色金属 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 占比 33.76%(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 《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 再生金属供应 促进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 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化发展,提 高再生铜等供给 / 《江西省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10 积分 | 45 页 | 13.22 MB | 2 天前3
零碳建筑定制化解决方案 -帮助资产运营方实现减排2025定者十分关注建筑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营过程,希 望资产运营方能够找到实现净零排放的方法。 大量投资和革新旨在减少新建建筑的碳排放量。然 而,现有存量建筑中有��%会运营并使用到���� 年。这意味着必须更加重视通过全部由可再生能源和 低碳材料建造的超低能耗建筑来实现净零排放战略。 必维集团可以帮助您的组织评估其碳足迹,确定排放 源,并制定净零路线图,定义明确的减排行动。行动 包括持续监测、能源管理和信息验证。通过这种方 该倡议的参与者认识到,在减排方面所做的微小改变 并不足以扭转全球温升�-�℃的灾难性后果。相反, 全球企业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减排行动,并重新评估 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对其风险管理战略的影响。 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全部由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材料建造 的高能效建筑来实现净零排放。BBP(Better Build- ings Partnership) 和城市土地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绿色印记等其他组织也做出了应对气候变 签署方正在与客户合作,争取 在这一日期前实现净零排放, 并制定 ���� 年中期目标 KEY FIGURES3 实现减排目标的六个重要手段: ‒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提高现场可再生能源比例 ‒ 鼓励购买场外可再生能源 ‒ 隐含碳的管理 ‒ 推动电网电气化 ‒ 打造循环经济 净零排放既是通往可持续且充满活力的未来的途径,也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正如发生在金融行业的变 革所证明的那样,低碳经济正在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10 积分 | 20 页 | 15.24 MB | 2 天前3
共 49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