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管理实务指南:实现香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7 1.3 本指南的目标读者 ...................................................................................... 8 1.4 如何阅读本指南 工总将继续与业界并肩同行,协助企业迎接绿色转型挑战,把握机遇。我们期 待透过两册《碳管理实务指南》,为香港制造业提供清晰指引,助力企业在碳中 和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同时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全球可持续发展作 出积极贡献。 林世豪 工总主席 2025 年 8 月 碳管理实务指南 – 序言 5 当前,随着气候变化挑战加剧,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言,碳管理必须成为企业决 策与日常营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香港工业总会早于 2021 年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ESG 委员会), 致力促进工业界参与香港达至 205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并透过能力建设、知识 交流及培育工业 ESG 人才,助工业界实践 ESG 管理。为协助业界强化碳管理 能力,在工业贸易处工商机构支援基金拨款支持下,我们委托香港大学气候与 碳中和研究中心展开10 积分 | 102 页 | 2.27 MB | 1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大学 碳中和研究院 Institute for carbon Neutrality, Tsinghua university ENERGY FOUNDATION 能 源 基 金 会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 工业低碳技术展望 Outlook on Industrial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ward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 Goal 、 碳中和研究 ENERGY 厚 CAEP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能 源 基 金 会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 的 工业低碳技术展 望 Outlook on Industrial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ward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 Goal 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于 2020 “ ” 年正式提出 双碳 战 略目标,是全球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最短、减碳规模最大、降幅度速度最快的国家。工业部门作为国民 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亦是中国能源消耗和 CO2 “ ” 排放最集中的领域,其低碳转型对于实现 双碳 目 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碳中和目标驱动全球产业链和生产模式的重大重构,工业碳中和技术的系统研究与 战略部署,20 积分 | 146 页 | 23.98 MB | 19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 工业低碳技术展望 Outlook on Industrial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ward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 Goal 2025年5月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 工业低碳技术展望 Outlook on Industrial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ward China’s Carbon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全球性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于 2020 年正式提出 “双碳” 战 略目标,是全球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最短、减碳规模最大、降幅度速度最快的国家。工业部门作为国民 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亦是中国能源消耗和 CO2 排放最集中的领域,其低碳转型对于实现 “双碳” 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碳中和目标驱动全球产业链和生产模式的重大重构,工业碳中和技术的系统研究与 战略部署,不仅关系中 年后将陆续实现全流程工业化,2060 年减排量占工业总减排的比重提升至 24%,为 实现工业碳中和提供关键托底保障。 为加速中国工业碳中和技术部署,确保在关键窗口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施和 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快规划部署工业领域碳中和关键技术一揽子重大工程。重点 针对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工业领域减排技术成本高、示范效应不足、商业化路径不清等0 积分 | 139 页 | 4.23 MB | 19 天前3
中兴:2025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面向重要低空管制区域对低空无人机或其他物体进行探测、动态追踪与身份识别,综合利用脉冲波、频谱、光电等感知手段,确认入侵物体类型、 速度、位置等,是低空安防过程中的“眼睛”;反制负责在发现威胁目标后,实现无人机或其他飞行物的管控与打击,综合 运用电磁压制、物理拦截等手段,确保入侵物体不会对目标监视区域造成侵害,是低空安防过程中的“手脚”。 虽然部分机场、边境口岸等重点安防场所部署了雷达、视频等感知设施和电磁压制等设备,但针对低空空域的多类型飞 01m2 ≥90% ≤3次/天 ≤30米 ≤2s/次 ≤2s 需要 察打一体+人工 ≥0.01m2 ≥80% ≤5次/天 ≤30米 ≤2s/次 ≤2s 需要 人工 探测目标RCS 探测概率 误报率 定位精度 数据更新率 探测延迟 取证要求 反制要求 低空安防融合感知与 反制主要技术及设备 融合感知与反制系统概述 探测技术及设备 反制技术及设备 低空探测管控平台 反制技术实现无人机或其他 飞行物的管控与打击,确保入侵物体不会对目标监视区域造成侵害;探测管控平台针对目标监视区域向对应的探测系统下发 探测监视任务,探测系统实时上报探测结果到平台,一旦发现入侵无人机或其他飞行物,平台将通过光电探测拍照取证等方 式并确认入侵物体类型,按需通知反制系统进行相应反制,最终通过探测系统查看入侵目标是否清除。同时,探测管控平台 与上层监管平台互联,上报监管数据。10 积分 | 43 页 | 5.52 MB | 1 天前3
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30页 PPT)典型园区特点及零碳战略定位 2 综合解决方案框架 系统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概述 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框架 3 规划方法 以规划为抓手构建零碳能源体系 传统能源规划与综合能源规划对比 以零碳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规划内容 建立零碳目标体系 全面量化情景分析 跨领域一体化优化 制定规划落实措施 4 政策机制 充分发挥政策机制作用保障规划落地 国家层面"碳中和"相关公共政策 案例一:宁波梅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机制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成为指导和约束中国经济发展 的重大目标之一。 园区碳排放贡献 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贡献率达31%。 零碳转型使命 园区肩负着引领创新、打造最佳实践的使命。国务院在 2021年10月发布的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 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体现了对"双碳"目标相关的园区试点工作的 园区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验和示范的最佳载体 园区管理职责明确,可有效运用行政手段落实减排任务 零碳园区建设将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至少15%的减排量 零碳园区建设将带来约30万亿的投资需求 在园区层面探索以零碳为目标的发展路径将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各类园区面向零碳才能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价值。 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 第4页 园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0 积分 | 30 页 | 3.37 MB | 19 天前3
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S&OP计划管理流程规划(222页 PPT)需求优先级 优先排序 后的需求 一致性需求 BP 年计划 / 财务计划 销售目标 细分的客户数据 I/F 目标数量、预期 BP 回顾 P/O 承诺 闭环流程 (BP S&OP) 1 确定的主计划 交付到目的地 物流计划 交付计划 运输 财务整合 5 基于目标的排程和执行 9 生产计划 / 安排 ATP 订单承诺 10 仓库 /RDC 生产计划 标准 研 发 NPI & EOL 计划 研 发 数据政策 (MDM) 8 可见 & 控制 可见 & 控制 综合的 KPI 架构 6 一致协同 一致协同 交付目标 生产目标 物料目标 说明 : 关键 变化 # 流程设计范围 ( 三级流程 ) 客户 连锁 会员客户 直销 电商 分销 OEM 市场 & 客户数据 状态数据 ( 计划、库存 营销 ] 需求 净预测 销售订单 周生产目标 1.3 需求满足 [ 每日 ] [ 营销 ] 销售订单要 求交付日期 3.4 物流计划 3.4 物流计划 交付订单 3.3 生产计划 3.3 生产计划 生产订单 3.1 主计划 [SNP ] [ 每周 ] RTF 3. 供应管理 1. 需求管理 冻结期 装运 目标 3.2 采购计划 3.2 采购计划10 积分 | 222 页 | 2.59 MB | 1 天前3
大型集团“十五五”企业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编制实战指南:7大工具+案例,破解企业数字化迷局时光更迭里穿越经济周期 技术 通不通 战略 落不落 组织流程 执行保障 战略解码 ● 打造何种能力? 组织能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业务组合 咨询方案典型产出 ● 如何执行目标? 战略解码层层夯实三维覆盖 国内外区域行业? 承天造势若水满金山 落地生根 路径疏通 成果 根深 导出 蒂固 案例透析 技术提取 转 型 与 创 新 框 架 全 景 性 战 战略地图;年度计划;重大 项目管理;会议制度;战略 审计;执行纠偏;以变应变。 03 十五五规划总纲 展示页 3 “ 十五五”规划指导手册 战 略 方 向 整 体 战 略 发展愿景 五年目标 7 大板块 6 实业 6 能力支撑:由固化思维向市场思维转 变,由粗 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 变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围 绕 优 质 目 的 地 资 源 打 造 品牌旅游项目 确定使命和愿景 目标, 界定战略立场,决定业 务有限顺序,明确财务投资与 回 报 业务板块战略 > 战略规划中近期战略举措的细化,包括详尽的 年度经营计划、年度投资计划和年度财务预算 管理报告 > 进行业务单元划分,并针对各单元制定指标体 系,设定对比维度,并定期进行向上业务汇报 沟通 业绩评价 > 通过战略目标拆解至指标体系后,制定具体的 评价指标方法 , 从上至下进行战略目标达成评 定,反映至考核激励20 积分 | 172 页 | 7.90 MB | 1 天前3
碳中和实战指南: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409页工业碳排放组成及减排挑战:聚焦钢 铁行业 第二节 钢铁行业政策现状及碳中和举措 第五章 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联合上下游 产业链减排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减排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全球汽车行业减排目标 第三节 汽车行业减排特点及举措 第六章 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全链路打造绿 色低碳建筑 第一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趋势及领先实 践 第三节 致力于解 决复杂和影响力深远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 发展。在BCG竭力发挥影响力的众多领域中,应对气候变化和保 护环境是重中之重。BCG与客户携手合作,帮助他们实现净零排 放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BCG也坚持以身作则,减少自身业务 和价值链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对气候 的“净零”影响。这个承诺体现了BCG的初心,即助力世界前行 者,激发无限潜能。BCG希望通过帮助客户、社区、员工和地球 关 者更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碳中和。 本书的第一章为全球碳中和治理的进程及中国碳中和路线 图,从宏观视角对碳中和进行介绍:首先从历史演变的视角来 介绍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碳中和由来,阐述各国碳中和的目标 及进展,包括中国的碳中和承诺;其次回顾中国目前的碳排放 现状、减排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挑战,阐述碳中和的重要战 略意义;最后从政府的角度,建言中国实施碳中和的宏观路线 图。 从第二章到第九章,本书将从企业的视角讨论如何推动碳10 积分 | 409 页 | 12.41 MB | 1 天前3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 策略、方法和挑战(如病毒查杀、漏洞扫描、入侵检测、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已无法有效抵御日益多样化的网络攻击,网络空间的防御与攻击之 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为了扭转这种“易攻难守”的被动局面,学术界积极推动研发主动防御技术.其中,移动目标防御、欺 骗防御和拟态防御3种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然而,目前很少有相关文献系统地归纳3种主流主动防御技术,也没有对3 种技术进行横向对比和优劣分析.为了弥补这一空缺,对3种主动防御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调查 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优劣,并探讨如何将它们相互结合和补充,以增强主动防御技术的防护性能.最后,对 3种主动防御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主动防御;动态防御;移动目标防御;欺骗防御;拟态防御 中图分类号 TP393 ProactiveDefenseTechnologyinCyberSecurity:Strategies,MethodsandChallenges 同时也对3种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比较:文献[2]中 提出欺骗防御是移动目标防御的一部分;文献[3]在对欺骗防 御分类时,将移动目标防御当成欺骗防御的一部分;文献[4] 中则提出移动目标防御系统可以看作拟态防御系统的一个特 例,它通过一些拟态变换使系统具有动态性特征,但是并没有 应用异构冗余架构;文献[5]中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即拟态 防御思想是将移动目标防御的思想与异构冗余执行体相结合 的产物.从上述研究中的观点可以看出10 积分 | 14 页 | 2.83 MB | 1 天前3
大型集团“十五五”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方案(94页 PPT)1 3 4 5 组织架构优化 2 变革管理 6 • 共识目标,上下同欲、赋能团队 • 支撑变革的文化重塑,化虚为实 管理咨询团队在大型央企及国企具有丰富服务经验(部分举例) 序号 客户名称 管理咨询项目内容概述 1 上海国资委 进行上海市国资委“十五五”期间的总体目标设计工作和下属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目标值的设计工作 2 联合发展投资集团 “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并协助递交国资委审核 以追求盈利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积极投资策略和灵活的资本 退出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人员队伍:拥有一支来自 22 个国家、 400 多名员工组成的高素质团队,其 中外籍员工占到 35% 发展规模:成立初旗下拥有 35 家公司,资产总计仅 3.5 亿新元; 46 年时间 里,总资产超过 2000 亿新元,占全国 GDP8% 左右,复合年化股东总回报 率 15% 投资目标:商业化运作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转型中的经济体、 投资目标:商业化运作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转型中的经济体、 增长中的中产阶级、显著的比较优势、新兴龙头企业四大投资主题;追求多 元化投资组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市场化、商业化的主权财富基金运营模式 运营关系: • 财政部对淡马锡这一主权财富基金实行完 全控股,但不干预其经营决策 • 淡马锡每年按经营状况向政府分红 • 淡马锡作为主权财富基金对下属企业或潜 在企业投资时,承接国家政策方向20 积分 | 94 页 | 6.15 MB | 1 天前3
共 74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