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异步融合的主-配-微电网协同调控——清华大学 蔺晨晖0 积分 | 11 页 | 9.19 MB | 22 小时前3
中国信通院: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现频次明显加大。在技术演进进程中,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在医疗健康领域,针对癫痫、抑郁症、脊髓损伤等疾病 的精准治疗案例持续涌现。这一系列现象表明,脑机接口已步入技 术爆发式发展阶段,正沿着脑感知与脑调控这两大核心方向稳步演 进,且展现出融合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技术手段深 度融合、功能模块有机整合以及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进而使得脑 机接口系统在解码、控制与校准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动,展 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在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众多领域的市场 需求得到释放,市场规模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从趋势与展望看,技术创新方面,脑机接口将深化人机融合探索, 通过算法优化、精准调控、深度协同等实现智能交互升级。产业格 局方面,优势企业或转型为开放生态平台型企业,上下游协同更加 密切,逐渐出现的收并购活动将加速资源整合,跨行业入局者增多。 投资方面,投资规模扩大且阶段前移,融资领域和渠道更加多元, 脑机接口分类与国内外布局..............................................................................1 (一) 脑机接口分为脑感知与脑调控技术..........................................................1 (二) 脑机接口技术具有创新、交叉、前沿三个特性............20 积分 | 61 页 | 4.11 MB | 21 小时前3
2025虚拟电厂建设方案(45页 PPT)“ 通信”:各种 DER 聚合起来协调优化 风电 虚拟电厂 光伏 充电桩 普通负荷 柔性负荷 火电 储能 电网 协调控制技术 智能计量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 多元聚合技术 通过智能调控、通信技术整合各种形式的分布 式发电、负荷、储能等资源,作为一个调控性 能好的“虚拟电厂”来参与电力供需调节。 虚拟电厂与微网的区别 虚拟电厂和微网是目前实现分布式电源并网最具创造力和吸引力的 模型,对最优经济调度方案进行修正,满足配电网安全 稳定运行。 特点:考虑接入电源、负荷等物理特性和电网的实际运 行情况。 可控负荷 虚拟电厂运营模式 光伏 风机 充电桩 储能 负荷 电网 协调控制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运营管理 运行指导 电力市场 稳定出力 辅助服务 需求响应 市场交易 能量交互 能量流 信息流 市 场 容 量 策略传导 虚拟电厂目标:实现节能增效 实现分布式电源及负荷资源的广泛 接入和远程调控,提高资源管理水 平。 高效集成 实现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储 能等资源的特征分析和多能互补, 推动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及电 力交易。 智慧交易 灵活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 纳,推动区域能源供需平衡。 绿色转型 促进源网荷协调互动,助力新型 电力系统建设,促进各类资源科 学配置 管理提升 虚拟电厂建设目标 虚拟电厂关键技术 协调控制技术 聚合多样化10 积分 | 45 页 | 8.62 MB | 22 小时前3
国家电网:虚拟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45页 PPT)相关政策 国务院 3 拓展配电自动化主站分布式光伏功能应用,推进台区智 能融合终端与光伏并网断路器、光伏逆变器、 智能电能 表的就地交互及深化应用,实现中、低压并网光伏的可 观、可测与就地调控。 深化配电物联网建设应用,深化融合终端与智能断路器 、 智能电表等交互,实现台区全景监测、故障精准研判 、 分布式光伏并网监控、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等功能规模 应 用。 强化电力平衡管理,建立考虑负荷类型和分布式能源 判日内平衡风险。 落实公司支持服务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工作方案, 在“三华”地区建设基于调控云的分布式电源调度管 理 功能,强化分布式电源的国 - 网 - 省 - 地纵向管理, 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功能,试点建设县域分布式光伏 功率预测与监视系统。 提出分布式电源集群参与调频、调压、调峰的协同调控 方法。 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水平和气象预测预警水平,加 强 风电、光伏预测功能建设。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电厂是一种管理模式或者说是一套系统,通过配套的技术把分散在不同空间的发电装 置、发电厂、储能电池和各类可控制 ( 调节 ) 的用电设备 ( 负荷 ) 整合集成,协调控制,对外等效形成一个可控电源 系 统。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1 、集中式发电厂形式,在某个区域实现分散式能源资源 ( 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 负荷 、电动汽车等 ) 的聚合,形成一个虚拟电厂10 积分 | 45 页 | 7.45 MB | 22 小时前3
智慧交通城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建议书(93页 WORD)控制方式设计.....................................................................................66 3.3.1 区域协调控制..........................................................................66 3.3.2 动态方案选择控制...... 国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868 年,英国伦敦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组交通信号灯。1914 年 以后,美国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交通信号灯。1963 年,加拿大多伦 多市建立了一套由 IBM650 型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 这标志着交通信号控制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此之后,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建成以计算机和自 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目前国外比较成熟、应用 广 Optimization Technique,绿信比- 周期长-相位差优化技术)是 TRL 与 PEEK 公司、西门子公司合作研 制的“在线 TRANSYT 系统”,是一种方案生成式自适应区域协调控制系 3 统。SCOOT 系统首先通过车辆检测器采集交通信息并进行分析,然 后利用交通模型和优化程序配合生成最佳配时方案,最后送入路口信 号机予以实施。 SCOOT 系统的主要特点有:(1)实用性强,受出行分布、出20 积分 | 133 页 | 1.66 MB | 22 小时前3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专题报告,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报告47页-江首次开展了虚拟电厂参与备用 辅助服务市场以及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结算的试运行。长三角地区的探索和创新经验为区域 和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借鉴。但该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分布式能源的 协调控制和精准预测能力不足,以及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报告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其建设虚拟电厂的必要性和潜力。结合前期 研究成果,报告基于苏州工业园区各类电力用户的行业特性和电网负荷特性,分两阶段计 范围、发展定位、发展 目标以及实施策略,明确各方的职责;建立虚拟电厂的标准体系,消除各类负荷聚合商之 间的数据交互壁垒,建立协调一致的多方协作机制和标准。 在关键技术方面,进一步优化虚拟电厂的调控优化、分析预测等核心技术;提高虚拟 电厂对不同资源对象的辨识和配置效率,实现海量分布式资源的即插即用,提高异构网络 下的通信承载能力;研究考虑虚拟电厂接入的安全校核方法和动态评估技术,加强信息安 商业楼宇能源管 理、削峰填谷等 以商业楼宇为主的虚拟电 厂体系 2 嘉定区泛在电力物联 网智慧充放电示范试 点项目 充电桩等 削峰填谷等 通过智慧有序充电实现对 用户充电行为的灵活引导 与主动调控 2.1.1 上海市虚拟电厂典型案例 (1)市级虚拟电厂运行管理与监控平台 为实现对市内各类虚拟电厂的监控管理和协同调度,上海市搭建了市级虚拟电厂运行 管理与监控平台,其运行体系见图 2-1。目前,该平台已接入虚拟电厂10 积分 | 47 页 | 2.88 MB | 22 小时前3
中国区域内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应用”项目。 资源虚拟电厂聚合互动调控 关键技术”获批立项。 一 发展背景 - 国内发展历程 I Development Background- Domestic Development 国家发改委 、 能源局印发 《“ 十四五 ”现代能源体系规 划》 ,提出开展虚拟电厂示范。 国网上海电力启动“城市公共 建筑群虚拟电厂聚合调控关键 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全面包含典型源、荷、储可控资源,均可参与调度调控,打通 中小型分布式能源与调度的通信及调控壁垒。 Comprehensively encompassing typical controllable resources in generation, load, and storage, all of which can participate in dispatch and control 全资源整合、闭环优化调控 Comprehensive : 2021 年 11 月 8 日 ,深圳能源售电公司代 理的深 圳地铁集团站点、深圳水务集团笔架山水厂参与响应。 在正常安 全生产前提下 ,按计划调节负荷共 3000kW 。负荷侧 资源在接到 紧急调控需求后, 10 分钟内负荷功率即下调至目标 值。 Pilot Operation Effect 1: On November 8, 2021, demand response adjusted0 积分 | 17 页 | 426.04 KB | 22 小时前3
2025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中国南方电网南方电网区域分布式光伏近年来装机快速攀升,自 2022 年起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截止目前南方电网区 域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 5600 万千瓦。大部分分布式光伏未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电力电量预测准确率低,可参 与调控的装机占比不足 5%。可观、可测能力的不足,难以精准开展电网承载力评估,同时也难以实时监视和预测分布 式光伏对系统平衡及配网安全的影响;可调、可控能力的缺乏,导致系统在其他调节手段用尽后,电力电量平衡及安全 一设备标准、优化协同控制、 创新市场机制,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与电网韧性,为“双碳”目标提供底层支撑。电力系统需加速推进以计量系统 为基础的低压侧智能化应用经验推广,推动低压侧从被动承接到主动调控的范式变革,其重点之一是推进新一代载波变 革和产品升级换代,全面提升低压侧通信水平。 1.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及挑战 低压台区通信网络是电网与用户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是电网提升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决策能力和数字共享能 通感算控一体化高速通 信技术,采用电力业务与底层通信解耦的寻址路由方案,基于应用场景进行灵活分组与本地快速路由寻址,实现多业务 之间实时数据交互与协同控制,最终达到低压台区一张网,秒级感知,秒级调控,分钟级采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本白皮书首先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及挑战,分析新一代载波典型业务场景及通信需求,明确新一代载波的 概念及价值,提出新一代载波解决方案,从新一代设备、新一代10 积分 | 24 页 | 4.88 MB | 22 小时前3
本末电碳: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 , 明确了虚拟电⼚定义和⽬标 ,到 2027 年 全国调节能⼒达到 2000 万千⽡ 、 2030 年达 到 5000 万千⽡。 技术层⾯ 虚拟电⼚运营需具备聚合调控、 交易执⾏和 实时控制等核⼼能⼒ ,并建⽴安全可靠的技 术平台。 市场⽅⾯ 虚拟电⼚作为独⽴主体进⼊电⼒现货、 辅助 服务和需求响应市场 ,盈利模式涵盖市场交 ,后者则是⼀家提供智能能源管理平台的技术供应商。 Next Kraftwerke 的虚拟电⼚ (称为 "Next Pool" )横跨欧洲 8 个国家、 7 个输电调度区。它通过⾃主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将成员电⼚和负荷联⽹调控 ,在保证⾃⾝商业收益的同时 ,为电⽹提供了宝贵 的灵 活调节能⼒ 。其主要盈利模式包括:作为聚合商代理分散资源进⼊各类电⼒市场交易 ,获取交易服务费⽤; 运⽤优化算法在⽇前和⽇内市场利⽤电价波动进⾏能量跨时套利;参与各国的调频、旋 AutoGrid 的 AI ⼤数据 ,都显⽰技术是虚拟电⼚的核⼼竞争⼒ 。我国应加强关键 技术研发 ,尤其在资源聚合、智能控制和交易决策⽀持等⽅⾯ 。 357 号⽂也提出要开展虚拟电⼚在智慧调控、 稳 定评估等领域的技术攻关 ,推进先进量测通信技术应⽤。 商业模式多元 国外既有像 Next 这样的独⽴聚合商 ,也有像 AutoGrid 这样的平台供应商 ,还有很多由零售电⼒公司运营的需求10 积分 | 16 页 | 1.74 MB | 22 小时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16 (4)自治控制与边缘纳管:构建“中心+边缘”双层纳管体系, 在边缘节点部署智能代理模块,实现算力资源的状态感知、自主注册、 动态调控与异常恢复,降低系统整体运维复杂度,增强纳管系统的可 扩展性与鲁棒性。 多元异构资源适配纳管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资源统一管理的 效率,也为实现弹性算力提供了必要前提,构筑算电协同系统的算力 在“源”侧,融合风能、光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化 供能体系;在“网”侧,构建覆盖广域的智能输电网络,通过输配一 体的能流调控系统,实现电能的跨区协调与精准传输;在“荷”侧, 引入算力负载预测[4]与自适应调度策略[5],实现任务电耗负载的动态 转移与均衡调控;在“储”侧,部署灵活储能单元,支撑高波动负载 下的稳定供能。 此外,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三、算电协同典型应用场景 在 “双碳”目标引领下,算力基础设施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已 成为推动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一方面,以 “算随电 调”为代表的调度机制,通过柔性调控算力负荷主动适配新能源出力 特性,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另一方面,“电随算用”模式 通过电力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满足算力负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绿 电高效利用与算力稳定运行的协同。两种模式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2 小时前3
共 10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