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报告2025版(简版)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低空 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 版)》,明确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是以无人驾驶航 空器基础设施为主,同时兼顾了传统通用航空基础设施。以上对低空基础设施标 准体系的研究对本课题研究范畴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2.2 低空基础设施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2.2.1 国外与低空基础设施相关的政策法规 国外低空经济技术与产业发展较早,政策法规较完备。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简称 FAA) 面 通信标准较为完善,但低空通信标准因其对通信安全要求更高,环境更加复杂多 变且动态性更强,需开展针对性研究,民航与工信部成立低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多个工作组,积极推进相关课题与标准。国家数据局与中国 气象局开展示范场景建设,制定低空气象数据标准规范;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发布 指南,规范飞行数据的接入方式与核心平台功能。 (三)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2018 年民航局印发 基础设施巡检、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应急抢险与救援等城市管理活动,使用小微 7 低空无人飞行器提供物流、快递等社会服务活动。然而,目前关于低空无人机领 域的业务活动情况尚无准确数据,表 2.2 为本次课题调研的区县级低空经济应用 场景起降场配套数据分析。 从表 2.1 可见无人机应用场景多样,无人机的应用数量和配套起降场的数量 针对业务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形式灵活。而表 2.2 中无人机专用机场密度对比表10 积分 | 20 页 | 612.69 KB | 1 天前3
浙江电信低空经济能力建设方案(17页PPT)浙江省检察院公益诉讼无人机取 证平台 • 湖州市城市治理无人机执法 • 新昌全域低空平台 2021 年 n “ 应急通信无人机组网技术 研究与业务管理平台研发” 重点研究课题揭榜挂帅 n 浙江信产无人机团队联合系 统集成公司获得第一名 2017 年 n 开始研发无人机使能平台 n 取得诸多支撑成果 n 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 行产学研平台开发 追根溯源:浙江公司低空能力发展历程 Step1 :追根溯源 Step2 :锚定重点 Step3: 首次成 就 产学研平台开发 发布全国级平台 揭榜挂帅课题一等奖 24 年之前典型案例 产品差异化优势 复用 • 两大平台模块化解耦,可灵活组装,如在嘉兴南湖快速发布融合平台。 能力 • 模块拼接,实现多场景应用,飞行能力轻量级“被集成”到其他平台。20 积分 | 17 页 | 2.55 MB | 4 月前3
2025低空通导监及气象技术白皮书-数字低空工作组-以适应不同 场景下的通信需求,但目前频谱资源的管理技术尚不完善,频谱资源有限且分配复杂,限制 了无人机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如何高效利用频谱资源,避免与其他无线设备的冲突,也是 通信技术中的重要课题。 3)抗干扰能力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无人机通信系统需要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数据传输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无人机可能需要采用抗干扰技术(如频谱扩散、纠错编码等)来提 高通信 以避免空中冲突,但目前的数据处理技术尚无法完全满足高密度飞行的需求。 2)空域监控 在城市低空环境中,无人机的密集飞行增加了空域监控的难度。如何避免空中冲突,确 保飞行安全,是监视技术中的重要课题。例如,监视系统需要快速识别和处理潜在的碰撞风 险,但目前的空域监控技术仍存在延迟和误报的问题。 3)高密度飞行管理 在高密度飞行场景下,监视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无人机任务中的通信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可能被黑客攻击 或窃听,导致任务数据泄露或无人机被恶意控制。如何防止通信链路被截获或干扰,确保数 据传输的安全性,是技术中的重要课题。 2)数据泄露 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采集敏感数据,如何防止数据泄露,确保数据的机密性,是安 全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例如,无人机可能采集到用户的隐私信息(如位置、视频等),如何 保护这些数据不被滥用是技术实施中的重要挑战。0 积分 | 55 页 | 1.02 MB | 5 月前3
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41页PPT)( 115 万元) 华设集团 全国 民航局空管局互联网云平台工程设计( 61 万元) 江苏省 省级:江苏省低空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江苏省低空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专项课题、 《江苏交控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实施路径》 课题( 50 万 元) 县市级: 扬州市低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项目( 92 万元) 、南京市低空空域分类划设近期方案研究( 60 万元)、南京市低空飞行活动前置审 核 技术支持项目(20 积分 | 40 页 | 2.76 MB | 4 月前3
2025年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信科《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数字低空安全技术》等。 CCSA 在 2025 年 4 月成立了低空智联网子工作组(TC5 WG9 SWG6),开展低空智联网 的标准体系建设,并启动 10 余项研究课题[11],涉及低空多制式融合感知监测技术研究、低空通 信网络质量评估体系和评测方法研究、面向低空业务的通信网络质量保障研究、低空数字化管理 服务平台体系架构研究、低空智联网机载终端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网联接入10 积分 | 57 页 | 3.12 MB | 1 天前3
2025中国低空空域管理与安全体系演进趋势研究:“规则的天空”-艾瑞咨询-50页调用量、安全评 级等),向设施网、空联网等运营方进行后台自动化、不可篡改的清分结算。 提出并解决这一问题,是构建健康、可持续商业联盟的必经之路,也是“十五五”期间 产业走向成熟必须攻克的关键课题。 图 5-1:四张网融合的数字底座 5.3 关键使能技术与产业格局 “四张网”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与融合。 ⚫ 数字孪生:从空域可视化到全流程仿真推演 数字孪生10 积分 | 50 页 | 2.45 MB | 1 天前3
无人机知识体系(上)架“软体飞机”,2004 年通过《平原晚报》被社会更广泛地了解和认识了“软体飞机”。在 2005 年至 2007 年期间,张丙炎带上了浙江大学的两名研究生,进行实物实验,两名研究生分别以软体飞 机为课题撰写了毕业论文。紧接着,张丙炎又开始向生产方向努力,并且是由原先的人工生产转向半自动 化生产。样机“出炉”后,进行“软体飞机”的强度实验和钢度实验,不但夯实了软体飞机的设计基础,还在 同比情况下10 积分 | 92 页 | 15.88 MB | 5 月前3
共 7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