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2025低空安防融合感知技术应用蓝皮书-面向重要低空管制区域重要活动场所低空安防综合解决方案 重要活动场所探测系统的总体性能要求如表4.4所示。 重要活动场所如体育场馆、城市广场等都是在密集城区,不适合部署低空雷达,低空安防方案以5G-A通感为主体结合 光电、频谱侦测等,构建固定性与临时性结合的智能化安防体系,如图4.11所示。站点规划按场景特性分两类策略: 固定性安防:在大型体育场馆制高点、观众席上方及会议中心核心区等永久重要区域,固定部署5G-A通感一体设备, 形成常态化空域监测基础网络。 测器、无线电侦测设备等,与固定设备协同构建动态监测网。 4.3.3 重要活动场所低空安防分阶段建设方案 重要活动场所低空安防可分两阶段建设,以 "固定为主、动态补充" 实现能力进阶: 基础构建阶段:在体育场馆、会议中心核心区部署 5G-A 通感基站与固定光电设备,形成“全域监测+精准识别”网 络,重大活动期间临时部署无线电侦测和便携式反制系统,实现固定与临时设备初步联动。 能力强化阶段:加密10 积分 | 43 页 | 5.52 MB | 1 天前3
地方城市低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指南白皮书过机器学习 训练,系统可提前 72 小时预测灾害发展趋势,灾情推演准确率达 85%以 上,为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地网:低空基础设施保障网络 立体化起降网络布局整合现有通用机场、体育场馆、高速公路服务区 等场地资源,按照"50 平方公里/基站"标准建设无人机起降点,配套氢能/ 充电设施与智能仓储系统。目标到 2025 年,重点灾害易发区实现起降点 密度提升至 30 平方公里/基站,确保救援装备10 积分 | 13 页 | 472.49 KB | 1 天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