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G“零中断”网络设计白皮书-中移智库络虽在时延和带宽性能上实现显著突破,但商用部署中仍暴露出多重短板与 潜在风险,部分关键场景存在业务中断隐患。 6G 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对网络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白皮书聚焦核心网领域,汇聚行业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度剖析 4/5G 商用网络事故带来的启示、前瞻性预判 6G 网络面临的可靠性挑战, 提出6G “零中断”网络(Zero-Outage Network, ZON)愿景和目标、设计“零 中断”网络三体架构,即网络本体原生抗毁、灾备护体物理止损、高稳智能体 智能提效,并论述6G可靠性设计的关键要素。致力于为人类社会提供永续在 线、无缝切换、自主愈合的通信服务,为业界同行提供参考,共同推动 6G 技 术发展,助力实现万物智联的美好未来。 II 1 1. 4/5G网络商用事故启示及6G可靠性挑战 2 1.1 4/5G 商用事故统计分析 随着 4G 和 5G 技术在全球 2021 年至 2024 年期间,全球通信行业发生了超过 66 起重大网络事故,影响范围广、恢复时间长、 经济损失严重。如何提高网络设备的容错性、提升整网抗信令风暴的鲁棒性以及 故障自愈的高效性是 6G 网络必须优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图 1 2021年至2024年4/5G商用事故统计 事故诱因复杂,以网络故障和动网操作为主。4G/5G网络的故障呈现出软硬结 合、内外因交织的复合性特点。其中0 积分 | 36 页 | 2.50 MB | 1 天前3
6G智简信息传输及使能技术白皮书(2025年)-中关村泛联院6G 智简信息传输及使能技 术白皮书 (2025 年)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 创新应用研究院 编制单位: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北京邮电 大学、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 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 前 言 随着 6G 网络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正迈向智能化、差异化和多样化需求的 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范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将通信范式从比特级跃 迁至语义级,聚焦于信息的语义内容而非原始比特流,以突破传统通信香农极限, 为未来 6G 网络多模态信息的智简传输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因此,本白皮书聚焦 6G 智简信息传输及使能技术,旨在构建适用于语义通 信的新型传输理论框架,设计端到端的自适应多模态语义通信系统,并研发动态 匹配与更新的语义知识库技术,为语义通信网络的高效和可靠运行提供理论和模 1. 引言 随着 6G 网络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正迈向智能化、差异化和多样化需求的 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针对未来机器人等智能化终端泛用所导致的海量多模态数 据(如图像、视频、点云等)传输需求,传统以精确到比特级信息传输为核心的 编码调制方法逐渐接近香农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和系统性能的提升遭遇瓶颈。传 统通信范式已然难以适配 6G 网络日趋高效的传输需求,亟待开拓新的优化空间0 积分 | 43 页 | 2.70 MB | 4 月前3
6G无线网络开放与云化技术白皮书-中关村泛联院6G 无线网络开放与云化技术 白皮书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 中国移动研究院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22 年 12 月 前 言 本白皮书旨在分析 6G 无线网络向开放与云化演进的驱动力、历程与演进理 念,并针对相关关键技术趋势及挑战进行剖析。希望能够为产业在研究与设计 6G 开放云化无线网络相关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时提供参考。 月 16 日)习近平 6G 无线网络是 6G 体系架构中的关键一环,其发展与演进既要顺应创新型社会、碳达峰 碳中和、数字化转型等时代变革的要求,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又要考虑智能化、灵活性、 能力融合、产业发展等诸多新的技术、产业驱动因素的需求。从发展方向来看,6G 无线网络 将从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逐步转变为通信、计算、大数据、感知、AI、安全一体融合的新型 6G 移动信息网络,开放与云化将成为未来无线网络演进的重要趋势。 力就是“技术进 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即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6G 技术本身就是一系列面向未来的广泛、深入、系统的技术创新探索。不同于传统移动 通信技术,以基站为代表的 6G 无线网络将不再仅仅是一种通信设备,而是与水电、交通、 能源等设施类似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基于云化技术和开放理念,6G 无线网络可以深度 融合通信、计算、感知、智能等多种能力,从而面向整个社会打造的一个开放、智能、绿色0 积分 | 30 页 | 1.25 MB | 4 月前3
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2025年版)-5G应用产业方阵中科研、 测试场地1500平方米,前厅及接待区总面积98.85㎡,具有完备办公条件和设施。 电力5G创新中心作为国网信产集团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力 行业5G应用方案智库、5G及6G新产品孵化、国内外5G创新合作的任务。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信通研究院 基于5Gin Box共建共享网络的智慧变电站融合解决方案 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 10 实验室环境:电 天地一体化通信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将5G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佰才邦通过牵头或参与政府科技研发项目,聚焦6G空天一体、AI与无线通 讯融合、数字孪生架构验证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布局,为5G向6G的平滑演进与 创新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探索和实践预演。 实验室环境:佰才邦利用现有的办公地点、研发团队、资金力量以及在5G/6G 方向的技术积累,打造了创新中心,涵盖网络基础设施、移动手持终端和设备、 软件、应用程 善的5G/6G网络环境,能 够对外提供相应服务的创新平台。 服务能力:佰才邦5G创新中心拥有自主研发的5G/6G开放型测试平台,支持 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互通测试。拥有终端、仪表、基站、核心网等全系统、端到 端的5G/6G验证平台,构建了业内领先的5G/6G端到端测试验证服务体系。 工作成绩:佰才邦已与运营商研究院合作,对基于多样化的通用型硬件的5G 基站的前传接口、5G/6G基本功能、基站性能进行了所有测试条目的测试,并在0 积分 | 82 页 | 6.82 MB | 4 月前3
5G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赋能一、5G正在到来 5G主要体系架构 (一)核心是网络部署 二、5G主要体系架构 频率扩展 站点更密 频效提升 470M-790M 800M-900M 2.3G-2.6G 3.5G 6G – 100G 1.8G-2.1G 当前频谱 高频 5G频谱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 Spectrum at High Frequency(高频通讯) 300m-500m20 积分 | 98 页 | 9.87 MB | 4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