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2024年10月 简 版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 —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西安节能协会 参与人员: 谢宏皓 西安节能协会 潘 洁 西安节能协会 刘延强 西安节能协会 罗杰琼 西安节能协会 姜俊鹏 西安节能协会 王 辉 陕西综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卢永杰 陕西综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致谢: 在本报告的编写过程中,特别感谢以下来自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对报告撰写提供的洞见与 持方的观点。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 —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西安节能协会 2024 年 10 月 i 目录 ◎ 摘要 ..................................................................................................iii ◎ 第一章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背景及意义 ..... ...........................................1 ◎ 第二章 陕西省微电网典型示范项目 ....................................................4 (一) 西电宝鸡电气园区多能互补示范项目 ......................................4 (二) 能源互联岛项目 ....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151页)30 积分 | 151 页 | 23.10 MB | 1 天前3
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 的综合控制策略 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 典型的智能微电网结构: 组成:微电源、储能装置、控制器、负荷 馈线 A 、 C :重要负荷、敏感负荷 馈线 B :相对不重要负荷 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微电网系统的 综合分析与控制 潮流控制器:对微电源的就地控制 主从站控制方式: 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 孤岛状态时:一个微电源以主 频率支持。 控制目的: 1. 保证微电网平稳运行,保证能源利用效率和电能质量 具有恒功率控制的微电源作为从站模式能最大效率的保证能源利用率, 通过控制微电源出力,使微电源按照最大功率出力,保证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使微电网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 2. 保证控制可靠性 现在智能微电网控制策略发展的趋势是无需数据通信环节的各类型分布 式电源间的主从控制的微电网控制策略,大幅度提高了不确定性能源的利用 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 微电网联网预同步控制器: 比例积分环节环作为同步补偿 器,负责微电源输出的电压幅值和 相角以及频率的预同步过程 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应在该范 围内,从而保证微电网并入大电网 系统时达到同步运行的标准,从而 减少对微电网的冲击,维持整个微 电网系统的稳定。 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 仿真算例模型: 智能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控制策略0 积分 | 11 页 | 1.35 MB | 5 月前3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2024年10月 研 究 报 告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 —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青岛科技大学课题组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 —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青岛科技大学课题组 2024 年 10 月 i 目录 ◎ 引言 ................................................................................ ........ ii ◎ 第一章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基础及成效 ...................................... 1 (一) 发展基础 ......................................................................1 (二) 青岛市微电网试点主要成效 ........................ ................. 6 ◎ 第二章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 16 ◎ 第三章 青岛市微电网典型示范案例效益评估 .......................... 19 (一) 青岛东软载波信息产业园微电网 .................................19 (二) 中德生态园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项目0 积分 | 35 页 | 1.96 MB | 5 月前3
港口微电网建模仿真与运行管控技术报告——南瑞集团0 积分 | 13 页 | 2.76 MB | 5 月前3
企业微电网工业企业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60页 PPT)基于企业微电网的 工业企业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01 行业背景 02 解决方案 03 典型案例 04 目 录 CONTENTS PART 1 项目背景 3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 企业需要配置一定规模的储能系统作为电能的 “蓄水池” ,平 抑电能供给波动;还可以作为应急的后备电源;也可以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另外在大电网供电紧张时需求响应, 另外在大电网供电紧张时需求响应, 反向 “卖电”给电网公司;电动汽车普及带来的大量充电需求,可通过配置储能系统降低扩容需求,降低电力资产投资, 柔性 扩容。 因此,未来企业内部的电网将由源(市政电网、 分布式电源)、荷(充电桩之类的可控负荷)、储能、 控制中心组成一个小型发、配、用“微电网”系统, 我们称之为“企业微电网”,实现双碳目标,用户侧的企 业微电网是必然需求。 统由不同厂家建设,相互独立,且操作习 惯、访问方式各异,用户无法通过一个平 台集中掌握整体供、配、用情况, 无法统 一接收报警、统一运维; 部分企业内部的配电网建设年代久,配 电设施老旧,缺少自动化、数字化的技 术手段来实时监测整个内部电网的运行 情况, 分布式能源、储能的接入的风险 不可见、不可控; 受限于原来的变电所 空间、费用、手续,扩容困难,难以支 撑新增的大量的电动车充电需求;20 积分 | 60 页 | 8.84 MB | 1 天前3
河南省工业企业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2 — 附 件 河南省工业企业 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工业绿色微电网是基于工业企业和园区用能需求特点,采用 先进的数字信息以及互联网技术,由分布式能源、用电负荷、配 电设施、储能装置、智能管控等组成的发配用电系统;是一种以 智慧能源管控为基础,集成应用光伏、风电、高效热泵、工业余 热余压、新型储能、氢能等多种能源,以期实现工业企业、园区 内电、热、冷、 内电、热、冷、气等多种形式能源高效互补利用的工业用能新载 体。工业绿色微电网是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的主要途径,是实 现节能降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指导工业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 色微电网,推动工业企业、园区提高能效,保障工业稳增长合理 用能需求,制定本指南。 一、建设目标 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建设运行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 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 能源管控等一体化 协同供应、多元储能设施和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要求,提高工业 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生产过程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能源供应多元化 1.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业企业和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接入能源 应以分布式能源为主,集成应用能源耦合技术、太阳能光伏、风 — 4 — 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因地制宜开发自身可再生能源, 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和园区利用煤层气(瓦斯)发电、生物0 积分 | 7 页 | 188.30 KB | 5 月前3
【研报】安科瑞:聚焦、创新、笃定,抢跑企业微电网千亿级市场(42页 PPT)S1120520020002 邮箱: liuzj1@hx168.com.cn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安科瑞:聚焦、创新、笃定,抢跑企业 微电网千亿级市场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深度研究报 告 u 安科瑞聚焦企业微电网领域,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效管理等系统解决方案,具备“云 - 边 - 端”完整的产品生态体系。公司的产品演进路线图清 晰、 布局长远,最终实现从能效管理功能到智慧能源数据服务的三级跳: 2.0 微电网平台 + 行业阶段: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微电网平台,并落地到多个细分垂直行业,为行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 EMS 3.0 智慧能源平台阶段: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管理,打通微电网与大电网,智慧自主运行,充分自治,多能互补,信息互通,双向互动。 u 企业微电网市场广阔、容量极大,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有望爆发。 空间:根据我们的推算,企业微电网存量改造项目空间将不少于 充电桩加入使得企业微电网更加复 杂 化,进一步催生可靠用电、运维管理需求;用户侧参与电力市场并可进行上网卖电,催生市场化交易、数据管理需求。 u 安科瑞:产品 / 销售 / 研发 / 生产四维度抢跑企业微电网市场 【产品】云 - 边 - 端矩阵完善;【生产】柔性化生产能力,保证交付速度 / 毛利率;【研发】注重创新研发,不断推进产品进步。 【销售】销售渠道创新,三条路径发力“微电网平台 +30 积分 | 42 页 | 2.73 MB | 4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高度依赖于用能企业能源系统的根本性转型,这是企业不可回避的责任与机遇;其次,用能企业 将从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逐步向能源产消一体化转型,实现自给自足与高效利用的双重目标; 最后,在此过程中,微电网作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用能企业的能源基础 设施形态。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实现转型的有力方式。从优化能源效率和调整能 源结构两方面入手进行整体规划,从看 性地突破了12亿千瓦。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的出口总额超过了1万亿,成为 中国出口的新三样。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新能源装 机容量的飞速增长,与电网消纳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去年年底,在河南、山东这样 的光伏大省,光电上网难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 我们认为,用能侧的转型,在未来的一段日子,会成为中国低碳转型的主力军之一。首先, 用 用能企业的节能改造和新能源替代,以及用能企业源网荷储的数字化综合能源改造,能直接降低 化石能源的直接和间接消费;其次,用能企业的能源数字化运营能力,能够使其以需求侧响应的 方式介入电力市场、参与虚拟电厂的建设,这会直接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和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实现用能侧的转型,需要政策制定者、用能企业、学术界和电力电子企业的共同努力。很高 兴我们和施耐德电气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达成这项合作,进行用能企业能源转型的调研,并在此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26 3.2 远景智能物联平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7 3.3 基于智能物联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应用 30 3.3.1 智慧新能源 30 3.3.2 智慧储能 31 3.3.3 智慧电网 32 3.3.4 智慧园区 34 3.3.5 碳管理 35 结语与展望 37 作者 38 远景智能 39 德勤办事处地址 40 目录 2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撰写了本报告。凭借我们在电力领域多 年的研究与实践,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未 来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碳、 数”六大核心要素,并详细解析相关的 业务需求、关键数字技术与场景案例。 此外我们还针对新能源运营、储能、 电网、园区和碳管理这五类重点场景, 深入阐述智能物联系统在其中的支撑 作用。 本报告结尾我们再次强调未来新型电 力系统中3T(OT、IT、ET)的核心驱动 力,以及标准、安全、人才和生态对于 其有效运营。长久以来,数字化工具主要作为能源管理的辅助 工具,但随着能源系统的规模扩大和复杂性提升,以人工智能 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成为能源体系运转的核心引擎。例 如,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能源预测、能耗优化、智能电网管理或 储能系统管理,以其快速响应、精准预测、情景优化的能力,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助力打破能 源清洁、经济、安全的“不可能三角”。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协会(GSMA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共 11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