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角,有望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劲新动能。伴随应用市 场的多元化拓展以及市场主体的持续丰富,在技术创新的有力推动下,趋向于产 业融合发展的低空经济格局正逐步开启。 中国电科基于自身在空域管理体系与运行、通导监气象系统和装备等方面的 特有优势,首次提出低空航行系统(LAAS)的概念。低空航行系统,是低空空 域大规模开放后,应对地空一体、军民地一体运行挑战的体系性解决思路。从空 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监管 的通导监保障、空地 / 空空 协同的自主飞行、军民地协同的安全监管、泛在可信的数据与信息服务”,规划 了系统构成中航空器、起降场、通信、导航、监视、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 监管、信息服务(含气象)等的发展目标及演进路线。可为行业伙伴构建低空 飞行保障体系提供有益借鉴,为地方府高效保障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关键支撑,为 国家统筹全局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引 言 INTRODUCTION 用效率,增强非预期 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低空飞行活动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高效智能的飞行服务:低空飞行服务方面向多运行人、多类型无人机、多场 景,构建高效智能的运行管理能力体系,以情报数据、气象数据、城市数据等为 底座,统一管理和服务全域低空飞行活动,保障运行全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开放融合的通导监保障:由于低空运行环境、飞行规模、航空器性能和法规 8 低空航行系统 制度的不同,其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正在为低空经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认为国内运营商将在通过5G-A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低空监视方面, 未来低空感知网将综合运用雷达、光电、ADS-B、5G-A通感一体等多种技术,相控阵雷达有助于提升气象探测精度,建议关注掌握 ADS-B、雷达核心技术的领先公司。低空导航方面,未来低空导航网以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为基础,融合多种辅助定位手段,实 现高精度定位导航体系,建议关注北斗高精度导航领域领先公司。 线数量超300条; 重点拓展建设8个低空应用场景。 上海市 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2024/8/16 构建低空航空器大中小型分布式起降点设施以及通导、能源、气象、存储等新型设施,升级低空测试试飞基地,打造测试跑道完备、 试飞空域充分的地空联动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 河南省 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2024/8/12 到 通。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2024/8/1 统筹规划低空基础设施,完善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直升机/无人机起降点、飞行营地、维修基地、通讯/导航/气象/油库等服务设 施,初步构建全省低空智联基础设施网。 湖北省 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7/18 力争全省建成30个以上通用机场和600个以上起降场地、10 积分 | 40 页 | 3.29 MB | 5 月前3
各省市低空政策汇编项): 加快发展低空飞行器核心产业链;提升低空管控技术供给能力;构建飞行应用服务支撑体系;培育低空经济 产业发展载体 应用场景: 推动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统筹农林、环保 、应急 、 自然资源 、气象、水利 、公安 、交通 、文旅等多个领 域的 低空飞行服务需求,支持拓展低空飞行器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支持区内企事业单位在周边及京外有 条件地 区搭建无人机物流配送 、生产作业 、应急救援及载人 河北(河北省、雄安新区、 沧州、廊坊) 4 发文时间: 2024/8/ 1 文件号:雄安政办字 〔 2024 〕 26 号 发文单位:河北雄安新区党 工委管委会党政办公室 审定 、在线交易 、气象安全保障等低空经济重点领域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按其建设投入的 50% 给予资助, 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 5000 万元。 主要任务(共 12 项): 支持低空经济创新主体落地新区;支持关键产 远乡镇的配送服务航线, 发展园区 之间 、企业之间电子元器件 、医疗设备等的点到点配送服务。 丰富低空公共服务场景应用。鼓励各地和有关部门统筹城市管理、农业、林业、环保、应急 、自然资源、 气象、水利、公安、交通、医疗等方面的低空飞行需求,开展低空在警航、城管巡查、医疗救助、森林灭火 、 城市消防、应急救灾、国土测绘等领域应用,并做好信息共享。谋划推动一批重点领域和地区开展示范区 (点)0 积分 | 169 页 | 1.24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1200PB 农业自然资源数据 3500PB 农业市场数据 800PB (数据来源: ZDNET 《数据中心 2013 :硬件重构与软件定义》年度技术报 告) 3. 农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气象数据 生物信息数据 资源环境数据 生长监测数据 农业统计数据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 2012 年每天新增 超过 250GB 250GB ,政府间 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IPCC )第四次评 估报告中采用了超过 了 29,000 个观测资料 序列,第五次报告中 使用的数据量达到了 2.3PB 。 ( 1 )气象数据 4. 农业大数据的类型 1984 年,由 NIH 创办的基因数据库( GenBank ); 截止 2011 年 4 月,在传统数据存储区,共有 1.35 亿条 序 列 记 录 , 包 含 1265 Windows mobile 版本 安卓版本 2. 移动采集技术 3. 基于大数据的 CAMES 模型应用 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模型( CAMES )整体模型框架已经形成 气象数据( 1960 年以来的全国 2000 多个站点的气象数据) 经济分县统计数据( 1980 年以来 2862 多个县区 190 个指标数据) 实时监测数据 ( 农信采采集的 106 种日度农产品价格 ) 国家统计数据(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 交通运输局信息基础设施子体系主要是在结合深圳市低空经济“四张网”建 设中的“空联网”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构建。该子体系涵盖了各类信息 基础设施和数字形态的融合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文件,主要包 括通信、导航、监视、融合感知、气象监测、综合信息基础设施6个 二级子体系,见图6。 图6 信息基础设施子体系 16 4.1 通信子体系主要包含围绕低空飞行活动及相关数据交互过 程中涉及到的各类网络及通信设备、数据及信号处理等相关技术要求 改造后形成的各类融合基础设施所需的,以及构建具备多种参数识别 或多功能融合感知手段的技术标准及文件。 4.5 气象监测子体系主要包含针对低空飞行活动中所需的各类 气象信息、设备、数据等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该子体系中的标准及 文件对相关基础设施为低空飞行提供通用性更高的气象保障,支撑低 空气象领域相关的标准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7 4.6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子体系主要包含围绕低空经济各系统的0 积分 | 25 页 | 1.14 MB | 5 月前3
低碳智慧园区能源管理解决方案(48页 PPT)碳盘查 • 国际国内标准 碳管理 36 增值服务 (1/4)_ 气象监 控 气温预测提前升高室 内办公区域温度, 或 提前降低办公区域温 度 数据中台开放接口:气象服务 CO2 大数据气象预测光照 程度,自动联动升降 遮阳系统 晴好天气预测优先调 用太阳能光伏板提供 楼宇电力输出 大数据气象预测联动 室内灯光明暗度 空气质量 风向风力 温度趋势 湿度趋势 降雨预测10 积分 | 48 页 | 10.7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上,统筹风、光、核、水等多种供能设施以及储能等调节性资 源,达成动态平衡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促进清洁能 源的大规模消纳。数字化技术将聚合多时间、多空间、多类型 数据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气象预测 和功率预测,并结合储能策略,平抑波动性。 资源整合与调度: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和负荷端用能设施的多样化,对电网供 需平衡能力提出极大考验。仅靠硬件设施的扩容将带来高昂的 资金投入与 诊断、调度、交易等业务场景;同时,电力AI大模型可基于自 身的学习能力,在应用中自主优化迭代,持续提升预测精度和 泛化能力,促进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快速跃升。 在功率预测方面,AI大模型基于设备历史运行工况、气象条 件、地形地貌、节假日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多种数据,完成对发 电设施未来输出功率的推演以及对电力负荷的高精度预测,帮 助电网平衡供需和规划能源储备与调度。 在生产运营环节,AI大模型基于其感知、记忆、计划和工具来 标,风机、光伏、储能、升压站的运行规程,检修规程,交易 规程,以及场站的运行绩效、作业工单和交易记录等以知识图 谱的形式内化,为故障检修提供指导。 在交易环节, AI大模型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电力 交易数据、气象数据、发电站输出以及需求趋势等,预测未来 的电力价格。这种精准的预测能力帮助发电企业制定更有效的 交易策略,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在自动化电力交易 场景,通过实时监控电力市场和预测需求,AI系统可以自主决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上,统筹风、光、核、水等多种供能设施以及储能等调节性资 源,达成动态平衡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促进清洁能 源的大规模消纳。数字化技术将聚合多时间、多空间、多类型 数据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气象预测 和功率预测,并结合储能策略,平抑波动性。 资源整合与调度: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和负荷端用能设施的多样化,对电网供 需平衡能力提出极大考验。仅靠硬件设施的扩容将带来高昂的 资金投入与 诊断、调度、交易等业务场景;同时,电力AI大模型可基于自 身的学习能力,在应用中自主优化迭代,持续提升预测精度和 泛化能力,促进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快速跃升。 在功率预测方面,AI大模型基于设备历史运行工况、气象条 件、地形地貌、节假日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多种数据,完成对发 电设施未来输出功率的推演以及对电力负荷的高精度预测,帮 助电网平衡供需和规划能源储备与调度。 在生产运营环节,AI大模型基于其感知、记忆、计划和工具来 标,风机、光伏、储能、升压站的运行规程,检修规程,交易 规程,以及场站的运行绩效、作业工单和交易记录等以知识图 谱的形式内化,为故障检修提供指导。 在交易环节, AI大模型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电力 交易数据、气象数据、发电站输出以及需求趋势等,预测未来 的电力价格。这种精准的预测能力帮助发电企业制定更有效的 交易策略,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在自动化电力交易 场景,通过实时监控电力市场和预测需求,AI系统可以自主决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数据观:2024年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集11 万卡时。 三是东西协同,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孵化研究。牵 引东部算力需求,联合研究孵化了跨模态遥感数据生成式预 训练大模型“空天·灵眸”、金融领域千亿级参数大模型“玉 兰”、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等多个 人工智能大模型并成功落地应用,实现了东西部数据高质量 传输和按需配置,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持续保持 95%以上。 12 图 1 面向跨模态遥感数据的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空天·灵眸” 二是建设高性能算力资源池,打造算力领域标杆案例。 推动调度平台算力资源应用,贵州算力公司投资建设了气象 高性能算力资源池,打造智算和超算一体的高性能算力资源 平台,辅助贵州省气象局将气象预报空间分辨率从 5 公里精 细至 1 公里,时间分辨率从 3 小时精细至 1 小时,进一步发 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14 图 2 高性能算力在气象领域标杆案例图 三是创新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用算成本。以政府 政10 积分 | 57 页 | 3.94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框架报告(2024)√ 飞控平台:执行任务规划、飞行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 基础设施层的概念:指服务于低空应用的通信、导航、监视网络 (CNS) 以及辅助飞行的气象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 负责低空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等功能,由通信网、导航网、感知网、气象网、算力网五张网组成。 通过结合差分定位、视觉定位等多种技术,形成多传感器融合导航定位网络,为低空飞行器提供三维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应用构建 ■ 低空物理设施的关键技术:飞行控制技术、动力供应技术、飞行器智能化技术、运维保障技术。 ■ 基础设施层的关键技术: 低空通信关键技术、低空导航定位关键技术、低空感知探测关键技术、低空气象监测关键技 术、低空算力网络关键技术。 √ 低空通信关键技术: 5 G 低空专网、网络切片及边缘计算技术、端到端 SLA 保障技术; √ 低空导航定位关键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 视觉导航定位技术、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 √ 低空感知探测关键技术: 低空雷达探测技术、光电探测技术、 5 G-Advanced/6G 通感一体化技术、多传感设备融合探测技术; 低空气象监测关键技术:低空气象监测和实时感知技术、面向低空通航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城市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精 细 化数值模拟技术; √ 低空算力网络关键技术:弹性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20 积分 | 49 页 | 8.69 MB | 4 月前3
共 6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