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一标准,为每年每千瓦330元。 2024年2月 发改委 能源局 按照“谁服务、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总体原则,不断完善辅助服务价格形 成机制,充分调动灵活调节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积极性。按照新能源项目消纳成 本不高于发电价值的原则,合理确定调峰服务价格上限。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新华社,海通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1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 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发改委在政策解读中提出:(1)为充分消纳清洁能源发电量,必须依托大电网、构建大市场,统筹利 用全网调节资源、深度挖掘消纳空间。(2)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向低边际成本、高系统成本发展,电 能量属性难以全面反映其真实价值,需要设计体现安全稳定价值、容量价值、环境价值等不同属性的 交易 活力。 电力行业定位的转变: 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向保障经济社会发 展和引领产业升级转变。 需求侧发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 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大兴区产业规划布局的合法经营者; 2.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内发生的绿电交易行为, 通过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开展绿电交易并实现绿电消纳; 3.奖励电量必须为在大兴区内完成消纳的绿电电量。 三、申报材料 奖励资金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应按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单位公章 (全套申报材料需扫描电子版一并提交),申报材料不予退回。 需提供申报材料如下: 1 绿色电力合同(售电公司代理购电合同) 4.年度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清单或月度电力缴费通知单 (说明:采用月度电力缴费通知单的申报单位,需按月、按照计 量点排序提供记有绿电消纳情况的电力缴费通知单,装订形成绿电消 纳台账,并填报月度绿电消纳统计汇总表。月度绿电消纳统计汇总表 电子版与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5.与申报奖励电量相对应的绿色电力证书和绿色电力交易凭证 四、资金申报及评审 (一)项目征集 区发展改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 (一)新型能源技术开发转化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太 阳能开发应用、绿色燃料等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调 节能力建设以及新型能源技术示范项目等。 (二)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开展工业、农林、城建、生活等领域 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三)工业节能低碳发展。重点支持工业领域有显著节能降碳成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设、接网和消纳,现制 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 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选址应符合用地、河湖管理、生态环保等有关 要求,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项目选址 应当避让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特殊自然景观价值和 文化标识区域、天然林地等。加强对光伏发电资源的全面摸排,明确可 利用空间和范围,项目实施前要落实用地及接网消纳条件,对符合条件 在土 地出让、项目审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 鼓励利用建筑物屋顶和立面、房前屋后空闲地等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 探索开展户用光伏储能一体化建设,对承诺配储的项目优先接入消纳。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国网芜湖供电公司等,各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 三、做好项目用地要素保障 加强对集中式光伏电站国土空间、用地指标保障,对已纳入光伏发 加快电网升级改造,优化电网调度方式,按照“能并尽并”的原则,确 保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接入和有效消纳。要优化分布式光伏接入流程, 设立分布式光伏发电“一站式”并网服务窗口,明确办理并网手续的申 请条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及时出具电网接入意见。分布式光伏项 目并网验收应在收到申请后规定时限内完成。要做好电网消纳分析工作, 原则上每季度末通过电网企业门户网站、营业厅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光伏 可接入容量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设和运营独立储能电站,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提升电网调节、新能 源消纳和应急供电保供能力。积极推动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配 合电网调峰及提供辅助服务。对铜梁区内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每年按 照新型储能设备投资额的 2%给予补贴,连续补贴 3 年,单个项目补贴资 金不超过 1500 万元。(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国网 重庆铜梁供电公司) 第三条 优化保障消纳。积极支持配建新型储能的新能源发电企业、 独立储能电站企业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支持区供电 公司与市电力公司对接,争取“新能源+储能”与独立储能项目优先接 入、优先调度、优先消纳、优先外送。(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 发展改革委、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 第四条 大力推进用户侧新型储能发展。积极支持工商业侧储能项目 建设运营,对我区年利用小时数大于等于 600 小时的工商业侧新型储能 项目,在项目投产运营后,按照储能设施每年实际放电量,连续 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 三、提升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八)推动光伏光热技术应用。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促进光伏产品与幕墙、非透光围护结构等材料的结合和色彩风貌统一, 光伏发电以自发自用为主,实现就近消纳和平衡。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及 工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大于 500 平方米的应安装光伏,光伏产品应用面积 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 50%。既有学校、医院建筑、工业厂房改造时,在 结构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同步加装光伏,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化能量 管理控制技术,研究和搭建产业园碳计量及监测体系,开展低碳零碳现 代产业园应用示范。 考核主要指标:示范区域构建冷热电全要素多能互补微能网一体化 的绿色能源保障体系,实现 100%绿色消纳、100%智能调控;开发多能互 补、网源互动优化控制策略,实现实时精准调控,控制精度须达到园区 调控功率的 1%;建立微能网一体化能量管理平台,系统年可用率≥ 99.99%,实现亚秒级的就地控制、秒级的稳定控制、分钟级的优化控制 系统优化能源供给体系,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园区资源 建设分布式光伏,积极扩大绿色电力占比。推广新型储能应用,鼓励在 用户侧配置新型储能,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并网消纳能力。鼓励企业参 与绿电、绿证交易,打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示范区,可再生电力消 费(含绿证)占比达到 30%以上,持续推进电能替代,终端电气化率突 破 50%。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推进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回收、绿色 供冷供热,推动园区内源网荷储深度融合。 求进行碳 抵消。鼓励园区建设碳管理平台,探索碳监测、碳减排、碳资产、碳信 用、碳普惠、碳金融服务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鼓励园区搭建新型智能 微电网管理系统实现各类资源协同控制,提高分布式新能源自消纳水平 和可调节资源开发水平。 (七)科技创新平台化 围绕节能降碳、绿色制造、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加强低碳 零碳负碳、新型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鼓励园区工厂 加大研发投入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