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航空学会 2025来的四维立体交通格局,并在发展过程中呈 现出与新能源汽车相似的政策依赖性与市场 潜力。而与汽车行业不同的是,eVTOL 产品 自诞生起就对飞行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 行环境的成熟度等存在更高要求,产品的性 能指标以及对环境的适配性势必将在 eVTOL 行业商业化时期成为产品竞争力最重要的衡 量因素。 随着 eVTOL 的商业落地,飞行器与公众的接 触将越来越频繁密切,它不再是远离人们日 在市区环境以中 低速飞行,但因巡逻需 持续数小时时间,对飞 行器最大航程提出较高 要求 在非人口密集区以特殊 场景 / 支线物流配送为 主,在人口密集区以市 内配送 /“最后一公里” 为主 eVTOL 飞行器需携带医 疗设备、救护人员、伤 员等,对飞行器载荷提 出较高要求。同时,救 人、救火等场景对飞行 器飞行速度和航程也提 出较高要求 景区、游乐园等场地开 展空中旅游服务,游客 可通过 eVTOL 体验一览 式,满足乘客按需、点 到点的出行。一般乘客 携带手提行李或以团体 形式出行,eVTOL 需高 频穿梭于城市复杂地形 常见于中短途跨城交通 场景,主要取代汽车、 短途高铁等交通工具, 乘客一般会携带行李, 对出行时效性要求不一 一般 运行高度 (m) ~0-120 市内 0-120 为主, 城郊 0-600 为主 ~0-600 ~0-6000 积分 | 48 页 | 5.66 MB | 5 月前3
2025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来的四维立体交通格局,并在发展过程中呈 现出与新能源汽车相似的政策依赖性与市场 潜力。而与汽车行业不同的是,eVTOL 产品 自诞生起就对飞行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 行环境的成熟度等存在更高要求,产品的性 能指标以及对环境的适配性势必将在 eVTOL 行业商业化时期成为产品竞争力最重要的衡 量因素。 随着 eVTOL 的商业落地,飞行器与公众的接 触将越来越频繁密切,它不再是远离人们日 在市区环境以中 低速飞行,但因巡逻需 持续数小时时间,对飞 行器最大航程提出较高 要求 在非人口密集区以特殊 场景 / 支线物流配送为 主,在人口密集区以市 内配送 /“最后一公里” 为主 eVTOL 飞行器需携带医 疗设备、救护人员、伤 员等,对飞行器载荷提 出较高要求。同时,救 人、救火等场景对飞行 器飞行速度和航程也提 出较高要求 景区、游乐园等场地开 展空中旅游服务,游客 可通过 eVTOL 体验一览 式,满足乘客按需、点 到点的出行。一般乘客 携带手提行李或以团体 形式出行,eVTOL 需高 频穿梭于城市复杂地形 常见于中短途跨城交通 场景,主要取代汽车、 短途高铁等交通工具, 乘客一般会携带行李, 对出行时效性要求不一 一般 运行高度 (m) ~0-120 市内 0-120 为主, 城郊 0-600 为主 ~0-600 ~0-60010 积分 | 50 页 | 5.61 MB | 5 月前3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 交通运输局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 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 发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并 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入推进标准化 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3年以来,低空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 擎。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于 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广东省和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壮大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充分发挥标准 化工作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低空 2 经济中心的总体要求,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深圳市低空经 济产业协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深圳 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在各有关部门、技术机构和相关 企业的 块标准 工作的基本依据。开展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相关标准协调衔 接和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低空经 济标准体系定位于宏观布局,立足低空经济阶段性发展要求,有助于发现标 准空白,制定具有一定时效和范围的工作计划,提出阶段性发展目标和重点 任务。标准体系中各标准子体系是动态变化的,根据产业重点需求和应用发 展方向编制,指导本领域标准制修订等工作。0 积分 | 25 页 | 1.14 MB | 5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2013-2019 成长阶段 0.01%-8% ➢ 2013年9月,第二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开始,国补2.0出台。第一次提出了补贴逐年退坡的概念。提出了纯电动专用车的 概念(主要是邮政、物流车、环卫等)。要求示范城市或区域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关 政策。 ➢ 2013至2015年,在38个城市群,共88个城市示范推广了新能源汽车,470900辆新能源汽车进入示范城市运营。2015年在多年高 Certificate ) 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根据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 规定》(CCAR-21)颁发的、用以 证明民用航空产品符合相应适航规 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证件 型号设计、使用限制、数据单、有 关适航和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对民 用航空产品规定的其他条件或限制 获取难度最大,难度TC>PC>AC。 一般需要若干年,eVTOL可以认为 是从研发到取证至少5年起步 • 设计批准证明 指座位数超过9座的飞机)进行定期航 班飞行活动的要求和标准,包括人员资 格、飞机维护、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体 系等方面的规定。 适用于使用最大起飞全重超过 5700千克或旅客座位数超过9 座的大型飞机进行定期航班飞 行活动的运营人。 通用航空(CCAR-135)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 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主要规定了小型航空器进行不 定期航班飞行活动的要求和标准,涵盖 了人员资格、飞机维护、运行控制等方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能建 2025营 基地和航材保障平台等地面保障设施建设。 空域分类进一步明确, 低空经济发展前置条件已逐步健全 • 2023 年 12 月, 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依据航空器飞行规则和性能要求、空域管径、空管服务内容等要素将空域划分为 A 、 B 、 C 、 D 、 E 类管 制空域和 G 、 W 类非管制空域。 意味着低空空域逐渐放开, 未来 eVTOL 只要符合相关规定, 便可以在低空空域飞行 传统锂电池商业化程度高, 但能量密度难以达到 eVTOL 要求 目前技术成熟并且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锂电池主要为液态锂离子电池, 其在电池包层面的能量密度上限为 250-300Wh/kg , 可以满足载人数量较少 、 续航里程较短的 eVTOL 的使用需求, 但仍难以达到 eVTOL 对于电池包能量密度 400 - 500Wh/kg 的理想要求。 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为 eVTOL 电池未来主要发展路径 电池未来主要发展路径 为了打破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上限、满足 eVTOL 能量密度要求, 当前市场主要从电池材料创新来提升能量密度的上限。 其负极主要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 电解液由电解液向固液混合以及固态电解质进化。现有 eVTOL 电池仍 以液态和半固态方案为主。 当前, 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对固态电池 进行相关布局, 部分已经具备车规级产品的量产能力。20 积分 | 17 页 | 1.08 MB | 4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 锐仕方达 2024规》,将欧盟管理权限扩展至 所有无人机 2019 年 欧洲航空安全局发布了两部 无人机通用条例,进一步规范 欧洲无人机标准和运行要求 多国开始试行空中出租车 亚马逊在部分地区使用 Prime Air 无人机送货 2020 年 FAA 发布远程标 识 法规,要求大多数无人机在飞 行时能够广播身份和位置信 息 09 低空经济边界 作为一种新兴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 ,释 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2023 年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 管理若干规定》 从唯一产品识别码、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电信设备进 网许可、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产品信息备案等方面提出了 相关要求。 13 2023 年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 (2023-2035 年 )》 到 2025 年,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 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理和质量管控,建立产品识别码和所有者实名登记制度,明 确使用单位和操控人员资质要求;严格飞行活动管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 条例(征求意见稿)》 明确提出空域用户定义并提出空域用户的权利、义务、规范, 标志着我国空域开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 运行通用要求第 1 部分:海 岛场景》 规定应用于海岛场景从事物流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运 行通用要求。 2024 年 《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 意见》10 积分 | 62 页 | 3.47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的支持, 尤其是在无人机和 eVTOL 等飞行器的研发需求上,推动了航空材料、精密制造、 飞行控制、动力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革新。以无人机为例,其精密的飞 行控制技术和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要求制造商在材料科学、动力学、导航系统等 方面不断创新,倒逼相关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同时,低空经济还促进了人 工智能、大数据、5G 通信等技术的应用,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激发了智能 制造、新 的城市涵盖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具 有特色产业布局的二三线城市。这表明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重要方向,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并积极布局相关政策。 整体而言,我国低空经济政策供给能力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要求适配度较好, 政策支持体系正从初步构建阶段向全面完善阶段迈进,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 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表 3-5 低空经济政策赋能效力排名 Top10 排名 所属城市 标准建设正在加速,但国际参与不足 中国低空经济近年来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形成覆盖地方、 团体、国家、企业、行业等多层级的标准体系。例如,民用无人机商用适航标准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为行业安全发 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地方层面,《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融合航空、 交通、AI 多领域标准,构建场景化应用规范。这些标准不仅推动了低空经济规 模化0 积分 | 32 页 | 1.17 MB | 5 月前3
2024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打开蓝海市场2023年5月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 规定了电子围栏、远程识别、应急处置、结构强度、机体结构、整机跌落等17条强制性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试验方法。 2023年6月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中央军委 加强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设计、生产、维修、组装等的适航管理和质量管控,建立产品识别码和所有者实名登记制度,明确使用单位和操控人员资质要求;严 格飞行活动管理,划设无人驾驶 工信部 从唯一产品识别码、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产品信息备案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2023年12月 《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民航局 将我国空域划分7类,包含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详细阐述了国家空域的分类原则和各类空域的划设、服务内容、飞行要求,为空域管理和无人驾驶航空器 飞行活动提供了空域使用的法律依据。 2023年12月 《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 审批流程,缩短申请办理时限。 2024年1月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 交通运输部 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和安全操控要求、登记、适航、空中交通、运行与经营等管理要求。 2024年3月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空、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2024年3月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10 积分 | 28 页 | 2.24 MB | 5 月前3
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底座,统一管理和服务全域低空飞行活动,保障运行全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开放融合的通导监保障:由于低空运行环境、飞行规模、航空器性能和法规 8 低空航行系统 制度的不同,其对通信、导航、监视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与传统民航飞行存在较大 差异,无法直接沿用民航相关建设经验和设备系统,需要建设基于标准式架构, 融合卫星互联网、公网/专网通信、北斗/惯导导航、微波/视觉主被动监视等技术 为一体的低空通导监保障体系。 时需要引入前后机实时位置及气 象数据、空中交通状况、临时空域管制等信息。 军民地协同的安全监管: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安全监管有两层 含义,首先是低空飞行活动对飞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防护要求,其次是由低空飞 行活动带来的空防安全和公共安全挑战。两层安全均需要军地协作,齐抓共管。 泛在可信的数据与信息服务:数据与信息服务是低空数字化运行的基础支撑。 泛在强调服务的无所不在、随遇接入 空域立体感知和监视网络,提升空域数字化管理,实现功能更完备可靠、智能化 程度高、服务作业容量大、支持全天候作业的复合型起降场支持空地协同转运。 第三阶段(远期):基于组网协同的综合起降场 面向规模大、类型多、信息安全要求高的低空航空器跨地区作业需求,对低 空航空器飞行活动和起降场作业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综合评估低空航空器与 起降场的作业状态、作业容量和飞行任务规划,采用多智能体协作和仿真技术, 实现基于起降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框架报告(2024)美国总统签署了低空飞行安全法,该法案旨在改善和简化无人机在低空飞行的授权过程。 2019 欧洲航空安全局发布了两部无人机通用条例,进一步规范欧洲无人机的标准和运行要求。 2020 FAA 发布了远程标识 (Renote ID) 法规,要求大多数无人机在飞行时能够广播身份和位置信息。 普及应用阶段 2021- 2023 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多国试行空中出租车, 亚马逊于美国部分地区使用 Prime (AAM) 协调及领导法案》、《先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 (AAIM) 法案》等十几项 法案政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已经统一并明确了 UAM 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该机构与 美 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 (NASA) 紧密合作,研发迭代出包括 LANNC 系统和国际空域系统等在内的多项子系统,这些 子系统 共同提供了智能、高效和融合的服务。 三旗智库、中泰证券研究所 执照,而消费级无人机 的驾驶员则无需获得此 类执照。 D 针对无人机的运行行为 进行管控。根据无人机 运行的区域、高度、速 度、时间等,做出不同 的管控要求,以确保无 人机的使用不会对国家 空域使用者、公众或者 国家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如以速度 160 千米每小 时和高度 120 米为上限 且禁止在视野昏暗的夜20 积分 | 49 页 | 8.69 MB | 4 月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