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 锐仕方达 2024162,706 127,106 152,753 188,370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122,261 156,745 199,066 140,664 179,736 224,531 电气工程师 130,801 167,693 212,970 150,617 192,706 244,403 软件开发工程师 130,926 163,657 212,754 144,940 业本身专注科技创新,对前沿科技创新与赋 能极其敏锐; 第二类为国家队代表,例如中航通飞,对于推动国内 eVTOL 等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类是汽车企业为主的跨界型代表,汽车企业在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等专业知识具有先天优势,从目 前各类研究成果来看,已有多家车企致力于研究“飞行场景”与“陆行场景”的创新融合应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更直观了解国内 eVTOL 赛道人才市场现 000-35,000 硕士 3-5 年 飞行器结构设计工程师 15,000-30,000 统招本科 1-3 年 飞行器高压电气安全工程师 20,000-30,000 本科 5-10 年 飞行器电气系统主管工程师 25,000-40,000 硕士 5 年以上 飞行器电气系统责任工程师 15,000-30,000 统招本科 3-5 年 飞行器地面指挥调度系统软件工程师 20,000-40,00010 积分 | 62 页 | 3.47 MB | 5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1、eVTOL:引领航空电气化革命,产业进展超 预期 2、eVTOL应用展望与空间测算 3、eVTOL产业链拆解 点击编辑文本样式 点击编辑文本样式 1、eVTOL:引领航空电气化革命,产业进展 超预期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引领航空电气化革命 eVTOL的图片实例 eVTOL的技术优势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是一种利用分布式电推进技术, 为取证完成后一般不更换供应商,虽然核心部件与新能源产业链有重合,但有适航门槛,格局更加优化。 电驱适航开发流程 eVTOL对航电飞控的要求 资料来源:卧龙电驱,狮尾智能,国联证券研究所 电推进系统:航空领域的电气化革命 ◥ eVTOL通常采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能有效提升航空器的气动效率、运载能力、环保型和鲁棒性。电推进系统包括动力产生装置(螺旋桨或涵道 式风扇)和驱动电机系统(电机和电机驱动器)两部分组 民航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序号 公司 主营产品和业务介绍 1 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综合航电设备,EFIS、EMS等。具备23/27部适航能力。配套研发了沃兰特 eVTOL 模拟器。 2 中航通用电气民用航电系统/昂际航电 航电系统,全栈式支持,IMA和网络系统。1)昂际航电与览翌航空正共同 开发览翌航空eVTOL项目全尺寸工程验证机的多余度飞控系统;2)沃飞长 空与昂际航电签署了AAM航电系统开发战略合作;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航空学会 2025勤与城际交通将成为未来 最大细分应用场景 //03 eVTOL 主机厂 eVTOL 飞行器的研发与制造横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目前 eVTOL 主机厂 在着力攻关高压电气动力系统和动力架构等共性技术难题。对主机厂而言,从产品构型选择上,坚持 长期主义,审慎选择技术路线;从产业链垂直整合上,深入产业链上游,掌握核心技术;从产品规划 与定义上,精准理解用户需求,抓准 资料来源:乘联会,案头研究 7 随着汽车电动化浪潮逐渐步入中局,电池技 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充 电时间逐渐缩短,为智能化设备在车端稳定 运行提供了持续可靠的能源基础。电动化促 使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 式架构转变,从而更好地将车辆控制功能集 中到少数几个高性能计算平台上,提高了数 据处理效率和系统协同工作能力,为智能化 时代下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复杂场景应用 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和数据传输保障。另外,0 积分 | 48 页 | 5.66 MB | 5 月前3
2025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勤与城际交通将成为未来 最大细分应用场景 //03 eVTOL 主机厂 eVTOL 飞行器的研发与制造横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目前 eVTOL 主机厂 在着力攻关高压电气动力系统和动力架构等共性技术难题。对主机厂而言,从产品构型选择上,坚持 长期主义,审慎选择技术路线;从产业链垂直整合上,深入产业链上游,掌握核心技术;从产品规划 与定义上,精准理解用户需求,抓准 享新质出行体验 随着汽车电动化浪潮逐渐步入中局,电池技 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充 电时间逐渐缩短,为智能化设备在车端稳定 运行提供了持续可靠的能源基础。电动化促 使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 式架构转变,从而更好地将车辆控制功能集 中到少数几个高性能计算平台上,提高了数 据处理效率和系统协同工作能力,为智能化 时代下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复杂场景应用 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和数据传输保障。另外,10 积分 | 50 页 | 5.61 MB | 5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