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航空学会 2025//01 市场 以 eVTOL 为代表的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和新增长引擎代表,行业赛道持续火热,预计 2030 年前后 将形成一个近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 //02 商业化运营成本与应用场景 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较,eVTOL 在商业化运营单位成本上极具优势,预计纯电构型单台每公里综合运营 成本将在 9.2-15.7 元之间,混动 eVTOL 单台每公里综合运营成本将低至 7 元 我们预计,以 展低空经济可以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服务 业、文旅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 中国航空学会 今天的技术基础和全新的应用场景,正在双向驱动 低空航空器向完全区别于传统航空器的形态进化。 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的颠覆。只有积极 探索、勇于实践、敢于突破才能占据先机;同时认 真研究、详尽验证、久久为功才能最终实现。 - 杨世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 力代表行业之一后,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 家战略,政府、eVTOL 主机厂、产业链、生 态体系伙伴、金融机构等各方通力协作有力 地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区别于传统交通方式的新物种,eVTOL 依 托其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独特优势, 已在低空旅游、农林作业、空中物流等领域 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时,eVTOL 产品的发展 将持续推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0 积分 | 48 页 | 5.66 MB | 5 月前3
2025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01 市场 以 eVTOL 为代表的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和新增长引擎代表,行业赛道持续火热,预计 2030 年前后 将形成一个近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 //02 商业化运营成本与应用场景 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较,eVTOL 在商业化运营单位成本上极具优势,预计纯电构型单台每公里综合运营 成本将在 9.2-15.7 元之间,混动 eVTOL 单台每公里综合运营成本将低至 7 元 我们预计,以 展低空经济可以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服务 业、文旅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形成 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 中国航空学会 今天的技术基础和全新的应用场景,正在双向驱动 低空航空器向完全区别于传统航空器的形态进化。 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的颠覆。只有积极 探索、勇于实践、敢于突破才能占据先机;同时认 真研究、详尽验证、久久为功才能最终实现。 - 杨世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 力代表行业之一后,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 家战略,政府、eVTOL 主机厂、产业链、生 态体系伙伴、金融机构等各方通力协作有力 地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区别于传统交通方式的新物种,eVTOL 依 托其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独特优势, 已在低空旅游、农林作业、空中物流等领域 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时,eVTOL 产品的发展 将持续推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10 积分 | 50 页 | 5.61 MB | 5 月前3
2024年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 明确“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也是中共中央历次全会的决定中, 首次写入“低空经济”。 2024 年是低空经济发展元年,作为全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低空 经济的崛起推动了传统交通网和地面互联网向立体空间拓展,实现了 数字经济布局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数字经济形态, 将催生万亿产业新空间。 低空智联算力网是低空应用场景面向算力应用与调度需求进行 能 米以下(可扩展到 3000 米)的低空空 域中,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 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 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依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赋能。 低空经济产业不仅仅是航空领域的细分产业拓展,更是跨行业、 多领域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的经济新形态,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 长航空器的使用 寿命,降低航空器的运营成本与安全风险,为低空飞行运营企业提供 坚实的技术后盾与保障支持。 4. 关联延伸产业 低空旅游产业在低空飞行服务的带动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除了传统的载人低空飞行旅游项目外,还进一步拓展到旅游餐饮、旅 游纪念品开发与销售、旅游住宿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同时,结合 低空旅游线路规划与开发,带动周边旅游住宿设施的升级改造与新建, 形成完整的低10 积分 | 39 页 | 6.24 MB | 5 月前3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 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夯实其行业影响力。 低空飞行包括起降点、通导监设施、空中交通管理和飞行服务等都属于 低空基础设施。低空经济依赖于大规模的低空飞行才能形成经济形态。不同 于传统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中的低空飞行具有异构、高密度、高 频次和高复杂度等四个特性。传统航空的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管理工具和 7 模式等难以应对低空经济的大规模低空飞行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建设一套全 新的基础设施和一个全新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自主化的系统进行管 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低空空域作 为传统航空空域和地面的衔接空域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适航空间。飞行活 动必然与传统航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传统航空的很多标准和规则可以 作为低空经济标准的参考。另一方面,大规模的低空飞行尤其是城市上空的 低空飞行,更近似于传统地面交通在低空空域的拓展,因而也更具有传统城 市交通的地方属性,需要与现有城市地面交通模式、标准和规则做好衔接。 的标准及文件,对于提升低空监视体系的通用性与融合性,推动低空 监视技术及基础设施在各区域的标准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4 融合感知子体系主要包含构建和运营具备多项感知能力的 集成信息基础设施,或传统基础设施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 改造后形成的各类融合基础设施所需的,以及构建具备多种参数识别 或多功能融合感知手段的技术标准及文件。 4.5 气象监测子体系主要包含针对低空飞行活动中所需的各类0 积分 | 25 页 | 1.14 MB | 5 月前3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国联证券 2024-4)对一定区域进行感知可识别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检测障碍物、监测气候变 化等,提供监管类和辅助飞行类服务,进一步地,利用基站对机上终端的 感知功能可针对特定无人机进行监管。相比于传统的低空雷达方案,通感 一体化无人机感知方案具有 3 个明显的优势:1) 部署成本低,可在传统 基站上部署感知功能;2)频谱可以共享,即通信和感知共享频谱,提高了 频谱利用率;3) 感知范围广,例如单站感知距离超过 1 km,依赖 5G 基站 可实现大范围连续覆盖。 对无人机进行有效探测和管控,是产业规模发展的前提。传统的低空雷达方案面 临 3 个困境:1)部署成本高:需要在敏感空域重新部署低空警戒雷达;2)频谱资源 短缺:目前雷达频段一般主要是 24 GHz 和 77 GHz;3)感知范围受限:大多数雷达 的 EIRP 受限导致最远感知距离有限。 相比于传统的低空雷达方案,通感一体化无人机感知方案具有 3 个明显的优势: 1) 部署成本低,可在传统基站上部署感知功能;2)频谱可以共享,即通信和感知 5G 的演进从 R18 开始命名为 5G-Advanced(5G-A), 这标志着全球 5G 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向 2024 年及以后,一方面, 5G-A 持续增强已有的能力,支撑传统 5G 业务大规模应用;更重要的一方面,5G-A 将 增加新的能力,支撑新场景新业务的应用。5G-A 将面向六大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沉 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和天地一体,从网络、终端、云20 积分 | 12 页 | 1.10 MB | 4 月前3
2024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打开蓝海市场展,各省市积极响应、提供培育低空产业成长的土壤。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行业规模将突破20000亿元(8年CAGR 22%)。 ➢ “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传统旅游”融合衍生出的新型旅游方式,目 前应用集中在:1)景区的载人航空项目,成熟产品涵盖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等,eVTOL产品仍待大规模商业化;2)景区的服务 运营,改善游客体验,提升复游率。到20 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 低空经济领域包含有eVTOL、无人机、直升机和传统固定翼飞机在内的多款产品:1)eVTOL突出特点在于可垂直起降、无 需跑道,其为未来航空交通的创新核心,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为代表企业;2)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消费 和工业领域,代表企业有大疆等;3)直升机应用场景多元且成熟度较高,代表企业有中航直升机等;4)传统的固定翼 飞机,如中航通飞等。 低空空域的划分 低空飞行活动与通用航空关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经济时报,撼地产业研究院,方正证券研究所 2023年低空经济下游业务飞行量占比 低空经济:“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融入文旅业 8 ➢ 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传统旅游”融合衍生出的新型旅游方式,在不同场景中从小频次逐步过渡到高频次运用。 ➢ 提出阶段: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探索“低空飞行旅游”。在政策的引导下,通10 积分 | 28 页 | 2.24 MB | 5 月前3
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载系统等加快升级换代,现 代航空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通信感知一体化、北斗 +5G高精度导航定位、AI+ 大 模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产品研发进程加 速,彻底改变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国内有一定规模的无人机与 eVTOL 制造企业 超250家(截至2024年5月),工业无人机制造商达到1.4万家左右(截至2024年 1月),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销量已占据全球约70%的市场份额(截至2024年1 体系针对低空航行的适配性不足,迫切需要低空领域顶层标准体系指引相关能力 建设。 低空航行 面临挑战 二 5 (一)运行概念 自然资源是经济实现长远规划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是经济活动得以顺 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传统军民航运行在空域资源开发利用上主要聚焦于中高空领 域,低空空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管而不用的闲置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 价值。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本质是对空域自然资源进行有序释放与深度发掘的过 安全智慧飞行是低空经济茁壮成长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建设低空航行系统, 实现安全智慧飞行,需要发展六大能力,如图2所示: 图 2 能力构想 灵活精细的低空空域管理:相较于静态分割管理、固定使用的传统空域管理, 低空空域管理强调动态性。通过建立低空空域精细时空划设机制,能够面向各类 低空飞行活动高效动态分配空域资源,显著提升低空空域使用效率,增强非预期 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低空飞行活动的高效性与安全性。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引领航空电气化革命 eVTOL的图片实例 eVTOL的技术优势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是一种利用分布式电推进技术, 并且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相较于传统直升机、无 人机等,eVTOL具有起飞无需跑道、高安全性、低噪音、零 排放、易维护、规模运营化后低成本等优势,将成为城市 空中交通的主要运行航空器类型。 资料来源:《2024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 eVTOL起降点分为常规和临 时两类。 常规起降点设在城市交通枢 纽附近,数量有限,并参照 现行直升机的标准来建设。 ➢ 空中游览飞行 ➢ 医疗转运 ➢ 制造商、运营商、租 赁公司、企业等多样 化的产权 ➢ 传统通航运营商等专 业运营商运营 安全性是eVTOL运营中的核 心要素。随着技术进步,运 营价格预计将下降至与豪华 网约车相当的水平。这种服 务主要面向寻求休闲出游、 注重出行效率和舒适性的城 市中产阶层。 的时间大幅缩短。 起降点布局在城市的商业和 居民中心区域。 常规起降点的设计更为灵活, 在尺寸和规模上都有所调整。 此外,临时起降点还扩展到 了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地区。 从通航性质出发,逐渐渗透 到传统的地面交通市场,空 中出租车和空中小巴等形式 将变得越来越普及。 产权共享模式日益普及,同 时出现了智能化和网络化的 新型运营方式。 随着大众接受度的提高,人 们对于AAM(先进空中移动) 的风险和事故接受程度也会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18亿)、四川“智慧巴中”低空数字综合应用系统建设(1.20亿)、天津北辰低空空域信息网系统工程(1.06亿)等。 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全方位保障低空飞行安全。低空经济中的低空飞行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和高复杂度等特性,传统基础设施 并不能完全满足低空飞行需求,本文我们主要对低空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梳理,可以将低空基础设施大致分为三类: 1)起降场地构成低空飞行底层支撑,低空基建规划至关重要。根据中国信通院 。 2)重点布局低空智联网,为低空活动安全运行提供服务与秩序保障。低空智联网是保障低空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低空飞 行量抬升、复杂性对系统承载力与技术创新均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在传统民航领域拥有较深经验、具备前瞻性低空 运行理念与成熟整体解决方案的空管及数据服务公司,更能把握住低空智联网市场的机遇。3)低空通导监设施亟待建设,关注5G-A、 雷达、北斗等核心领域。技术路线来看, 0》,中国电科《低空航行系统:拥抱低空经济 安全智慧飞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组成 低 空 通 导 监 低 空 空 管 及 数 据 服 务 起 降 场 不同于传统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中的低 空飞行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和高复杂度等特 性,传统基础设施并不能完全满足低空飞行需求。 结合当前主流的研究脉络,我们可将低空基础设施 大致分为三类: 1)起降场等大型物理基础设施,具体包括起降场地、10 积分 | 40 页 | 3.29 MB | 5 月前3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41页- 36Kr 2024-9明和通讯支持。在高空灭火、喷洒农药等场景下,无 人机可替代人工完成高危、高难度和有损健康的作业。 无人机在国防场景下的使用也将可减少作战人员伤亡。 降本增效:在工业巡检、测绘地理、物流运输等场 景下,低空经济可为传统作业模式进行赋能。无人机 等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扩大作业覆盖面,在 交通不便区域打通运输最后一公里。 出行体验:有效减少通勤时间,提升人民生活便利。 另外,低空旅游的推广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新奇体验。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全称为电动垂直起降飞 行器,是指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且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器。 • 相比其他类型飞行器,eVTOL可实现垂直起降,摆脱了对传统机场的依赖,采 用的分布式推进动力系统和电动技术也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水平和环保性。此 外,eVTOL还具有智能操作、低成本、低噪音、易维护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 UAM市场的主流方案。 eVTOL优势凸显,被认为是未来UAM市场主 运营经济性 eVTOL智能驾驶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三部分,可以实现对低空气 象环境的感知、决策与控制,以及在遇到不确定情况或错误时,能够快速实 现应急恢复与安全降落。 智能自主性 相比传统飞机,乘坐eVTOL可实现数字化出行、城内及城际空中交通“门到 门”,无缝中转,行程时间更短,通勤效率更高,干扰噪音小,沉浸式空中观 光更佳,且环保可持续。 体验舒适性 14 eVTOL机型丰富,矢量推进型性能好、应用航10 积分 | 41 页 | 1.99 MB | 5 月前3
共 15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