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效,但低碳颠覆性 技术研究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统计被调研园区 “十三五”期间获得的奖项,筛选出绿色低碳领域 的获奖技术有 31 项。分领域来看,生态环保领域 是“十三五”期间园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侧重点, 占比达到 58%,能效提升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技 术创新也取得一定进展。但从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来 看,氢冶金等低碳零碳工业颠覆性技术尚未取得重 大突破。对于“双高”行业占比相对较高的园区来说, 大突破。对于“双高”行业占比相对较高的园区来说, 颠覆性低碳技术尚未落地使用会使得园区低碳发展 阻碍较大。随着“双碳”研究热度高涨,绿色低碳 技术研究工作将进一步开展,颠覆性减排技术也将 迎来新的发展。 创新载体建设(X 轴)与经济产值(Y 轴)呈现正相关性 创新载体建设(X 轴)与碳排放强度(气泡大小)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0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
程工程,预计到 2030年可帮助全球化工行业减排8-12亿吨CO₂当量。 总体来说,量子计算正在重塑造化工材料的科学基础与技术经济范式。尽管产 业化应用仍需5-8年孕育期,但当前研究已证明其颠覆性潜力——这不仅是一场计算 能力的革命,更将引发从分子设计到工业生产的全链条创新海啸。 日本 三菱集团 美国 光量子公司 模拟光致变色分子的激发态。 加拿大 OLED技术开发商 利用量子模拟进行电子结构计算、 加拿大 光量子公司 改进复杂材料的设计、表征和优化。 英国 石油公司 探索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来 训练量子-经典混合生成器。 英国 光量子计算公司 当前,量子计算对国防军事的颠覆性影响,本质在于其“超线性算力增长”与 “复杂系统全局优化”的双重特性,这与传统军事决策的“线性推演+局部最优”模 式形成代际差异。 经典决策的局限性:传统作战推演依赖蒙特卡洛模拟与启发式算法,需预设有 来5-10年量子计算将率先在组合优化、实时风险监控等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为早 期布局的金融机构创造15%-30%的决策效能提升。 2024年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以实验验证与小规模试点为主,但已显露 颠覆性潜力。其核心价值不仅是算力提升,更在于重构金融风险的认知与定价范式。 未来竞争将聚焦于数据-算法-硬件的三位一体生态构建。 金融服务: 复杂市场需要强大算力 05 西班牙 外换银行 美国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
上,仅次于电力行业。随着碳主题贸易规则和供应链碳中和要求不断提高,绿色低 碳发展已成为全球钢铁行业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工艺流程变革。摆脱传统工艺流程和装备的束缚,寻求关键技术变革性创新。 推动电炉短流程、研发氢冶金等颠覆性技术应用是钢铁行业落实双碳工作的重要 抓手。在电炉短流程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全废钢电炉流程所占比例与世界先进水 平有一定差距,但是电炉钢碳排放较传统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具有明显低碳优 势。目前, 焦炭、非高炉氢 气直接还原技术都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专栏:河钢集团积极推动钢厂工艺流程变革 河钢集团积极实施工艺流程结构性变革,推动电炉短流程发展应用,研发氢冶 金颠覆性技术,建成全废钢电炉短流程特钢厂、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和绿 色化智能化新一代大型联合钢厂,开辟出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要路径。 1.建成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河钢集团大力发展氢冶金技术,建成全球首 节能系统实现动态调优,中国电信自主研 发的基站智慧节能系统覆盖 31 省,5G 节能效率达 18%,年节电 7 亿度,减碳 36 万吨;中国联通智能节能机器人在 300+地市部署,基站能效提升 22%,年节电 2.5 亿度。颠覆性技术如浸没式液冷将空调能耗降低 30%,中国电信海南海底数 据中心通过海水自然冷却,PUE 低至 1.08,淡水消耗趋近于零。2024 年全行业 5G 基站能效较 2020 年提升 45%,数字基建绿色化转型步入快车道。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
展性、自我组织、数据分析、数字化技术 栈、数字化工人、生态融合和商业模式 七个维度分析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 我们认为,到2030年,中国、日韩和西欧 等先进制造市场有望率先实现自动化革 命。这些市场中的领先企业,将通过多 种颠覆性技术、新业务模式、云的广泛 使用以及具备集中性和高适应性平台的 半开放生态系统,打造由高阶数据分析 和软件驱动、AI高度赋能的生产环境。 届时,高价值且可延展的自动化技术将 全面应用于端到端业务流程,智能工厂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德勤:2025年趋势追踪报告-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转型变革
Swart,德勤加拿大能源、资源及工业行业主管合伙人 2025年趋势追踪 许多矿业企业所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极具挑战。从瞬息万变的地缘政治事务与 气候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到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等颠覆性技术的涌现,以及对践行 多元化、公平性与包容性(DEI)的呼吁,还包括供应链中断等问题。 在过去,企业的架构和管理模式往往旨在维系企业相对稳定。如今,企业的盈利能力、可 持续性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可能更多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10 积分 | 80 页 | 18.85 MB | 5 月前3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
渗透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海洋强国大力发展无人机、无人艇、水下潜器等跨域异构无人装备,并持 续推动无人系统执行任务由单域单体向单域集群,再向跨域协同的增效方向转变。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 的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智能无人系统形成颠覆性能力的核心技术。与同构无人系统单域协同相比,海空协同 异构无人系统拥有优势互补、全方位联动等新技术特点,在大幅提升无人系统功能的同时,能够不断扩大 应用范围。加强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的一体化控制 相比于化学和太阳能电池,同位素电源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自持免维护等优点,是 太空探测、深海与极地勘探、无线网络最具潜力的电力供应技术。自 1961 年实现首台应用后,同位素 电源就被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发达国家视为颠覆性技术并大力发展。针对空间、陆上和水下等不同 应用环境,在 20 世纪开发出了系列化、型谱化的温差型同位素电源产品,例如:美国用于空间探测的 “SNAP”“HWM-RTG”“GPHS-RTG”“MMRTG”钚 展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前景和应用潜力。2020 年,“空间转录组学技术”被 Nature Methods 杂志评为年度技 术之一。2022 年,“空间组学”(spatial omics)技术被 Nature 杂志评为年度七大值得关注的“颠覆性” 图 9.11 “靶向插入大片段 DNA 的基因编辑技术”工程开发前沿的发展路线 2024 2029 2034 研究技术 前沿方向 新型CRISPR-Cas的挖掘或定向进化技术 原位核酸合成技术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
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综合 中共中央关于 进一步全面深 化改革、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 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议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 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 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 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 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 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聚焦于产品或者技术本身,是一种局部创 新,因此,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竞争者所模仿,导致市场出现产 品雷同现象,竞争优势难保长久。 低碳商业模式创新与传统商业模式创新不同,是一种革命性或者 叫颠覆性的创新,它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涉及商业模式中多个要素或 要素之间关系的同时变化,或涉及动力机制的系统性变革,或涉及组 织结构的重大调整,是一种集成性创新。 这一特点导致商业模式创新往往难以被竞争者模仿或复制,因而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共 8 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