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和 制造业密集型增长 IEA.CC BY 4.0.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2025 全球能源回顾》 · 极端气温能源需求增加 (2024 年为有记录 以来第 二热的年份 ) h h · 水电产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在 罗戈研究 01, CO₂emissions 受 文 看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已经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 (UNEP) 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3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为 571 亿吨 CO2e 。其中,能源部门 ( 即电力生产 ) 仍是全球最大的排 放源, 达到了 15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其次是交通运输 (84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统计显示, 2023 年快速增长 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 14 亿吨 COze 将变暖限制在 1.5℃ 以内: ·2030 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 18 亿吨 COze ·2035 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 29 亿吨 COze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 2℃ 和 1.5℃ 温控目 标, 2035 年 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较 2019 年水平分别减少 37% 和 57% 。 2030 年和 2035 年碳排放与巴黎协定目 标差距仍然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 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和 制造业密集型增长 能源强度改善放缓的原因: • 极端气温能源需求增加(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第 二热的年份) • 水电产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在2024年仅得到部分扭 转,导致一些地区更多使用效率较低的燃料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2035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14亿吨CO2e 将变暖限制在1.5°C以内: • 2030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18亿吨CO2e • 2035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29亿吨CO2e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2℃和1.5℃温控目标,2035年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较2019年水平分别减少 37% 和 57%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01 02 03 04 • • •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资料来源:2024 ANNUAL REPORT ◼ DHL 3 2021 2024 20.4% ◼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资料来源:顺丰官网 ◼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₂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2 1 4 3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 香港联交所新气候规定生效日期20 积分 | 113 页 | 22.17 MB | 4 月前3
华福证券:烯烃行业景气度低,关注AI构建能源转型体系12xPB,基础化工 板块-0.83%,21.6xPE,全A市场热度周度-6.3%至日均交易额为8103亿元。截至5月 26日,美元指数+0.99%至104.21,5月4日美联储加息25bps,符合市场预期;6月持续 加息0.25%预期提升。国际油价方面,截至5月26日,WTI与Brent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 为72.67、76.95美元/桶,分别较上周+1.6%、+1.8%,两地价差本周小幅扩张。本周涤 8%,两地价差本周小幅扩张。本周涤 纶、顺丁橡胶、丙烯酸及醋酸制造等价差扩张,建议积极关注。 ➢ 油价本周环比小幅回升1-2%,23年Q1布油均价中枢82美元/桶, 23年4月布油均 价83美元/桶,5月目前均价为75.9USD/桶,价格中枢明显下移,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 价格中枢在80美元/桶。1)库存:全球原油库存水平恢复到前期正常水平;2)需求: 2023E单日1.01亿桶,但若欧美衰退超预期,需求需下修;3)供给:OPEC+控产意识 较强,但各国节奏有所不同;4)地缘政治:供需路径有所重构。全球原油供需相对平 衡,美国基准利率连续加息后达5-5.25%。综合供需、库存及金融、政治等影响因素, 高利率压制,主产油国调低产量,我们维持2023年油价中枢为80美元/桶判断。 ➢ 烯烃行业进入相对周期性衰退,行业开工率及新产能投放需持续关注。能源转型 变革持续,建议关注能源AI构建转型体系的投资机会。2022年以来,烯烃陷入供过于 求局面,根据0 积分 | 29 页 | 3.02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40 (五)人才保障......................................................................................41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 能源﹝2020﹞283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科学规范有序开 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 煤矿,制定本指南。 中发挥作用,鼓励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5G、机器人等技术 与选煤厂生产、运维的深度融合,为选煤厂的建设与管理增值。 (2)已建选煤厂智能化改造 已建选煤厂应完善智能化改造基础,通过分选工艺及装备技 术调研,制定合理的工艺改造实施方案,确保分选工艺及技术装 备先进合理。优先以主要工艺环节、重要装备、安全防护为升级 改造对象。鼓励数字孪生、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5G 等技术 与现有选煤厂生 采智能探测、随掘智能探测与监测的技术装备,鼓励积极研发应 用智能钻探、智能物探、智能探测机器人等新技术与新装备,形 成以静态为基础,融入自动更新的高精度动态地质模型。 专栏 1:透明地质 地质数据管理系统:以地质、物探、钻探、采掘、测量和水文监测 等 数 字 化 信 息 为 支 撑 , 构 建 统 一 的 综 合 地 质 信 息 数 据 库 , 支 持 C/S、B/S 架构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具备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时态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国家、企业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亟待厘清并需要 仔细研究的任务。 就国家战略来讲,现在强调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今后一切的发 展与进步都要与环境、气候、地球资源相协调,再不可像以前那样为 了速度牺牲环境。“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潮流,只 有实施低碳发展,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对于企业来讲,能耗像只老虎一样吞噬了绝大比重的企业成本。 为了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取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动力, 营、管理和决策中。 对于个人来讲,顺天应人才能有所成就,在气候问题严峻的今 天,能够为缓解危机出力已然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还能在出力的同 时获取一定的益处,那就是个富有智慧的人。无数案例证明,只有顺 应潮流,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 可见,无论是哪个层次,都需要一种新的理念:低碳理念;无论 什么地位的人,都需要一种新的态度:低碳态度;无论是国家、企 业、个人,都需要一个新的模式:低碳商业模式。 人类的多种生产方式使地球上的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目 前,我们还不能确定究竟要损失多少物种、哪些物种,才会导致生态 系统崩溃,但前景堪忧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也不希望这一天 到来。据统计,目前每年的生物灭绝率为十万分之一。这一灭绝率堪 比地球历史上经历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包括恐龙灭绝。 大量历史证据显示,大气中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温暖了地球。事 实上,早在20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已经超过了安全界限。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识和煤矿现实需 求,一批具有初级中级程度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相继建成,一 批技术先进、适应性强、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的智能化装备持续研发 推广。 诚然如此,煤矿智能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为推进煤矿智能化 建设由试点示范向规模推广、迭代升级迈进,2025 年 1 月至 3 月,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赴主要产煤地 区煤矿现场开展专门调研,系统了解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摸 平、实现安全发 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煤矿智能化发展支撑政 策,全行业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为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煤矿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 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 年 9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 用”“统筹资金渠道,加强智能化矿山建设等经费保障”。为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 2024 年 1 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 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文件强调“灾害严重矿井、发生 2 较大以上事故的矿井,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矿山智能化决策部署,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 确要求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多源数据收集与验证:本研究采用横跨多维度、多渠道的精细化数 据采集策略,涵盖量子科技领域的多元数据源,包括全球量子产业 链中的核心企业公开数据、领先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成果、政策法 规解读、行业市场洞察及学术文献等。为确保数据的广泛代表性与 严谨性,我们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多轮验证与交叉比对,构建高质量 的实证数据集,以支持后续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02 专家网络与深度访谈:通过建立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层次专家网络, 料、能源电力、基础 科研、生命科学等多个重点行业的潜在变革性应用,为行业赋能提 供战略参考。 05 地区与政策差异化分析:本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开展了区域比较 分析,重点评估全球各主要科技国家和地区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政策 扶持、创新生态、人才集聚及技术商业化等能力。基于差异化定位, 揭示了区域之间的竞争优势与互补性,为全球量子科技协同发展提 供洞见支持。 本研究报告基于系统化、科学化 是以量子比特(qubit)为基本单元,利用干涉、叠加、纠缠等量子特性,通过量子门操作对量子态 进行演化,最终通过测量获取计算结果的物理系统。 与经典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并行性和量子态演化,在特定问题(如大数分解、量 子化学模拟)上可实现对经典计算机的指数级加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是实现未来算 力飞跃的重要手段之一。 量子计算产业则是以量子力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围绕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制造、应用及生态构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前 言 2020 年 1 月,中国投资协会联合相关行业组织和机构共同发起《零碳中国倡议》,以“贯 彻落实能源革命战略,推动中国能源转型”为宗旨,通过推动零碳示范项目落地,探索符合中 国国情的“绿色 + 数智”零碳发展之路。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简称“能投委”) 作为《零碳中国倡议》推进和落实单位,自 2020 年起持续举办“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 决方案征集活动(简称“征集 用案例,还在技术创新、模式探索、 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现了更高的水平,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在推动零碳转型方面的深化实践与卓 越成就。通过这些案例的推广与应用,将为实施零碳中国行动计划注入更强动力。 为加速推动各零碳关键领域迈上新台阶,并为“零碳中国”行动计划提供详实操作指引, 确保各参与方精准对接,中国投资协会于 2022 年启动“1+N”的零碳中国标准体系建设,陆续 发布了《零碳中国评价标准 设计、 建设与运营零碳项目时,能够精准对标标准进行操作,进而加速零碳理念与先进技术在全社会 的普及推广与深度融入。我们期待本案例集成为各界人士理解、学习、借鉴与创新零碳实践经 验的权威工具书,为高质量迈向零碳中国提供知识支撑与实践参照。 2024年5月 Ⅰ . 零碳案例篇 一、零碳工厂 1. 西子洁能崇贤制造基地零碳智慧光储项目………………………………………………… 3 2. 综合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年能够实现商业 化应用,预期乐观。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BEST 装置预计将在 2027 年建成,近期已开始密集招标,并已于 2025 年 5 月提前开始总装,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为中国聚变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 和开创性贡献。 托卡马克磁约束技术成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核聚变本质是将原子核压缩到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而发生聚合从而释 放能量的过程,为了克服库仑力使原子核进入强相互作用力的范围而发生聚 台托卡马克装置,其中 57 台正 在运行,未建成的有 23 台。参考 FIRE 项目的建设成本,我们预计实验堆 阶段全球托卡马克设备的市场空间约 911 亿元。在设备主体结构中,磁场线 圈价值量占比最高为 55%,产业链公司有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精达股份 等;第一壁部件价值量占比约为 27%,产业链公司有国光电气、安泰科技 等;真空部件价值量占比约为 15%,产业链公司有合锻智能、海陆重工等。 氘氚反应的聚变截面和反应率大于氘氘反应和氘氦反应 ............................................................................. 10 图表 9: 温度为 1.6 亿摄氏度时,氘氚反应聚变三重积最小 .............................................................................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 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是一家于1982年创立的专业、独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智库,与政 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创业者协作,推动全球能源变革,以创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落基山研究所 着重借助经济可行的市场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转变。落基山研究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图表5 2023年山西、山东、广东现货日前市场分时段均价图(虚线为年平均值) . . . . . . . . . . . . . . . . . . . .11 图表6 2023年山西、山东现货日前和实时市场分时段均价与实时平均竞价空间图 . . . .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现货市场发现电能量价格的功能进一步强化。2023年9月,首个全国层面的电力现 货市场规则文件——《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印发。这一文件规范了各现货市场试运行地区的市场建设 路径、规则设计、运营要求,为各地设计和修改现货市场交易细则划定了统一标准,促进电力现货市场更好地发挥 发现电能量价格的功能。2023年12月,经过五年的试运行,山西和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率先转入正式运行,开启了全 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运行的新篇章。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共 48 条
- 1
- 2
- 3
- 4
- 5
